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交通大學李愛春教授
A. 求蘭州交通大學范多旺教授、黨建武教授的聯系方式
建議不要報考這兩人的專業,就業面相對窄。另外黨老師不親自帶學生,都是他的博士帶的,要求太嚴,不好混。
B. 蘭州交通大學畢業生出過哪些領導
蘭州交通大學部分知名校友
黃 民 原鐵道部總經濟師、發展計劃司司長現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司長
郭允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部黨組成員
耿志修 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鐵路重載運輸專家
戴曉曙 中組部幹部一局巡視員副局長
高曉兵 曾任鐵道部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現任山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聶阿新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院長
董峰貴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董事長
陳務軍 上海交通大學博導,教授
馬坤全 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博士導師
徐瑞華 同濟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雷樂成 浙江大學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秦世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何義亮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榮輝 華南理工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博導
張 哲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系主任博導
拾 兵 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海洋工程系副主任博導
郭進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王在華 世界易經學會(WBCA)榮譽會長兼學術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國際易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馬建軍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富生 日本岐阜大學工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石宗利 湖南大學教授、博導
王克海 交通部橋梁科學研究院博導
田長海 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王石 深圳萬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文一波 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張建國 原中華英才網總裁
白中仁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總裁
趙偉民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
周岳溪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水污染控制技術首席科學家
張曙光 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
鮑繼懷 廣州市豐凌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力 和光集團總裁
湯建國 青藏鐵路公司副總經理
馬海民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范多旺 蘭州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丁昆 中國鐵路編組站自動化領域業界公認的首席專家
陳後金 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主任
劉維寧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博導
趙德安 西北民族大學校長 博導
賴遠明 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博導
張孟喜 上海大學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博導
張金榮 杭州地鐵公司副總工
謝正光 北京市地鐵公司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安同祥 早稻田大學教授
陳東安 蘭州軍區總醫院骨科研究所教授
譚忠盛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 教授、博導
李向前 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楊少林 圳地鐵三號線公司總經理
漆寶瑞 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黃西華 中鐵二局集團公司董事長
晉志毅 西安鐵路局副局長
林蘭生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總經理助理
張繼民 辰日中國總部總經理
李 寧 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朱本珍 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光范 海南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
邢 斌 青藏鐵路公司副總經理
馬步真 天水建築設計院院長
劉永紅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繼武 中鐵隧道局局長
趙立香 甘肅省團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王猛 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英龍 京津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
姜滿金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建新 蘭州市城市建設設計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拉有玉 蘭新鐵路新疆公司總經理
劉學良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現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蘇順虎 鐵道部運輸指揮中心(運輸局)副主任兼運營部主任
孟素荷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張 斌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董事長、總裁
張錦躍 原西安鐵路局黨委書記,現鐵道部派駐華沙(波蘭)鐵路合作組織代表,鐵路合作組織委員會副主席
方蘭珍 原鐵道部勞動和衛生司司長,現中國鐵道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郭民龍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生榮 西安鐵路局副局長
郝東周 鄭西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朱朝陽 秦皇島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杜世家 蘭州航天石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康 維 南昌鐵路局副局長
