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副教授

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副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2 15:22:02

㈠ 求西北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老師的聯系方式

上學校的研究生學院打電話問。

㈡ 西北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西大學生來答一波~

#第三個應該是「為錢正名」的錢維迎,直言不諱的說出「金錢「的本質,糾正人們對它的態度.

在當時那個時代敢於說出如此驚天動地的言論,西大自由又富於創新的學風可見一斑。後來西北大學經濟學院也出現了許許多多在經濟學界有影響力的名人,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壓軸的應該就是王岐山了,西北大學歷史系畢業學生,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西北大學歷史學系人深以此為榮,學歷史不是如眾多家長們所說的百無一用。

㈢ 西北大學文學院都有什麼專業

藝術生貌似只可以考藝術學院和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你的情況可以考慮藝術學院動畫與新媒體專業。

西大網站更新速度慢只找到06藝術分數

06年藝術設計(文)文化課最高543最低310專業最高181最低150

動畫(文)5253131771502、動畫與新媒體藝術系

動畫專業包括動畫、新媒體藝術2個專業方向。主要側重於培養具備電影,電視,動畫創作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在電影、電視等媒體的製作崗位上從事動畫原畫,動畫創意設計和編導,三維電腦動畫創作等方面工作的專門藝術人才。

動畫

動畫設計

素描、色彩、三大構成、中外美術史、藝術概論、電腦美術設計(coreldrawphotoshop

illutrator)、動畫概論、中外電影史、非線性編輯、影視片頭製作

美術場景設計、動畫速寫與慢寫、動畫造型、動畫技法、電腦三維動畫製作等

新媒體藝術

數碼圖形基礎、計算機插圖寫生、數碼攝影、數碼動畫、數碼聲響、網站設計、三維動畫、數碼視頻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有:電腦設計技術的實際應用、寫生、攝影、動畫製作、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國防教育、勞動等。總學分168分。其中通修課程學分158分,課外附加學分10分。

文學院現轄中國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教育、廣播電影電視三系。設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教學、戲劇影視文學3個本科專業,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後流動站。有在校學生生1000餘名。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本專業培養在戲劇、廣播、電影、電視方面具有相當基本理論、劇本創作和藝術策劃的素養和能力,能夠勝任廣播電台、電視台、電影製片廠、影視發行機構、報刊社、劇院(團)等部門的文藝創作、策劃、編導、編輯、采訪和理論研究、宣傳工作,以及能夠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影視劇本創作、戲劇劇本創作、影視名作賞析、戲劇名作賞析、表演藝術、導演藝術、廣播電視欄目策劃、影視市場與營銷、中外電影史、中外戲劇史、電影概論、廣播電視概論、藝術概論、美術概論、音樂概論、影視評論等。

藝術學院下設藝術設計系、動畫與新媒體藝術系、美術學系和中國書畫研究中心、術設計中心、動畫與影視製作中心。擁有專、兼職教授、副教授17人,教師30餘人,學科梯隊合理,教師專業素質良好。具有裝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廣告設計,動畫、新媒體藝術6個本科專業方向以及中國書畫創作與理論研究、裝潢設計與理論研究、視覺傳達、商業繪畫、裝飾藝術、廣告設計等6個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專業方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千人。

㈣ 西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作為一個大二的學生,來西北大學快兩年了,我對它也是有著很深的感情的。

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學風踏實,學校的師資還是很強的,雖然數量比不上那些巨無霸大學,但難得可貴的就是老師整體的素質都比較好。

我的興趣比較多,雖然我是個文科生,但很喜歡跨專業去蹭課,特別是理科專業,總感覺很新鮮很有趣。

接下來我介紹幾個老師,他們是我認為比較值得去蹭課的。他們的課絕對會讓人耳目一新。

1.王鵬程教授,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現在是文學院的老師。他的課主要是現當代文學類,王老師講課非常有特色,雖然他不笑,但卻非常認真,思想很寬泛很客觀,他的課能讓學生學到一種批判精神。經常講一些現代文學史課本上了解不到的東西,特別是能夠顛覆我們平常的認知,這非常的引人入勝。

