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東華大學兼職教授

東華大學兼職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2 05:16:55

A. 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的辦學特色

注重藝術設計人才「創造力」的培養,堅持設計教育的國際化

學院一直走「國際化」的教學路線,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辦學理念與方法,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促進學院教學水平的提升,實現國際化人才培養是學院發展的戰略目標。學院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芬蘭和香港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24所著名服裝、藝術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國際合作關系,開展了包括本科學歷教育、研究生學歷教育及課程合作等多種形式在內的緊密合作。涵蓋學院共8個專業、專業方向: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藝術設計、紡織品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設計、動畫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藝術設計、影視表演等。其中與日本文化服裝學院合作開辦的「中日合作」辦學模式更是成功開創了國內服裝人才本科學歷教育的先河。未來,學院還將進一步加強與國際著名服裝、藝術院校的交流與合作,為有志於從事服裝和藝術設計領域的人才,構築更加廣闊和暢通的平台,以接受國際化教育,獲得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
學院1995年作為中國大陸唯一的服裝院校代表,參加國際服裝技術學院基金會(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of Fashion Technology institutes),並擔任常務理事單位。在這個國際教育的大平台中,充分利用國際教育資源,開展中外課程合作,學習國際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質量,並且實行了中外合作課程教學的教改新模式,請國外的教授、設計師前來學院舉辦講座,參與本科生課程教學。學院聘請的國際顧問教授包括有法國著名設計師伊曼紐爾—恩格羅(Emanuel Ungaro)、丹尼爾—崔部亞(Daniel Tribouillard)、索尼亞—里基爾(Sonia Rykiel)、奧里維埃—拉比杜斯(Oliver Lapis)、義大利著名設計師詹弗蘭科—費雷(Gianfranco Ferre)(已故)、米索尼(Missoni)義大利等等。這些國際服裝設計界的著名的創意大師們給我們的「創造力」教學帶來了國際化的思維和全新的設計理念。 注重藝術設計人才實踐能力培養、堅持設計教育的社會化
學院多年來堅持設計教育的社會化,利用「產學研」緊密結合和專兼職教師隊伍,加強社會實踐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具備嫻熟技藝和市場開拓能力。
學院努力構建培養實踐型人才的大平台,連續十三年承辦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裝論壇,連續五年主辦「長寧.東華時尚周」,為學生搭建與國際、國內服裝藝術院校師生學習和交流的平台,是學生第二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自1995年起,學院已堅持連續十六年承辦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裝論壇,連續九年主辦「東華時尚周」,舉辦了眾多專業展覽、時裝發布、專業比賽、國際性講座,為世界各國服裝教育的溝通與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院積極倡導開放辦學,努力拓展校企之間、校際之間、高校與科研單位、高校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已經與服裝業「雙百強」前十名中的雅戈爾集團、榮織華集團、報喜鳥集團、海瀾集團、波司登集團等均簽訂合作協議,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同時,在校內合作建立了多個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包括:
敦煌吐魯番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
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
韓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心
中韓服飾交流研究中心
敦煌服飾研究中心
東華—施華洛世奇創意設計中心
服裝研究中心
服飾設計信息交流中心
功能防護服裝研究中心
服裝人體工學研究所
服裝CAD研究中心
環境藝術研究中心
國際視覺藝術創意研究中心
東華大學—伊泰蓮娜裝飾造型研究中心
東華大學---雅戈爾男裝研究中心
東華-海南錦綉織貝黎錦研發設計中心
東華大學·三十秋校內針織研發中心
東華-德庫寧國際設計中心
東華-義大利IED品牌營銷與時尚中心 祥明·東華國際文化創意中心
學院聘請的兼職教授包括有李如成先生(雅戈爾集團總裁)、高德康先生((波士登集團總裁)、鄭永剛先生((杉杉集團總裁)、吳志澤先生((報喜鳥集團總裁)陳經緯先生((中國經緯集團總裁)、德國漢堡傳媒學院院長單凡教授、韓國建國大學柳浩昌教授等等。
這種開放型的人才培養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用人單位給予了我們積極的反饋,近幾年來,學院獲得社會捐助的設備、藏品、資金近2000萬元。這種狀況促進了東華大學實踐型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
與此同時,學院的多數教師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或參與校內外企業科研項目合作,在服裝企業兼職,或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教師豐富的時間經驗為課堂理論教學帶來了詳實的案例,同時也為學生的課外實習提供了校外基地,教與學進入了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B. 上海的美術類的大學有那些

