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連海洋大學崔松子副教授

大連海洋大學崔松子副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2 05:00:10

『壹』 大連水產學院

大連水產學院| 學校概況

大連水產學院是我國北方地區唯一的一所以水產學科為特色,兼設農、工、理、管、文等學科的多科性高等水產院校。學校創建於1952年,原隸屬於農業部,2000年劃歸遼寧省管理。學校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大連市黑石礁海濱,優雅的校園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曾被遼寧省教育廳授予「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佔地總面積78.38萬平方米,擁有海面66.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302萬元,固定資產總值26196萬元。學校有設備先進的綜合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11個,校內外實習基地30餘個,設有11個二級分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海洋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理學院、海洋環境工程學院、商務信息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3系(食品工程系、外語系、人文法律系),2部(研究生部、留學生部),擁有水產養殖、捕撈學、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水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水生生物、海洋生物、漁業資源等17個碩士點、33個本科專業和25個高職專業,形成了以碩士、本科、高職等互為補充的人才培養體系和文理並重、優勢互補、基礎寬厚、注重實踐、突出個性與創新的辦學特色。學校的水產養殖學科是農業部和遼寧省的重點學科,在2004年全國水產一級學科評估排序中,我校的水產一級學科排名第四。海洋水產增養殖生態學與生物技術實驗室是農業部的重點開放實驗室,水生生物學實驗室是遼寧省省級高校重點開放實驗室,文夫圖書館是東北地區海洋水產科技開發的信息與服務中心。學校現有各類在校生10000多人。
學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有專任教師590多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40多人,在各個學科領域均有造詣較深的學科帶頭人和研究方向負責人。
學校十分重視教學工作,近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級教研項目,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22項。其中「充分發揮多學科協作優勢,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漁業教學體系」獲1993年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水產養殖專業(本科)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2000年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2001年國家教育部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由劉煥亮教授主持完成的教改項目「水產養殖專業(本科)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的建立與實踐」於2004年通過國家級鑒定,並獲得2004年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自1978年以來,學校先後承擔科研項目400多項,其中獲國家、省(部)、市級科研項目獎90餘項。扇貝、魁蚶、海參、鮑魚等海珍品的人工繁育關鍵技術均先後由我校的專家教授和科研人員攻克,其產業化產值累計已達數百億元。由王子臣教授主持的「魁蚶人工育苗與養成技術」獲1990年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學校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鮑多倍體育種技術研究」,於2000年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的現場驗收,認定其研究水平達到國際先進,並被國家科技部列為產業化推廣項目;由我校王子臣教授參加的「主要海水養殖動物多倍體育種育苗和性控技術」科研項目獲200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其中6項子課題之一的「鮑魚三倍體育種育苗」課題是由王子臣教授主持完成的;由常亞青教授主持的「扇貝育種及規模化生產技術」獲2005年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學校堅持「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方針,相繼與我省的葫蘆島市、錦州市、盤錦市、丹東市以及北京、黑龍江等省市的10多個地方政府和漁業龍頭企業建立了合作共建關系,不僅發揮了學校的學科優勢,為區域經濟和海洋水產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也促進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
學校積極擴大對外交流,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20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簽署了學術交流與合作協議,建立了姊妹學校關系。同時還開展了留學生教育。
學校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我校畢業生思想素質高、專業基礎扎實、實踐操作能力強、作風朴實,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近幾年我校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均排在我省省屬高校的前列。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藍色的世紀,根據我校教育教學事業發展和國家海洋水產事業發展的需要,為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建設、加快「海上遼寧」和「海上大連」建設和我省沿海經濟帶建設,培養大批海洋水產科技人才,發揮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2003年我校提出了創建「大連海洋大學」的奮斗目標。
目前,我校已經把創建大連海洋大學作為學校的一項中心工作,全面啟動。學校正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深化改革,從軟、硬體建設方面朝著建大學的目標不懈努力。
新的時期、新的機遇將為大連水產學院帶來新的生機和新的發展。在創建大連海洋大學的過程中,我校將在「以貢獻求支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辦學思路的指引下,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爭取更多的教學和科研成果,為國家的海洋水產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學校地址: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街52號
郵政編碼:116023
聯系電話:0411—84762652 84763008 84762612
傳 真:0411—84671639
網 址:www.dlfu.e.cn

