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教授王世強
1. 數學教育家傅種孫先生有多牛
近些年,中國現代數學雖然算不上世界一流,但是,人們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中國數學的崛起,中國正在朝著數學大國和強國邁進,一大批頂級數學科研人才,正在世界數學界閃耀星光。中國現代數學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當然與那些默默無聞的數學教育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例如,率先將數學邏輯、數學基礎引入中國,為中國的數學教育和普及奉獻一生才智與心血的偉大數學教育家傅種孫先生。

《初級混合數學》課本
傅種孫為國家培養數學人才以外,他對於中國數學教育事業的推進,也有著功不可沒的成績。為了完善高校的數學教育歷程,傅種孫和他的同事一起進行了數學課程的改革實驗,他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將算術、代數、幾何、三角等諸多數學內容混合編寫,又根據上課的經驗進行反復修改,最終共6冊的《初級混合數學》這套教材被多所學校選用,對於當時的初級數學課本而言,這是一次質的飛躍。
熱愛數學教育的傅種孫先生,與華羅庚教授一起舉辦過中國第一屆數學競賽,他還參加過中學生數學小組座談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啟發孩子們對於數學的興趣。1962年,傅種孫突發疾病逝世,他逝世以後,家屬根據他的遺願,將先生的畢生藏書全部捐給了北京師大的圖書館,這位將一生都獻身給中國數學的偉大數學教育家,值得後人永遠緬懷。
2. 吳虹的履新報道
9月3日上午,生命科學學院在金光生命科學大樓鄧祐才報告廳召開全院教職工大會,宣布北京大學關於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的任命決定。王恩哥校長攜組織部部長郭海等一行出席會議,翟中和院士、朱作言院士、趙進東院士、朱玉賢院士等生命科學學院教職工約7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柴真主持。
北京大學組織部郭海部長代表北京大學宣讀了關於生命科學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的任命決定:院長吳虹,副院長柴真(兼)、王世強、李沉簡、郭紅衛;原班子成員自然免職。郭海部長還介紹了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的產生過程,並對新班子寄予厚望,相信他們一定會帶領生命科學學院做出更好的成績。
前任院長饒毅代表上一屆領導班子感謝全院教職工在過去的六年裡所給予的工作支持。他表示,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學院發展,自己也將作為普通教授的一員繼續為學院貢獻力量。
新任院長吳虹代表新一屆行政班子向出席會議的校領導和學院教職工介紹了班子成員的職責分工,並闡述了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科學研究和公共平台建設、學生工作、行政管理、校友聯絡等各方面工作的設想,以及具體的可行措施。吳虹院長認為,在未來五年的發展中,生命科學學院最重要的任務是明確定位和目標,理性認識學院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扎扎實實地開展實際工作。學院的未來掌握在每一位教職工自己的手裡,必須依靠學院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去創造;作為新一屆領導班子,要帶領大家積極迎對挑戰,把握機遇,主動出擊,為學院在全國乃至世界生命科學領域前沿贏得一席之地。
王恩哥校長發表總結講話。他首先充分肯定了饒毅教授率領的上一屆行政班子所取得的成績,高度評價並感謝他們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同時,他代表北京大學對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的履任表示熱烈祝賀,並對吳虹院長闡述的學院發展理念表示贊同,號召學院全體教工支持新班子的工作。王恩哥校長認為,生命科學在今天的發展已經愈加體現出學科交叉的趨向,圍繞生命科學和生命科學學院,相繼成立了一批研究所和中心,形成了一個相互支撐的體系;學校將繼續提供全力支持,努力發展具有北京大學特色的生命科學。
會後,學院新一屆領導班子召開第一次黨政聯席會,就新學期的工作進行了討論和安排。務實是這一屆領導班子的一大特點,相信在生命科學學院積淀的優良傳統和鋪墊的堅實基礎上,新一屆班子一定會帶領學院取得新的成績!