有上海美術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等。

1、上海美術學院

上海美術學院,全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Shanghai Academy of Fine Arts,Shanghai University),是具有相對獨立辦學自主權的、按新體制新機制運營的專業學院,也是上海持續辦學最久的二級美術學院,隸屬於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59年3月5日的上海市美術學校;1960年9月升格為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1965年8月又改組為上海市美術學校;

1983年並入新組建的上海大學,命名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2016年12月11日,在上海大學原美術學院基礎上正式成立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馮遠兼任首任院長。

據2018年5月學院官網顯示,上海美術學院設有8個教學系,9個本科專業。學院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

學院有教職工210人,其中專任教師159人。學院有學生近2000人,其中本科生12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580多人、留學生30餘人。

2、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以美術為主幹學科。學院設有:雕塑、繪畫、公共藝術、文物修復、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和方向。

學院依託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綜合優勢,注重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平衡,做到精英與大眾、傳統與當代、研究與應用的良好結合。其教學平台是以工作室為主體,以學分制為特徵的教學模式。

出人才,出精品,出理論,引領人文精神,培養具有造型藝術實踐、創作研究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專門人才。並且以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體系為上海區域經濟及國家建設服務。

學院集聚了國內一流的油畫家、當代著名藝術家、著名學者和著名藝術品修復師擔任各專業的學科負責人和專業負責人,高起點建設學科和專業。學院與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油畫雕塑院簽訂了共同辦學協議,各類機構的專業藝術家和專業藝術工作者擔任學院的專業教學。

3、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東師大」或「華師大」,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起步於1981年的藝術教育系。1981年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科創建,由著名畫家沈柔堅、朱屺瞻、汪志傑主持;原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著名畫家沈柔堅先生出任主任,著名中國畫家朱屺瞻先生曾任研究生導師

一批有影響的藝術家、專家學者出任學院教師:他們中有雕塑家高雲龍、齊子春;油畫家張定釗、盧象太;版畫家張嵩祖;中國畫家蘇春生、金正惠和美術基礎理論家熊納。

4、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

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是全國最早建立服裝類學科的高等院校之一。下設服裝設計與工程系、服裝藝術設計系、視覺傳達系、環境設計系、產品設計系、表演系、藝術學理論部、美術學部、中日合作項目部和實驗中心。

開設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數字媒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表演、藝術與科技、動畫等9個本科專業。

擁有「服裝設計與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點、「時尚設計與創新工程」交叉學科博士點,設計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其中「服裝設計與工程」被列為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級特色專業、上海市重點學科、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擁有設計學、藝術學理論和美術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設計學」被列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市一流學科,是全國32所首批設立「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院校之一。

擁有「現代服裝設計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目前,學院在校本科生2500 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50餘人,教職工160餘人。

5、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前身為上海師范大學美術系,創立於1971年,2002年成立美術學院。

學院現有美術學、設計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美術史論、造型藝術、中國書畫、設計藝術學、課程與教學論等二級學科碩士點,美術、藝術設計、學科教學(美術)等專業學位碩士點。

在校本科生1055名、碩士研究生193名。在編教職工98名,其中正教授9名,副教授32名,特聘兼職教授15名,外聘教職工近50名。

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是上海地區歷史最悠久和最具規模的兩所綜合性美術學院之一。

隨著學校由師范向綜合性大學的戰略轉移,學院從原來只有單純的美術教育專業發展到現有繪畫(油畫、版畫)、雕塑、美術學(師范)、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中國畫、中國畫(書法)等8個專業10多個方向的綜合性美術學院。

40多年來,美術學院為上海乃至全國尤其是華東地區培養了大量的美術教育和美術專業人才,上海地區80%以上的中學美術教員都是由上海師大美術學院培養的。多年來,學院師生還在一系列國家級的美展上獲得過許多重要的獎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美術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

C. 東華大學表演系有沒有出過什麼明星

龔俊

龔俊,1992年11月29日出生於四川成都,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東華大學表演系回。

