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師范大學陶雲教授百度百科
⑴ 雲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生導師有哪些 盡量詳細
雲南師大心理學研究生現設有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方向,心理學研究生導師共專12人:
發展與教育心理屬學 曹能秀 女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馮江平 男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符明弘 女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李 輝 女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陶 雲 男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葉存春 男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張 鋒 男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張 智 女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周 泓 女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周 寧 男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李伯約 男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於 萍 女
⑵ 我想知道雲師大教育類的研究生有哪些考研告訴我一下嗎
以下是雲南師范大學教育類研究生招生專業:
004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羅黎輝教 授
040101教育學原理
_ 01教育評價
_ 02教育原理 羅明東教 授李天鳳教 授
_ 03民族教育學 李勁松教 授
李興仁教 授
_ 04教育改革與發展 張曉霞教 授李春茂副教授
茅 銳副教授
_ 05教育理論比較 王 凌教 授曹能秀教 授黃海濤教 授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羅黎輝教 授
孫亞玲教 授
_ 02課程與教學基本原理
_ 03基礎教學課程與教學改革 孫亞玲教 授
羅黎輝教 授
040104比較教育學 曹能秀教 授王 凌教 授
_ 01教育理論比較
_ 02民族農村教育比較 王 凌教 授黃海濤教 授
040105學前教育學 曹能秀教 授王 凌教 授
_ 01學前比較教育
_ 02幼兒園課程 傅 淳教 授
_ 03學前教育學原理 曹能秀教 授王 凌教 授
傅 淳教 授
040201基礎心理學 周 寧教 授閔衛國教 授
_ 01心理過程與人格研究
_ 02理論心理學 周 寧教 授
_ 03認知發展 陶 雲教 授
040202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陶 雲教 授傅金芝教 授
_ 01認知發展與學習的跨文化研究
_ 02人格心理研究 周 寧教 授
朱海燕副教授
_ 03社會性發展與輔導 李 輝教 授張 智教 授
_ 04教育心理學 符明弘教 授
_ 05青少年心理發展咨詢 葉存春副教授陶 雲教 授
_ 06學習與創造心理 周泓副教 授
040203應用心理學 李 輝教 授
_ 01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
_ 02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馮江平教 授
_ 02心理教育與心理治療 趙建新教 授
005高等教育研究所 伊繼東教 授張寶昆教 授章秉純教 授
劉滄山教 授
040106高等教育學
_ 01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_ 02教師教育研究 伊繼東教 授彭 兵教 授柳 景教 授李 輝教 授
_ 03東南亞高等教育研究 張寶昆教 授唐 瀅教 授羅致含副教授
魏 紅副教授
_ 04大學生教育管理研究 封海清教 授王前新教 授黃海濤教 授
楊順清副教授
徐天偉副教授
王昆來副教授
_ 05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研究 李興仁教 授李慧勤研究員
006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羅明東教 授李志平副教授陳 瑤副教授
040110教育技術學
_ 01教育技術學原理
_ 02遠程教育 徐光澤教 授李志平副教授
_ 03信息技術教育應用 劉敏昆教 授
孫蒞文副教授
_ 04教學資源設計與開發 白鳳翔副教授楊志軍高 工朱雲東副教授
_ 05信息技術與教師教育 羅明東教 授陳 瑤副教授
007成人繼續教育學院 李興仁教 授柳 景教 授李朝有副教授
040107成人教育學*
_ 01成人教育管理
_ 02成人高等教育 楊 林教 授張寶昆教 授趙枝琳副教授
_ 03教師教育 李 輝教 授
龍登麗副教授
⑶ 古今中外著名音樂家、
古今中外著名音樂家舉例如下:
1、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歲,德國著名的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代表作有: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A大調第七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歡樂頌》主旋律)、序曲《愛格蒙特》、《萊奧諾拉》、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F大調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春天》等。
5、約翰·施特勞斯(Yuehan.shitelaosi Johann Strauss)
1825--1899,奧地利的輕音樂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創作了不朽名作《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小約翰·施特勞斯為19世紀維也納圓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曾帶領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
由於他把華爾茲這種原本只屬於農民的舞曲形式提升為了哈布斯堡宮廷中的一項高尚的娛樂形式,因此被稱為圓舞曲之王。
代表作品:《藍色多瑙河》。
⑷ 2017雲南師范大學研究考試教育綜合333有沒有一道名詞解釋「曉庄師范」。
2017雲南師范大學研究考試教育綜合333有一道名詞解釋「曉庄師范」。
曉庄師范
【答案】曉庄師范是我國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創辦的一所鄉村師范學校。1927年他在南京創辦試驗鄉村師范學校,自任校長,1929年這所學校更名為曉庄學校。陶行知提出師范學校總的培養目標是要求師范畢業生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
,提出「生活改造社會的精神」。在曉庄學校試驗期間,他將「教學合一」發展為「教學做合一」
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他要求鄉村教師要能真正關心農民,為農民服務; 強調學校與社會打成一片; 指出教育內容和治學方法與農村生活密切結合。1930年,曉庄學校遭當局查封,至1951年,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復辦南京曉庄學校。2000年,經國家教育
部批准,由原南京市師范專科學校、南京教育學院、南京市曉庄師范學校組合新建南京曉庄學院。
1、雲南師范大學考研333教育綜合包括教育學原理(約60分)、中國教育史(約30分)、外國教育史(約30分)和教育心理學(約30分)。
2、333教育綜合試題都是主觀題,題型結構包括名詞解釋題(6小題共30分)、簡答題(4小題共40分)、分析論述題(4小題共80分)
⑸ 有誰知道雲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導師陶雲的聯系方式,或者是李鵬老師的,麻煩告知一下,謝謝了
請撥:
0871-5517040 既可以回答你跨專業考研的問題,又可以聯系陶雲教授。
⑹ 雲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師資力量