3. 高血壓發病的生物化學或分子生物學機制
機制有很多
可能是由於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P)含量高
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
導致血液里膽固醇的濃度過高
血液粘度上升
容易在血管沉積
導致血管的彈性下降
導致高血壓
4. 中國哪些大學的生物學比較好
生物學還分呢?有分子生物學、生物工程、海洋生物學等
首棒推薦:北版大的生命科學學院
以下權大學都開設了海洋生物學:
遼寧師范大學
清華大學
上海水產大學
同濟大學
廈門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山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的生物工程最好了
華中農業大學的也微生物很強。
5. 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的科研隊伍
張幼怡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2年11月於新疆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單分子單細胞的行為研究
方競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6月於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固體力學和生物醫學工程
王霄英 副教授。1999年7月於北京醫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影像診斷
鄭玉峰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醫學材料與器械
謝天宇 特聘研究員。1999年於東京大學機械繫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精密醫療儀器(主要包括內窺鏡)
王榮福 教授,博士生導師。在1992年和1995年分別於法國巴黎五大核醫學專業和圖盧茲三大葯學專業完成學習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分子影像學/分子核醫學與臨床核醫學
陳海峰 特聘研究員。1999年於北京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材料,仿生設計和製造,微/納米技術,組織工程
王世強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分子生理學、細胞生物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
沙印林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於南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單分子與納米生物技術
魏世成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於華西醫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醫用材料與組織工程、口腔醫學基礎與臨床
趙新生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化學生物學
周殿閣 副教授。2001年於北京大學醫學部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骨科生物力學、人工關節、關節疾病、風濕病
汪國平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於復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虛擬現實,可視化技術
奚廷斐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2年於北京大學醫學中心獲得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醫用材料,組織工程,人工器官
朱平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於西安醫科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疾病的基因診斷和免疫(基因)治療
葉安培 副教授。1994年於四川大學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光子學與生物單分子/單細胞檢測,核磁共振成像(MRI)
張珏 副教授。2003年於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醫學工程
王廣發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2006年於北京大學醫學部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呼吸病基礎與臨床
熊春陽 副教授。2000於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力學、微系統技術、實驗圖像處理
韓世輝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6月於中國科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穿顱磁刺激(tran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神經心理學(brain lesion studies)
成艷 副研究員。2004年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醫學材料及其表面改性 來魯華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9年於北京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蛋白質結構及功能預測,生物分子識別機理,葯物設計
歐陽頎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9年於法國波爾多第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1. 生物網路動力學研究 2. 生物分子試管進化 3. 生物系統中的非線性問題
湯超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於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1. 生物調控網路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2. 生物系統中的統計物理問題
李浩 教授。1992年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基因組尺度的基因調控網路和轉錄調控的研究