2015年,因出演古裝網路劇《答刀劍繚亂》而進入娛樂圈。

2016年,出演熱血青春偶像網路劇《盛勢》。

2017年,主演青春奇幻網路劇《夢幻西遊》;7月,在古裝奇幻愛情劇《醉玲瓏》飾演了十一皇子元澈;同年,主演青春校園偶像勵志網劇《ARTON!藝術生!》。

2018年,主演古裝網路劇《好色千金》;同年10月,主演都市愛情奇幻劇《與其微醺何不醉》。

(3)東華大學兼職教授擴展閱讀

2017年10月,龔俊與張含韻攜綜藝節目《萌師駕到》「萌師小分隊」參加由芒果基金志願者發布的「成長考核」任務,在完成任務後,節目組以「萌師小分隊」的名義提供圖書三千冊和節目錄制地響沙灣提供的生活用品捐給當地的大樹灣小學。

2018年11月,龔俊的首本圖書作品《1129》面世,他將此書銷售所獲的全部收益捐贈給慈善機構,用於支持公益事業的發展。

D. 東華大學理學院的師資隊伍

東華目前學院擁有教職員工99人,專任教師85人,博士生導師9人,正高級職稱17人,副高級職稱27人,中級職稱42人。博士學位教師比例44%,碩士學位以上教師比例85%,在職博士9名,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學進修經歷教師比例為19%。80%的主講教師參與科研工作,專職教師中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名, 「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1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名,上海市曙光學者3名,上海市科技啟明星2名,23人次教師獲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寶鋼全國優秀教師、桑麻獎、天祥獎、上海市教育系統「三八」紅旗手等稱號。學生評教優良率逐年上升,06年達98%。還聘請了中科院院士庄松林、中科院等離子體所長李建剛、英國斯特拉思克萊德大學終身教授毛學榮等在內的多名顧問、兼職教授。
東華東華理學院教學任務量大面廣,除承擔本學院三個本科專業和四個碩士點學生培養外,還承擔了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礎數學、物理、力學課程,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數學分析、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理論力學、工程力學、材料力學,約佔全校課堂教學總量的15%,對全校教學工作的穩定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03年以來教學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完成國家級教改項目一項,獲得上海市精品課程(04)、上海市優秀教材二等獎(04)、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各一項,上海市教學成果三等獎一項,出版教材12部,發表教改論文20餘篇,編寫教學講義10餘本。

E. 肖作兵的介紹

肖作兵,男,1965年3月出生,湖北天門人。博士,教授,現任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香料香精版技術與工權程學院院長,院重點學科帶頭人,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重點培育學科學術方向帶頭人,華東理工大學和東華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

F. 東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國排名多少

東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國排名91名。

東華大學早在1978就開始招收計內算機本科專業學生,1986年擁容有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是我國較早開辦計算機專業教育並擁有該學科碩士點的重點高校之一。1993年成立計算機系。2004年6月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學院設有一個交叉學科博士點企業信息化系統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三個工程領域碩士點:軟體工程和計算機技術,工程管理碩士(MEM),四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信息安全、網路工程,其中軟體工程專業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

學院現在有在職教職工63人、國外兼職教授3名、國內兼職教授14名,專任教師4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2人,87.75%的專業教師擁有博士學位,多位教師具有海外學習經歷,形成了一支學術理論水平高、實踐動手能力強、教風嚴謹、勤懇敬業的師資隊伍。

G. 東華大學蔡再升教授的簡歷

東華大學蔡再升教授,應該為蔡再生教授。
蔡再生,男,1965年5月出生。1988年-1994年就讀中國紡織大學(現東華大學),1994年獲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博士學位。1994-1996復旦大學高分子系博士後,出站時獲副教授任職資格。2000年破格晉升教授,2001年增列為博士生導師。2001-2003先後在美國College of Textiles,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和Division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進修學習。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教授、博士生導師。發表論文80餘偏,其中SCI、EI、ISTP收錄共20多篇,申請發明專利15項,其中已獲授權2項。
主要的學術兼職:
《東華大學學報》編委會委員,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東華大學第二屆「研究生教育專家指導與咨詢小組」成員,南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浙江省、山東省科技計劃與科技成果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委評審系統專家;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學會會員;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Dye and Pigment,Journal of Instrial Textiles,《紡織學報》雜志審稿人;曾兼任全國紡織工程本專科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榮譽及獲獎情況:
1、第十四屆全國「星火杯」創造發明競賽一等獎(2006年);
2、國家級精品課程(2006年);
3、中國紡織工業協會 「十五」部委級優秀教材(2006年);
4、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1999年);
5、中國紡織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1999年);
6、第一屆上海青年科技博覽會銅獎(1993年)。