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㈤ 西北大學文學院的學位點

●中國古代文學 為國務院批準的首批碩士授權點,1988年獲准為陝西省省級重點學科,2003年批准為博士授權點。張西堂、傅庚生、劉持生、宋漢濯、安旗、趙俊玠、薛瑞生、閻琦、費秉勛、房日晰、雷樹田、張懷榮等先生曾為本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學科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研究,以《詩經》研究、《史記》研究以及漢賦研究凸顯實力;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研究,以地域文學、佛教與文學、士族文學等研究最見實力;宋元明清文學研究,以作家、作品的專題、專書研究最有特色。本學科帶頭人為博士生導師李浩教授和李志慧教授,梯隊成員有劉衛平副教授和張文利副教授(博士)、成明明副教授(博士)、方蘊華副教授等。
●中國審美文化史 為歷史學一級學科自主設置的二級博士點,掛靠於文學院。該學科以中國文學、藝術、宗教、民俗、文物等為主要研究對象,重在探討其審美特性、風尚、趣味、流派等,取得了顯著成績。學科帶頭人為博士生導師張弘(普慧)教授、方光華教授、謝陽舉教授等。
●中國古典文獻學 本學科是與中國古代文學攜手發展起來的,2003年獲准為碩士授權點。黎錦熙、高亨、張西堂等先生為本學科最早的奠基者;李雲逸、閻琦、薛瑞生、費秉勛等先生亦為本學科的發展貢獻良多。本學科在古代文獻典籍的輯佚、校勘、注釋,古代作家別集的整理、古代碑刻的收集和釋讀等方面,成績斐然,影響廣泛。博士生導師韓理洲教授、賈三強教授、郝潤華教授、吳敏霞研究員為學科帶頭人,梯隊成員有李芳民教授、孫尚勇副教授(博士後)等。
●文藝學 本學科曾聞名全國,是西部地區文藝學學科的重鎮之一,為國務院批準的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校級重點學科。20世紀30、40年代,著名文藝理論家楊晦、著名中國文學批評史家羅根澤曾在這里執教。1950年代後,郝御風、劉建軍、張學仁、董丁誠、陳惠欽、張孝評、毛黎村、劉秀蘭等先生都為本學科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本學科在文藝美學、中國古代文論、中西詩論、西方文論、馬列文論、當代文化批評等方面成果累累。學科帶頭人為博士生導師段建軍教授,梯隊成員有袁峰教授、楊立民教授、時曉麗教授(博士後)、吳寶玲教授、趙小雷副教授等。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為較早批準的碩士授權點。單演義、張華、孟昭燕、蔣樹銘、閻愈新、李魯歌、周健、趙俊賢、劉建勛、魏秀琴、蒙萬夫先生等都為本學科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本學科在魯迅研究、周作人研究以及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當代小說史、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流派史及陝西當代作家專題研究方面實力雄厚。學科帶頭人為任廣田教授、周燕芬教授、楊樂生教授,梯隊成員有劉應爭副教授、姜彩燕副教授等。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本學科於1998年獲准為碩士授權點。本學科曾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石昭賢、雷成德、薛迪之、曹汾、楊昌龍等先生,以其深厚的學術素養與厚重的著述,為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學科帶頭人為梅小雲教授,梯隊成員有雷武鋒副教授、張娟芳副教授、張青副教授等。
●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 本學科1998年獲准為碩士授權點。吳天惠、馬天祥、邊興昌、郝萬全等先生是本學科的奠基者。本學科在現代漢語、方言研究、漢字規劃研究、辭書編纂、第二語言教學研究等方面,都有突出成績。學科帶頭人為張崇教授、王軍虎教授,梯隊成員有申麗霞副教授、陳敬璽副教授。
●漢語言文字學 本學科曾經楊春霖、張志民、郗政民等知名學者的努力,形成良好的學術傳統。在古漢語詞彙研究、音韻學研究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績,學科帶頭人為趙小剛博導、劉百順教授、沈文君副教授等。
●美學 本學科曾經在劉建軍教授的帶領下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實力的學科。在文藝美學、中國美學史、宗教美學、詩歌美學等方面做出了較為出色的成績。學科帶頭人為博士生導師祝菊賢教授,梯隊成員有谷鵬飛副教授。
●電影學 本學科於2003年被批准為碩士授權點,為西北地區唯一的電影學碩士點。本學科已形成了電影理論、中外電影史、影視劇本創作、影視產業管理4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中國西部電影藝術的探求上,引起了電影學界的廣泛關注。學科帶頭人為張阿利教授、延藝雲教授,梯隊成員有曹小晶副教授、高字民高級工程師、薛凌副教授、郭越副教授、楊欣講師、孫陽助教、趙濤助教等。

