大學教授節儉一輩子的作文
① 關於節儉的作文,800字左右
節儉從我開始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營造一種好環境,倡導一種好風氣要靠全社會每個人來參與,那麼讓我們先從自身做起。
今天,輪到我當家的「水官」水官的意思也就是管水的,不能浪費水資源,只要被捉到就要受到嚴厲的懲罰,包括自己。
上午,我精神百倍,身上有一股連綿不斷的力量滾滾而來,吃好了飯,爸媽上辦去了,就留下了我和弟弟在家裡,一上午時間,心裡很郁悶,看電視,不會看一上午吧。早晨一起來的那種精神百倍,身上連綿不斷的力量頓時散開了,無精打采,心裡想:「今天當「水官」真不走運,我和我弟弟之間不可能玩水,出乎意料,我萬萬想不到弟弟還是第一次說要玩水,到洗手間,弟弟把水潑我一身,我不服,也向他那裡潑水,正玩的入迷時,我想起今天自己是「水官」竟然也浪費水資源應該做深刻檢查。
一轉眼,就到了下午,心裡想:「不能向上午一樣,貪玩,應該時時刻刻想到上午,吸取所犯的錯誤,過了一會兒,我鄰居拿了三把射水槍,朝我射,我又想:「 他不在我的管轄范圍內,我管不著,可是他總朝我射水,我忍無可忍,就向他拿一把,裝滿水,繼續射,就這樣,我把其他的事情拋到了九霄雲外,開始了射水比賽,水沒了,他裝滿水,繼續射,一下午,我家就非常潮濕,和我家有漏一樣,糟糕透頂。每次都因為貪玩,把自己的職業都忘了。
我就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職責也忘得一干二凈。
② 我從聞老師身上學到的勤儉節約作文300字。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人有一顆勤儉節約的心,就等於擁有了大筆財富。」
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人們喜歡在門前掛「勤儉」的字匾。有一年,有一個老人快要死了,他為了讓他的兒子,記住勤儉節約的美德,於是把「勤儉」兩字分開了。「勤」給了大兒子,「儉」給了二兒子。事後大兒子雖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而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後,他們都過著貧苦的生活。於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是啊!「只有勤來沒儉,好比有針沒有線。」下面我就給大家念一首節約歌吧!
「勤儉節約是美德,積攢零錢用處多。不花零錢好習慣,處處節約人稱贊。」
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來培育節約之花,讓它開的更美麗,更燦爛,讓它開滿神州大地,讓它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篇二: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人有一顆勤儉節約的心,就等於擁有了大筆財富。」
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勤和儉》:從前有一個農民叫吳成,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
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挨餓,就一定要照著兩個字去做。」後來,兄弟分家時,將匾一據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
日後大兒子雖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而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後,他們都過著貧苦的生活。於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當努力繼承並發揚光大。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節儉真正落實到行動是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篇三:以勤儉節約為榮
大家一定都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它告訴我們要愛惜糧食,學會節約。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使命。
可是,在我們的校園里還經常有這樣的現象:晴朗的日子,還能看見有的教室亮著全部的燈;涼爽的早晨、傍晚,有的教室里的電扇還是馬力全開;洗手處的水龍頭滴滴嗒嗒地淌著水,來來往往的同學視而不見;空盪盪的餐廳,零亂擺著的餐盤里卻還剩有許多的飯菜……
節約,實際行動比說任何好話都實在的多。我們每個人都應參與節約行動,「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大家所有的力量,並持之以恆,才能真正締造一個節約型校園。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於耕種,如何能有收成?同樣有了收成,揮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會在轉眼間化為烏有。可見要想取得收獲,離不開「勤」與「儉」。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
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的好隊員!