『貳』 大連水產學院(大連海洋大學)環境方面研究生導師情況

劉長發 教授

發布日期:[2010-3-5] 共閱[160]次

個人簡介

1964年生,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海洋環境工程學院院長,遼寧省高校近岸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碩士學科負責人,養殖水環境化學遼寧省精品課程建設負責人。遼寧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遼寧省高校教學名師,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人選,大連市三育人先進個人。主要從事環境科學與工程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的在研和完成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博士啟動基金、歐盟第五框架計劃國際合作項目,國家863計劃、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教育廳高校科研項目等課題。發表論文88篇,申請專利2項目、授權1項。

學習經歷

1983,9~1987,7 華中農業大學水產系(現水產學院) 學士學位
1989,9~1992,7 大連水產學院養殖系(現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碩士學位
1996,9~2000,1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現城市與環境學院) 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7,7~1989,9 吉林省新立城水庫管理局 助理工程師
1992,7~1996,9 大連水產學院養殖系(現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講師
1998,8~1998,12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 訪問學者
2000,1~2005,12 大連水產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副教授、教授
2005,12~今 大連水產學院海洋環境工程學院 教授

教學工作

承擔本科生環境學概論、漁業水處理、養殖水質調控課程,研究生水生毒理學課程。

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產養殖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典型污染物生物環境地球化學及環境生態修復。

主持在研項目
(1)國家高技術發展研究計劃(863計劃)(2007AA10Z410)
封閉循環海水養殖廢水反硝化脫氮除磷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2007,8~2010,10,經費50萬元)
(2)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0072141)
活性污泥法去除海水養殖廢水中氮的化學計量學研究(項目負責人,2008,1~2010,12,經費4萬元)
(3)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0805069)
典型海灣生境與重要經濟生物資源修復技術集成及示範(子項目負責人,2008,7~2012,6,項目經費138萬元)

主持完成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029)
養殖區海水中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殘留風險
(2)歐盟第五框架計劃(EU 5th FWP)INCO-DC研究項目(Partner 4)(ICA4-CT-2001-10025)
Zero discharge aquaculture by farming in integrated recirculating systems in Asia (ZAFIRA)
(3)遼寧省科委博士啟動基金(001055)
海水中重金屬的形態特徵及其生物有效性
(4)遼寧省教育廳高校科研項目(20102135)
零污水排放工廠化復合海水養殖系統研究
(5)農業部暨遼寧省海水增養殖與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開放課題(K2006-4)
循環水養殖系統中微生物種群多樣性分析

參加完成項目
(1)遼寧省科技計劃項目(2004203001)
養殖刺參生態育苗及病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刺參池塘養殖的關鍵技術研究
(2)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040605)
雙齒圍沙蠶對污染底質生物修復機理的研究
(3)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0022100)
牙鮃—沙蠶、海膽復合養殖系統的能量耦合和物質循環
(4)遼寧省科技計劃項目(001053)
育苗水體微型固體顆粒高效去除技術的研究