㈥ 西北大學中文系老師名單

請到西北大來學中文系網站源上去找:http://wxy.nwu.e.cn/img.aspx?id=34。

全院在崗教職工70人,專任教師59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講師與助教23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46人(博士後7人)、碩士學位者13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3人。

㈦ 西北大學文學院的師資概況

文學抄院現有在崗教職工66人,專任教師襲51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8人,講師與助教14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29人(博士後6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學位者19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人,已形成了一支職稱、學歷、學緣、年齡等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㈧ 西北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方面的老教授都有哪些,尤其是那些比較有威望的老教授~

先秦兩漢有劉衛平;
魏晉隋唐有李浩、李芳民、孫尚勇;
宋元明清有賈三強、張文利。

㈨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的人才培養

碩士生培養 入學時間 研究生姓名 學位論文題目 單位 1978 董英哲 先秦諸子論道研究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1979 任大援 陳確哲學思想概論 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文化研究所教授、副所長 1981 王光照 唐代佛教寺院壁畫 中國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項賢慶 荀子倫理思想研究 安徽省政府督查室副主任 1983 李禹階 老子思想研究 重慶師范大學教授、副校長 李曉東 中國封建家禮 自由職業 1984 任澤峰 先秦儒道政治意識比較 中華供銷合作總社 1985 陳國慶 嚴復啟蒙思想新論 西北大學
社科系教授、主任、博導 馬克峰 辜鴻銘的中西文化觀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 1986 張運華 先秦時期的「氣」范疇 五邑大學教授、黨委紀委副書記 1987 方光華 試論佛學對中國本體學說的發展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導;西北大學副校長 韓健平 老莊人生哲學初探 中國社會科學院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研究員 1989 吳 銳 中國宗教與政治權威的起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徐惠琪 二程思想與佛學的關系 病故 1990 陳玉京 中國古代自然哲學 總政 梁 濤 禮與中國古代文化 中國人民大學
國學研究院副教授 1992 武占江 劉古愚思想研究 河北經貿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 1993 趙 旗 宋代書院研究 西安郵電學院社科部副教授 1994 吳炫靜
(韓) 老莊「自然」之學 返回韓國 1995 劉 豐 中國早期「道」論的發展 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副研究員 1996 江向東 先秦名家思想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後 鍾湘鴻 楊度思想研究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1997 宋玉波 唯識學在中國的理論發展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講師 朱曉紅 王夫之關於《中庸》思想的研究 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副教授 馬增強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新論 西安體育學院社科部副教授 喬小娥 先秦名家與諸子關系 已故 趙 瑛 戊戌辛亥間陝西教育變革 寧波大學法學院講師 1998 吳國源 李約瑟難題史 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張秀玉 先秦儒道關系 天津工業大學講師 1999 尚建飛 先秦陰陽五行說的歷史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王建宏 《大學》流變初探 陝西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 朱丹瓊 《肇論》的思想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2000 王寶峰 《西銘》與天地境界比較研究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陳海華 韓非子法家思想研究 未詳 方洪波 早期道家思想生態哲學價值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社科部講師 孟慶荷 侯外廬對明清之際
早期啟蒙思想的研究 不詳 2001 馬菊霞 論春秋時代的禮治思潮 西安體育學院人文學系講師 李江輝 論章太炎的漢晉學術史研究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陳景聚 姚際恆、崔述與方玉潤的《詩經》學簡論 西安財經學院社科部講師 王軍福 亞細亞生產方式與