篇四:勤儉節約是美德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有一件事我記憶猶心。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的一天,爸爸要在家裡請客人,中午的時候,家裡來了許多客人,這下該我們忙活的時候到了。我為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著現擺起他的茶藝來了。最忙活的就是媽媽了,不長時間,媽媽就為客人准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他們都吃的津津有味,贊不絕口的誇媽媽手藝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幫媽媽收拾吃剩的飯菜。我把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媽媽看見了嚴肅地對我說:「幹嘛到掉了,物價這么貴,不要浪費糧食,況且我們吃的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因該珍惜勞動成果,正所謂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那以後,我懂得了節約飯菜。通過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奶奶洗完衣服忘了關水籠頭,我連忙過去關水龍頭,並對奶奶說:「以後要節約用水。」還有一次,爸爸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著了,可是電視機還開著,我就悄悄地關掉電視機。後來爸爸知道了這件事,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要多體諒父母的難處,多替家人著想,學會合理消費,雖然自己不當家,但也應該知道柴米油鹽貴,這也正是我們因該必須做的。
③ 關於節儉實例的作文。
*(1)淘米水
一連幾天,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每次做飯的時候,爸爸都會端著一盆白白的水,一部分倒在花盆裡,剩下的倒在了洗菜盆里。這是怎麼回事呢?我跟在爸爸後面,問個不停。爸爸神秘地說:‚這叫『神水』,用處可大啦!它能洗菜,把菜葉上的農葯洗得乾乾凈凈;還可以澆花,花兒可愛喝了,就像,就像你愛喝早餐奶一樣。‛
我不信,就去問媽媽。
媽媽笑了,她告訴我:‚這不是什麼『神水』,是淘米水。‛我不解地問:‚那為什麼要用淘米水洗菜,澆花呢?‛媽媽領著我在網路網里找答案。原來,淘米水裡含有花卉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經常給花澆淘米水,不但能促進花兒生長健壯,多開花,花香濃郁,還可以延長花期,並可防止黃化病的發生呢!淘米水還是多功能的天然去污劑,可以洗菜、洗魚、洗肉;可以刷菜板,刷菜刀;也可以洗衣服、洗毛巾、洗碗碟。淘米水去油污力強,還不含化學物質,勝過洗潔凈。它還是很好的護膚品,可以洗臉、洗手。更有意思的是:用淘米水漱口,可以治療口臭呢!淘米水的用處真多呀!
媽媽說:‚最重要的是,用淘米水做這些事,可以大大地節約水資源。‛ 我懂媽媽說的這句話,因為老師說過:‚地球上真正能夠用的淡水並不多,每年都在減少,所以水資源非常寶貴,大家要節約用水。‛我對媽媽說:‚我要告訴我們班的同學,大家好好的利用起淘米水來吧,不要讓淘米水白白的浪費掉啦!‛
*(2)我節約,我快樂~!
同學們: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再次吟起這首詩,你是否嘗出了汗珠的苦澀?是否體會到了烈日的暴曬?是否開始反思自己的點點浪費?
你們聽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嗎?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箅是在富裕的今天,我們也不能鋪張浪費!
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國家主席毛澤東所有衣服中竟沒有一件不打補丁的;敬愛的周總理的睡衣穿了幾十年,破了就補,補了又補,直到爛了,沒法再補,就把整個背部換掉也不肯買件新的;無產階級戰士雷鋒,臉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捨不得丟掉。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那便是為了替國家省下建設的資金!
古人雲:「歷覽前賢國與家,成國勤儉敗由奢」,丟掉節儉的美德,貪圖享受,妄想不勞而獲,這種人是沒有前途的。我們青少年要樹立勤勞節儉光榮,懶惰奢侈可恥的觀念,即使在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也要繼承勤勞節儉的美德,艱苦奮斗,爭做合格的小公民!
為了那一塊乾裂的大地,請節約每一滴水吧!
為了那些瘦弱的身軀,請節約每一粒糧食吧!
為了那一片陰暗的夜晚,請節約沒意思燈光吧!
……
我節約,我快樂~!