2009年,有教職工6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博士(含在讀)18人、碩士29人。碩士生導師20人、省突出貢獻專家1人、雲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2人、雲南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1人、雲南省優秀社科專家1人、校特聘崗位教授3人、校學術帶頭人4人、校骨幹教師8人。擁有一支素質高、有潛力、充滿活力的學術梯隊,梯隊結構合理,後繼有人,年輕的學術骨幹正在迅速成長。
2009年,有在校學生人數為1497人,其中碩士研究生74人,本科生1423人。學院堅持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基本目標,優化專業結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專業知識、開拓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楊林,男,漢族,1963年2月生,雲南通海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經濟學碩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兼職博士生導師。任雲南師范大學校長。
丁文麗,女,漢族,1972年4月生,江蘇人,中共黨員,教授,金融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後,金融學碩士生導師,雲南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雲南師范大學副校長,系中共雲南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
武友德,男,漢族,1964年12月生,雲南祿勸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區域經濟學碩士生導師,雲南師范大學特聘崗位教授,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和雲南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培養對象,雲南省優秀社科專家,雲南省人口學會和地理學會常務理事,雲南省人口發展戰略專家組成員等。任雲南師范大學教務處處長,校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常志有,男,1965年9月生,漢族,雲南昆明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經濟學碩士導師。任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和英國諾丁漢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雲南省市場學會秘書長。
楊永生,男,1962年4月生,漢族,雲南昭通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金融學碩士生導師。現任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兼雲南師范大學MBA中心副主任,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雲南省金融學會理事。
陳新,男,1967年9月出生,漢族,湖北當陽市人,教授,經濟學博士,財政學碩士生導師。任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兼任會計學院院長、高爾夫學院副院長,校財政與稅收研究所所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雲南省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雲南省財政學會理事、雲南省稅務學會理事、雲南省國家稅務局特聘專家,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獲「全國稅務系統優秀教師」、「雲南師范大學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李正彪,男,1971年5月4日生,雲南盈江人,中共黨員,教授,經濟學博士,經濟學碩士生導師。兼任雲南省人事廳考試中心公務員考評專家,雲南省人事廳軍隊轉業幹部培訓特聘專家,雲南省工商局幹部培訓專家以及昆明市委組織部特聘專家。任雲南省人事廳考試中心副主任。
趙敏敏,女,1962年4月生,雲南楚雄人,教授,經濟學碩士生導師,雲南師范大學校級精品課程《管理學》負責人。任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
楊青,女,1964年8月生,山東膠州人,教授,經濟學碩士生導師。任民建會員,昆明市政協第11屆委員會委員,昆明市教育局愛心監督員。
樊冀,女,漢族,1957年11月生,河北人,教授,任雲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會主席,工商管理系教師。
姜家雄,男,漢族,1971年4月生,雲南騰沖人,中共黨員,教育學與法學碩士,副教授,經濟學碩士生導師。任雲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院長。
葉育甫,男,漢族,1966年7月生,重慶人,副教授,經濟學碩士,證券分析師,金融學碩士生導師。
陶倫康,男,1971年2月生,河南信陽人,中共黨員,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學博士。副教授、經濟學碩士生導師。任雲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財稅系系主任、昆明企業聯合會法律部副部長,雲南凌雲律師事務所律師。
楊棟會,女,布朗族,雲南南澗縣人,經濟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雲南師范大學青年骨幹教師。任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系系主任。
張廣斌,男,1973年8月出生,河北省沙河市人,中共黨員,副教授,理學博士,金融學碩士生導師。任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助理兼金融系主任。
鄧雁,女,漢族,1972年11月生,雲南昆明人,副教授,英國德蒙福特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金融學碩士生導師。曾任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系主任,任雲南師范大學MBA教育中心合作交流辦公室主任。
楊傑,男,漢族,1975年2月生,雲南昆明人,副教授,理學碩士,金融學碩士生導師。任雲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主任。
桂麗,女,漢族,1973年6月生,雲南個舊人,中共黨員,副教授,經濟學碩士,財政學碩士生導師。
師佳英,女,1967年3月生,漢族,雲南昆明人,副教授,天津財經大學會計專業碩士,金融學碩士生導師,任學校市場營銷研究所副所長,會計與稅收研究所副所長,雲南師范大學青年骨幹教師。
李雪梅,女,漢族,1970年6月生,雲南祿豐人,經濟學碩士,副教授,中國注冊會計師,中國注冊資產評估師,金融學碩士生導師,任學院財務與稅收研究所所長。
李艷,女,漢族,1973年6生,雲南昆明人,副教授,四川大學世界經濟專業博士,金融學碩士生導師。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訪問學者,雲南師范大學MBA教育中心EDP辦公室主任,雲南師范大學區域金融與經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李雲矯,女,漢族,1973年2月生,副教授。經濟學碩士生導師。1999年碩士畢業於雲南師范大學經濟與政法學院。2001年,進入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進修,2011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做訪問學者。
劉敏,男,漢族,1961年2月生,雲南曲靖人,副教授,任雲南師范大學財務與稅收研究所副所長。
盧瑋,女,苗族,生於1964年1生,貴州貴陽人,副教授。
羅漢,男,漢族,1963年5月生,雲南景東人,副教授。
孟少偉,男,漢族,1963年12月生,雲南昆明人,副教授。雲南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長期從事金融學教學和科研工作。
王浩,男,漢族,1960年4月生,山東茌平人,副教授,任經濟與管理學院培訓部主任。
張軍毅,男,漢族,1964年6生,雲南楚雄人,副教授,198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
⑺ 有雲南師范大學或者周邊學校的變裝CD么有的交個朋友吧,加Q或者留下聯系方式吧!