侯外廬的中國古代社會史研究 西安公路交通技術學院講師 章曉丹 《淮南子》的生態世界觀簡論 陝西師范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鄭 熊 王夫之對孔子的研究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趙麥茹 漢唐《孟子》學研究 西北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生 2002 劉延苗 玄學社會歷史觀初探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張 勇 南北朝《周易》學研究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黃曉軍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研究 陝西省社科院人文雜志社編輯 翟紅霞 蔡元培職業教育思想研究 陝西省廣播電視局 李曉星 1919-1949陝西地區文化思想 中共陝西省委黨校信息中心 王俊傑 黃宗羲的詮釋學思想 西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師 張彤磊 戴震的經典詮釋學思想 湖南常德文理學院人事處 陳張林 《唐律疏議》的法律詮釋學思想 自由職業 馬 毓 《史記》的史學詮釋學思想 西安思源學院 2003 張顯棟 試論董仲舒的天的哲學思想 中國刑警學院學生處 朱 俊 荀子的禮學思想 雲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研究所 王 強 王陽明「致良知」命題的詮釋學思想意義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侯步雲 韓愈的儒學思想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李 君 章太炎的宗教觀 青島大學 殷向飛 《天演論》與
進化論在近代中國的傳播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閔 軍 武則天時期的宮廷佛事活動研究 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郭 茜 有無·自然·生命——
論魏晉玄學的主題 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生 韓艷秋 人之追問——論南宗禪思想的初期發展及其現代心理學意義 未詳 苗彥愷 朱熹與黑格爾倫理思想之比較 河南科技學院人文學院 夏紹熙 海德格爾與老莊思想的初步比較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2004 閻海文 東漢前期的經學研究 復旦大學博士 王 珺 試論唐玄宗時期沐浴文化 黃 勇 論牟宗三的朱子學 西大博士 吳保傳 先秦儒道時間觀念史比較研究 西大博士 2005 趙 娜 唐玄宗時期佛教法術現象探析 西大博士 趙 虎 早年章太炎與西方自然科學 復旦博士 趙文朝 《抱朴子》養生思想綜論 西大博士 韓國慶 莊子自我學說淺探 中山大學博士 秦 奮 孫中山民族思想初探 寶雞報社 耿 峰 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 大荔中學 王雲雲 先秦儒家學習思想研究 西大博士 李旭然 王安石政治思想研究 西大博士 2006 陳西 王夫之美學思想研究 回原籍 張海 民國時期黃炎培對職業教育的貢獻(1912—1937) 理工大輔導員 路傳頌 自然與自由——莊子與康德的兩種思路 西大博士 李璐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佛道之爭 趙 標 戴震對宋明理學的批判 西大博士 王紫佳 梁漱溟的比較文化觀 鳳鳴 熊十力體用哲學之研究 西大文化遺產學院 萬宏強 王夫之心性論 張軍 試論《管子》的環境思想 西大博士 李進鵬 牟宗三易學思想研究 海南農墾中學 王顯波 《新世紀》中吳稚暉的無政府主義思想 駐馬店中學 2007 田探 孔孟「仁」道思想及其實現 讀博 白立超 荀子思想內在思維方式研究 讀博 范新可 先秦儒家典籍中所見的社會救助事跡及思想 姚雷娜 帛書《老子》若干章句讀解 陳鑫 僧肇的認識論思想 讀博 聶希 夫婦與朋友 李長海 柳宗元學術思想研究 范軍娣 王陽明的心身之學 蘭梁斌 近現代中國自由主義的傳統觀(1895-1969) 讀博 周蜜 侯外廬的章太炎思想研究 2008 袁志偉 遼代華嚴思想研究 讀博 韓永志 侯外廬土地國有論及其思想史意義 讀博 全召軍 任繼愈的佛學研究 西藏報社 楊方方 胡適的中國思想史研究 榆林中學 聶 雲 馮友蘭的孔子研究述評 安徽某中學 謝麗莎 馬相伯的宗教思想 雲南某中學 任永亮 錢穆的中國史觀 讀博 周後燕 陳榮捷朱子研究述評 河南安陽某中學 代 超 懷特海與《周易》過程觀比較 讀博 曹國洲 《禮記》所見的禮學和人的完善思想初探 銅川公務員 胡彬 推遲 2009 荊體琛 《尚書》所見西周時期的政治思想 張麗萍 《莊子「心」論》 張輝 東晉南北朝三教關系 曹振明 隋唐關中華嚴思想研究 馮倩 唐玄宗與佛道教 巫殷波 黃宗羲的宋明理學研究 李雲 孫子軍事思想研究 博士生培養 入學時間 研究生
姓名 學位論文題目 工作(或學習)單位 1986 李曉東 宋明理學與禮學 自由職業 1988 麻天祥 佛學與晚清社會思潮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宗教學系教授、博導、主任 趙瑞民 宋明理學和政治哲學 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 1990 方光華 中國近代史學學術史論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導、西北大學副校長 1991 張運華 兩漢道家思想述論 五邑大學教授、宣傳部部長 1992 謝揚舉 中國文明起源與儒道關系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導、副所長 袁 峰 魏晉玄學與文學 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 李賓漢
(韓) 中國宗教與思想 美國哈佛大學東方文化中心 1993 張茂澤 賀麟學術思想述論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程 鋼 焦循學術思想研究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文化素質辦公室副主任 梁 濤 儒家五常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
國學研究院副教授 1994 趙小雷 法家與先秦諸子的關系 西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史炳軍 梁漱溟學術思想研究 麗水學院人文部教授、主任 1995 武占江 中國古代思維方式研究 河北經貿大學新聞系教授、主任 肖永明 北宋新學與理學 湖南大學嶽麓文化書院