*(3)節能環保,從我做起
如今,地球能源正在悄悄地減少,水資源、土地資源相繼被列入被保護資源的行列中,物急劇上漲,給許多特貧戶增加了負擔。其實,這樣的惡性循環是由人類造成的,最後又回到了我們這里,接著再循環……對於這一循環我不否認人們需要資源維持生活,但是需要奢侈地用嗎?我想並不需要吧。可是生活中還是有許多人胡亂浪費,礦產資源的日益枯竭就是一例。
煤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礦物。說起煤,大家肯定會不屑一顧地說:「煤有什麼好的,不就是黑乎乎的可以燃燒嘛!」其實煤也是來之不易的。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溫、高壓下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化學變化,最終才形成了我們人類今天使用的煤。這么說來,煤是非常珍貴嘍?當然,如果我們地球上的煤用盡要經過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才能形成下一批煤。雖然煤的資源還算充裕但是要供給我們幾十、幾百萬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然而現在有大量的發電站和工廠需要非常多的煤,就連製造塑料袋都需要用煤,可想而知,在這幾十幾百萬年中,我們要度過多少個「無煤春秋」呀!現在過安樂生活的你,能想出當人類無煤時,地球上會變成怎麼樣嗎?
地球上不僅缺煤,連石油也無一倖免。現在食用油價格高漲,令許多家庭「望價生畏」,一些有車的上班族也把愛車「養置屋內」犧牲雙腳,走路上班。這也是在警示我們要節能。石油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後被水底泥沙所覆蓋,經過千百萬年的復雜變化才會形成。如果地球上真的沒有油了,我想人類又得恢復到原始步行時代了。想想看,如果石油再這樣消耗下去,馬路上會怎麼樣?那些車又會怎麼樣?
地球上不止只有這兩種礦物需要保護,還有許多也離絕跡不遠了。我曾經看到一張表格,上面顯示我國鐵可開發年限為100年,鋅、錫、鎢為40~50年,銀、鉛、錳、鋁為20~30年,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呀!要知道,這都是我們一些常用的礦物呀!
看了上面的例子,人人都膽戰心驚,似乎離世界末日不遠了。其實,只要我們多回收、多利用,注意節約,不奢侈,就一定可以挽回一些資源,讓我們來幫助地球母親減輕負擔吧!
*(4)勤儉節約-(節約作文)
我們的祖先,在從前的艱苦生活中,學會了勤儉節約,以他們為榜樣,勤儉節約便成了我們中華人民的美德傳統。
對於我們在校生,更應該做到這一點。但話雖如此,可是並不是每個同學都做到了。那麼如何才能使我們做到勤儉節約,使我們的學校成為一個和諧而又節約的學校?
勤儉節約一詞,相信還會有不少同學在疑問:什麼是勤儉,而什麼又是該節約的呢?要弄清這一點,還需要從浪費的根源說起,比如說我們最常見:每天都要接觸的水。有人認為水多得是到處都有,用完了這一水池,它還會從山上流下,地下冒出。如果你是這樣想那你就錯了。其實,我們人類在處於缺水危險,雖然說地球的3/4面積都是水,但可供人類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還有我們吃剩的飯菜,有的同學吃不完了就隨便亂倒。如果是吃不了那麼多,我們可以相應地買少一點,這樣我們既省了點錢,又不浪費糧食。糧食的短缺,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大家可以計算,如果每個同學每天需要1斤米,那麼我們一個學校有1000個學生一天就要1000斤學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一個月就3萬斤。可想而知如果更多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要過余浪費。
還有許許多多的,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上需要節約的。只要我們每個同學都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那麼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和諧、節約的人,那麼我們的學校就成為了一個和諧又節約的學校。
*(5)
勤儉節約永遠是傳家寶
一支支用廢舊報紙製作的鉛筆擺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桌面;人民大會堂使用了節能型「階梯式開關燈」;參加采訪兩會的中外記者的胸卡也比往年「瘦身」了三分之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政府先行的點滴之舉,是軍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與會期間最真切的感受。連日來,如何把勤儉建軍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為創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做貢獻,成為政協軍隊委員們議論的又一熱門話題。
勤儉節約,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勤儉節約過時了嗎?委員們的答案是: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勤儉節約不僅沒過時,而且更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
楊惠川委員說,勤儉建軍是我軍的優良傳統,是我軍不斷發展壯大的傳家寶。在革命戰爭年代,我黨我軍依靠艱苦奮斗、勤儉建軍的指導思想,戰勝了敵人。當年,美國記者斯諾在延安看到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吃小米飯、穿粗布衣、住土窯洞,感慨地稱贊這是存在於共產黨人身上的「東方魔力」,斷言這種力量是「興國之光」。事實上,我黨我軍也正是靠這種力量,不斷走向強大的。
