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上課的樣子
A. 大學的課堂是什麼樣子的
大學的課堂我有幸在成為教師後再度在進修中去感受大學課堂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大學的老師講課語速快的快死,慢的慢死。講的快的老師是慢不下來的,講的慢的老師也是快不起來的,這都是個人習慣問題,我上講課快的老師的課程必須拿錄音筆之後再下來消化吸收,慢的老師的課筆記一般可以記得很好,比自己當學生期間記得細多了。所以一定要珍惜在大學的課堂知識。
第二,大學的課堂可能有部分學生會認為老師也沒什麼了不起,什麼新鮮事也不知道。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把時間都拿來吃雞王者榮耀,自然里邊的行話信手拈來,這樣就很時尚了嗎?那專業內容呢?老師講課只會專注於自己的專業信息,所以部分老師看起來沒有那麼鮮活甚至古板,但是討論到專業話題,還是很能侃侃而談的,而且,這些都可能是你並不了解的。
第三,大學的課堂老師講授內容一般以講為主,不會在意學生吸收了多少,你聽你的,我講我的,有問題或者不懂的內容下來溝通即可,所以大學老師可能有的時候並不像高中初中老師那樣事無巨細,和學生親近。對學生的管理也不會以像高中生等那般嚴格,因為是成年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是被逼的事情。
第四,大學的課堂學生保持安靜是一定的,聽不聽課老師並不會在意,所以很多學生會在上課的時候做自己的事情,無論是做什麼,其實基本的課程內容還是應該學習,因為,老師還是在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把最關鍵的信息在課堂當中釋放出來,錯過了之後想在自己的信息收集中彌補,其實有點得不償失。或者可以說,你本來可以站在山頂上去看下一座更高的山頂,結果你放棄了這次的山頂。
B. 做大學老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大學老師可不輕松,我們看著他們好像不怎麼上課沒有壓力,實際上是壓力已經從授課轉移到科研了。我自己雖然不是大學老師,但是在本科的時候跟老師們走得比較近,所以對他們教師生涯有那麼一些了解。總的來說,無論是年輕教師還是老教授。他們的工作壓力都不小,年紀越大所要承擔的任務和工作就越多。
總之大學老師們,特別是比較底層的老師們活得並不輕松,高中老師最大的工作就是上好課,但是大學老師不光要上好課,還要關照自己的研究成果,要不然總會被拉開差距,而且這些佔了工資大頭,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老師上課不怎麼專心,發論文倒是一片接一篇大。
C. 大學老師上課
大學老師往往講課是副業,因為都是些學者們,往往都有研究項目的(小時候所崇拜的科內學家其實就是他們容),有些甚至不願意帶本科生是被校方強迫要求的。因此在嚴格程度上和高中不能比。當然也有責任心強的要求很嚴,但是校公共課一兩百人在一起他想管也管不過來。一般學生有問題他都會給解答的,但是解答了之後你還不會就不管他的事了(不是絕對,也有像高中那樣負責的)大學老師偶爾布置點作業,對於質量基本沒要求,但是不能不交,經常不交作業會有麻煩的:就算一學期課上下來老師也認不識幾個人,只能靠作業和點名來估計學生平時表現。
D. 大學老師應該是什麼樣子
大方得體,專業知識扎實,有自己的獨特魅力
E. 大學老師上課方式和高中老師一樣嗎
大學的老師起引導作用沒高中那麼大,主要靠自己自學。
但是他們普遍都比較有時間,如果有什麼問題詢問,都會很樂意解答。
大學除了應付考試,其他的題目很少,自己看看書做做題再問老師基本就行了。
F. 大學如何去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
確實在大學裡面的老師沒有上高中老師那麼細心,那麼負責任,因為大學的老師更多的是像你的朋友,以一種很愉快的方式跟你上課,跟你對話,而高中的老師能夠把知識傳授給你,因為他們講的是比較專業一點的,比較有針對性的。剛剛開始,我上大學的時候也很不適應大學的環境,老師的講課方式我也是很難接受的。
臨近考試的時候再把老師講的重點復習一遍。久而久之,你就會習慣了這一種學習方式,有時候可能不需要老師,你也會學的更好,所以我覺得做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不能依賴任何人。這樣子你就不會有不習慣的感覺,自己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即使沒有任何人督促,你也可以自學成才
G. 理想的大學老師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理想的大學老師應該滿足以下方面的標准,有豐富的知識積淀,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知我所想,供我所需,正向的價值傳遞。
這些素質應該是一個優秀的大學教師應當具備的。
最後,理想的大學老師還應該傳遞正向的價值,就如同正能量的化身,促進學生向上,奮斗。不要低估一個老師的激勵作用。
H. 你見過最有趣的大學老師是什麼樣的
大學里要說見過的最有趣的老師,那肯定是非我的英語老師莫屬。
說實話有時候看他就像一個在那表演的小丑一樣,滑稽、幽默、有趣,好多次都忍不住想哈哈大笑。人們都說逗比歡樂多,不僅他逗比把我們影響的也很逗比了。
和可惜他只教了我們大一一年的英語,之後聽說他出國深造了。不過他對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僅讓我們對英語課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開心的回憶。
I.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真的是十分滿意的,因為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去鑽研一些東西,在大學校園里,我能夠繼續去學習,繼續去研究,而且能夠帶著我的學生們,一起去學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