佘振蘇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於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基因組序列生物復雜性研究 1. 將湍流層次結構模型發展成系統的復雜系統層次結構理論,並應用於生命科學中的多層次復雜系統。2. 生物基因遺傳信息的層次結構研究。3. 研製新的原核基因搜索軟體。
陳建國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神經細胞發育與衰老,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機理
蘇曉東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於瑞典Karolinska諾貝爾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蛋白質結構、折疊、動力學、相互作用與葯物設計
白書農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於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植物器官形成的分子機理 1. 關於植物器官形成基因調控的研究。2. 關於植物發育單位概念的形成及植物發育生物學理論體 系的研究。3. 關於光周期研究。
朱懷球 副教授。2000年於北京大學力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基因組DNA序列分析、基因識別與預測演算法、分子進化
鄧明華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計算生物學 1. 序列分析和Microarray數據處理 2. 生物網路研究
李方廷 副教授。2000年於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調控網路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裴劍鋒 特聘研究員。2002年於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葯物分子設計
劉志榮 副教授。2001年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理論生物物理與生物化學
耿直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9年於日本九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數理統計,生物醫學統計 劉忠范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於日本東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納米化學與納米器件
俞大鵬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於法國南巴黎大學(Université Paris-sud,Orsay)固體物理實驗室(Laboratoire de Physique des Solides)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低維納米結構與物理研究
張耿民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年於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場發射特性
彭練矛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1)納米電子及功能材料的合成;(2)基於納米材料的高性能電子、光電子器件的制備,器件物理,納米集成電路的實現和系統集成;(3)納米器件在化學、生物感測及能源方面的應用。
侯士敏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納電子學,分子電子學
付磊 副研究員。2006年於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低維材料與柔性電子學
吳凱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於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表面化學與物理
王遠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於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納米結構功能材料與器件
6. 王世強的人物生平
王世強於1927年3月30日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祖籍河北省深縣相家莊(現劃歸衡水市)。父親王經春是中國銀行職員,母親耿月秋是家庭婦女。他自幼在家中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學習識字、算術及閱讀兒童讀物。7歲時在河北省定縣住過半年多,在那裡受到教育家晏陽初「平民教育」試驗的影響,學習過「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編寫的一些宣揚民族精神的教材。他上學較晚,9歲時入初小4年級插班,那時對他印象較深的主要是抗日救亡的愛國教育以及初步的科學教育。
他剛剛讀完小學5年級;跟隨父母逃難,在淪陷後的天津市法租界讀完小學,然後於1939年輾轉遷徙到抗日戰爭後方的甘肅省。他於1942年在甘肅武威中學初中畢業後,去酒泉河西中學高中部肄業兩年,於1944年以同等學歷考入蘭州西北師范學院數學系。
他於1946年轉入北京師范大學(當時名北平師范學院)數學系,1948年畢業留校。
1949年9月 任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講師。1956年9月任副教授,1979 年任教授,1981年被評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解放後,他繼續留校工作至今。他於1949年升任講師,1956年升任副教授,1977年4月 應邀為紐約科學院成員。
1979年升任教授,1981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他多年來對本科生及研究生講授過代數及數理邏輯方面多種課程,並作了不少科研工作。他至今已培養了碩士18人,博士11人。1979年至今 兼任《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編委。
他於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校內3次被評為優秀黨員。
據他回憶,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曾受到很多位師長及學友的教益。其中特別是(按時間先後)受到李恩波、段學復、傅種孫、張禾瑞諸位老師的教育和影響。關於這方面的情況,他在一篇自述性文章中有較詳細的記述。認為這是在我國數學發展中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側面。