「現實生活中,有的同志認為現在經濟發展了,生活富裕了,社會消費水平提高了,把節儉看作『寒酸』、『小氣』,我對此不敢苟同。」馮延齡委員說,我們應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正在集中精力搞建設,許多地方需要花錢。作為人民子弟兵,一定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大張旗鼓地倡導艱苦奮斗、勤儉建軍的風氣。
勤儉節約,軍人必備的特殊品質
古人雲:力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事實證明,勤儉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和動力,奢靡則是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勤儉節約,更是軍人必備的特殊品質。這是軍隊政協委員們討論中形成的共識。
朱增泉委員認為,軍人要隨時准備效命疆場,惟有經過艱苦磨礪,才能培養出軍人特有的勇敢、頑強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才能使部隊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和強大的戰鬥力。艱苦奮斗、勤儉建軍,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軍事、政治意義。
李寶祥委員說,居安忘危,放鬆警惕,極容易使人滋長貪圖享樂的思想。生活中,放鬆思想改造,最終被「糖衣炮彈」打倒的事例不勝枚舉。新形勢下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應是軍人必備的特殊品質。
吳光宇委員談到,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並不是要人們當「苦行僧」,再去重復過去那種窮苦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求我們在物質文化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富而不奢、努力上進、銳意進取。這里體現的,是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豐富高雅的生活情趣。
勤儉節約,關鍵要從自身做起
「勤儉節約,不是說說就行的,關鍵要落實到行動上。」段達球委員的發言在委員們中間引起共鳴。
堅持勤儉建軍,關鍵在各級領導從自身做起,從本單位抓起。高金鈿委員說,領導幹部的言行有著特殊的導向作用。一個領導幹部如果能在群眾面前做好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榜樣,群眾就會信服他、跟著他做。
羅東進委員認為,珍愛資源、過緊日子、開展群眾性的勤儉節約活動,人人有責。廣大官兵只要人人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堅決抵制花錢大手大腳、盲目攀比和鋪張浪費的風氣,就是用具體行動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做貢獻。
曾長期從事軍隊後勤工作的溫光春委員認為,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勤儉節約已經不是過去簡單意義上的省吃儉用、勤儉持家,而是要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瞄準戰場、適應市場,進一步加快軍隊聯勤改革步伐,實施資源的精確化配置,精確掌握需求信息、精確分配資源、精確運用保障力量,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6)說節儉
在水箱中放磚頭,按中國人的說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氣"。然而,日本豐田公司正是靠這"小家子氣"發"家"致富,走向成功的。這種巨富不忘節儉的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
時下,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如春風化雨,使一部分企業和個人走上了富裕大道。但富裕之後,人們是否都像豐田公司那樣"富了不忘節儉"呢?筆者曾多次路見躺在路上的一分硬幣,但熙來攘往的行人連眨一下眼睛都不願意,任憑腳踏車碾。"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童謠已成絕唱。這里有個真實的例子。某地有一造紙廠,原是個較為景氣的小廠。但自從來了個頗具"開拓"精神的廠長之後,該廠很快破了產。原因正是鋪張奢侈。三天一小宴,七天一大宴,廠長出差一趟深圳,回來報銷萬元。"回扣"落進私人腰包,肥了個人,損了眾人。長此以往,這樣的企業怎不敗落?最終,工人只能拿基本工資的30%,回家待業。時下操辦紅白喜事的規模,愈演愈烈,不請上幾十桌,不花上幾千幾萬的,絕不會收兵。
實事求是的說,我們並不富裕,不少地區仍籠罩著貧困的陰影,可是,有些地方,越是貧困越奢侈鋪張。據《文摘周刊》載:A縣是貧困縣之一,國家每年撥給2000萬元的扶貧款,中國人民銀行還提供好幾百萬元的優惠貸款。在這個人口不到27萬的山區縣,僅扶貧款就年人均75元以上。可就是這個縣,它去年的財政支出比人口50萬的鄰縣還多200萬元。人們在該縣政府會議室里看到的情景也令人吃驚:地面鋪著猩紅色豪華地毯,茶幾上擺著全套高檔玻璃鋼茶具,緊靠高級貼牆紙排著一溜高級沙發,還擺有塑料花。這里根本找不出一點貧困的影子,倒反讓豐田公司自慚形穢。貧困,仍念念追求奢侈,這是一種悲哀。想想豐田精神,看看今日自己,不知有何感想?