『叄』 大連海洋大學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4年3月,大連海洋大學有全日制在校生餘人,有專任教師800多人,其中教授112人,副教授280人。有雙聘院士4人(沈聞孫、雷霽霖、丁德文、管華詩),「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遼寧特聘教授3人,省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人,享受各級政府特殊津貼54人,省、市優秀專家14人,省高校教學名師11人,省高校專業帶頭人7人,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9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水生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教學團隊6個:光學教學團隊 ,物理學基礎課教學團隊 ,水生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港口工程教學團隊 ,海洋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貝類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截至2014年4月,學校有省部級重點學科4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學科1個。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0個。
省部級重點學科4個:水產學、水生生物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水產養殖。
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學科1個:思想政治教育。
一級碩士點11個:水產學科、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生物醫學工程、農業工程、水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工商管理。 截至2014年3月,大連海洋大學有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校外教學實踐基地、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遼寧省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省級精品課程11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水產養殖學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
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水生生物學。
省級精品課程11個:水生生物學,軟體基礎系列課,物理,航海技術系列課,養殖水環境化學,大學英語,水產動物生理學,材料力學,計算機技術基礎,貝類學,光學 。
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水產養殖、水生生物學、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東北水產技術學校時期:
黨支部書記、校長:賈驥(1952.11-1953.6)
大連水產學校時期:
校長:邢維楨(1953.6-1955.1)
黨支部書記:張顯(1953.6-1957.8)
黨支部書記:姜國鈞(1957.4-1958.8)
大連水產專科學校時期:
黨總支書記:田玉章(1958.9-1962.5)
校長:田玉章(1958.9-1965.6)
黨委書記:安文祥(1962.5-1966.11)
文革期間學校停辦
黨委書記:劉延奎(1971.6-1977.4)
大連水產學院時期:
黨委書記:楊九成(1978.11-1981.10)
院長:林承棟(1978.10-1981.10)
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郭維治(1981.10-1983.8)
副院長(主持工作):文干(1981.10-1983.10)
院長:文干(1983.10-1990.12)
黨委副書記:吳進才(1983.8-1984.6)
黨委書記:吳進才(1984.6-1994.10)
院長:劉煥亮(1990.12-1994.10)
黨委書記:苗益坦(1994.10-2002.3)
院長:李鴻鳴(1994.10-2008.7)
黨委書記:李鴻鳴(2002.3-2010.2)
大連海洋大學時期:
黨委書記:董親學(2010.4-至今)
校長:姚傑(2008.7-至今)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任領導如下 :
黨委書記:董親學
黨委副書記、校長:姚傑
黨委副書記:吳連臣
副校長:陳勇、馮多、張國琛、胡玉才、宋林生
紀委書記:劉靜艷
校長助理:趙樂天
總會計師:馬淑艷

『肆』 大連海洋大學怎麼樣,介紹一下,詳盡的,今年北京考生二本線能上嗎

你的成績肯定能上!毫無懸念!如果是工科,推薦你去船舶,輪機專業,文科就報會計和日語。 大連海洋大學是我國北方地區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農、工、理、管、文、法、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學校創建於1952年,前身為東北水產技術學校,1958年升格為大連水產專科學校,1978年升格為大連水產學院。2000年由農業部劃轉遼寧省管理。2008年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大連海洋大學。同年,遼寧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決定共建大連海洋大學。 學校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有黃海、渤海和瓦房店3個校區,佔地面積80萬平方米,管轄使用海域面積6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學校現設有13個院(系)和2個教學部。有省部級重點學科4個,其中水產一級學科被確定為省高水平重點學科,水生生物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2個二級學科被確定為遼寧省優勢特色學科,有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學科1個。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有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5個培養領域。有46個本科專業和32個高職專業。有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本科特色(示範)專業,6個省級高職特色(品牌、示範)專業,1個遼寧省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國家級加工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科技服務中心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 學校現有各類學生15000餘人,有專任教師797人,其中教授112人,副教授280人。有雙聘院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部級重點學科帶頭人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省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享受各級政府特殊津貼50人,省、市優秀專家14人,省高校教學名師8人,省高校專業帶頭人7人,入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22人(其中百人層次8人、千人層次14人),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9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47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創新團隊2個。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承擔國家和省部級教研教改項目。「充分發揮多學科優勢,建設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漁業教學體系」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水產養殖學專業(本科)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近兩屆教學成果評選中,學校共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4項,其中一等獎5項。學校現已建成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2門。 2005年以來,學校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40項,其中國家級74項、省部級228項。有29項科研成果獲市級及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級3項,省部級18項。「主要海水養殖動物多倍體育種育苗和性控技術」於2005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學校為主要完成單位,第三獲獎單位);「凡納濱對蝦引種、育苗、養殖技術研究與應用」於2008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學校為主要完成單位,第五獲獎單位);「菲律賓蛤仔現代養殖產業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應用」於200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學校為主要完成單位,第二獲獎單位)。學校主持完成的「扇貝育種及苗種規模化生產技術」、「海帶綜合利用系列產品加工關鍵技術」項目分別於2005年、2008年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學校秉承「天道酬勤、海納百川」的校訓,倡導「厚德博學、為人師表」的教風,培育「明德尚學、志存高遠」的學風,強化第一課堂教學質量,豐富第二課堂科技文化活動,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2005年以來,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先後獲得省級及以上獎勵660餘項。 學校先後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挪威、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3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學校的對外影響和國際聲譽不斷提升,留學生教育不斷發展。 學校在長期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傳承水的精神,矢志江河湖海,培養敬業、專業、樂業、創業人才」的鮮明辦學特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將繼續發揚「百折不回、自強進取、求實創新、無私奉獻」的「水的精神」,全面創建學科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人才培養質量上乘、整體辦學實力達到國內一流、具有重要行業影響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學,為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實施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學校地址: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街52號(黃海校區) 郵編:116023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平路288號(渤海校區) 郵編:116036 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東長春路二段12號(瓦房店校區) 郵編:116300 聯系電話:0411—84762652 84763008 84762612 傳真:0411—84763306 網址: http://www.dlou.e.cn