他在數學學習及科研中的主要興趣是在代數和數理邏輯方面,特別是數理邏輯對數學的應用方面。他對數理邏輯方法在數學研究中的作用有一種很強的信念,這在上述他的文章中也有較詳細的論述。
7. 北大生物工程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所學的課程什麼地方可以查到
課程名 課類 學分 總
學時 周
學時 起止
周 班號 專業 申請
人數 實際
人數 限制
人數 教師姓名 教師職稱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備注
計算概論及上機 全校必修 3.0 68.0 4.0 3-18 00 170 350 胡俊峰 講師 3-4 1-2 上機:周二9、10節
高等數學C(一) 專業必修 4.0 68.0 4.0 3-18 03 200 260 林源渠 教授 3-4 1-2
物理學(B) (2) 專業必修 4.0 68.0 4.0 3-18 01 90 94 陸 果 教授 11-12 11-12
物理學(B) (2) 專業必修 4.0 68.0 4.0 3-18 02 90 94 陳晉平 副教授 11-12 11-12
有機化學 (B) 專業必修 4.0 68.0 4.0 3-18 01 170 180 賈欣茹 副教授 3-4 1-2
有機化學 (B) 專業必修 4.0 68.0 4.0 3-18 02 100 92 杜福勝 副教授 1-2 1-2
物理化學 (B) 專業必修 4.0 68.0 4.0 3-18 00 160 180 齊利民 副教授 1-2 3-4
有機化學實驗(B) 專業必修 2.5 85.0 5.0 4-18 00 210 6-10 6-10 周四,生科001-115
普通化學(B) 專業必修 4.0 60.0 4.0 3-18 01 150 180 李俊然 教授 1-2 3-4
普通化學實驗(B) 專業必修 1.5 45.0 3.0 4-18 01 160 楊展瀾 副教授 6-9 1-4 周二,學號041-
生物化學(下)(新陳代謝) 專業必修 2.0 34.0 2.0 3-18 00 200 280 11-12
基礎分子生物學 專業必修 3.0 51.0 3.0 3-18 00 200 441 朱玉賢 教授 7-9 7-9節上課
生物化學實驗 專業必修 2.5 85.0 5.0 7-18 01 64 胡曉倩 工程師 6-12 3-9 周三,學號033-068
微生物學 專業必修 3.0 51.0 3.0 3-18 00 170 180 王憶平 教授 1-4 上課時間:上午9:00
微生物學實驗 專業必修 1.5 51.0 3.0 4-18 00 170 袁洪生 工程師 6-9 6-9 6-9 6-9 下午1:00開始
植物生物學 專業必修 3.0 51.0 3.0 3-18 00 150 437 饒廣遠 教授 7-8 7-8
植物生物學實驗 專業必修 1.5 51.0 3.0 4-18 00 160 楊 雄 副教授 6-8 1-3 6-8 6-8
基礎分子生物學實驗 專業必修 1.0 34.0 2.0 3-5 00 76 郝福英 高工 6-12 3-9 周三,學號033-068
生物技術制葯基礎 任選 3.0 51.0 3.0 3-18 00 生物技術 80 0 3-4 生技樓會議室
普通生態學 任選 2.0 34.0 2.0 3-18 00 160 180 朱小健 講師 3-4
發育生物學 任選 2.0 34.0 2.0 3-18 00 120 126 樊啟昶 教授 11-12 11-12
植物生理學實驗 任選 1.0 30.0 2.0 7-18 00 60 王東輝 工程師 6-9
植物生理學 (2) 任選 2.0 30.0 2.0 3-18 00 60 92 白書農 教授 3-4
現代生物技術導論 任選 2.0 34.0 2.0 3-18 00 生物技術 80 92 瞿禮嘉 教授 7-8
生物學綜合實驗 任選 6.0 250.0 16.0 3-18 00 170 郝福英 高工 1-8 1-8 1-8
神經解剖生理學 任選 2.0 34.0 2.0 3-18 00 100 112 孫久榮 教授 5-6
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及實驗 任選 2.5 51.0 3.0 3-18 00 120 126 程 紅 教授 9-10
生化及分子生物學儀器分析 任選 2.0 34.0 2.0 3-18 00 80 126 周先碗 正教授級高工 1-2
生物學導論 任選 1.0 16.0 1.0 3-18 00 150 趙進東 教授 3-4 生命大樓報告廳
生物信息學方法 任選 2.0 34.0 2.0 3-18 00 50 5-6 理教205
普通生物學實驗(B) null 1.0 34.0 2.0 4-18 00 100 殷 瑩 工程師 1-4 老生物樓103(普生lab)
生物進化論 null 2.0 34.0 2.0 3-18 00 115 180 顧紅雅 教授 9-10
生態學概論 null 2.0 34.0 2.0 3-18 00 180 180 閆鳳鳴 副教授 9-10
人類的性、生育與健康 null 2.0 34.0 2.0 3-18 00 403 437 程 紅 教授 9-10
保護生物學 null 2.0 34.0 2.0 3-18 00 250 260 呂 植 教授 7-8
分子生物學導論 null 2.0 34.0 2.0 3-18 00 120 180 瞿禮嘉 教授 9-10
普通生物學(B) null 2.0 30.0 2.0 3-18 00 170 180 丁明孝 教授 7-8
大學語文 null 2.0 34.0 2.0 3-18 04 190 260 姜 濤 講師 3-4
演算法與數據結構及上機 全校必修 3.0 68.0 4.0 1-16 00 170 178 丁文魁 教授 3-4 3-4 上機周一7、8節
高等數學C(二) 專業必修 4.0 68.0 4.0 1-16 03 200 260 林源渠 教授 3-4 1-2 心理系合上
物理學(B) (1) 專業必修 4.0 68.0 4.0 1-16 00 170 180 陸 果 教授 3-4 3-4 元培班
普通物理實驗(B)(一) 專業必修 2.0 68.0 4.0 2-16 00 0 鄭 紋 實驗師 5-8 下午1:00開始
物理化學實驗(B) 專業必修 2.0 68.0 4.0 3-16 00 150 曹傲能 副教授 5-9 5-9 下午1:00開始
分析化學(B) 專業必修 2.0 30.0 2.0 1-16 00 170 180 3-4 元培班
分析化學實驗(B) 專業必修 2.0 60.0 4.0 3-12 00 150 李國寶 副教授 5-10 3-8 下午1:00開始
生物化學(上)(生物分子的化學) 專業必修 3.0 51.0 3.0 1-16 00 175 260 1-3
生物化學實驗 專業必修 2.5 85.0 5.0 6-16 00 110 胡曉倩 工程師 3-9 5-11 3-9 下午1:00開始
細胞生物學 專業必修 3.0 51.0 3.0 1-16 00 180 180 丁明孝 教授 11-12 11-12
細胞生物學實驗 專業必修 1.0 34.0 2.0 3-16 00 170 蘇都莫日根 教授 5-8 5-8 5-8 5-8 5-8 下午1:00開始
遺傳學 專業必修 3.0 51.0 3.0 1-16 00 180 260 張 博 副教授 11-12 11-12 元培班,城環合上
遺傳學實驗 專業必修 1.0 34.0 2.0 2-16 00 150 張文霞 副教授 5-8 5-8 5-8 5-8 下午1:00開始