劉志江 全國鐵路總工會生產宣傳部部長
高金陽 蘭州鐵路局副局長
趙 平 蘭州鐵路局副局長、總工程師
華國賢 昆明鐵路局副局長
李爾濤 吉泰物流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湯友富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院長
白曉春 青藏鐵路公司黨委書記
朱華新 青藏鐵路公司副總經理
王在廣 烏魯木齊鐵路局副局長
許翌星 江蘇山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寧夏理工學院常務副董事長
汪紹恩 北京巨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邢 濤 蘭州鐵路局副局長
馬葉江 烏魯木齊鐵路局副局長
張喜勝 鐵十二局集團副總經理
李布英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
張陪眾 中鐵21局集團公司副局長
吳成福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武海光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經理
劉登科 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龍援青 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周孝文 鐵道經濟規劃院副院長
諶良仲美 中環境基金會副總裁
項志敏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權縣民 中交二局副總經理
史柏生 中鐵三局 副總經理
謝亞偉 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副總經理
劉永紅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榮發 鐵三院總工程師
劉林山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C. 蘭州交通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的哪位教授厲害
商躍抄進老師是研究強度理論的。他帶過我們的課,人很好,很和藹!如果你對強度方面感興趣你就報商老師的研究生。張喜全老師具體是哪個方面不是太清楚,但是帶我的列車牽引課程,也是一牛人,喜歡研究時局。方海榮老師是一位資歷較深的老師,和鐵道部副部長現京滬高鐵總負責人張曙光是同學。
D. 蘭州交通大學是幾本
蘭州交通大學是一本院校。
蘭州交通大學(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是中央部委投資省部共建重點大學,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繼續教育基地、全國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海外留學生招收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高校、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重點建設高校、「中俄交通大學聯盟」大學成員之一、「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8國47所)成員之一。
截至2016年3月,學校有研究生院、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蘭州交通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蘭州交通大學數理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蘭州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蘭州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蘭州交通大學文學與國際漢學院、蘭州交通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蘭州交通大學鐵道技術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蘭州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位於武威市的蘭州交通大學新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個學院和1個體育教學部,下設62個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
截至2016年3月,學校有教職工2253人,其中教師1580人。學校現有雙聘院士4人,博士生導師57人,教授265人,副教授525人。目前學校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25人,碩士學位979人,有276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36人在讀碩士學位,以上人員約占教師總數的84.8%。學校還聘請了240餘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為特聘和兼職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4人;學校教師中有9人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稱號,1人獲得「全國模範教師」稱號,1人獲得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獲得「國務院有特殊貢獻專家」稱號,1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2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4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入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獲得「茅以升鐵道科學技術獎」,1人獲得國家「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1人獲得「青年人才托舉工程」,1人入選「甘肅省科技功臣」,9人獲得「甘肅省教學名師」稱號,4人入選甘肅省特聘科技專家,8人獲得「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3人獲得「寶鋼教育獎」,40人入選甘肅省科技領軍人才(其中第一層次13人,第二層次27人),20人獲省部級「優秀教師」稱號,43人獲得「甘肅省園丁獎」,1人獲得「蘭州市科技功臣」,18人入選「鐵道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人入選「鐵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2人獲得「甘肅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稱號,25人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55人獲得「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共有75名專家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支團隊獲得第四屆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E. 蘭州交通大學怎麼樣
看兩點 你是文科還是理科 你是男的還是女的
如果你是男的 理科 恭喜你 到交大是你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的分數夠)交大的差不多一半的工科專業 如土木 車輛都是可以在大四畢業前100%就業的 就算是我這種報了交大 被調劑的工科類專業 大四就就業的人數也是80% 但如果你是女的 這個就不是那麼吃香了
剛剛說的是理科 如果是文科的話 勸你還是選擇西北師大 (你是甘肅的??)
on a word ,如果你是一個理科男生 ,蘭州交大能夠保證你比很多的重點學校更強悍的就業率 因為整個西北地區的鐵路建設 就是蘭州交大的天下 要知道西北如今是在發展的 鐵路局工程局 需要大量的 交大無法滿足的人數 you kown?