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導、副院長 歐陽軍喜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 1996 趙 旗 心學與禪學 西安郵電學院社科部副教授 陸建猷 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1997 劉惠琴 北朝儒學與經學 山東煙台師院
歷史與社會學系副教授 田沐臣 《禮記》與禮治 陝西省委辦辦公廳綜合一處 魏哲銘 先秦婚姻文化研究 西北大學圖情系教授 1998 張曉虎 周代宗教思想的演進 徐州礦業大學
文法學院教授 韓 星 儒法政治文化源流述論 陝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 王美鳳 先秦倫理思想研究 西安文理學院副教授 李 剛 道治主義論 長安大學
人文學院副教授、副院長 1999 陳春會 考古學與先秦宗教思想論綱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丁德科 先秦儒道一統思想述論稿 陝西省財經學院
教授、副校長、博導 陳 博 從理想社會構思到社會政治實踐——黃老思想與漢初政治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 王 錕 20世紀的孔子 浙江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教授 2000 宋玉波 佛教中國化歷程研究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講師 彭國興 20世紀前半期中國關於科學社會功能的認識研究 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學院
副教授 蘭 天 中國佛教早期判教理論述評 西北政法大學哲學系 副教授 馬增強 《儀禮》思想研究 西安體育學院人文學系副教授 時曉麗 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研究 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娟芳 二十世紀西方《老子》研究 西北大學文學院講師 田延峰 秦思想研究 ——
以秦統一前的思想發展為核心 寶雞文理學院教授 崔 銳 秦漢時期的女性觀 陝西教育學院副教授 張永攀 英國侵藏的最後十年(1937-1947) 中國社科院亞非所 2001 周益鋒 晚清海防思想研究 西安政治學院政治系 周溯源 論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
關於治亂興衰的思考 《求是》雜志社
文史編輯部編審、副主任 江心力 二十世紀上半期荀學發展研究 山東聊城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王長坤 先秦儒家孝道研究 西安理工大學
人文學院社科系副教授、副主任 周淑萍 兩宋孟學研究 陝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陳一梅 漢代文獻思想研究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副教授 2002 王 雪 《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講師 陳戰峰 宋代《詩經》學與理學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講師 孫學功 馮從吾學術思想研究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社科部副教授 趙萬峰 二十世紀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義的教育思想及實踐 西北大學211辦副研究員 寧國良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道家思想研究 湘潭大學
成人教育學院教授、院長 朱丹瓊 科學個案研究與
中國科學觀的發展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講師 李海波 死亡學視野中的
中國佛教死亡觀研究 西北大學
西北史研究所講師 程 遠 先秦戰爭觀研究 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教授 潘俊傑 先秦雜家研究 中國石油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趙 璐 晚清義利觀研究 西北大學社科系副教授 車冬梅 晚清理學學術研究 西安理工大學
人文學院社科系講師 劉 歡 西漢文學思想研究 西北大學學報編輯部編審 曾 加 張家山漢簡法律思想研究 西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2003 梁安和 賈誼思想研究 咸陽師范學院
歷史系教授、副主任 王欣瑞 民國鄉村建設思想研究 西北工業大學 沈秀芳 (退學) 王寶峰 李贄儒學思想研究 西北大學社科系 張瑞雪 先秦儒家法思想研究 西北大學社科系講師 藺靖華 (退學) 李桂民 荀子思想與戰國時期的禮學思潮 山東聊城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004 陳榮慶 荀子與戰國學術思潮 江西省宜春學院教授) 鄭 熊 宋代《中庸》學 西大思想所 李江輝 晚清江浙禮學研究 西大思想所 王元琪 道咸同時期漢學研究 西北大學社科系 付粉鴿 老莊生命哲學研究 西北大學社科系講師 2005 張 勇 朱熹理學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西安財院 線 文 晚清重商思想研究 陝西師大經管學院 肖建原 王夫之對道家的研究與評價 陝西師范大學心理學系 劉延苗 章學誠史學哲學研究 西安體育學院 2006 王建宏 王陽明思想再評價 西北大學哲社學院 夏紹熙 老莊「自然」觀念的產生和變化 西大思想所 張建民 宋代《尚書》學研究(抽查) 西安郵電學院 侯步雲 北宋的《春秋》學研究(抽查) 陝西科技大學 王 強 老子與先秦思想 西安政治學院 朱曉紅 先秦軍事法思想研究 西安政治學院 2007 吳保傳 社會與學術:黃宗羲與明清學術思想史的轉型 陝西科技大學 鄭建鍾 北宋仁學思想研究 黃勇 推遲 楊曉莉 20世紀上半葉陝西地區的法學思想與法學實踐研究 2008 趙娜 北宋「文字禪」研究

