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農林大學博士教授陸軍
⑴ 浙江農林大學的傑出校友
李春陽:1967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諸暨市,1989年在浙江農林大學獲學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王傳寬:1983年獲浙江農林大學林學學士。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研究所所長、國家科技部野外觀測網站 -帽兒山生態定位站站長。
滕元新:2005年,浙江農林大學優秀校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林學院研究員。
李金昌:諸暨人,1984年畢業於浙江農林大學。現任諸暨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
金川:研究員,浙江永嘉人。1985年畢業於浙江農林大學經濟林系經濟林專業。現任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所長,浙江省青年科技專家協會理事,《浙江省亞熱帶作物通訊》主編。
廖永平:男,工程師,浙江雲和人。1984年畢業於浙江農林大學林學系林學專業。2006年被評為浙江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鄭勇平:男,教授級高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浙江開化人。1981年畢業於浙江農林大學林學系林學專業後留校任教。2000年創辦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霞:女,副研究員,浙江台州臨海人。1993年畢業於浙江農林大學林學系經濟林專業。現為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花卉開發中心主任,2006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省勞動模範」光榮稱號。
王宗標:男,浙江松陽人。1999年畢業於浙江農林大學經濟林專業。現任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花卉銷售中心副總經理。
周國模:1961年4月生,漢族,浙江諸暨人,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浙江農林大學林學專業,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北京林業大學森林經理專業,1987年獲農學碩士學位。
程渭山:浙江省農業廳廳長,現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陳鐵雄:浙江省林業廳廳長,現任浙江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傅賓領:國家林業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院長
方偉:浙江農林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張立欽:浙江農林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藍曉光:浙江省林業廳總工程師、浙江省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
潘孝政:樂清市人民政府 市長
周維亮:浙江省委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
張國斌: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
陳新華:杭州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⑵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領導介紹
汪奎宏現任浙江省林科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副會長、浙江省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浙江農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林業局跨世紀培養人選、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長期從事竹類栽培與加工、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曾獲浙江省農業科技突出貢獻獎、浙江省第四屆青年科技獎、「全國星火標兵」等榮譽稱號,是我省竹類研究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汪奎宏同志共主持或參加完成了50餘項科研、推廣項目,共獲科技進步獎16項。其中,主持完成的「竹材深加工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主持完成的「毛竹筍用林豐產結構調控技術研究」、「環保阻然中密度復合板的研製開發」、「香菇栽培基質資源開發利用」、「毛竹林可持續經營技術」分別獲得浙江省科技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出版《中國毛竹》等專著11本,其中主編6本。負責建設浙江省竹類研究重點實驗室。在竹類栽培、竹材加工、竹工機械研究上成效顯著。 在科研工作上汪奎宏同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科技與實際相結合,著重研究解決困擾林農經濟發展的問題,取得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他經常深入林區,把科技知識送到林間地頭,為當地的林技人員和廣大林農講授有關實用技術,受到各地群眾歡迎,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 江波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浙江省林產品質量檢測站站長,研究員。北京林業大學森林培育學博士,國家林業局營林咨詢專家,江西農業大學、浙江農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林學會森林食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浙江省林業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態重點創新團隊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貼,獲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青年科技獎、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和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獎等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森林培育與生態研究,主持或主要參加完成國家攻關、省重大等各類科研項目32項,共獲科技進步獎12項,其中主持完成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0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2008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1997年、2001年、2007年);出版《森林生態體系快速構建理論與技術研究》、《多功能用材林研究》等專著8部、論文集2本,公開發表主要論文5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制訂技術標准與規范8個,認定林木良種8個。 牽頭負責的創新團隊建立並提升了我國區域森林生態體系快速構建理論,豐富了多功能森林經營技術體系,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關鍵技術上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創立了浙江省森林生態定位監測網路,在生態林營建、櫸樹杉木良種選育、生態功能評價及林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優勢與特色,將及時運用原創性研究成果,率領團隊積極開展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工作。 朱光權調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森林培育技術研究工作和黨務工作。1997年赴日本福井研修1年。 先後主持或主要參加完成了省重大項目、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省基金課題、林業廳重點項目、麗水市重大項目等共12項。取得了具有實用價值和顯著經濟效益的研究成果6項,其中《爆碎法提高飼料利用率及其效果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香菇栽培基質資源開發利用》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短輪伐期菇木林培育技術研究開發》獲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浙江省營林技術決策咨詢系統研究與開發》獲省林學會科技興林獎二等獎;《食用菌膠囊菌種標准化繁育技術開發研究》獲省林業局、省林學會科技興林獎二等獎,《HACCP在出口食用菌栽培與加工中的應用研究》獲麗水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已發表學術論文21篇,合著出版著作3部。 柳新紅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育人員,中國林科院森林培育學博士。曾獲全國優秀林業科技工作者、浙江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獎等榮譽稱號。 