『伍』 大連海洋大學自動化專業怎麼樣

自動化專業屬於信息工程學院,應該是該院最好的專業,但畢竟海洋大學的王牌專業是水產養殖和船舶之類的專業,所以不能說是學校最強的,但還是可以的。只要把專業課學好,就沒問題。能力要比學歷重要得多。祝你一切順利

ps:信息工程學院始建於 1994 年,當時稱為電子工程系。 2003 年更名為信息工程學院。目前學院有電 海大實驗樓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和通信工程 4 個本科專業。下設 6 個教研室,其中計算機基礎、電工為全校基礎課教研室。有計算中心和電信實驗中心 2 個二級管理的實驗中心和 1 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有 1 個計算機應用碩士點, 1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中) 3 個校級重點學科。學院現有教職工 63 人,其中專任教師 59 人,教輔 4 人。教師隊伍中,教授 4 人,副教授 15 人,高級實驗師 1 人,講師 28 人,助教和助理實驗師 10 人;博士 8 人,在讀博士 10 人,碩士 42 人;碩士生導師 11 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千人層次 1 人,省青年骨幹教師 2 人學院的 2 個實驗中心設備總值為 571 萬元,功能實驗室 29 個,設備台套數為 1310 台(套),實驗室面積為 1961.5 平方米。承擔全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電工系列課和學院四個專業的專業基礎及專業課的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以及教學實習、實訓等任務。通過幾年的建設,實驗教學條件大大改善,較好地滿足了本科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2005 年以來信息工程學院教師共獲批科研項目 29 項,金額總計 111.5 萬元,教師發表學術論文總計 143 篇,其中 SCI 、 EI 、 ISTP 三大檢索論文 41 篇。學院教師擔校級以上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41 項,其中國家級 1 項、省級 2 項、校級 18 項、院級 18 項。共獲省、校級教學改革獎 3 項,其中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1 項,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 項;學院現有 3 門精品課,其中《大學計算機技術基礎》系列課程為省級精品課,《電工》系列課程和《軟體基礎》系列課程為校級精品課程;近幾年學院教師主編或參編出版各類教材 8 部,其中, 「 十五 」 和 「 十一五 」 規劃教材 3 部, 1 部教材獲校級優秀教材二等獎

『陸』 大連海洋大學和西華大學哪個好美術類哪個好

大連海洋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目前有三個專業:動畫、藝術設計、廣播電視編導。設有動畫、藝術設計、電視編導、藝術基礎四個教研室,招收動畫、景觀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電視藝術與影視藝術編導等專業和專業方向的本科學生。學院有演播廳、攝影棚、3D工作室、2D工作室、手繪動畫工作室、藝術工作室、手工製作室、定格動畫工作室、畫室、雕塑室、實驗機房等各類實驗實踐工作室21個。學院在大連地區及其它城市建立了4個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329人。
學院現有專業教師20餘人,碩士學歷教師比例100%,他們來自國內外著名藝術院校,研究方向獨特,藝術創作思維活躍。學院教師在教學之餘注重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實踐,科研成果和水平不斷提高。我院教師近年來出版專著多部,在國家核心期刊以及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教師作品屢次參加國內外的各種展覽。學校有藝術類專業閱覽室,征訂藝術類期刊60餘種,藝術類圖書資料豐富。