請撥: 0871-5517040 既可以回答你跨專業考研的問題,又可以聯系陶雲教授。 打電話5916020,心理咨詢中心電話 問研究生院,有電話
⑻ 雲南師大和雲南藝術學院哪個好
雲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恢復重建於1999年6月。現有藝術設計、音樂學、美術學、舞蹈學和藝術教育五個本科專業,招收美術學、美術教育、音樂課程論三個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合計本科與碩士生860餘人。
全院教職員工72人,專任教師6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16人,博士學位1人,正在攻讀碩士學位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比例為25%。碩士生導師8人,校級骨幹教師2人。
「美術學」與「音樂學」為校級重點學科,「藝術教育」為校級重點建設新專業,「藝術概論」為校級精品建設課程。
近年來,藝術學院師生的科研、創作與演出成果突出,音樂、舞蹈、美術、藝術設計與藝術教育等參展(演)的作品頻頻得獎。
學院有兩位教師(施榮華、郭亞飛)獲曾憲梓全國優秀教師三等獎。音樂與藝術教育系教師在「中國民歌大賽」、「中國『華鑫杯'名歌手電筒視大獎賽」、「雲南省青年歌手大獎賽」、「雲南省『聶耳杯'音樂教師技能比賽」等省級以上競賽中獲得特等獎、金獎、銀獎等獎項35項;音樂系學生張繼心、張薇薇等在央視青年歌手電筒視大賽中獲銅獎、優秀獎,在全國各種「推新人」大賽以及省級以上的演唱(奏)中獲獎項100餘項。舞蹈系阿楚瑪副教授榮獲「荷花杯」全國舞蹈大賽銀獎;美術系教師在德國、美國、香港、昆明等國內外舉辦個人作品展4次,參加瑞典、韓國等國際作品交流展,參加全國美展六次;獲省級以上獎項30餘項,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入選全國美展3人、本科生入選全國美展4人次,獲省級以上獎項11人次。藝術設計系教師在廳級以上的攝影、設計、論文評比中榮獲一等獎、二等獎等獎項40餘項。
特別是在「迎評促建」各項工作的推動下,2006年的師資隊伍建設尤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師隊伍中博士學位「零」的突破(設計系的李立),在職攻讀並取得碩士學位「零」的突破(設計系的向傑),在職教師考取學術性碩士「零」的突破(音樂系的王靜)、引進碩士研究生最多的一年(設計系的高海燕、李宏,音樂系的楊琛),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零」的突破(音樂系的陳蔚),青年教師破格晉升副教授「零」的突破(設計系的李立、音樂系的甘寧),學生合唱團與舞蹈隊在國際奧林匹克(第四屆世界合唱大賽)合唱比賽與「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得銀獎和優秀獎的好成績。
[編輯本段]人才培養
用什麼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來指導與管理教學工作,將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綜合能力。
首先,學院進一步正確理解專業能力與素質教育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關系,防止在推進素質教育與教育改革過程中出現表面化與形式化傾向。教育的本質是傳授知識,但傳授知識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簡單地記憶現成的東西,而是通過現有知識的啟蒙,使學生從原有的自然狀態提升到理性存在的狀態,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自學及創新能力。科學的素質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提升,而且還將在更深的層面上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與人文視野。
其次,學院確立了藝術專業因材施教的多元化質量觀是實施專業學習與素質教育的先導和核心。在教學管理與教學改革上必須堅持專業學習人才觀與質量觀的多元化目標。培養目標不同,其質量標准也應該有所不同。當代的高等教育不再只是就業手段,而是社會活動主體素質提高的必要途徑。學院的教學管理與教育改革必須著眼於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知識結構、理解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而這種提高就是一種質量。
近幾年來,藝術學院5個本科專業在教學管理與教育改革上,堅持以因材施教為核心的多元化質量觀,在專業培養目標和模式上實現多樣化,用一種更開放、更靈活的教育教學體系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差異和個性。
[編輯本段]專業設置
藝術設計 專業從2005年開始實行「3+4+1」分流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前3個學期主要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從第4學期開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自由選擇三個專業方向中的一個方向:或「廣告藝術設計」或「數碼藝術設計」或「環境藝術設計」。第八學期為「畢業論文」與「畢業設計訓練」。努力培養基礎扎實、特長顯著、個性鮮明,適應性強的新型的藝術設計行業的高層次人才。專業目標定位:培養具備藝術設計理論與技能、藝術素養與創新意識,能在各類設計公司、裝飾公司、規劃設計院等部門從事策劃創意、設計製作、影視動畫、環境景觀等設計規劃的高級專門人才。
音樂學(師范) 專業實行個性化的主輔修制,在四年學習中,學生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興趣,或選擇「聲樂」或選擇「鋼琴」和其它器樂等,作為主修課程。使學生不僅具有較扎實的全面的音樂理論知識與運用能力,而且具備或「聲樂」或「器樂」的個性特長。專業目標定位:培養掌握音樂學科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備在中等以及其它類型學校與部門從事音樂教學與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藝術管理工作者。
美術學(師范) 專業實行的是「3+5」專業分流培養模式,即前3個學期主要學習掌握美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美術教育的基礎知識,後5個學期,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與愛好,在國畫、油畫與版畫三者之間選擇一個專業方向,突顯了因材施教與差異化培養。專業目標定位:培養掌握美術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在中等以及其它類型學校與部門從事美術教學與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藝術管理工作者。
舞蹈學 專業主要實行「4+4」個性特色培養模式,即前4個學期共同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後4學期主要分「編導」與「師范」兩個方向分流,充分體現差異化培養的教育理念。專業目標定位:培養掌握舞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在中等以及其它類型學校與部門從事舞蹈教學與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藝術管理工作者。
藝術教育(師范) 專業的特點是綜合復合型人才,打破傳統音樂、美術與舞蹈的界限,努力打造掌握較扎實的音樂演唱(演奏)、繪畫創作和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有較高的美學藝術理論修養與藝術教育能力。專業目標定位:培養掌握音樂、美術、舞蹈三位一體的理論以及表演(創作)實踐與教學能力,具備在中 等以及其它類型學校與部門從事藝術教育的教育工作或藝術管理工作。
[編輯本段]辦學特色
主要的辦學特色是:發揚西南聯大精神,艱苦創業,堅持「四建」(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制度建設),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在全國率先開設「藝術教育」新專業,彰顯雲南師大的特色優勢。堅持藝術專業重實踐重創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拓寬學生「第二課堂」的空間。
藝術學院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創業之路。藝術學院是雲南師大第一家整體搬遷到龍泉路新區辦學的學院。當時的辦學的條件異常艱難,晴天一身灰,下雨兩腳泥,廖廖數間琴房和畫室,自己動手,設計和改造了攝影實驗室,數字圖形教室。為成立之初只有兩個本科專業(藝術設計與音樂學)奠定了基本條件。當時只有18名專任教師,副高以上職稱教師1人,教師主要是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與西南師大的本科生。今非昔比,現在藝術學院有自己一幢近7000平方米的獨立教學樓,專任教師有60人,具有副高職稱教師佔21.66%,具有碩士學位教師佔25%,2006年還實現了具有博士學位教師「零」的突破。學院7年的辦學歷程,也是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7年,從最初的2個本科專業(藝術設計與音樂學)發展為5個,新增了美術學、舞蹈學和藝術教育。2003年與雲南藝術學院同步實現了碩士點「零」的突破。「美術學」與「音樂學」為校級重點學科。
藝術學院五個本科專業現有本科生820餘人,碩士研究生40餘人。
學院教師的學緣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有來自中央美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音樂學院、浙江美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雲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昆明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師大的碩士與博士生,學院也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隊伍,學院行政管理隊伍中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已佔了33.33%。