儉朴,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800年前,司馬光以親切的筆調寫下了《訓儉示康》,告誡其子司馬康要"以儉素為美",不要"以奢靡為榮"。方誌敏身為將軍,經手的款項以百萬計,但他的財產卻是幾件破汗衫和破襪子。敬愛的周總理規定自己的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食,一雙布鞋底磨穿了三次,還要縫起再穿,牙刷只剩下一半毛,還繼續使用,連用的毛巾也補上補釘。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許多。正是這無數事實,證明了"儉朴"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無數人的經歷,賦予了它豐富而深刻的意義。一個人,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如果想有所為,就絕不能竭盡心力去裝點自己的生活,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的目的,而必須以勤儉。
*(7)古人雲:「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建國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好鋼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當時,國人都把勤儉節約作為做人和幹事業的行為准則。然而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君不見,當前社會上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鬥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浪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在這些不良現象中,「大款」、「公款」充當了主要角色。這種社會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黨中央及時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決策,並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提到「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的高度,並在全國范圍內大張旗鼓、深入持久地開展節約活動,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8)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有一件事我記憶猶心。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的一天,爸爸要在家裡請客人,中午的時候,家裡來了許多客人,這下該我們忙活的時候到了。我為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著現擺起他的茶藝來了。最忙活的就是媽媽了,不長時間,媽媽就為客人准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他們都吃的津津有味,贊不絕口的誇媽媽手藝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幫媽媽收拾吃剩的飯菜。我把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媽媽看見了嚴肅地對我說:「幹嘛到掉了,物價這么貴,不要浪費糧食,況且我們吃的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因該珍惜勞動成果,正所謂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那以後,我懂得了節約飯菜。通過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奶奶洗完衣服忘了關水籠頭,我連忙過去關水龍頭,並對奶奶說:「以後要節約用水。」還有一次,爸爸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著了,可是電視機還開著,我就悄悄地關掉電視機。後來爸爸知道了這件事,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要多體諒父母的難處,多替家人著想,學會合理消費,雖然自己不當家,但也應該知道柴米油鹽貴,這也正是我們因該必須做的。
==========================================================================
情採納~!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牢固樹立「浪費也是腐敗」的節約意識,克服「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不良心態,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④ 節儉生日800字高中作文
僅供參考,加以改動,請勿照抄!
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聖賢的生活十分節儉,經常穿粗布衣,吃粗米飯,喝米菜湯。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浪費的現象何嘗少呢?水龍頭旁,洗完飯盒,人走了,水卻還在嘩嘩地流;教室里已是中午時分,電燈卻還在大放光……
在物質不富裕的過去,需要勤儉節約;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也不能丟到勤儉節約的品質。
穿了20年的睡衣
毛澤東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睡硬床板,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就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只有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幾張燒餅。
開滿海棠花的院落
周恩來總理居住在中海西花廳,過著簡朴的生活,自他住進來以後,不許裝修與翻新房屋及庭院。工作人員借著總理出國訪問的機會,搶時間搞了點簡單的內裝修,更換了窗簾、洗臉池和浴缸。總理回來後見了十分生氣,將他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事後,總理語重心長地對聲邊人員說:「我身為總理,帶一個好頭,影響一大片;帶一個壞頭,也影響一大片。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
老外也節儉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諺語是:「節約便土,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汗宮小廳堂和走廊上的燈,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地上的硬幣
爸爸下班回到家,看見兒子正在掃地正准備誇獎他,可是臉上的笑容突然不見了一絲不快浮現出來。兒子低頭四顧,想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可是找了半天,最後一臉茫然地問:「爸,怎麼了?」爸爸對他說:「你看到底墒的一角錢了嗎?」兒子不已為然地說:「看到了,不就是一角錢嘛……
同學們,一角錢的確很少,可是,如果每個中國人都撿到一角錢,這一角將會變成多少?