㈩ 西北大學文學院的學科建設

學院現設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教學、戲劇影視文學3個本科專業,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後流動站。 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為國務院批準的首批碩士點,2003年又獲批為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審美文化史為2006年自主設置博士學位授權專業,由文學院負責管理,中國語言文學於2007年獲批為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自20世紀80年代起,即在全國同類學科中享有廣泛而良好的聲譽,也是全國同類專業中較早獲得碩士授權點的專業。1990年後,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中國古典文獻學、電影學等4個專業相繼獲准為碩士授權點。在第10批碩士點申報中,中國語言文學被批准為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美學碩士點也同時獲得。 1988年,中國古代文學學科被評為陝西省省級重點學科,2004年獲「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先進集體」稱號,2007年中文學科被整體列入「211工程」三期省級建設項目。2000年漢語言文學專業被確定為西北大學校內人才培養基地,2003年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名牌專業」,2009年被評為校級特色專業。2004年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獲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獎,2008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中國古代文學、文學概論、古代漢語3門課被評為陝西省「精品課程」。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學評建中,我院的本科教學受到教育部專家組的積極肯定和高度贊揚。 西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是與本校的中國古代文學、歷史文獻學及漢語言文字學等學科同步發展起來的。現有教師和科研人員4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0人,具有碩士學位者10人,博士生導師17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本學科在中國古代文學學科下設中國古代文學文獻研究方向,已招收博士生三屆。本學科相繼出版了一批高質量的學術著作,在全國有影響的期刊發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主辦了多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國務院古籍整理委員會、全國高校古委會以及陝西省政府和陝西省教育廳等不同層次的數十個科研項目,並有多項成果獲得國家及省部委的獎勵。
西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科的設立及學術研究的歷史,由來已久。粵自二十世紀初,新潮湧起,西雍亦與時俱變,陝西大學堂創設,迭經百年,不斷壯大。文獻學之教學與研究人才濟濟,成就輝煌,並形成經部文獻與史部集部文獻並重、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並重、人文文獻與科技文獻並重的學術傳統。高亨先生在先秦文化史及古籍校勘考據方面成果斐然。高明、蔣天樞等一批學界宗師亦曾先後傳道於此。
本學科成員參與了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儒藏》精華本、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儒藏》編纂與研究」、《漢字形音義演變大字典》、《近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詞源詞典》等的研究,不久將結題面世。
本學科又與陝西省社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聯合,共建西北大學文獻學科。該所為陝西省古籍整理研究的重鎮之一,所編《全唐文補遺》和《陝西碑刻》叢書,以及以吳敏霞研究員為代表的一批中生代學者,頗為國內外文獻學界倚重。雙方聯手,勢必會將西北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西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肇端於1902年陝西大學堂所設「中學門」及「西學門」轄屬的「文語科」,歷經百年,不斷壯大。1923年國立西北大學時期,已設立了文學院。1924年,魯迅先生曾應邀講學於此。1937年抗戰爆發,西北聯合大學成立,其文理學院下設國文系。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復名國立西北大學,文學院為學校主要院系之一。1949年後,高等教育實行院系調整,撤消院級建制,遂又改稱中文系。1994年,為適應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學校在原中文系基礎上,成立了文學藝術傳播學院。2001年,學校恢復原文學院之舊名。