H. 清華美院的服裝設計好還是東華大學的好

當然是東華的好了,東華前身是中國紡織大學,設有專門的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的。服裝設計專業國內數一數二的。如果要選北京的學校,服裝設計肯定推薦北京服裝學院。清華美院的服裝設計只是一個設計類專業而已。

你看一下資料,人家是專門搞這個的。
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於1984年招收服裝專業本科生,是全國最早建立服裝類學科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三級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由服裝設計與工程系、服裝藝術設計系、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系、環境藝術設計系、工業造型設計系、表演系、藝術設計理論部、藝術設計基礎部和實驗總室組成。開設服裝設計與工程、藝術設計、表演三大學科,包括: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藝術設計、紡織品藝術設計、動畫、數字媒體藝術、會展藝術與技術、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表演與設計、表演(影視、話劇)、綜合藝術等十個本科專業方向。目前,在校本科生近2500人,碩士生近500人,博士生50餘人。
1995年,服裝設計與工程學科成為上海市重點學科; 2002年和2007年,服裝設計與工程學科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內唯一的服裝類國家級重點學科;2005年,學院成為全國藝術碩士點首批30個試點單位之一;2007年,藝術設計學科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學科。
建院以來,學院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
一 注重藝術設計人才「創造力」的培養,堅持設計教育的國際化
多年來學院一直走「國際化」的教學路線,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辦學理念與方法,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促進學院教學水平的提升,實現國際化人才培養是學院發展的戰略目標。學院先後與香港理工大學、日本文化服裝學院、義大利歐洲設計學院、美國紐約時裝學院、英國倫敦時裝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德國漢堡傳媒學院、韓國建國大學、荷蘭鹿特丹德庫寧藝術學院、韓國啟明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韓國淑明女子大學、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 等13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國際合作關系,在本科生碩士生培養方面進行實質性合作,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本土人才,走出了具有東華特色的國際合作之路。
學院1995年作為中國大陸唯一的服裝院校代表,參加國際服裝技術學院基金會(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of Fashion Technology institutes),並擔任常務理事單位。在這個國際教育的大平台中,充分利用國際教育資源,開展中外課程合作,學習國際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質量,並且實行了中外合作課程教學的教改新模式,請國外的教授、設計師前來學院舉辦講座,參與本科生課程教學。目前學院聘請的國際顧問教授包括有法國著名設計師伊曼紐爾—恩格羅(Emanuel Ungaro)、丹尼爾—崔部亞(Daniel Tribouillard)、索尼亞—里基爾(Sonia Rykiel)、奧里維埃—拉比杜斯(Oliver Lapis)、義大利著名設計師詹弗蘭科—費雷(Gianfranco Ferre)(已故)、米索尼(Missoni)義大利等等。這些國際服裝設計界的著名的創意大師們給「創造力」教學帶來了國際化的思維和全新的設計理念,不僅讓學生們大聲叫好,也讓學院的教師們受益匪淺。
二 注重藝術設計人才實踐能力培養、堅持設計教育的社會化
學院多年來堅持設計教育的社會化,利用「產學研」緊密結合和專兼職教師隊伍,加強社會實踐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具備嫻熟技藝和市場開拓能力。