鳥翼上的黃金
爸爸一時高興,把幾萬人民幣劃入了還在讀小學的兒子的賬上。從此孩子「牛」氣十足。在家裡,生活起居由保姆侍侯;在學校里,值日、作業僱人完成,結果這位原來成績還不錯的孩子很快在學校里存款成了第一,學習成績也成了第一—不過是倒數的。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一起勤儉節約,繼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創造美好的未來!
滿意請採納
⑤ 寫一篇關於勤儉節約的作文(600-1200)
勤儉節約家事興
每當我向爸爸、媽媽要錢的時候,他們除了問清楚要錢的原因外,總要叮囑一句我們這里家喻戶曉的俗語:「吃不窮,穿不窮,不會劃算輩子窮」。而我對這句話的真正理解,是在最近當了一個月的「家庭財政部長」以後。
為了培我養獨立花錢和當家理財的能力,上月初,媽媽按照我們家過去的月生活標准,把當月的總開支500元錢給了我,讓我全權安排這個月全家的一切開支。
於是,根據我們家的實際,我按米面菜油肉、鹽醬醋茶酒、水電煤話衛三大項目劃分,計劃分配,合理安排後,特地留下了50元錢的機動。可是,沒幾天,我就私下裡買圖書,與同學聚會,三下五除二將它花掉了。沒想到,還不到半個月,就從老家來了兩撥親戚,一下字,我的財政就出現了40塊錢的赤字。要不是媽媽從平時的節儉中拿出錢來給填上,我還真不知該如何來對付那種嚴重的局面。
從當這個月的「家庭財政部長」的實踐中,我不但懂得了「吃不窮,穿不窮,不會劃算一輩子窮」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而且還深深地認識到了勤儉節約家事興的道理。如果把安排我們一家人全年的開支當作是打一場大戰役的話,那麼,我當一個月的「家庭財政部長」只是指揮了一次小小的戰斗。這場大的戰役,不只包括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開支,還包括購置家庭大的生活設施、人親客往、頭痛腦熱、穿衣買鞋、我的上學費用、購買必要的書籍、贍養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費用以及預留一點錢以備急需等等。如果爸爸、媽媽也像我這樣沒有全局觀念,大拋大用,不善於「劃算」,不善於勤儉節約,那麼家事怎麼能夠興旺呢?
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國家不也是這樣嗎?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他們一直以來都十分注意勤儉節約。毛澤東連一件睡衣都要反復縫補,直到實在是不能穿了才不得不更換,而我們國家的「大總管」周恩來的一件襯衣,補了又補,多次更換衣領,不但接待外賓穿,出國訪問也穿,不穿了,還脫下來放在保密箱里。現在,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號召我們要建立節約型社會,這就是為了振興中華,使祖國更加興旺發達啊!