著名學者黎錦熙、羅常培、胡小石、曹靖華、楊晦、羅根澤、高亨、蔣天樞等曾在校執教;張西堂、傅庚生、劉持生、郝御風、宋漢濯、單演義、楊春霖等先生亦長期設帳講學於此;安旗、馬天祥、張華、劉建軍、張學仁、雷成德、趙俊賢、薛瑞生、薛迪之、楊昌龍、周健、曹汾、趙俊玠、房日晰、費秉勛、韓理洲、閻琦、雷樹田等仍筆耕不輟,新著迭出;王啟興、董乃斌、邊興昌、王富仁、同向榮、張中良、吳予敏、方兢、倪文東、牛宏寶等學者曾在本學科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知名學者何西來、王富仁、薛天緯、黨聖元、羅鋼、張永清,知名作家雷抒雁、賈平凹、遲子建,知名編劇及導演張子良、黃建新、周友朝、張曉春,知名新聞工作者馬利、萬武義等均畢業於本學科。本學科被學界和媒體譽為「唐代文學研究重鎮」、「作家搖籃」。
本學科現有在崗教職工69人,專任教師5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講師與助教20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32人(博士後7人)、在讀博士2人、具有碩士學位者18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2人。
本學科現設有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審美文化史兩個博士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共8個二級學科)和美學、電影學、宗教學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另設有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教學、戲劇影視文學三個本科專業。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審美文化史為省級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學專業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與陝西省「名牌專業」,中國古代文學、文學概論、古代漢語、影視作品解讀四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陝西文學古今演變研究」為陝西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特色學科,「漢唐文化與陝西文學發展研究中心」獲批為陝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近五年,本學科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項,國務院古委會及高校古委會課題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10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4項、省教育廳等科研課題22項;出版學術著作6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及文藝作品520餘篇;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24項、廳局級獎勵20餘項。
本學科主編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刊《唐代文學研究》,主編《魯迅研究年刊》(1974-1992共18期);編輯「西北大學語言文學研究叢刊」,已推出四輯20種著作;協辦《陝西詩詞》、《小說評論》、《美文》。

熱點內容
東北電力大學特色專業 發布:2025-08-16 09:23:00 瀏覽:594
大學老師送錢 發布:2025-08-16 09:22:55 瀏覽:528
中南民族大學教授張英 發布:2025-08-16 09:01:07 瀏覽:990
復旦大學戲劇專業 發布:2025-08-16 08:51:44 瀏覽:8
天津大學2018考研擬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16 08:46:08 瀏覽:984
2017大學招生專業 發布:2025-08-16 08:39:37 瀏覽:21
大學生當兵真的好嗎 發布:2025-08-16 08:18:49 瀏覽:575
薩拉戈薩大學專業 發布:2025-08-16 08:15:05 瀏覽:334
吳波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發布:2025-08-16 08:14:54 瀏覽:829
廣東工業大學老師工資待遇 發布:2025-08-16 08:01:0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