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在全國率先開設「藝術教育」新專業,彰顯雲南師大的辦學特色優勢。《雲南省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指出:「普通高等藝術類師范院校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和造就適合雲南省藝術教育發展的藝術教師隊伍,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突出師范性,要與該省中小學藝術教育教學相銜接,培養的學生能勝任中小學藝術課的教學,加大改革與創新、教學管理和教學科研能力。……高校藝術師范專業要從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出發,改革課程設置、結構和內容,減少課程門類,拓展專業口徑,增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用性。……針對雲南省廣大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嚴重匱乏,藝術教育水平滯後的實際情況,將推廣藝術課(音樂、美術)主輔修教學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探索培養復合型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的新模式、新途徑」。藝術學院在不斷穩定與提高音樂學、舞蹈學與美術學三個傳統師范專業的基礎上,努力建設「藝術教育」新專業,拓寬與創新培養雲南基礎教育藝術類師資隊伍的模式。「藝術教育」新專業是雲南師大2003年「新一輪教學改革」(重點項目)的優秀成果。藝術教育新專業突破了傳統藝術專業各自封閉的現狀,充分利用學院現有的師資與設備資源,將「音樂」、「美術」和「舞蹈」三個二級學科努力打造融合為一個培養復合型藝術師資的新專業,新設了「中西方藝術史」、「中西方藝術教育史」、「表演理論與實踐」等課程,新專業分為「音樂舞蹈系列」與「美術系列」,前者除了要學習傳統的「聲樂」、「器樂」、「舞蹈」、「即興伴奏」等課程外,還必須學習「國畫基礎」和「速寫」等課程;後者除了要學習傳統的「素描」、「色彩」等課程,還必須學習「聲樂發聲基礎」、「民族民間舞」等課程。為藝術類課程新課標的貫徹落實創造了良好條件,已得到了中小學有關領導與教師的肯定,在省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藝術教育05級的同學經過專業教師的指點,表演了雲南省大學生首場原創小型音樂劇,綜合專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開拓創新性的「藝術教育」專業,努力培養掌握較扎實的音樂演唱(演奏)、繪畫創作和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有較高的美學藝術理論修養與藝術教育能力的師資人才。
根據藝術專業重實踐重創新的特點,學院不斷拓寬學生「第二課堂」的空間。使學生能把教室里教師講授的知識,通過「第二課堂」進行實踐探索與內心體驗,進一步消化吸收,從而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學院現有合唱團、舞蹈隊、書法、攝影、演講、節目主持人和漫畫社等「第二課堂」社團10多個,學院80%以上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喜愛的「第二課堂」中展示才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近兩年來,全院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第二課堂」活動200餘項,獲省級以上表彰獎勵40項,其中學生合唱團參加第四屆國際合唱節獲銀獎;學生青年舞團參加第八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獲「優秀劇目獎」、「優秀表演獎」;音樂專業朱澤瑾同學2005年獲中國商務小姐全國總冠軍,2006年獲「雲南省旅遊形象大使」稱號。藝術學院為全校其它專業培訓美術攝影藝術表演等上千人次,對全校學生產生了積極影響,為雲南師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教育做出了一定貢獻。其次,2005-2006學年,學生申請課外素質教育項目立項2項(已結題),申請大學生科研訓練基金項目立項4項(已結題),2006-2007學年又申請並立項以上兩個基金項目11項。另外,為了加強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從2006年開始,學院黨委已決定每年從優秀的本科生抽調2~3人擔任本科新生班的班主任,今年安排了岳靜(美術學碩士研究生)、王平平(03級藝術設計專業)、李丹丹(03級舞蹈專業)擔任了新生班主任,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和提高。通過豐富的「第二課堂」加強了學生的實踐鍛煉,從而使全院學生在專業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取得較顯著的效果。
[編輯本段]發展方向
培養人才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培養具有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目標。學校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教師為主體。根據雲南師大的培養目標定位(以培養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基本目標,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持續發展潛力,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求的專業型教師以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專門人才)的精神,藝術學院遵循培養藝術人才與藝術師資人才的規律,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是以寬厚的文化知識為基礎,以創新的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個性的全面發展為特色,實現知識、能力、實踐、素質的有機統一。
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是:加強基礎,拓寬專業,提高能力,培養素質,辦出特色。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提高教學質量與科研(創作)水平為重點。
音樂學與美術學是藝術學院的主幹專業,專業建設的重點是:對教學計劃作更為科學的調整,對主幹課程作更為深入的改革,因材施教,不斷提高生源質量與教學質量,爭取在「十一五」末達到省內一流水平。
「藝術教育」是學院最具特色的新專業。專業建設的重點是:進一步挖掘「藝術教育」專業的特色內涵,在「大藝術觀」的統領下,深化提升藝術教育專業新的特質與優勢。努力構建「藝術教育」專業的新理念、新元素,使其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性的有特色的專業。
藝術設計與舞蹈學是學院最活躍的非師范專業,專業建設的重點是:加大實踐性與創新性的課程改革,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主動適應人才市場的新需求,讓學生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
學院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總體思路:對外招聘優秀人才與內部在職進修攻讀學位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的具有藝術專業背景的熱愛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隊伍。
第一,近5年內引進15名碩士、博士應屆畢業生(其中博士生不少於5人),盡快提高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比例。爭取在2010年達到35%。
第二,近5年內輪流派出24名在職教師或攻讀學位或作為「訪問學者」有一年以上的脫產進修,努力在整體上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教書育人的自覺性。
第三,爭取在5年內每個專業有1~2位教授的學術造詣達到省內一流水平,並在國內有較大影響。
第四,在5年內努力建設一支穩定的熱愛管理工作的有藝術專業或碩士學位背景的行政管理隊伍。管理出效果出質量。
發展思路的指導思想:立足邊疆,服務雲南基礎教育,主動適應21世紀藝術類師資隊伍的需要;為建設師范性、綜合化、開放式、有優勢的新型雲南師范大學而作出新的貢獻,創造新的亮點。
當代高等學校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功能的多樣性,由傳統的單一人才培養功能向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為一體的多種功能轉型。根據雲南師大「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定位,藝術學院的發展思路具體有兩方面的表現:
首先,以學科的高品味學術性發展為基礎,爭取在「十一五」期間獲得「音樂學」與「藝術設計」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在此基礎上能獲准「音樂學」、「藝術設計」與「藝術學」的碩士授予權。在以日制本科教育為主體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為「藝術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與博士點的申報創造條件。