大連海洋大學的藝術專業,為新興專業,基礎較為薄弱,但是新興起,就是新希望;目前所在校區為甘井子校區,兩年後,拆遷換建到大連新普灣。

西華大學美術系前身為原成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美術系,1993年面向全省招收美術教育專科專業學生,1995年招收工藝美術專科學生,2003年面向全省招收美術學本科生,2005年面向全國招收美術學本科生,為全省的中小學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該系組建之初,僅有三五位教師,幾十位學生,發展到現有學生485名,專任教師22名。

西華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有20多年的辦學歷史,為四川及全國部分地區培養了大批中等學校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美術系現有專任教師18人,正副教授2人,美術系下設「中國畫教研室」、「油畫教研室」以及「書法研究室」。

報考大學,要考慮綜合因素,你喜歡的城市,那你喜歡的學校風格,你喜歡的專業特色,及你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業考量等等。信息都給你了,判斷還是有自己決定吧。

『柒』 大連海洋大學校長叫什麼

姚傑,男,漢族,遼寧省朝陽市人,1964年6月生,中共黨員,大連水產學院(現大連海洋大學)海洋漁業系,海洋撲撈專業工學學士,大連海事大學,船舶操縱專業工學碩士,教授,挪威Westfold College University,訪問學者。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大連海洋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學習經歷
1980.9~1984.7 大連水產學院海洋漁業系,海洋撲撈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0.9~1993.7 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學院,船舶操縱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7.4~1998.4 挪威Westfold College University,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84.8~今 大連水產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其間,1988.4-1989.12 在西非參加遠洋漁業生產實踐
2008年8月任大連水產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10年大連水產學院更名為大連海洋大學)[1]

教學工作
主講課程:本科生的「船舶避碰」、「航海英語」、「航海技術導論」等課程;研究生的「海上交通工程」、「船舶操縱性與耐波性」、「國際學術交流導論」等課程。
科研、教研項目
1.漁船海上安全對策研究,遼寧省教育廳,4.0萬元,2005-2007,第一完成人
2.漁船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遼寧省海洋漁業廳,2.0萬元,2003-2005,第一完成人
3.教學型大學管理結構及其運行機制研究 遼寧省教育廳,2006-2008,第一完成人
代表性論文
「四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1.Building ACAS with Simulink and Statefiow,Asia Navigation Conference 2005,CIN-JIN-Joint Symposium 2005,Proceedings,DALIAN China,2005.8.31~9.2
2.漁船航行安全評價方法的研究,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5.9
3.漁船操縱性指數的統計分析,中國航海,2003.3
4.船舶「環行道」避碰決策方法探討,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3.6
5.船舶避碰幾何決策的優化方法,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2.9
6.多船會遇碰撞危險的灰色動態評價模型,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1.9
7.船舶操縱性綜合評價方法的研究,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2.3
8.基於Simulink與Stateflow的船舶避碰決策支持系統模擬,系統模擬學報,2007.6
9.「四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高等農業教育,2008.12
10.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保障實踐教學質量,中國大學教學,2008.4
學術任職
1.教育部海洋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中國航海學會常務理事
3.遼寧省航海學會副理事長
4.中國航海學會船舶通訊導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5.遼寧省漁業協會副會長、遼寧省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副會長
6.《漁業科學進展》期刊編輯委員會委員;
7.高等農業教育期刊編輯委員會委員
8.大連市水產產業技術創新聯合會理事長[1]
榮譽稱號
遼寧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大連市優秀教師

『捌』 大連海洋大學瓦房店分校(專科)怎麼樣啊

分校地理位置不在大連,在瓦房店你說偏不偏?新學校宿舍條件都很好,老師肯定一般了。新學校老老師肯定不去的。

『玖』 大連海洋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復專兼職教師158人,其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有55人。教師隊伍整體水平較高,各專業學科人才分布合理。在專業教師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比例較大,為培養高質量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學院堅持引進和在職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探索培養、穩定、引進人才的新途徑,使人才引進與培養同專業建設緊密結合。根據高職辦學的特殊需要,學院加大「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積極選派部分教師深入企業參加專業實訓鍛煉,頂崗實習,提高實踐技能。同時從企業引進工程技術人員來校任教,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到2013年7月,學院有31名教師取得碩士學位,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9%。有3名教師被遴選為2006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有1名教師被評為遼寧省教學名師;有1名教師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機械自動化教研室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

