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濟南大學李學教授

濟南大學李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4-04-28 01:53:23

『壹』 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師資隊伍

目前主要在職教授和研究員有:
程 新 教授,男,1963年1月生,博士,校長,博士生導師,中共山東省第七屆黨代會代表,高等學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優秀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省改革開放以來優秀大學畢業生。先後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被SCI收錄10餘篇。現主持國家級、省級基金和攻關課題8項,獲省級科技成果等各種教學、科研獎4項。
耿浩然 教授,男,1954年4 月生,博士,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新材料研究所所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被SCI和EI收錄15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項,主編專著1部。主持國家、省、市級等科研項目1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14人。
李國忠 教授,男,1956年3月生,碩士,山東千名知名技術專家,濟南市科技拔尖人才。碩士生導師,學校特聘關鍵崗位教師。主要從事復合材料和新型牆體材料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項省部級科技攻關課題。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被SCI和EI收錄3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等10餘項,並取得多項國家專利。
李仕群 教授,女,1946年2月生,碩士生導師,曾兩次赴美學習和工作。為材料學和材料物理專業講授專業基礎課8門。主要研究高性能膠凝材料及其應用。承擔國家及省、部級基金項目9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被SCI及EI收錄8篇。獲省高校優秀科技成果2等獎1次,省教育廳科技成果3等獎2次,部級3等獎1次。
蘆令超 教授,男, 1963年5月生,碩士,院長,碩士生導師,濟南市學術帶頭人,兼任山東省水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濟南大學學報編委。主要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復合材料領域的研究。發表重要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3篇,獲省級科技與教學成果獎3項。主持或參加省部級以上研究項目6項。
范素華 教授,女,1957年2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生導師,現任濟南大學校長助理兼人事處處長。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陶瓷。主持或參加省、部級項目4項,獲省教育廳及學校優秀科技成果獎多項。在《硅酸鹽學報》、《硅酸鹽通報》、《中國陶瓷》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被EI、CA收錄7篇,參編教材1部。
岳雲龍 教授,男,1964年6月生,碩士生導師。山東省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專家。曾獲得山東省青年科技獎、濟南市青年科技明星、濟南市拔尖人才等光榮稱號。作為項目主持人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有多篇被SCI、EI和CA收錄。
王 志 教授,男,1962年11月生,碩士生導師,現任教務處副處長,學校特殊崗位重點崗教師,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材料復合新技術和金屬陶瓷材料,主持和參與完成多項省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被SCI、EI收錄5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省部級科研獎勵4項。
侯文萍 教授,女,1946年12月生,碩士生導師,山東省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師。主要從事材料物理化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年來承擔了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及多項自選項目和企業委託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3篇被SCI收錄。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山東省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
鄭少華 教授,男,1955年1月生,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粉體工程,主持與參加山東省攻關項目3項並通過鑒定,先後主持了省科技廳、省教育廳、校級及企業橫向研究課題多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被EI收錄1篇。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多項。
劉曉存 教授,男,1957年10月生,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膠凝材料、特種水泥、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等。承擔過1項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和多項橫向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被SCI和EI收錄6篇,獲省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教育廳三等獎4項。
陶珍東 教授,男,1957年生,山東顆粒學會秘書長。主要從事粉體改性和無機非金屬材料與金屬材料的復合。先後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山東省科委項目1項,山東省教育廳項目1項,校級和橫向項目9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主編的《粉體工程與設備》教材1部,發表學術論文38篇,其中1篇被EI收錄。獲實用發明專利1項。