其次,堅持以雲南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構建師范性為優勢與特色的辦學方向。努力適應由傳統單一的培養師資辦學模式向適應現代大學發展特點和未來師范教育要求轉變。在穩定和提高本科教育水平的基礎上,努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突破藝術類碩士點較少的「瓶頸」,實施教育碩士專業培養工程,爭取在「十一五」末,研究生的數量達到全院學生的20%。同時,為師范專業實現「並進式」向「遞進式」轉變創造條件,即將專業學科教育與教師職業教育進行分離,從而使音樂、美術、藝術教育等師范專業的學生既有相當於專業大學畢業生的學科知識水平,又有從事教師職業必備的素質,增強師范生在從業競爭中的優勢與發展後勁。努力保持雲南師大藝術學院在培養雲南基礎教育藝術師資上的主渠道作用,著力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專業知識素質、教育科研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使該院的教師與學生成為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先行者與帶頭人,爭取成為專家型教師與藝術教育專家,在雲南基礎教育領域內的藝術教育、創新教育及教育教學改革中真正起到示範作用。使學院在質量規模、結構層次、實力特色方面進入全國省屬師大同類學院的先進行列。努力適應和滿足雲南省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對人才培養規模的要求。
雲南藝術學院 雲南藝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建於1959年8月,是我國西南邊疆一所實力雄厚、特色鮮明、藝術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建院至今,雲南藝術學院匯聚了一大批著名藝術家。組成了一支實力較為雄厚的教學、研究、藝術創作、表演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隊伍中高職比為45%。近5年來,學院教師共出版學術專著51部,教材13部,發表論文630多篇,完成省部級課題32項,在國際上獲獎36項,獲國家級獎275項,省級獎39項。留法歸來的油畫家、雕塑家廖新學教授,小提琴家李丹教授,聲樂家方於教授夫婦(《悲慘世界》譯者),知名國畫家、雕塑家袁曉岑教授等專家、學者先後在學院執教。學院現有教職工625人,其中大學本部有教職工525人,附屬學校有教職工100人。在大學本部274名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職稱的有35人,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有10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4人,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雲南藝術學院是由雲南省教育廳主管的一所本科院校,設有10個教學單位: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電影電視藝術系、藝術文化系、成人教育學院、文華學院(獨立學院、與企業合辦)和附屬藝術學校;有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音樂學、美術學、戲劇戲曲學、舞蹈學、藝術學、設計藝術學;有21個本科專業,涵蓋了教育部頒布的藝術學科專業目錄的所有專業,涉及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等綜合藝術學科,藝術類學科齊全;有4個省級重點學科:音樂學、美術學、戲劇戲曲學和藝術學。設有民族民間藝術研究所專職科研機構,下設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間藝術陳列館,較為齊備的實驗實踐場所和科研儀器設施,為學院教師在教學、研究和創作取得驕人成績提供了條件。學院在版畫、油畫、民族戲劇、音樂、舞蹈等學科的創作和研究領域,有著廣泛而獨特的影響。每年全國各類藝術類專業賽事,學院兼有所獲。2001年至2003年,學院研究、創作、表演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278項,參加國際、國內各類活動展覽、演出200餘場次,出版學術專著42部,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5項。雲南藝術學院主辦的《雲南藝術學院學報》是一份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近年來,學報以其強烈的學術意識,開放的學術胸襟,贏得學界的重視和贊譽。
雲南藝術學院地址:昆明市五華區麻園藝苑巷4號 郵編:650101 Email:[email protected]
(雲南藝術學院三維地圖:http://ynart.6dxy.com/)佔地184畝,建築總面積70,306平方米。學院圖書館有印刷類圖書20萬冊,電子類圖書12萬冊(片),每年訂閱數百種各類期刊,現每年投入80萬元專款進行圖書建設。在建有演播廳、戲劇實驗劇場、小型音樂廳、美術館等教學實踐場地的基礎上,學院又新建了集演出、展覽為一體的實驗劇場共12,068平方米。 雲南藝術學院國際藝術交流中心負責對外交流與合作及留學生教育。有20餘個國家400餘名留學生先後在我院留學學習。該院與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泰國、越南等國家的20餘所高校建立了校際關系,在各個層次上進行交流與合作,並在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設立工作室,為藝術家走向世界搭建平台。目前,學院投資了2,969萬元,建設建築面積為14,620平方米的留學生樓工程,預計2006年9月投入使用。雲南藝術學院遵循「繼承傳統、兼容中外、學習民間、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立足於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以傳承民族藝術文化和培養藝術教育人才為使命,創作了大批高質量的藝術作品,為雲南省輸送了近萬名優秀的藝術教育師資和藝術創作人才,為雲南經濟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學院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4320人,碩士研究生84人,成人教育學生2768人,中專學生1434人,獨立二級學院學生1483人。2004年,雲南藝術學院以「良好」等次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院的教學水平與發展特色得到專家考評組的高度評價。截止2005年12月,在校研究生84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達4320人;成人教育學生為3435人。目前雲南藝術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力爭在2020年把學校辦成能適應雲南省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要,能輻射到全國和東南亞地區,藝術學科專業齊全,設置有文學、教育學、民族學、歷史學、管理學、工學等一級學科門類相關專業,有整體辦學實力和水平,有雲南民族文化特色,集教學、研究、創作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大學。
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藝術為學院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辦學條件,學院一方面承擔著培養藝術人才的任務,一方面也承擔著收集、整理、研究、繼承、弘揚民族文化藝術的任務,學院十分注重辦學特色和教學質量,確立了教學、研究、創作三位一體的辦學模式,努力把學院辦成一所既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藝術積淀,又有濃郁民族文化藝術氛圍、同時更具備現代意識銳度的綜合性藝術高校。
學院十分重視學科建設,現有戲劇戲曲學、油畫學、音樂學3個省級重點學科,正在建設藝術學、舞蹈學、藝術設計學3個省級重點學科。2001年由中國文藝出版社出版了《雲南藝術學院省級重點學科叢書》兩輯共20種。
教學特色
雲南藝術學院以雲南省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為特色,為留學生提供獨特的課程。國畫、書法、油畫、雕塑、版畫、藝術設計(包括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包裝設計、動畫、壁畫、陶藝、少數民族服飾研究、商業設計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聲樂、西洋樂器、合唱排練、中國傳統民間舞蹈、芭蕾、舞蹈編導等課程深得留學生的喜愛。另外,中國歷史與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研究、武術、攝影、中國音樂史、戲劇表演、播音主持、模特培訓、影視編導、中國電影鑒賞、影視後期製作、藝術管理、藝術理論研究等課程也可供您選擇。
建院42年以來,雲南藝術學院共為社會培養了各類藝術人才4616名。其中本科生24屆2362人,授予學士學位1962人。畢業生中包括了漢族、回族、彝族、白族、苗族、哈尼族、納西族、拉祜族、景頗族、阿昌族、僳僳族、怒族、獨龍族、蒙古族、藏族、普米族、傣族、壯族、瑤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學生,這為雲南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發展,為雲南精神文明的建設、為雲南進一步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改革開放數年來,學院抓住了新的發展契機,注入了新的活力,顯示出勃勃生機。近年來,學院不斷加大改革力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科研、管理體制及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更加豐富、特色更加鮮明。在教學上實行學分制、教師掛牌教學、選課管理制度等,進一步加強特色課的建設,緊握時代脈搏,對社會需求、市場競爭作出敏銳反應。學院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僅近兩年來,先後組織了100多位中青年教師參加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班學習,取得了結業證書,組織了100多位青年教師參加崗前培訓,分送了100多名教師到校外進修學習,有20多人考取了碩士、博士研究生,獲得了碩士、博士學位。
