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華大學教授程秀英
㈠ 清華大學的校訓是什麼
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清華校訓是從1914年冬梁啟超在清華學校同方部作的題為「君子」的演講中而來。梁啟超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
他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擔負起歷史重任。
(1)青華大學教授程秀英擴展閱讀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是清華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清華精神文化的支柱與靈魂。清華老學長錢耕森教授解讀清華校訓時提到,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認為清華校訓是世界所有大學最好的校訓,而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則認為,清華校訓的內涵高度概括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
張岱年曾指出:厚德載物是一種寬容的思想,對不同意見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對思想、學術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強不息是對生命的體會,人的生命就是努力前進、奮發向上。我認為這兩種思想:堅強的意志、寬容的態度在中國文化裡面起了主導作用,是一種健康的正確的思想。
在歷史上,當中華民族受到外來侵略時,一定是反抗而絕不是屈服,它有一種堅定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同時中國文化的又一特點是比較寬容、博大,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進入中國都被中國文化所接納。張岱年自身便是踐行這一精神的典範。
㈡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中國人是誰
1967年以前被提名過人,只有林語堂和胡適。1967年以後的提名,除了已獲獎的莫言,全部都版是無法驗證真假的
諾貝權爾獎提名名單官方保密50年,官網只能查到1967年以後的提名
第一個被提名諾貝爾獎的人是胡適,1939年被斯文赫定提名,1957年被香港筆會提名
第二個人是林語堂,1940年被賽珍珠,斯文赫定提名,1950年被賽珍珠提名
㈢ 馬青華 為何許人也
您好:
馬青華,男,1966年3月出生,江蘇如皋人,198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內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碩士。容1999年獲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博士學位。
馬青華曾任職於復旦大學,教授半導體物理,同時從事壓力和加速度感測器的研究工作並發表多篇相關學術論文。馬青華博士畢業後就職於PERKINELMER光電子事業部總部擔任顧問級工程師和項目經理。回國後在英特爾公司存儲器產品事業部先後擔任產品經理、設計中心經理、數據事業部中國區經理、和亞太區軟體部經理。
馬青華現擔任達特電子中國區總經理。
不懂建議重新提問,也可以追問。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好!
㈣ 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人
楊拯寧安徽合肥人!現在在青華大學當教授!在他82歲時取了一個28歲的老婆翁凡!
㈤ 北京青華大學什麼時間成立
清華大學(抄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襲,坐落於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成立於1911年,當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 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 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各系設研究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