戴寶剛 教授,男,1944年9月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先後主持和參加省部級、校級及橫向科研課題15項,編寫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等3部教材和實驗指導書,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在石材研究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現主持玻璃陶瓷增韌研究課題,研究用納米晶界增韌玻璃陶瓷。
李艷君 教授,女,1956年9月生。主要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研究。先後主持和參加省科技攻關項目一項,企業委託及校級項目多項。發表重要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6篇,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教委優秀科技成果獎3項。
張學旭 教授,男 ,1957年12月生。主要研究方向:粉體工程;近年來主要參與和主持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教育廳基金、濟南大學科研基金以及企業委託項目在內的共13個項目的科研工作,參與編寫《粉體工程與設備》教材1部,在各種學術刊物和會議上共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1篇被ISTP收錄。
王復生 教授,男,1951年4月生,碩士。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講授專業課程。科研方面主要進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水泥,水泥生產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一項,參加海軍後勤部項目一項,另外還承擔企業委託項目和自選項目多項,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李學閔 研究員,男,1947年1月生,濟南大學復合材料研究所所長,兼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復合材料學會秘書長。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項,多次受獎;共發表論文60餘篇,參編著作5部;授予專利15項。評為山東省千名知名專家,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中國專利山東優秀發者,省政府給予一等功獎勵。

『貳』 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的教育教學

現設有土木工程系、建築系、市政工程系、力學部、實驗中心5個教學單位;學院現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10門。 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和建築與土木工程、項目管理2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在結構工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建築節能與設計、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市政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工程力學等8 個二級學科方向(含2 個目錄外二級學科)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設有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城市規劃 4 個本科專業。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山東省品牌專業,結構工程為校級重點學科,土木工程專業為學校品牌專業,2012年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業評估,積極實施「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
力爭到2015年,申請土木工程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加強建築學學科建設工作,力爭申請獲得建築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工作,力爭在1~2個二級學科實現省級重點學科的突破。 堅持人才引進與培養相結合,面向海內外廣攬優秀人才,重點引進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加大高層次學歷人員培養力度,鼓勵和支持在職年輕教師攻讀博士學位或到博士後流動站學習,每年選派部分老師到國外著名大學進修或科研合作,提高博士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近年來,引進培養博士17人,取得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由30%提高至70%以上;學院現有師資隊伍中有教職工85 人,其中高級職稱41 人,碩士以上學位61 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名,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2人、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3人、國家一級注冊規劃師1人、中國城鎮供排水協會(CWA)工業給水排水委員會委員1名、中國核心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理事1名、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3人,學校優秀教學獎獲得者3名,學校青年教學能手4名,8名教師具有國內外著名高校訪學經歷,一支高層次的學術梯隊和骨幹教師隊伍已基本形成。
力爭到2015年教師總量達到100名左右,高層次學科帶頭人達到2名左右,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達到30名左右,具有海外訪學背景的教師達到15名左右。
名師簡介
於衍真
女,1957年7月出生,1982年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給水排水專業。1999年獲教授任職資格,同年受聘教授職務。現任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黨委書記,全面主持學院黨務工作 ,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省三八紅旗手,濟南大學市政工程、環境工程學科碩士生導師,任濟南市飲用水安全研究會常務理事、濟南市土木建築學會常務理事、濟南市土木建築學會綠色建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衛生廳涉水產品評審專家、濟南市自主創新產業重大專項評審專家、山東省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委員會理事、山東省建築學會教育委員會理事。