上面是自己打的 下面就復制一些沒用的
蘭州交通大學創立於1958年,是由久負盛名的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 蘭州交通大學正門
通大學)部分系科分劃組建而成的我國第三所鐵路高校,時名蘭州鐵道學院,由鐵道部教育局局長孟華兼任學院院長。5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學校隸屬鐵道部,實行行業辦學管理體制。2000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甘肅省石油化工學校、蘭州鐵路機械學校和蘭州鐵路運輸技術學校分別於2001年和2005年整體並入蘭州交通大學。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當初,鐵道部選定蘭州市郊北山之麓的一片荒灘為永久性校址。學校初建恰又遭遇三年困難時期,面對風沙、寒冷和飢餓的挑戰,親歷延安生活的老院長賈冰岩、老書記周道遠,帶領師生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平整土地,修蓋校舍,建造家園,走過了樹木樹人的艱辛創業之路。昔日的荒灘而今已變成樹木蔥蘢、綠草成茵的美麗校園,學校背靠的北山也不再黃土禿裸而綠樹成片。來自京、唐兩校的一批老教師,幾十年如一日,甘於淡泊,勤勉敬業,矢志不渝,身體力行,使百年交大「起點高、基礎厚、重實踐、要求嚴」的優良辦學傳統傳承至今。學校始終堅持貫徹鐵道部「嚴字當頭、鐵的紀律、團結協作、優質服務」的路風建設方針,堅持從嚴治校,規范管理,培養出一批批勝任行業工作的工程師。在滄桑勵洗的五十幾年辦學歷程中,延安精神、交大傳統、鐵路路風相互交融,反復滌盪,凝煉成「奮發向上、艱苦樸素、刻苦鑽研、嚴謹治學」的校風,鑄就了體現時代特徵的「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的大學精神。 蘭州交通大學的成立,與我國鐵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密切相關。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鐵道部創建蘭州鐵道學院,是對全國鐵路高等教育布局所作的適應性調整,旨在為西部培養鐵路建設急需的工程技術人才,並與蘭州鐵路局、西北鐵路科研所、第一鐵路工程局、第一勘察設計院、蘭州機車廠等單位一起,共同構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設計施工、生產運營為一體的西北鐵路建設體系。學校建校伊始,根據鐵路建設需要,成立了鐵道建築、鐵道橋梁及隧道、鐵道運輸、鐵道電機、鐵道機械5個系,共設置了鐵道運輸、鐵道建築、內燃機車、鐵道車輛、橋梁與隧道、鐵道通信、鐵道信號7個專業。其中,鐵道運輸系、鐵道電機系由北 蘭州交通大學
京鐵道學院負責組建,鐵道建築系、鐵道橋梁與隧道系、鐵道機械繫由唐山鐵道學院負責組建。「建設一流大學的關鍵是要建設一流的學科,建設一流學科的關鍵是要匯聚一流的人才。」當年,我國鐵道運輸學科奠基人之一的林達美教授(留美學者)、著名橋梁專家胡春農教授(留英學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博士)、著名鐵道軌道專家沈智揚教授、著名有線通信專家孫祺蔭教授、著名機械專家張殿執教授、著名無線電技術專家班冀超教授、著名數學家趙禎教授等340多名教職工於建校當年從京、唐兩校成建制地調入學校。之後鐵道部又抽調了一批留蘇科學技術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實教師隊伍,從而在建校之初就奠定了鐵路特色專業的主幹地位和專業師資的雄厚基礎。在紮根西北、艱苦創業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確立了「尚德、勵志、博學、篤行」的校訓,形成並弘揚了「奮發向上、艱苦樸素、刻苦鑽研、嚴謹治學」的校風。 蘭州交通大學八教學樓廣場
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後,學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突出工科優勢和鐵路特色,對本科教育從培養模式、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及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年來,學校進一步解放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科教興國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緊跟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步伐,積極培育和發展「大交通」特色,著重在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工夫,豐富了辦學內涵,提高了辦學層次。 俯瞰蘭州交通大學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與發展,蘭州交通大學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理、經、管、文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在土木工程、交通運輸、機械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數學等學科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優勢與特色,其中橋梁與隧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環境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車輛工程等學科具有很強實力。
最後給你舉個例子 拿 蘭州交大的車輛工程來說 全國針對火車方面的車輛工程只有 西南交大和蘭州交大 是對口的鐵道局 而鐵道局全國 多少個 你都數不過來 所以 你懂的 /////
F. 誰是蘭州交通大學最垃圾的老師
一個博士生給碩士生上課,碩士生給本科生上課的學校,所以裡面的老師都很優秀
G. 蘭州交通大學車輛工程哪些導師比較厲害啊
博導:
羅冠煒(甘肅省軌道交通裝備系統動力學與可靠性重點實驗室主任,車輛工程研究所所長,科技處處長)
