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榮譽教授
Ⅰ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名單有齊春吉嗎
是沒有的。
中國農業大學查無此人。
Ⅱ 中國農業大學好的專業有哪些
中國農業大學好的專業有: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農業水利工程、資源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學、園藝、植物保護、動物科學、草業科學、農林經濟管理、動物醫學、土地資源管理。
國家級特色專業(14個):動物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農村區域發展、農林經濟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環境科學類、化學、動物醫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2)中國農業大學榮譽教授擴展閱讀: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86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67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918人。研究生導師140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04人。
學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5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2人,「國家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3人,「國家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2人。
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DNA之父」JamesWatson和中國農業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內的一批中國國內外學者擔任名譽教授。
Ⅲ 中國農業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一、陳雲林,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曾任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1961.09——1966.09,北京農業大學土壤化學系農葯專業學習。
二、鈕茂生,男,滿族,1939年10月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農田水利系。曾任河北省省長,原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
三、任洪斌,男,漢族,1963年4月23日出生於遼寧省,籍貫吉林雙遼,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農業工程大學農機系農機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四、石元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我國著名土壤學家。1949年畢業於武昌文華中學,當年考入清華大學農學院,後合並為北京農業大學。1953年畢業於該校農學系,1956年土壤農業化學系研究生畢業。曾於1985年擔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1987—1995年任校長。 現為兩院院士,《中國農學通報》主編。
五、吳常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於浙江嵊縣,動物遺傳育種學家、畜牧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7年吳常信從北京農業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雲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鈕茂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任洪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元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常信
Ⅳ 鄭志浩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1981-1985年: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經濟學學士
2002-2004年:美國阿肯色大學農業經濟與農商系專,理學碩士屬
2004-2008年: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農業經濟系,哲學博士 1985-2002年:國家統計局農村司,處長、高級統計師
2002-2004年:美國阿肯色大學農業經濟與農商系,研究助理
2004-2008年: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農業經濟系,研究助理
2008-2009年: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農業經濟系,博士後研究員
2010年-至今: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鄭志浩:《貿易自由化與農村貧困: 農產品價格的變動對貧困農戶福利的影響》,宣讀論文,第四屆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2010年7月13-15日,桂林。
鄭志浩、趙殷鈺:《收入分配變化對中國城市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費的影響》,宣讀論文,第三屆CAER-IFPRI國際學術年會,2011年10月23-23日,成都。
Ⅳ 中國農業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工學院機械製造專業大四准畢業生來回答下這個問題。這種問題專業方面的課不太好推薦吧,畢竟大家專業不同,而專業課又都需要一定門檻,總不能推薦你去學流體力學吧······還是給大家介紹選修課好了。不過我要另闢蹊徑,推薦一位體育老師。
郭大海老師的網球課
老師授課水平:郭大海老師有多年的網球教學經驗,悄咪咪說一句他可是農大男子校隊的教練哦。曾帶領我校男子校隊在北京高校網球團體賽小組賽中均以2-1的比分力壓石油男乙一隊和理工男乙三隊,最終以頭名出線挺近十六強,突破性的創造了我校出戰首都高校團體賽的歷史最佳戰績。
畢竟大學也不是只有學習是不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啊!適當的鍛煉身體還是很必要的,況且在農大體育必須要修滿4學分,也就是4個學期。郭大海老師就是不錯的選擇哦。
PS.需要自備網球拍
Ⅵ 中國農業大學有多少院士
中國農業大學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分別是石元春、李季倫、吳常信、陳文新、武維華,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分別是:石元春、曾士邁、汪懋華、戴景瑞、李寧、康紹忠、李德發。
院士的介紹如下:
石元春
石元春(1931年2月18日~),中國土壤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1953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土壤和農業化學系研究生畢業。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4年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吳常信
吳常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於浙江嵊縣,動物遺傳育種學家、畜牧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7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留校任教。1979~1981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進修動物遺傳育種學。吳常信一直從事動物遺傳理論與育種實踐研究。
Ⅶ 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有哪些
這個不能給復你全列出來吧。。建制議你上農大網去查,www.cau.e.cn,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網頁,你進去以後找師資力量的鏈接,就能找到了
Ⅷ 中國農業大學出過什麼名人或知名人士
1.人物信息
姓名:陳章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1 生肖:牛
畢業院校:美國華盛頓大學 國籍:中國
籍貫: 福建 專業領域:教育
職稱: 教授 職務:校長
供職機構:中國農業大學
陳章良簡介
陳章良,1961年生於福建。26歲獲得博士學位回國擔任北京大學副教授,28歲成為其時中國最年輕的教授,30歲獲得「賈烏德•海珊青年科學家獎」,32歲擔任系主任,34歲成為北京大學副校長,41歲出任中國農業大學校長。
陳章良,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賈烏德•海珊青年科學家獎」、霍英東青年教師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100位青年人才。
2.
林德貴,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獸醫博士,動物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主任,動物醫院院長。中國獸醫外科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小動物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著有《獸醫外科學》、《小動物疾病學》、《獸醫外科手術學》、《犬貓病診斷圖冊等》,發表論文數十篇。
3.[宋平]即宋延平(1917— )山東莒縣人。
1934年起在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學習。
1936年春參加革命工作。
193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後,在延安中央黨校任幹事,後曾任延安
馬列學院教育處處長、中央黨務研究室秘書,中共南方局學
習秘書,重慶《新華日報》社編輯部秘書長,新華社重慶、
南京總分社負責人,周恩來的政治秘書。
1947年後,任哈爾濱市區委副書記兼警備大隊政委,東北總工會副主席。
1952年後,歷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委員、勞動工資計劃局局長兼勞動
部副部長,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計劃委員
會主任、三線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蘭州軍區國防工辦副主任。
1972年後,歷任中共甘肅省委副書記、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命
委員會主任、蘭州軍區第二政委、甘肅省軍區第一政委。
1981年後,歷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主任、黨組書記,國務委
員。
1987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
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上繼續被選為中央委員。
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
4.章士釗於1922-1926年間先後有兩年四個月的時間擔任農大校長
Ⅸ 中國農業大學是985嗎
中國農業大學是屬於985工程建設院校的。
中國農業大學(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簡稱「中國農大」,坐落於中國首都北京,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和北京市共建。
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9)中國農業大學榮譽教授擴展閱讀:
中國農業大學的師資力量:
據2017年10月學校官網介紹,中國農業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64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58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832人。
研究生導師139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10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2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 人選2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0人。
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 和我國傑出的農業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內的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