在教學方面,任國家精品課程、山東省精品課程——《水力學》課程負責人,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水力學》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山東省品牌專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負責人。濟南大學特聘崗——重點崗教師,環境工程學科及市政工程學科的建設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作為市政工程學科的學科建設負責人,積極承擔教學與科研工作,擔任了《水力學》、《水質工程學》、《城市市政工程規劃》、《給水排水管道系統》等多門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教學,教學認真、教學質量好,教學效果優秀,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好評,在2004年濟南大學第一屆教學工作會議上被評為濟南大學第一屆優秀教學獎(共10名),多次被評為濟南大學優秀教師。在教學中主持了「強化土建類學生創新意識與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實踐」、「適應開放式教學需要的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等多項國家、山東省的教學研究項目,並獲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獲山東省優秀學士論文指導教師,主持的水力學課程被評為山東省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課程,主編教材《水工藝處理技術與設計》、參編《鋼鐵工業環保技術手冊》,發表教學研究論文20餘篇。
在科研方面,申請人圍繞著環境保護的課題,科研方向明確,積極探索廢渣的綜合利用與廢水處理的研究,其科研成果在環境學科及市政學科領域里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廢渣的綜合利用與廢水處理的研究中,創新性地提出了以廢治廢的科研思路,為環境保護領域開辟了一個新的發展前景。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與完成了國家自然基金「氧化聚硅鐵協同介孔磁性濾料BAF脫氮除磷機理及生物相原位分析」,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高藻引黃水庫水常規工藝強化集成技術研究與示範子課題——藻渣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活化沸石曝氣生物濾池中生物相分析及凈化效能機理研究」等國家、省級研究課題十多項;並完成了多項與企業聯合的項目,獲得了山東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及市級科研獎勵十多項,獲得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中國給水排水》等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近20篇學術論文被SCI、EI、ISTP收錄。
邱立平
男,教授,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院長,分管學院學科建設、科研、研究生教育及國有資產管理等工作。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博士後,市政工程學科教授、學位點負責人、碩士研究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工程學科博士生聯合指導教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工業給水排水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給水排水研究會理事、山東省土木建築學會市政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山東省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山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衛生廳涉水產品評審專家,美國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高級訪問學者(2009.09-2010.02)。
主要從事給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講《廢水處理理論與工藝》、《水質工程學》、《給排水工程管道系統》、《水處理微生物學》、《水及廢水處理工藝系統》、《環境生物化學》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課程,2008年獲山東省優秀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指導獎,目前主持《水質工程學》省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多年來致力於廢水生物處理理論與技術、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及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究,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在研項目,完成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高校科研計劃等多項課題研究工作,完成省級鑒定2項,已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 、EI 等收錄20餘篇,已獲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目前重點關注及感興趣的領域:1)水及廢水的生物過濾處理理論與技術;2)水及廢水的物化-生化組合處理技術;3)微污染水源水處理;4)回用水的深度處理技術;5)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
劉增夕