動物生物學實驗 專業必修 1.5 51.0 3.0 2-16 00 150 王戎疆 講師 5-8 5-8 5-8 5-8 下午1:00開始
動物生物學 專業必修 3.0 51.0 3.0 1-16 00 170 許崇任 教授 11-12 1-2 環境學院合上
基礎分子生物學實驗 專業必修 1.0 34.0 2.0 1-5 00 110 郝福英 高工 3-9 5-11 3-9 下午1:00開始
遺傳工程學 任選 2.0 34.0 2.0 1-16 00 50 郝福英 高工 0-1 與研合上
蛋白質化學 任選 2.0 34.0 2.0 1-16 00 50 紀建國 副教授 1-2 與研合上
免疫學 任選 2.0 34.0 2.0 1-16 00 120 126 蔡 宏 副教授 3-4
生理學 任選 3.0 51.0 3.0 1-16 00 170 180 王世強 副教授 1-2 3-4 心理系合上
生理學實驗 任選 1.0 34.0 2.0 1-16 00 120 柴 真 副教授 5-10 5-10 下午1:00開始
生物統計學 任選 3.0 51.0 3.0 1-16 01 230 441 曲 紅 副教授 3-4 3-4 醫學部合上
植物分子生物學 任選 2.0 34.0 2.0 1-16 00 60 92 安成才 教授 1-2
神經生物學 任選 2.0 34.0 2.0 1-16 00 90 92 於龍川 教授 3-4
動物組織與胚胎學及實驗 任選 2.0 34.0 2.0 1-16 00 90 92 董 巍 工程師 3-4
結構生物學 任選 2.0 30.0 2.0 1-16 00 40 蘇曉東 教授 11-12 與研合上
生物信息學研究進展 任選 2.0 34.0 2.0 1-16 00 50 9-12 與研合上
生物倫理學 null 2.0 34.0 2.0 1-16 00 200 350 高崇明 副教授 9-10
人類生物學導論 null 2.0 34.0 2.0 1-16 00 120 126 柴 真 副教授 9-10
人類的性、生育與健康 null 2.0 34.0 2.0 1-16 00 400 529 程 紅 教授 9-10
普通生物學(B) null 2.0 30.0 2.0 1-16 00 160 180 陳丹英 講師 9-10
普通生物學(A) null 3.0 51.0 3.0 1-16 00 160 180 佟向軍 副教授 11-12 9-10
普通生物學實驗(A) null 1.5 45.0 3.0 2-16 02 35 殷 瑩 工程師 6-9 下午1:30開始
普通生物學實驗(A) null 1.5 45.0 3.0 3-16 03 40 殷 瑩 工程師 6-9 下午1:30開始
普通生物學實驗(A) null 1.5 45.0 3.0 2-16 01 40 殷 瑩 工程師 1-4 地點:老生物樓103
8.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師資簡介
安成才, 教授,博士生導師 白書農, 教授,博士生導師 蔡 宏, 教授,博士生導師 柴 真, 教授,博士生導師 昌增益, 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建國, 教授,博士生導師 程 紅, 教授,博士生導師 鄧宏魁, 教授,博士生導師 鄧興旺, 教授,博士生導師 丁明孝, 教授,博士生導師 樊啟昶, 教授,博士生導師 顧紅雅, 教授,博士生導師 顧 軍, 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紅衛, 教授,博士生導師 郝福英,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紀建國, 教授,博士生導師 蔣爭凡,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金長文, 教授,博士生導師 孔道春, 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松崗, 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 毅, 教授,博士生導師 林 碩, 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 東,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劉 磊,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龍漫遠, 教授,博士生導師 羅靜初, 教授,博士生導師 呂 植, 教授,博士生導師 潘文石, 教授,博士生導師 秦詠梅, 教授,博士生導師 瞿禮嘉, 教授,博士生導師 饒廣遠, 教授,博士生導師 饒 毅, 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蘇都莫日根, 教授,博士生導師 蘇曉東, 教授,博士生導師 陶樂天,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王世強, 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憶平, 教授,博士生導師 魏麗萍, 教授,博士生導師 魏文勝,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夏 斌, 教授,博士生導師 許崇任, 教授,博士生導師 許智宏, 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於龍川, 教授,博士生導師 翟中和, 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 博, 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傳茂, 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進東, 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曉峰, 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先碗, 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玉賢, 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作言, 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9.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的編委會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第五屆編委會 成立於2004年10月。本屆編委會共有編委48名,由貝時璋院士、鄒承魯院士、梁棟材院士和楊福愉院士擔任顧問,由王大成院士任主編,強伯勤院士、郭愛克院士、赫榮喬研究員及陳文雯副編審任副主編。48名編委來自全國7個省份,21個科研教學單位。在48名編委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50歲以下的佔67%,平均年齡43.6歲。編委的研究領域覆蓋了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等學科領域。這是一個以中青年科學家為主體的強勢學術群體,具有較為廣泛的學科和地域代表性。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第五屆編委會成員