學院努力構建培養實踐型人才的大平台,連續十三年承辦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裝論壇,連續五年主辦「長寧.東華時尚周」,為學生搭建與國際、國內服裝藝術院校師生學習和交流的平台,是學生第二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13年來,共主辦了40多場專業展覽,70餘場時裝發布,近30次全國性專業比賽,300餘場國際性講座。
學院積極倡導開放辦學,努力拓展校企之間、校際之間、高校與科研單位、高校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目前已經與服裝業「雙百強」前十名中的雅戈爾集團、榮織華集團、報喜鳥集團、海瀾集團、波司登集團等均簽訂合作協議,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同時,在校內合作建立了多個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包括:
敦煌吐魯番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
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
韓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心
中韓服飾交流研究中心
敦煌服飾研究中心
東華—施華洛世奇創意設計中心
服裝研究中心
服飾設計信息交流中心
功能防護服裝研究中心
服裝人體工學研究所
服裝CAD研究中心
環境藝術研究中心
國際視覺藝術創意研究中心
東華大學—伊泰蓮娜裝飾造型研究中心
東華大學---雅戈爾男裝研究中心
學院聘請的兼職教授包括有李如成先生(雅戈爾集團總裁)、高德康先生((波士登集團總裁)、鄭永剛先生((杉杉集團總裁)、吳志澤先生((報喜鳥集團總裁)陳經緯先生((中國經緯集團總裁)、德國漢堡傳媒學院院長單凡教授、韓國建國大學柳浩昌教授等等。
這種開放型的人才培養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用人單位給予了積極的反饋,近幾年來,學院獲得社會捐助的設備、藏品、資金近2000萬元。這種狀況促進了東華大學實踐型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
與此同時,學院的多數教師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或參與校內外企業科研項目合作,在服裝企業兼職,或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教師豐富的時間經驗為課堂理論教學帶來了詳實的案例,同時也為學生的課外實習提供了校外基地,教與學進入了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三 注重學科建設、堅持設計教育的學術化
東華大學正在向研究型大學的建設目標奮斗。長期以來藝術設計學科面臨著科研水平難以提高、科研與教學難以結合的問題。近年來學院圍繞藝術設計的各個學科方向,加強藝術設計學科建設,並以此促進科研能力的不斷提升。
在近幾年的學科建設中,藝術設計學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省部級以上在研項目有:科技部863項目「服裝企業CAD/PDM/ERP集成與電子商務」
歐盟合作項目「EURAS-IA-TEX歐亞服裝數字化技術的研究」
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上海服裝設計及其加工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教育部中央專項資助項目「服裝服飾博物館建設」
國家藝術科學委員會十·五規劃項目「上海近現代服飾歷史研究」
國家社會基金項目「古絲綢之路服飾藝術研究」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藝術設計歷史與美學研究」
教育部科研基金「上海近現代服飾史研究」
上海市社科基金「2010上海世博會服飾形象及相關國際慣例研究」等等。
出版的重要論著有:十一五國家重點出版計劃《敦煌絲綢藝術全集(英藏卷)》、十五國家重點出版計劃《中國絲綢通史》、以及《近代中國女裝實錄》、《近代中國童裝實錄》、《絲綢之路美術考古概論》《大漠聯珠——環塔克拉瑪干絲綢之路服飾文化考察報告》、《中國染織服飾史文獻導讀》、《歷代帝王冕服研究》《環境藝術系統設計》。
面對未來,學院將緊跟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堅持教育思想、觀念、方法和內容不斷改革與創新。加強與國際著名藝術院校的交流與合作,構築多層面、多途徑國際合作教育模式。面向服裝產業和藝術設計領域,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意識、扎實專業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高質量人才為目標,增強特色、加強交叉、全面發展。努力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特色學院。