因此,我要說,勤儉節約不但能夠使家事興旺,還能夠使國事興旺。
⑥ 求一篇關於大學生勤儉節約的文章,800字左右,謝謝
路過···
⑦ 關於節儉的作文600字
古人雲:「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建國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好鋼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當時,國人都把勤儉節約作為做人和幹事業的行為准則。然而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君不見,當前社會上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鬥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浪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在這些不良現象中,「大款」、「公款」充當了主要角色。這種社會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黨中央及時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決策,並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提到「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的高度,並在全國范圍內大張旗鼓、深入持久地開展節約活動,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牢固樹立「浪費也是腐敗」的節約意識,克服「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不良心態,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⑧ 我的節儉老師高中作文900字
老師,我想對您說
不會遺忘是誰教會了我思想;不會遺忘是誰在迷茫里指引方向;不會遺忘是誰讓世界有愛和書聲琅琅;不會遺忘是誰用辛勤構建知識的殿堂。
有人說:你是春蠶,吐不盡那綿綿的情絲至死方休!有人說:你是蠟燭,灑盡最後一滴淚雨去照亮漆黑的夜空;也有人說:你是朝露,常在黎明到來之前,默默滋潤著大地萬物;還有人說:你是晚霞,當太陽回歸之後,用最後一絲光亮燃燒蒼穹。老師啊!你自己卻說:我最渴望的就是鋪路,最幸福的還是燃燒;我只是湛藍天上的一縷飛煙,不慕華貴,美在天然;我只是征途上那塊蒼老的階石,是黑暗中那顆遙遠的寒星;我只是,我只是滔滔江河中的一滴水珠,來也悄悄,去也從容。親愛的老師!黑板上你畫出了彩虹,卻擦去了功利;講台上你舉起了別人,卻奉獻了自己;是歲月蒼老了你的容顏,是粉筆染白了你的兩鬢;你放飛了許多的希望,而守巢的卻依舊是你!親愛的老師,我想對你說:你是啟明星的迎接者,北斗星的陪伴者;你是三尺土地的耕耘者,三寸工具的駕駛者;你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世界前進的推動者;你是人類靈魂的設計者,社會乾坤的扭轉者。你是春風,吹綠了一座座山頭,你是陽光,照亮了每個角落;你是燈塔,引導迷茫之舟馳騁知識海洋,你是紅燭,把光熱毫不吝嗇地灑向人世間;你用火炭的心情,染紅了臘梅的枝頭,燃燒了自已,給了我春的嚮往,一片希望的綠葉;你將書砌的冰山,飄做了雪花 ,花白了頭發,給了我純潔的夢想,一雙寒風中堅強的翅膀;你從知識的海洋走來,手捧一掬甘泉,灑下一路汗水,滋潤了我乾渴的心田,一種孜孜以求的願望。當蠟炬成灰時,你就是不朽;當蠶絲吐盡時,你將會永恆!驀回首 串起春秋的腳步 我的人生 在你的期待的目光里 繼續向前 向前……
可能有些多!
呵呵
應該可以吧!
還有一個:老師我想對你說
十年後的今天,我也站在了三尺講台上,從事著和你同樣的工作,有著和你一樣的經歷,可我有些話想對你說,那就是謝謝你給我了學習的自信。
在上學時,我是性格內向、缺少自信心的孩子。上課時,老師的提問我從來不敢舉手回答,因為我沒有勇氣怕回答錯了。
那是你給我們上的第一節語文課,班上的學生都舉手爭著回答問題,我卻始終沒有敢舉手。就在這時,你點到我的名字,讓我起來回答問題。我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口還沒有開,已經是滿臉緋紅,一副很難堪的樣子。看到我這個樣子,你說:「同學們,掌聲鼓勵鼓勵她好嗎?」掌聲中,我抬起頭,眼睛轉向了你,當時我的目光里充滿了猶豫和顧慮,彷彿在說:「老師,我行嗎?」你看著我微笑著肯定地點了點頭,於是我就鼓起勇氣小心翼翼地回答你的提問。當時我的聲音不大,甚至有些發抖,但總算把那個問題完整地回答完了。等我回答完時,你又向我伸出大拇指,並誇我棒極了,我感激地笑了笑。這時的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心裡暗暗地想,我下一節課還要回答老師的提問。下課鈴聲響了,我緩緩走到你的身邊,漲紅著臉說:「 老師,我想……下節課還回答,你再提問我吧。」你微笑著說好吧。我說了聲「謝謝老師」後,滿意地走了。
老師就是你那親切的一笑和鼓勵的眼神讓我感到了無限的溫暖,給我帶來了自信與快樂。那親切的一笑成了我學習上的動力。
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很多年,但在我的心中卻始終沒有忘記。多年後我也成了一名教師,我也會用同樣的方法對待我的學生。
看看哪個好吧!
一定要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