男,碩士學位,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副教授,副院長。1986年6月畢業於蘭州大學數學力學系,1995年6月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建築工程系。主講《結構力學》,《有限元法》,《高等結構動力學》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FRP加固混凝土結構性能研究,近年來在國內外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0餘篇。參與的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強化土建類學生創新意識與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實踐》(已結題,2位),主持濟南大學教學研究項目《深入貫徹學分制全面提高學院教學教務管理效率》。近年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完全學分制下高等教育技術問題》,《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督、反饋體系的構件》等。濟南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一項,2006年教學管理先進個人。近年來主要從事加固混凝土結構性能研究及設計理論研究工作。主持濟南大學科研基金《C/GFRP加固混凝土梁受彎性能試驗研究》,第1位;高性能碳纖維復合筋-CFRP 筋的開發及利用(省教委科技攻關項目,第 4 位);唐山市陡江電廠灰壩工程對李家峪村房屋開裂影響原因分析(部級鑒定,第3位);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用於混凝土樑柱節點的抗震加固技術,山東省科技廳鑒定,第2位;高性能碳纖維復合筋-CFRP的開發及利用,山東省科技廳鑒定,第4位。
徐新生
男,1963年3月生,博士,濟南大學A4級教授,結構工程、岩土工程學科碩士生導師,濟南大學第二、第三屆重點崗教師,濟南大學第二屆優秀教學獎獲得者,兼任山東省土木建築學會鑒定加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混凝土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時被聘為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專家。主講土力學、基礎工程、結構CAD等課程,參與編寫教材2部,主持國家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省級精品課程1門和校級精品課程1門,主要參與3項省級教改項目,獲得省級教學三等獎2項。近年來主要從事FRP筋混凝土結構性能及設計理論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EI收錄5篇,ISTP收錄5篇,主持省教委科技計劃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累計投入研究資金120餘萬元。其中一項獲得省級鑒定,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年度科研經費60萬元以上。
劉俊岩
男,現任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土木系副主任、院聘教授,建築與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濟南大學城市環境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長。山東省土木建築學會施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高校施工學科研究會理事。
20多年來一直從事建築施工、管理以及岩土工程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在教學方面,為本科生、研究生主講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學」、「高層建築施工」、「項目管理」等多門課程,並承擔了指導本科學生畢業論文、生產管理實習等教學任務。
在科研方面,劉俊岩教授主要圍繞著工程建設標准、現代施工技術等課題,積極探索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標准,其科研成果在國內建設工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基坑工程的研究方面成果較為豐富,著有《深基坑工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高層建築施工》(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等學術專著;主編完成的山東省工程建設標准《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基坑工程監測的專項技術標准,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還擔任國家標准《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的編制組長,推動了我國基坑工程監測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為基坑工程安全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劉俊岩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建設部專項課題研究項目2項、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科技發展計劃項目1項,廳級科技項目多項。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山東省安全生產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
在社會服務方面,劉俊岩教授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積累的工程實踐經驗,積極為社會提供技術咨詢服務。近年來主要在基坑工程的設計、施工與監測、樁基工程、地基處理與加固、建築工程施工新技術推廣與應用等方面承擔了多項工程項目和技術服務,並擔任了工程建設標準的咨詢專家和宣貫教師,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彭曉彤
男,1973年10月生,2005年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副教授,結構工程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鋼結構。主要從事鋼結構穩定理論、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抗震性能、設計方法、節能方向的研究。主持和參加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山東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鋼結構設計規范組項目、濟南大學博士基金等項目研究,在國內外重點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多篇,多篇被EI檢索。
彭亞萍
