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著名教授
『壹』 程茂基安徽農業大學教授
程茂基教授,男,1968年出生於中國,獲得博士學位,是安徽農業大學的教授,同時擔任校科技處副處長的職務。他還是安徽省高校骨幹教師,主攻動物營養和飼料學的教學和研究。程教授特別在生物飼料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主持並完成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迄今為止,他已經發表了超過40篇學術論文,並主編及參編了2部教材與著作。他的專業特長包括動物營養和生物飼料生產技術。
在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學術界,程教授的貢獻和影響力不容小覷。他的研究不僅豐富了學術界對動物營養和飼料學的理解,也為生物飼料的生產技術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可能性。通過主持並完成的科研項目,程教授不僅推動了學術進步,也為行業的實際應用帶來了積極影響。
在程教授的領導下,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學術氛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他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喜愛,他不僅教授學生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程教授的教材與著作,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資源,也為行業內的專業人士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程茂基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豐富的科研經驗和卓越的領導才能,在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乃至整個學術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他的工作不僅促進了學科的發展,更為培養新一代的科研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
『貳』 安徽農業大學最牛教授
安徽農業大學黃守均副教授講的很好,很溫柔。黃守均,男,副教授。所在單位是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簡稱「安農大「,坐落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學校設有「皖江學者獎勵計劃」4個特聘教授崗位和3個講席教授崗位。學校有6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創新體系崗位科學家,7位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2位國家產業創新體系綜合試驗站站站長。
『叄』 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的名師簡介
男,教授,現任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研究作物品質改良與作物分子育種。
1963年4月生,1991年獲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博士學位。1993年被聘為副教授,1995年被評選為安徽省首批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1997年被聘為教授,2001年聘為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農業部小麥專家組成員,安徽省小麥高產攻關首席專家,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小麥專業組副組長,九屆安徽省政協委員,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理事,安徽省糧食專業協會麵粉分會常務理事,安徽省農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
在國內較早的開展了高分子麥谷蛋白亞基在小麥品質改良中的應用以及低多酚氧化酶小麥品種資源篩選及遺傳分析研究,先後主持或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948」項目、農業部行業科技專項、農業部小麥轉基因重大專項、省重大科技專項等在內的30多項科技項目。主持選育了多個國審和省審小麥新品種,包括安農92484、皖麥33、皖麥41、皖麥42、皖麥48、皖麥49、安農0305等,其中課題組育成的「新安農2號」等優質資源材料,被育種單位廣泛用作親本。圍繞相關主題,發表了一批有創見的學術論文,其中5篇被SCI收錄。1999年,優質麵包小麥新品種「皖麥33」獲得農業部、科技部優質農作物新品種後補助。主持完成的「優質小麥新品種選育及其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第二完成人承擔的「江淮區域小麥高產工程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09年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第二完成人承擔的「優質小麥新品種皖麥33(安農8729-10)綜合增產技術」獲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作為第三完成人承擔的「小麥品種澱粉品質及糯性變異的研究」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三等獎。並在2001年度獲安徽農業大學科技先進個人一等獎,2004年獲安徽省第五屆青年科技獎。 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研究作物遺傳育種,主攻作物品質改良。
1955年1月生,安徽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2010),省第三批學術技術帶頭人(2011,已公示)。個人主要經歷:
1973年12月長豐縣雙墩中學高中畢業;1974年1月至1978年1月原籍務農,曾於1976年11月至1978年1月任石澗村(大隊)黨支部副書記。
1978年2月—1980年1月:安徽農學院技工班學生,任班長;
1980年2月—1986年8月:安徽農學院農學系教輔;
1986年9月—1989年7月:安徽農學院農學系碩士生;
1989年8月—1992年8月:安徽農學院農學系助教;
1992年9月—1997年11月:安徽農業大學農學系講師;
1995年9月—1998年7月: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
1997年11月—2000年6月:安徽農業大學農學系副教授;
2000年7月— 至今: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
1998年11月—2004年6月:安徽農業大學農學系副主任;
2004年7月—2005年6月: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
2005年7月—2010年6月: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常務副院長;
2010年7月— :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 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作物高產高效栽培理論與技術。