『拾』 大連海洋大學的生活設施怎麼樣

大連海洋大學(Dalian Ocean University )原名大連水產學院,坐落於大連市星海灣風景區,是我國北方地區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農、工、理、管、文、法、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遼寧省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創建於1952年,前身為東北水產技術學校,1958年升格為大連水產專科學校,1978年升格為大連水產學院,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大連海洋大學。學校原為國家農業部直屬院校,2000年由農業部劃歸遼寧省管理。2010年3月,遼寧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簽訂協議,共建大連海洋大學。2011年6月大連海洋大學在普灣新區舉行新校區奠基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先後來校調研指導工作。遼寧省、大連市領導趙化明、朱程清、施中嚴,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德祥,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紀委書記周茂平等出席儀式,並為奠基石培土。新校區佔地約170萬平方米,海域約2000畝。建設工程預計將於2014年竣工。
大連海洋大學創建於1952年,1978 年升格為大連水產學院, 1986 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8 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價,2008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級。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獲准更名為大連海洋大學。 經過近 60 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現擁有黃海校區、渤海校區、瓦房店校區 3 個校區,佔地面積1170畝,管轄使用海域面積6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8200 余萬元。學校圖書館藏紙質圖書 81.5 萬冊,電子圖書20 萬冊。學校有設備先進的網路信息服務平台,覆蓋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等領域,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網路信息資源和優

海大美景(25張)
質的網路服務。校區依山傍海,環境優雅 , 景色宜人。 學校現設有 17個二級院系:水產與生命學院、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海洋與土木工程學院、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文法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體育教學研究部、教育技術與計算中心,另有研究生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有省部級重點學科4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學科1個。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5個。有國家海藻加工技術研
發分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科技服務中心1個。有46個本科專業和30個高職專業。其中有1個國家級首批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本科特色(示範)專業和1個遼寧省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8個省級高職特色(品牌、示範)專業。學校現有全日制各類在校生15000餘人,其中本科生8755人,碩士研究生616人。
學校的水產一級學科在 2004 、2008年全國水產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位居第四,其整體水平居國內前列。水產養殖學科被列為遼寧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領域研究生培養基地。水產養殖學專業被列為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和遼寧省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水

產養殖學和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2 個專業被評為遼寧省示範專業;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被評為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航海技術和輪機管理 2 個專業於 2003 年通過了國家海事局船員教育和培訓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承擔國家和省部級教研教改項目。其中《充分發揮多學科優勢,建設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漁業教學體系》,曾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水產養殖專業(本科)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曾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近兩屆教學成果評選中,學校共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4項,其中一等獎5項。學校現已建成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0門。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的發展戰略,積極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學校現有專任教師797人,其中有教授114人,副教授302人。在各個學科領域均有造詣較深的學科帶頭人和研究方向負責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霽霖為大連海洋大學雙聘院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和省部級專家7人,省部級重點學科帶頭人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遼寧省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51人,遼寧省高校教學名師8人,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24人(其中百人層次8人、千人層次16人),遼寧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31人,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222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創新團隊2個。

熱點內容
清華大學熱能系博士後 發布:2025-08-13 22:31:07 瀏覽:735
泰醫考研錄取重點大學 發布:2025-08-13 22:30:54 瀏覽:712
紐約大學商學院有哪些專業 發布:2025-08-13 22:24:10 瀏覽:437
旅遊簽證讀美國社區大學 發布:2025-08-13 22:12:10 瀏覽:891
大學一級二級教授區別 發布:2025-08-13 22:03:01 瀏覽:393
西南石油大學博士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8-13 21:53:41 瀏覽:684
四川農業大學作物專業 發布:2025-08-13 21:40:02 瀏覽:746
大學生窮游利大於弊 發布:2025-08-13 21:33:14 瀏覽:20
新進研究生導師培訓 發布:2025-08-13 21:30:51 瀏覽:731
大學生濕氣 發布:2025-08-13 21:29:4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