王良璧(鐵道車輛熱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蘭州金諾綠色能源動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蔣兆遠(甘肅省物流及運輸裝備信息化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機電所所長,蘭州正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肅省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甘肅省特聘科技專家)
丁旺才(研究生學院院長)
褚衍東(數理學院院長,甘肅省政協常委,民盟甘肅省委員會副主委)
梅元貴(熱動所所長,師從沈志雲院士,列車過隧道國內第一人)
部分其他:
高溥(校長助理,教育部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鐵道部特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石廣田(院長,軟體工程研究所所長,蘭州智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哈工大博士後,加拿大高訪)
李萬祥(國家大學科技園技術部部長,蘭州金東明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蘭州萬創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
孟建軍(副院長)
張寶霞(正處級調研員,德國亞琛工業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牛衛中(西北地區機械設計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甘肅省機械設計教學研究會理事長)
謝廣明(北京大學工學院副教授,博導,蘭州交通大學兼職碩導)
商躍進(副院長,結構強度試驗中心質量負責人,國家級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員)
李宗剛(組建了「蘭州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多智能體系統聯合實驗室」,中國水中機器人大賽技術委員會成員,鐵道部高速列車創新聯盟入選人員,北大博士後)
蘭交大車輛是國家特色專業,鐵道部重點學科,省重點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機車車輛工程全國排前三,車輛工程在全國排名B+(包括汽車哦)。
H. 有誰知道蘭州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這幾位老師的郵箱,急,謝謝!
我告訴你,就是老師的拼音縮寫後面加@mail.lzjtu.cn
比如孫文紅:[email protected]
記得沒有s,學生的後綴是@smail.lzjtu.cn
I. 蘭州交通大學1998年校長是誰
陳宜吉:(1993.9 -- 1999.7在任)男,漢族,1939年12月25日出生,甘肅省蘭州市人,中共黨員,蘭州交通大學教授。1964年由原蘭州鐵道學院運輸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先後任教務處副處長、系主任、副院長,1993年9月任原蘭州鐵道學院院長至1999年6月。2001年退休後受學校返聘,承擔教學督導工作。現任甘肅省老教授協會副會長、鐵道學院名譽理事、甘肅省安全生產專家、甘肅省城市交通暢通工程專家、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蘭州交通大學老教授協會會長及教學督導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在教學、科研工作方面,先後主編教材、專著3部;科研成果8項,其中1項獲鐵道部科技進步獎,1項獲原國家技術監督局標准成果獎,3項獲甘肅省教學成果獎;公開發表專業及教育學術論文16篇;指導研究生8名。自1990年以來,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全省老教授貢獻獎、蘭州交通大學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更多鐵路評論請登陸 中國鐵道論壇(http://bbs.railcn.net/)
J. 蘭州交通大學強勢專業是什麼
蘭州交通大學現有教職工2355人,其中教師1293人,其中教授121人,副教授368人,博士生導師22人。為了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和政策,採取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辦法,鼓勵青年教師在校內外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自2000年起,學校實施了「青藍人才工程」,在5年內撥出1875萬元,對遴選出的125名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給予科研經費資助。目前學校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83人,碩士學位576人,有129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194人在讀碩士學位,他們約占教師總數的75.9%。學校還聘請了30餘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為特聘和兼職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4人;學校教師中有9人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稱號,1人獲國家「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1人獲「甘肅省教學名師」稱號,3人獲「詹天佑青年科技獎」,44人獲省部級「優秀教師」稱號,30人獲「甘肅省園丁獎」,1人獲「蘭州市科技功臣」,18人入選「鐵道部優秀中青年專家」,19人入選「鐵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2人獲「甘肅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稱號,18人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30人獲得「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2名教師入選甘肅省首批10名首席特聘專家,共有72名專家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目前,學校已形成了一支整體結構比較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