I. 東華大學服裝學院的辦學特色

設計教育國際化
注重「創造力」培養,堅持設計教育國際化
多年來學院一直走「國際化」的教學路線,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辦學理念與方法,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促進學院教學水平的提升,實現國際化人才培養是學院發展的戰略目標。學院先後與:
-香港理工大學
-日本文化服裝學院
- 義大利歐洲設計學院
- 美國紐約時裝學院
- 英國倫敦時裝學院
- 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
- 德國漢堡傳媒學院
- 韓國建國大學
-荷蘭鹿特丹德庫寧藝術學院
- 韓國啟明大學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等11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國際合作關系,在本科生碩士生培養方面進行實質性合作,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本土人才,走出了具有東華特色的國際合作之路。
學院1995年作為中國大陸唯一的服裝院校代表,參加國際服裝技術學院基金會(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of Fashion Technology institutes),並擔任常務理事單位。在這個國際教育的大平台中,充分利用國際教育資源,開展中外課程合作,學習國際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質量,並且實行了中外合作課程教學的教改新模式,請國外的教授、設計師前來學院舉辦講座,參與本科生課程教學。如今學院聘請的國際顧問教授包括有法國著名設計師伊曼紐爾—恩格羅(Emanuel Ungaro)、丹尼爾—崔部亞(Daniel Tribouillard)、索尼亞—里基爾(Sonia Rykiel)、奧里維埃—拉比杜斯(Oliver Lapis)、義大利著名設計師詹弗蘭科—費雷(Gianfranco Ferre)(已故)、米索尼(Missoni)義大利等等。這些國際服裝設計界的著名的創意大師們給我們的「創造力」教學帶來了國際化的思維和全新的設計理念,不僅讓學生們大聲叫好,也讓學院的教師們受益匪淺。
設計教育社會化
注重藝術設計人才實踐能力培養、堅持設計教育的社會化
學院連續十三年承辦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裝論壇,連續五年主辦「長寧.東華時尚周」,為學生搭建與國際、國內服裝藝術院校師生學習和交流的平台,是學生第二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13年來,共主辦了40多場專業展覽,70餘場時裝發布,近30次全國性專業比賽,300餘場國際性講座。
學院積極倡導開放辦學,努力拓展校企之間、高校與科研單位、校際之間、高校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如今已經與服裝業「雙百強」前十名中的雅戈爾集團、榮織華集團、報喜鳥集團、海瀾集團、波司登集團等均簽訂合作協議,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同時,在校內合作建立了多個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包括:
敦煌吐魯番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
- 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
- 韓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心
- 中韓服飾交流研究中心
- 敦煌服飾研究中心
- 東華—施華洛世奇創意設計中心
- 服裝研究中心
- 服飾設計信息交流中心
- 功能防護服裝研究中心
- 服裝人體工學研究所
- 服裝CAD研究中心
- 環境藝術研究中心
- 國際視覺藝術創意研究中心
- 東華大學—伊泰蓮娜裝飾造型研究中心
- 東華大學---雅戈爾男裝研究中心
- 東華大學---高級時裝設計進修班
學院兼職教授包括李如成先生(雅戈爾集團總裁)、高德康先生((波士登集團總裁)、鄭永剛先生((杉杉集團總裁)、吳志澤先生((報喜鳥集團總裁)陳經緯先生((中國經緯集團總裁)、德國漢堡傳媒學院院長單凡教授、韓國建國大學柳浩昌教授等等。
設計教育學術化
注重學科建設、堅持設計教育的學術化
東華大學正在向研究型大學的建設目標奮斗。長期以來藝術設計學科面臨著科研水平難以提高、科研與教學難以結合的問題。學院圍繞藝術設計的各個學科方向,加強藝術設計學科建設,並以此促進科研能力的不斷提升。
當前省部級以上在研項目有:
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上海服裝設計及其加工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教育部中央專項資助項目「服裝服飾博物館建設」
國家藝術科學委員會十·五規劃項目「上海近現代服飾歷史研究」
國家社會基金項目「古絲綢之路服飾藝術研究」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藝術設計歷史與美學研究」
教育部科研基金「上海近現代服飾史研究」
面對未來,學院將緊跟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堅持教育思想、觀念、方法和內容不斷改革與創新。加強與國際著名藝術院校的交流與合作,構築多層面、多途徑國際合作教育模式。面向服裝產業和藝術設計領域,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意識、扎實專業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高質量人才為目標,增強特色、加強交叉、全面發展。努力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特色學院。

J. 我想報考東華大學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請各位給點意見

東華的優點在於地處上海,分數還比較低,一般都是國家線。

熱點內容
西南大學2015博士後 發布:2025-08-13 22:35:58 瀏覽:479
清華大學熱能系博士後 發布:2025-08-13 22:31:07 瀏覽:735
泰醫考研錄取重點大學 發布:2025-08-13 22:30:54 瀏覽:712
紐約大學商學院有哪些專業 發布:2025-08-13 22:24:10 瀏覽:437
旅遊簽證讀美國社區大學 發布:2025-08-13 22:12:10 瀏覽:891
大學一級二級教授區別 發布:2025-08-13 22:03:01 瀏覽:393
西南石油大學博士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8-13 21:53:41 瀏覽:684
四川農業大學作物專業 發布:2025-08-13 21:40:02 瀏覽:746
大學生窮游利大於弊 發布:2025-08-13 21:33:14 瀏覽:20
新進研究生導師培訓 發布:2025-08-13 21:30:51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