學院加大科研改革力度,制訂和出台了一系列關於科研學術獎勵的辦法和措施,資助學術出版,資助課題研究,獎勵科研成果。在2001年度,學院用於科研學術獎勵、課題資助、學術著作出版等經費達到110多萬元,占學院全年總支出的4%。鑒於學科建設在學校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學院十分重視重點學科建設,以重點學科為龍頭,帶動全院科研學術工作的發展。目前,學院共有戲劇戲曲學、油畫學、音樂學等三個省級重點學科,藝術學、舞蹈學、藝術設計學也將在「十五」期間建成 省級重點學科。2001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雲南藝術學院省級重點學科叢書」兩輯共20種,其中一些專著,其學術質量達到了國家一流水平。通過加大投入和激勵機制的建立,近五年來,學院共出版學術專著51
⑼ 誰那裡有雲南師范大學2011年研究生招生目錄啊重要的是有各專業各方各專業的招
2011年招生專業目錄
院系所、專業、研究方向、科目組 導師及職稱 考試科目 備注
001哲學與政法學院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_ 01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研究 袁實勇 教 授
鄭祚堯 教 授
陳 路 教 授
雷 希 教 授
黃小軍 教 授
李曉南 教 授
殷國聰 教 授
李紅專 副教授
劉化軍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1哲學綜合(中外哲學思想)④8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_ 02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化
_ 03歷史唯物主義與社會主義改革
010102中國哲學
_ 01中國少數民族哲學 楊志明 教 授
楊國才 教 授
楊勝榮 副教授
李煌明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1哲學綜合(中外哲學思想)④8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_ 02中國近現代哲學
_ 03儒家哲學
010103外國哲學
_ 01西方哲學觀研究 袁實勇 教 授
秦 平 副教授
畢文勝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1哲學綜合(中外哲學思想)④8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_ 02德國古典哲學
_ 03現代西方哲學
010104邏輯學
_ 01法律邏輯研究 李廣良 教 授
薛 玲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1哲學綜合(中外哲學思想)④8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_ 02語言邏輯研究
_ 03經濟管理與邏輯研究
010105倫理學
_ 01倫理學原理 雷 希 教 授
高 力 教 授
楊國才 教 授
和 軍 教 授
李建立 博 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1哲學綜合(中外哲學思想)④8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_ 02經濟倫理
_ 03少數民族倫理
010106美學
_ 01藝術社會學 李廣良 教 授
楊志明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1哲學綜合(中外哲學思想)④8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_ 02印度美學與藝術
010107宗教學
_ 01佛教思想研究 李廣良 教 授
楊志明 教 授
傅永壽 教 授
吳之清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1哲學綜合(中外哲學思想)④8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_ 02基督教思想研究
_ 03雲南地方宗教研究
030301社會學
_ 01發展社會學 畢天雲 教 授
喬亨瑞 教 授
陳 路 教 授
張 雲 教 授
莫關耀 教 授
楊樹美 教 授
郝朴寧 教 授
李 濤 副教授
張曙暉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2社會學概論④802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_ 02文化社會學
_ 03法律社會學
_ 04民族社會學
_ 05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
0305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_ 01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性研究 陳 路 教 授
郝立新 教 授
張雲鋼 教 授
錢明輝 教 授
李紅專 副教授
沈 陽 教 授
劉化軍 副教授
盧 軼 博 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④803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_ 02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_ 03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_ 01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與方法 周本貞 教 授
柳榜華 教 授
和 軍 教 授
周梁雲 教 授
莫關耀 教 授
吳若飛 副教授
宋錫輝 副教授
褚俊英 副教授
姜黎皓 副教授
周朗生 副教授
任 祥 副教授
彭 艷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④803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_ 02思想政治教育與當代政治發展研究
_ 03思想政治教育與法制建設研究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_ 01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 張建文 教 授
柳榜華 教 授
宋錫輝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045102學科教學(思政)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陳 路 教 授
錢明輝 教 授
柳榜華 教 授
吳若飛 副教授
宋錫輝 副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002社會發展學院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_ 01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哲學與社會發展研究 陳 路 教 授
潘玉君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1哲學綜合(中外哲學思想)④8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_ 02科學哲學與科學思想史 張鎮環 副教授
楊勝榮 副教授
_ 03技術哲學與技術社會史 賈星客 教 授
李和寬 教 授
_ 04科技管理與科技社會學 胥春雷 副教授
張丹青 副教授
張天祥 教 授
_ 05信息社會與信息哲學 李和寬 教 授
賈星客 教 授
030203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_ 01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基本理論研究 陳 路 教 授
劉麗瓊 教 授
和 軍 教 授
沈 陽 教 授
魏 寧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4政治學基礎理論④804科學社會主義原理
_ 02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研究 羅 文 教 授
李和寬 教 授
鄔 農 教 授
劉 翔 副教授
閆 纓 副教授
邱 強 副教授
003經濟與管理學院
020101政治經濟學
_ 0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 楊 林 教 授
張雲鋼 教 授
常志有 教 授
楊 青 教 授
薛祖國 教 授
姜家雄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3數學三④805政治經濟學
_ 02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董險峰 教 授
武友德 教 授
趙敏敏 教 授
羅 文 教 授
陶倫康 副教授
_ 03金融與投資 丁文麗 教 授
者貴昌 教 授
李正彪 教 授
楊永生 教 授
020204金融學
_ 01公司理財 鄒 平 教 授
者貴昌 教 授
師佳英 副教授
李雪梅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3數學三④806經濟學
_ 02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 丁文麗 教 授
葉育甫 副教授
_ 03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 楊永生 教 授
_ 04財政與稅收策劃 陳 新 教 授
004MBA教育中心
125100工商管理碩士 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楊 林 教 授
明慶忠 教 授
丁文麗 教 授
楊永生 教 授
武友德 教 授
楊 昆 教 授
駱華松 教 授