女,中共黨員,教授,工學博士,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2005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主要從事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工作以及結構工程、抗震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2004年獲濟南大學首屆青年教學能手榮譽稱號。目前任土木工程專業校級品牌專業負責人,「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位點負責人。
燕彬
男,1997年碩士畢業於天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獲得碩士學位;2001-2004年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攻讀結構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9年晉升教授職稱,2005被批准為結構工程專業的碩士生導師。土木工程學科負責人,主講《高等土力學》、《基礎工程》、《土力學》等課程。
胡偉
男,本科,教授,第一批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山東省土木工程學會理事,結構工程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層混凝土結構設計、結構抗震、建築結構可靠度分析評估、建築物改造與加固技術等領域的研究。承擔山東省建設廳科技攻關項目數項,獲得《後裝組合錨具》、《現澆混凝土肋梁樓蓋用石膏模板》實用新型專利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樓蓋開洞改造技術》發明專利。發表論文數十篇。目前主要從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
楊令強
男,工學博士,1972年9月出生,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副教授,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結構工程和生命線工程的破壞分析與安全評價,2003年6月畢業於天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獲博士學位,主講《有限元及大型程序設計》、《混凝土非線性原理》等研究生課程和《混凝土原理》、《結構抗震設計》和《特種結構》等本科生課程,主持和參加「利用水彈性模型研究小灣拱壩壩踵的破壞」(國家電力公司)、「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拱壩溫控措施優化和橫縫開度模擬計算研究」(96-221-05-05-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拱壩強度裂縫的產狀研究和人工縫的理性設置」(597780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拱壩系統破壞過程的計算機模擬研究」(5907938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拱壩變協調、變維、非保守系統的隨機分析」(59449003)等國家級科研項目,雲南省章鳩河調水、糯扎渡導流洞分析、天津市引灤入津模型試驗、地下防滲牆研究、日照水庫加固效果研究等省部級研究課題,在國內外重點期刊上發表論文四十多篇,多篇被SCI、EI檢索。
付英
女,1970年生,遼寧開原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山東大學博士後。現任濟南大學副教授,市政工程系主任,水處理技術研究所所長,市政工程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美國UMBC高級訪問學者。民革山東省優秀黨員。德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顧問,山東土木工程學會會員。主要從事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水工藝設備基礎》、《專業導論》、《水工藝與工程新技術》、《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及《專業外語》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在科研上始終致力於混凝劑制備及應用技術、水的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及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應用技術的研究。主持參與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在國內外主要學術期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近60篇,其中近30餘篇被SCI、EI收錄。
段琪慶
男,1964年出生,1986年7月畢業於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航空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後在山東省測繪局工作,歷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局長業務助理等職。1997年7月在濟南大學工作,任建築系系主任,高級工程師。山東省建設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國土廳專家組成員,山東測繪學會理事,山東省測繪學會教育分會副主任委員。主講測量學、測量實習、地理信息系統、攝影與航空、城市規劃系統工程學、電力電訊規劃等多門課程。
劉寒芳
女,1969年出生,1987年就讀於沈陽建築大學建築學專業,1991年分配至山東省紡織設計院,1993年被派往上海,與香港A1建築事務所合作,2002年調至濟南大學土建學院任教。擔任的主要課程有:建築設計原理、建築設計、中國古典園林等。現為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建築學教研室主任。
謝群
男,1979年2月出生,山東聊城人,副教授,同濟大學工學博士,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結構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建築物鑒定加固改造以及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抗震研究,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參編「十一五」精品規劃教材一部,發表教研論文兩篇。主講《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高層建築結構》等專業課程,並指導土木工程專業高層建築框剪結構畢業設計。
劉燕