1963年6月生,1985年7月留校任教。主要從事作物栽培學教學、科研與科技服務工作。現任研究生學院第一(農學院)黨支部書記,現代農業技術研究所所長,安徽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栽培崗位專家,安徽省「115」小麥創新團隊成員;2009元月至2010年12月曾掛職任銅陵市郊區副區長。主講《作物栽培學》、《農學概論》等農學類本專科生與碩士研究生課程;先後承擔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等科研項目20多項;先後獲得省(部)級科研、教學成果和獎勵8項,安徽省及安徽農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4次,科技部「十一五」糧豐工程先進個人1次;發表論文30多篇。

『肆』 安徽農業大學的知名校友
安徽農業大學的知名校友主要有:李家洋、江澤慧、錢克明、宛曉春、方精雲、張守攻、陳彬藩、彭鎮華等。
現分別介紹如下:
1、李家洋
男,1982年於安徽農學院取得學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所長,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2004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2011年10月任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安徽農業大學榮譽教授。
2、江澤慧
女,1960年6月畢業於安徽農學院林學系。曾任安徽農學院林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林學系黨總支副書記、書記,副院長,1993年2月起任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現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協常委,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花卉協會會長,國際竹藤組織(INBAR)董事會聯合主席,國際竹藤網路中心董事會主席;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加拿大Alberta大學名譽博士。
3、錢克明
男,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安徽農學院農學專業學習。現任商務部副部長。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200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科技開發總公司總經理、國際合作與產業發展局副局長、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4、宛曉春
男,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學院茶業系,1985年畢業於安徽農學院獲碩士學位。現任安徽省科技廳廳長、黨組書記、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安徽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5、方精雲
男,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學院林學系。現為北京大學生態學系主任、教授、長江學者,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植物所研究員、所長。
6、張守攻
男,1977級安徽農學院林學專業畢業。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分黨組書記、院長,院首席科學家,博士生導師;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治沙及沙業學會副理事長;福建省人民政府科技顧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4)安徽農業大學著名教授擴展閱讀:
安徽農業大學的前身是1928年在原省會安慶創辦的省立安徽大學,1939年因抗日戰爭爆發被迫停辦,1945年復建國立安徽大學,1954年獨立為安徽農學院,1979年成為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1995年更名為安徽農業大學,199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13年成為安徽省重點支持的四所高水平大學之一。
截至2020年4月,安徽農業大學科研經費連續5年位居安徽省屬高校第一位, 共有19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80個,具有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類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安徽農業大學
『伍』 王星明個人介紹
王星明,是一位資深的學術專家,現任安徽農業大學的教授職務,同時擔任教育工會副主席以及碩士生導師。他的學術生涯始於1982年,那年他從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並即刻開始了在安徽農業大學的教學工作。
1989年,他又進一步深造,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生班。期間,他在2004年至2005年間,還曾赴美國麻省罕布希爾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交流,這無疑豐富了他的學術視野和研究經歷。
在教學領域,王星明教授專注於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倫理與文化以及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他主講的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語文》和《倫理學》等,這些課程深受學生喜愛,對學生的品德和人文素養培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學術研究方面,他已經發表了《教育的人性:關懷與愛——關於諾丁斯教育理論的哲學思考》、《「關懷倫理」視閾下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等二十多篇論文和著作,深入探討了教育、倫理和文化等領域的關鍵問題。他還主持了多項省級和校級的科研項目,如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安徽省高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等,展現了他在學術界的卓越貢獻。
(5)安徽農業大學著名教授擴展閱讀
王星明 男,1934年生。1960年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核子物理專業畢業,本科。1988年評為高級工程師。1990年又晉升為高級講師。現從事物理教學工作。譯有《現代生產組織者》、《開拓自己的才能》兩書。精通俄語。先後任安徽大學物理系主任、安徽大學科研處負責人,華東冶金學院教務處長等職,並出版譯著:《經濟預測的統計問題》、《社會生產效益》、《日本資本輸出的新趨勢》等逾百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