者貴昌 教授等 ①-無②204英語二③3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④--無
005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040101教育學原理
_ 01教育評價 羅黎輝 教 授
張向眾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_ 02教育原理 羅明東 教 授
李天鳳 教 授
_ 03民族教育學 李勁松 教 授
李興仁 教 授
_ 04教育改革與發展 張曉霞 教 授
李春茂 副教授
茅 銳 副教授
_ 05農村教育研究 王 凌 教 授
曹能秀 教 授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_ 02課程與教學基本原理 羅黎輝 教 授
孫亞玲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_ 03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 孫亞玲 教 授
羅黎輝 教 授
040104比較教育學
_ 01教育理論比較 曹能秀 教 授
王 凌 教 授
黃海濤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_ 02民族農村教育比較 王 凌 教 授
黃海濤 教 授
040105學前教育學
_ 01學前比較教育 曹能秀 教 授
王 凌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_ 02幼兒園課程 傅 淳 教 授
_ 03學前教育學原理 曹能秀 教 授
王 凌 教 授
傅 淳 教 授
040201基礎心理學
_ 01心理過程與人格研究 周 寧 教 授
閔衛國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_ 02理論心理學 周 寧 教 授
_ 03認知發展 陶 雲 教 授
040202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_ 01認知發展與學習的跨文化研究 陶 雲 教 授
李 鵬 講 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_ 02人格心理研究 周 寧 教 授
朱海燕 副教授
_ 03社會性發展與輔導 李 輝 教 授
_ 04教育心理學 符明弘 教 授
_ 05青少年心理發展咨詢 葉存春 副教授
陶 雲 教 授
_ 06學習與創造心理 周 泓 副教授
040203應用心理學
_ 01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 李 輝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_ 02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馮江平 教 授
_ 03心理教育與心理治療 趙建新 教 授
045101教育管理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張曉霞 教 授
李春茂 副教授
茅 銳 副教授
王 凌 教 授
李勁松 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07學校管理學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李 輝 教 授
符明弘 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08學校心理輔導
045118學前教育★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曹能秀 教 授
王 凌 教 授
傅 淳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09學前教育學
045400應用心理碩士★ 全日制應用心理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李 輝 教 授
趙建新 教 授
葉存春 副教授
符明弘 教 授
馮江平 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47心理學專業綜合④--無
006高等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院
040106高等教育學
_ 01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伊繼東 教 授
柳 景 教 授
李慧勤 教 授
劉滄山 副教授
王昆來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_ 02東南亞高等教育研究 張寶昆 教 授
唐 瀅 教 授
魏 紅 教 授
徐天偉 副教授
_ 03高等教育歷史與文化 封海清 教 授
黃海濤 教 授
殷國聰 教 授
_ 04高等教育政策與評價 楊 林 教 授
楊順清 教 授
郝南明 教 授
陳 瑤 副教授
007成人繼續教育學院
040107成人教育學
_ 01成人教育管理 李興仁 教 授
柳 景 教 授
張 雲 教 授
李朝有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_ 02成人高等教育 楊 林 教 授
張寶昆 教 授
趙枝琳 副教授
_ 03教師教育 原一川 教 授
李 輝 教 授
龍登麗 副教授
008文學院
010106美學
_ 01美學原理與美學方法 李健夫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1哲學綜合(中外哲學思想)④810美學原理
_ 02美育原理與藝術教育 樊 華 副教授
禹志雲 教 授
_ 03中國美學思想研究 余 松 教 授
_ 04中西美學思想比較研究 駱錦芳 教 授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_ 04語文學科教學論 張承明 教 授
匡 錦 副教授
成巧雲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045103學科教學(語文)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王渝光 教 授
王興中 教 授
王 乙 教 授
胡 彥 教 授
匡 錦 副教授
余 玫 副教授
周 芸 教 授
葉向東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11現代漢語
高小和 教 授
張永剛 教 授
蔡 燕 教 授 曲靖師范學院與雲南師范大學聯合培養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050101文藝學
_ 01中國詩學 余 松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5文學理論④812古代文論
_ 02文學原理 李健夫 教 授
曹靜漪 副教授
_ 03中國現當代文藝思想 葉向東 教 授
0501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_ 01理論語言學 駱小所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6語言學理論④811現代漢語
_ 02應用語言學 王渝光 教 授
姚一斌 教 授
_ 03文化語言學 曹曉宏 教 授
_ 04對外漢語教學 袁 焱 教 授
050103漢語言文字學
_ 01現代修辭學 駱小所 教 授
周 芸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6語言學理論④811現代漢語
_ 02語體學 王興中 教 授
_ 03漢語史 馮 英 教 授
羅 驥 教 授
塗良軍 教 授
050105中國古代文學
_ 01中國古代詩歌與詩學 駱錦芳 教 授
李 輝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5文學理論④813中國古代文學史(含作品選)
_ 02中國古代敘事文學 張 勇 教 授
王 乙 教 授
_ 03中國古代散文 馮小祿 副教授
駱錦芳 教 授
050106中國現當代文學
_ 01現代漢語詩歌 胡 彥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5文學理論④814中國現代文學史
_ 02中國現當代小說 朱 曦 教 授
_ 03中國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 胡 彥 教 授
陳 慧 副教授
_ 04中國現代散文 周 華 副教授
050107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_ 01少數民族文學與文化研究 陳 斌 教 授
余 玫 副教授
劉 竹 教 授
蘇雄娟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5文學理論④815民間文學概論
_ 02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比較研究 袁 焱 教 授
馮 英 教 授
羅 驥 教 授
009傳媒學院
050301新聞學
_ 01現代新聞理論研究 李麗芳 教 授
郝朴寧 教 授
庄曉東 教 授
謝曉霞 講 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7中國新聞傳播史④816新聞理論與實務
_ 02馬克思主義經典新聞理論研究 陳 路 教 授
黃小軍 研究員
_ 03新聞出版編輯理論與實踐 鄒建達 教 授
崔 梅 教 授
050407廣播電視藝術學
_ 01廣播電視藝術理論研究 郝朴寧 教 授
庄曉東 教 授
覃信剛 高級記者
朱 濱 播音指導
崔 梅 教 授
肖 青 講 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8藝術理論④817廣播電視基礎理論
_ 02民族電視與民族文化 李麗芳 教 授
黃 峻 教 授
楊 宏 高級記者
_ 03影像數字製作技術 向 傑 副教授
謝曉霞 講 師
010國際漢語教育學院
045300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駱小所 教 授
魏 紅 教 授
胡德映 教 授
周 芸 教 授
禹志雲 教 授
張承明 教 授
齊春紅 副教授
匡 錦 副教授
費惠彬 博 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54漢語基礎④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011外國語學院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_ 05英語學科教學論 霍永壽 教 授