主編王大成,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副主編強伯勤,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郭愛克,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赫榮喬,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陳文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編委(按姓名漢語拼音排序,*表示常務編委)
曹恩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陳 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陳潤生,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陳 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陳文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陳 燕,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丁建平,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杜林方,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范 明,軍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龔為民,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郭愛克,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杭海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赫榮喬,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胡 鈞,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黃常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
黃偉達,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金由辛,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靜國忠,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李桂源,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腫瘤研究所
李 林,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梁宋平,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林治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劉海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劉 力,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駱清銘,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麻彤輝,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
馬大龍,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系
馬 輝,清華大學物理系
強伯勤,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饒子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邵寧生,軍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蘇曉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孫之榮,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唐 宏,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唐 捷,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萬 有,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
王大成,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王世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王曉民,首都醫科大學
武維華,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
夏 斌,北京大學核磁共振研究中心
徐 濤,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閻錫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周筠梅,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周逸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朱大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卓 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左建儒,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10. 王世強的任職
2003-至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教授
1999-2003,北京大學生命科內學學院 副教授容
1994-1999,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講師
1990-1994,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助教
兼職 2006-至今, 北京大學交叉學科研究院 兼職教授
教育 1999-2003,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 博士後
1992-1998,北京大學 生理學 理學博士
1986-1990,北京大學 生理學及生物物理學 理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