女, 1978年4月生,2001年畢業於山東建築工程學院,獲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青島理工大學,獲碩士學位,2007年在同濟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講基礎工程、建設法規、土木工程施工等課程,近年來主要從事地下建築結構與基坑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14篇,其中EI、ISTP收錄共4篇。目前承擔一項院級教學研究課題,1項校級博士基金項目
秦磊
男,1974年7月生,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土木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為:結構檢測加固、建築結構可靠度分析評估;發表論文10幾篇,其中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多篇、SCI收錄論文3篇、EI多篇,承擔濟南大學博士基金1項;
張守彬
男,1980年生,副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市政工程系教師。先後承擔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給水排水管道系統》(Ⅰ)、《給水排水管道系統》(Ⅱ)、《水質工程學》(Ⅱ)、《水處理生物學》、《專業外語》、《工業水及廢水處理》、《水工藝儀表與控制》以及環境工程專業《水污染控制工程》(Ⅰ)等本科教學任務;作為組長或骨幹教師承擔承擔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本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理論與技術研究。在曝氣生物濾池填料開發、處理機理研究、脫氮除磷效能及工藝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優異成果,授權國家發明專利申請2項(第二位)。
目前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餘篇,被SCI/EI/ISTP檢索5篇,IWA(國際水協)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王曉東
男,1971年生,工學博士,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副教授,建築與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高等水化學》等研究生課程,以及《專業外語》、《水分析化學》等本科生主幹課程;以水處理理論與技術為研究方向,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的理論研究工作及示範工程建設工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其中SCI、EI、ISTP收錄多篇。
張剛
男,1975年生,山東桓台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工學博士,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給水處理工藝理論》、《水處理反應動力學與數值模式》等研究生課程,以及《水質工程學》、《給水排水管道系統》、《水工程經濟》等本科生主幹課程;以水處理理論與技術為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接觸絮凝機理及動力學方面的理論研究,以及高效固液分離技術與裝備的開發與應用研究,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的理論研究工作及示範工程建設工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多篇。

『叄』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教學團隊

序號 團隊名稱 團隊負責人 團隊成員 1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工業分析教學團隊 魏琴 於京華、羅川南、曹偉、周長利、顏梅、李慧芝、
吳丹、夏方詮、孫旦子、李志英、李冬梅、宋桂蘭 2 校級優秀教學團隊
分析化學教學團隊 於京華 魏琴、羅川南、周長利、曹偉、陳艷晶、顏梅、
李冬梅、李志英、夏方詮、孫旦子、吳丹 3 材料化學教學團隊 盛永麗 陳長龍、薄其兵、黃太仲、苗金玲、李業新 4 化學工程與工藝教學團隊 鮑猛 張廣友、牟宗剛、耿兵、施強、李平、
戚玉華、張艷霞 5 《化工原理》課程教學團隊 牟宗剛 倪獻智、鮑猛、李春生、於明、耿兵、施強、朱金璇 6 化學專業教學團隊 盛永麗 陳艷麗、張振偉、王金剛、隋衛平、何畏、劉思全、夏光明 7 環境類課程教學團隊 張昭良 閆良國、周海紅、王立國、國偉林、鄭禮勝、
王士龍、李合蓮、姬廣磊、張玲、何芳、
張永芳、王仲鵬、吳柳明 8 高分子專業教學團隊 周春華 張書香、壽崇奇、李良波、裴梅山、李春生、潘奇偉、劉威、李學、孔祥正、宋傳洪、朱曉麗、張志國、李輝、解竹柏、褚國紅 9 物理化學教學團隊 隋衛平 盧秀慧、何畏、盧萍、翟利民、姚明明、艾洪奇、
張穎、楊秋霞、李芳、王黨生、馮季軍、王廬岩、
李國寶、齊中囡、李濤、郭文娟、龐雪輝 10 無機化學教學團隊 陳艷麗 盛永麗、孫國新、張振偉、王金剛、張衛民、孫中溪於海琴、聶永、薄其兵、趙淑英、范迎菊 11 有機化學教學團隊 孟平蕊 楊秀利、王志玲、劉思全、王秋芬、崔玉、夏光明、劉長欣、鄭魯沂、劉志蓮、田忠貞、任嗥、楊春霞、趙陽、張琦

『肆』 鏉庡︾殑涓撹憲

銆婃潕瀛﹂洉濉戦殢絎斻嬨併婃潕瀛﹂泟楣頒箣姝岃瘲闆嗐嬨併婃潕瀛︽按綺夊啓鐢熺敾闆嗐嬨併婃潕瀛﹀啓鎰忕櫨楣板浘銆嬨併婃潕瀛﹁瘲闆嗐(浜屽嶮浜岄儴)銆併婅拷姊︺嬪皬璇淬併婃按涓鑺卞獎縐匯嬪皬璇淬併婃潕瀛︾煭綃囧皬璇撮夈嬨婃潕瀛︾邯瀹炴枃瀛﹂泦銆嬨併婁腑澶栦氦嫻併(鏉庡︿笓杈)銆併婃潕瀛﹂洉濉戙佹補鐢匯佸浗鐢匯佹按綺夌敾浣滃搧閫夐泦銆嬨佺瓑銆 鍧囩敱浜烘皯緹庢湳銆佷腑鍥芥枃鑱斻佷漢姘戞枃瀛︺ 鍗庡忚嫳鏉扮瓑鍑虹増紺懼嚭鐗堛備簨榪硅澆鍏ャ婁笘鐣屽悕浜哄綍銆嬬瓑澶氶儴澶у瀷杈炰功銆

熱點內容
英國約克大學預科校區 發布:2024-05-10 13:21:51 瀏覽:868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本科 發布:2024-05-10 13:16:15 瀏覽:939
河北工業大學老校區地址 發布:2024-05-10 13:00:59 瀏覽:99
安徽中醫葯大學在安徽招生 發布:2024-05-10 13:00:57 瀏覽:209
南昌航空大學招生規則 發布:2024-05-10 13:00:46 瀏覽:401
掌上大學寬頻密碼是什麼 發布:2024-05-10 12:59:49 瀏覽:595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是本科嗎 發布:2024-05-10 12:39:54 瀏覽:728
北京大學招生組 發布:2024-05-10 12:32:38 瀏覽:865
流亡大學拍攝時間 發布:2024-05-10 12:20:49 瀏覽:188
四川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老師 發布:2024-05-10 12:20:43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