段潔雲 教 授
覃 輝 副教授
李少伶 副教授
曹燕萍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40自命題俄語或241自命題日語或243自命題法語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045108學科教學(英語)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李麗生 教 授
段潔雲 教 授
胡德映 教 授
楊端和 教 授
覃 輝 副教授
李少伶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18高級英語
050201英語語言文學
_ 01美國文學 何昌邑 教 授
劉守蘭 教 授
吳相如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40自命題俄語或241自命題日語或243自命題法語③709英語語言文學與翻譯④819綜合英語
_ 02英國文學 原一川 教 授
晏 奎 教 授
李昌銀 教 授
_ 03翻譯理論與實踐 何昌邑 教 授
李昌銀 教 授
_ 04跨文化交際 劉漢玉 教 授
黃 瑛 副教授
_ 05英語語言史 張克勤 教 授
050211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_ 01普通語言學 楊端和 教 授
顏 寧 教 授
鄒 霞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40自命題俄語或241自命題日語或243自命題法語③709英語語言文學與翻譯④819綜合英語
_ 02語用學 霍永壽 教 授
彭慶華 教 授
_ 03應用語言學 李麗生 教 授
段潔雲 教 授
馮智文 副教授
楊 燕 副教授
侯雲潔 副教授
_ 04二語習得 李麗生 教 授
胡德映 教 授
馮智文 副教授
曹燕萍 副教授
楊 燕 副教授
侯雲潔 副教授
_ 05語言測試與語言統計 楊端和 教 授
_ 06句法學 孫興文 副教授
_ 07社會語言學 胡德映 教 授
馮智文 副教授
王慶玲 副教授
_ 08日語語言 范廣融 副教授
吳明艷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40自命題俄語或242自命題英語或243自命題法語③710語言學與翻譯④820綜合日語
055201英語筆譯★ 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何昌邑 教 授
原一川 教 授
李昌銀 教 授
李麗生 教 授
顏 寧 教 授
彭慶華 教 授
孫興文 副教授
王慶玲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11翻譯碩士英語③357英語翻譯基礎④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055202英語口譯★ 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黃 瑛 副教授
馮智文 副教授
段潔雲 教 授
楊 燕 副教授
侯雲潔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11翻譯碩士英語③357英語翻譯基礎④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012藝術學院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_ 06音樂學科教學論 郭亞非 教 授
韓 萍 教 授
王文軍 副教授
馬 弢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045111學科教學(音樂)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郭亞非 教 授
韓 萍 教 授
王文軍 副教授
馬 弢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21西方音樂史略
045113學科教學(美術)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王首麟 教 授
戴 傑 副教授
施榮華 教 授
馬惠龍 副教授
李建華 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22美術概論
050403美術學
_ 01中國畫 王首麟 教 授
戴 傑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11中外美術史④822美術概論
_ 02中國畫論 施榮華 教 授
_ 03中外美術史 高雲龍 副教授
_ 04油畫 馬惠龍 副教授
_ 05版畫 郝 平 一級美術師
李建華 教 授
_ 06攝影藝術 尹小兵 教 授
_ 07美術人類學(民族藝術) 李 立 副教授
_ 08工藝美術(設計藝術) 丁 韜 副教授
_ 09電腦美術 向 傑 副教授
055107美術 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王首麟 教 授
戴 傑 副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6藝術基礎④822美術概論
013歷史與行政學院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_ 07歷史學科教學論 何 躍 教 授
楊為星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045109學科教學(歷史)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何 躍 教 授
楊為星 教 授
朱端強 教 授
吳惠敏 副教授
趙 虹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23中學歷史教學研究
060106中國古代史
_ 01秦漢史 趙浴沛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3歷史學基礎④--無
_ 02隋唐史 章秉純 教 授
_ 03明清史 朱端強 教 授
白 雲 教 授
鄒建達 教 授
黃海濤 教 授
張學亮 博 士
_ 04雲南古代歷史文化 田志勇 教 授
董曉京 博 士
060107中國近現代史
_ 01中國近現代史 周智生 教 授
徐 波 教 授
張永明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3歷史學基礎④--無
_ 02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 劉麗瓊 教 授
吳承越 教 授
楊紀武 教 授
_ 03雲南地方近現代史 高建國 副教授
周智生 教 授
馬俊林 博 士
_ 04中國近現代文化史 封海清 教 授
袁國友 研究員
肖 雄 博 士
_ 05西南聯大史 高建國 副教授
包雲燕 副教授
060108世界史
_ 01世界文化與現代化 李 勤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44自命題泰語或245自命題緬語或246自命題越南語或247自命題寮國語③313歷史學基礎④--無
_ 02東南亞政治與經濟 羅致含 副教授
馬 勇 研究員
_ 03世界近現代史 趙 虹 教 授
吳惠敏 副教授
_ 04國際關系史 何 躍 教 授
吳惠敏 副教授
周 倩 副教授
120401行政管理
_ 01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 趙 虹 教 授
鄔 農 教 授
張 瑋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12行政學原理④824公共政策學
_ 02公共政策分析 王 虹 副教授
張丹青 副教授
014數學學院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_ 08數學學科教學論 朱維宗 教 授
黃永明 副教授
陳靜安 教 授
侯 芳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045104學科教學(數學)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朱維宗 教 授
黃永明 副教授
陳靜安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25初等數學
070101基礎數學
_ 01微分幾何 郭 震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13高等代數④826數學分析
_ 02非線性泛函分析 吳 鮮 教 授
陳紹雄 副教授
趙富坤 教 授
_ 03復分析 李玉華 教 授
_ 04偏微分方程 楊干山 教 授
吳書印 教 授
0701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_ 01金融數學 蔣文江 教 授
李 鋒 教 授
郭民之 副教授
王源昌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13高等代數④826數學分析
_ 02應用概率統計(生存分析) 王 濤 副教授
_ 03應用概率統計(線性模型) 張志明 教 授
韓俊林 副教授
070104應用數學
_ 01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應用 化存才 教 授
劉海鴻 副教授
楊 慧 副教授
胥成林 博 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13高等代數④826數學分析
015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_ 09物理學科教學論 徐曉梅 副教授
解福瑤 副教授
侯德東 副教授
楊為民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④--無
045105學科教學(物理) 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徐曉梅 副教授
解福瑤 副教授
侯德東 副教授
楊為民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27中學物理教學法
070201理論物理
_ 01引力理論及理論天體物理 張 雄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14高等數學④828普通物理
_ 02電磁場理論及應用 鄭勤紅 教 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