1993年以來先後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南山區蘭花資源調查與評價」、省林業廳重點推廣項目「森林蔬菜栽培與利用技術推廣」、浙江生態省建設考核重大項目和麗水市重大科研推廣項目「短輪伐期高效工業原料林定向培育關鍵技術研究」、省科技攻關項目「珍稀速生原料林樹種——翅莢木引種及其快繁技術研究」、省林業廳省院合作項目「短周期工業原料林樹種選擇和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項目「特種工藝用材新品種選育與定向培育研究中試」和「東京野茉莉高檔食用油料林定向培育與油脂精煉工藝研究」、省創新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專項「浙江省林科院林木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建設」等。現為浙江省林科院林木育種重點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浙江農林大學和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市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主編《中國翅莢木》、農業部規劃《園林制圖》教材、《森林蔬菜利用和栽培》和《生態系統健康與生態產業建設》等專著。 朱湯軍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經濟林培育與林業碳匯的研究工作。浙江農林大學和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省薄殼山核桃協作組、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林業碳匯與計量)核心成員。 主持國家林業局「948」項目(薄殼山核桃優質良種雜交配置技術引進)、省重大攻關項目(薄殼山核桃優新品種引進、繁育與評價)及編制浙江省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等項目6項,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其他省市項目9項,分別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林業廳「科技興林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杭州市政府獎項3項,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浙江省實施清潔發展機製造林再造林項目潛力分析》等論文16篇,其中第1作者6篇。參與編寫《圖說森林野菜高效栽培技術》、《浙江省山地困難立地造林技術規范》等專著。 陳順偉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森林資源生物與化學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林學會林產化工分會理事,浙江省「十二五」成果轉化工程「農產品加工與安全技術」咨詢專家,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浙江農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曾獲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林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林產品加工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先後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國家科技攻關、國家林業局「948」、省科技重點等科研項目12項,其中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招標項目「高品質竹醋液機械化連續式生產技術研究」,在竹炭、竹醋液生產規模、得率和質量方面居國內外同類研究領先水平;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利用林副產品廢棄物製造清潔炭的關鍵技術研究及中試」項目,研製的成型機、炭化爐等成套設備產品分別出口俄羅斯、韓國、德國等11個國家,是當前國內生物質緻密成型生產機制炭主流設備。成果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5項(其中主持完成2項)、三等獎4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發表學術論文60篇,出版專著3部。作為技術負責人簽訂技術轉讓服務合同21項。
⑶ 請問,讀農學方面的博士,除了中國農業大學和中科院,還有哪些大學比較好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都不錯
⑷ 浙江農林大學
你是浙江省的准高三黨嗎?
浙江農林大學在浙江省內招生批次為第一批提前(三位一體)、第一批、第二批提前(定向、免學費2種類型)、第二批,校區都在臨安,東湖校區和衣錦校區
浙江農林大學天目學院(三本)在浙江省內招生批次為第二批,諸暨校區
⑸ 浙江農林大學農學有博士點嗎
有。有。有。2013年1月,由浙江農林大學申報的「竹資源與高效利用人才培養項目」回,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服務答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這也標志著浙江農林大學已具有博士生招生權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可授予博士學位的學科為林學。
根據國家對高層次人才需求的實際,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開展了授予博士學位的「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申報工作,選擇關系國家安全和國家重大利益、急需滿足人才培養需求的領域,安排少數辦學水平較高、學科特色鮮明、培養模式符合特殊需要、現有培養單位不可替代的高等學校,開展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工作。
浙江農林大學在竹資源與高效利用等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獲得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後,浙江農林大學將以加強該項目的建設與實施作為提升人才培養層次、提高教育質量、加強內涵建設的重大契機和重要載體,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扎實開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的培養工作,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為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發揮獨特優勢、作出積極貢獻。
⑹ 中國農業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一、陳雲林,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曾任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1961.09——1966.09,北京農業大學土壤化學系農葯專業學習。
二、鈕茂生,男,滿族,1939年10月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農田水利系。曾任河北省省長,原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
三、任洪斌,男,漢族,1963年4月23日出生於遼寧省,籍貫吉林雙遼,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農業工程大學農機系農機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四、石元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我國著名土壤學家。1949年畢業於武昌文華中學,當年考入清華大學農學院,後合並為北京農業大學。1953年畢業於該校農學系,1956年土壤農業化學系研究生畢業。曾於1985年擔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1987—1995年任校長。 現為兩院院士,《中國農學通報》主編。
五、吳常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於浙江嵊縣,動物遺傳育種學家、畜牧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7年吳常信從北京農業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雲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鈕茂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任洪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元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常信
⑺ 2020考研浙江農林大學森林經理博士研究生考試科目
1、2020考研浙江農林大學森林經理博士研究生考試科目是:
①1001英語
②2011遙感技術與應用或2002森林生態學內容
③3008森林經理學
2、遙感技術與應用或森林生態學,需要在報名前聯系博士生導師確認選考科目。具體查看專業目錄的備注3。
⑻ 浙江農林大學,有什麼重點實驗室
浙農林的重點實驗室有很多。亞熱帶森培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浙江省省屬大學第一個國家重點實版驗權室,國家木質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浙江省省屬大學第一個國家工程中心。還有生物農葯高效制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111計劃亞熱帶森林培育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等國家級研究平台。教育部、浙江省、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批准設立的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近三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