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演講觀後感

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演講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4-12-10 09:58:45

1. 怎樣看待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 的演講

客觀看待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的演講。對於張維教授演講的評價好的壞的都有,因此聽眾要客觀選擇對自己有作用的演講內容來激勵自己。張維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觀點發人深省,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是民族的脊樑,是學識淵博,充滿正能量的學者。

張維為教授的演講言論恰恰說明了當今中國人最缺失的是自信心,特別是中國知識分子中這種自信心的缺失是非常嚴重的。封建性知識分子、買辦性知識分子幾乎都是沒有自信心的中國人最好證明和代表。

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訪問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所長,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鄧小平高級翻譯。

2016年5月,張維為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作為政治學領域的代表就理論創新、中國話語建構和新型智庫建設等議題作了發言。

曾為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春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所長、瑞士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客座教授。

2. 對復旦大學的張維為教授及其寫的著作《中國震撼》、《中國貢獻》應該如何去客觀解讀和評價

將繼續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搏擊風浪,引領經濟全球化的新浪潮。

從紅軍長征勝利到G20杭州峰會的成功舉辦,我們看到了中國正大踏步地重返世界之巔,看到了全面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前景,看到了真正的道路自信和話語自信,看到了中國軟硬實力的全面崛起,看到了我國領導人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所展示的遠見、勇氣和擔當。

這一切改變了中國,震撼了世界,必將深刻地影響未來世界秩序的演變。崛起的中國,將繼續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搏擊風浪,引領經濟全球化的新浪潮,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中國重返世界之巔的偉大進程也會因此而變得更為壯闊。

(2)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演講觀後感擴展閱讀:

張維為的相關情況:

1、張維為的 「思考中國三部曲」系列(《中國震撼》、《中國觸動》、《中國超越》)銷量過百萬,產生了相當大的社會影響。

2、其中《中國震撼》一書曾於2011年9月被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推薦給來華訪問的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此書也曾獲2012年上海圖書獎一等獎等許多獎項,並被譯成英、阿拉伯文等多種文字出版。

3、曾以中英文在《求是》、《紅旗文稿》、《光明 日報》、《環球時報》、《紐約時報》、《歐洲世界》等刊物上發表過多篇關於中國經濟與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發展模式、比較政治、外交政策以及兩岸關系的文章。

3. 怎樣看待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 的演講

復旦附中是一所由復旦大學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高級中學,它只招收上海市的初中畢業生,並設有國際部(招收境外學生和台港澳學生),沒有初中部和小學部。復旦附中國際部是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和國際公共關系學院合作辦學,其與其他在中國的國際學校相比,可能不僅有國際名校的背景,更有一流的中國優秀高中師資的背景,以及復旦附中集聚大量優質生源等本身所特有的優勢。復旦附中以素質教育見長,社團活動層出不窮,許多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外出比賽的領隊、教練、隊員有時清一色的都是學生,令許多同場競技的其他學校師生感慨不已。語文課居然會到外地名勝古跡現場上課,模擬聯合國(以外語參賽,抽簽決定代表世界上的某一個國家,要站在該國國民立場上,想發展的提案,爭取聯合國其他成員國的聯署,乃至在聯大會議上經過陳述、辯論獲得通過)的參與成員最多達一個年級的1/5。喜歡理科的同學經常能在學校講壇上聆聽復旦大學著名教授的演講,乃至到訪的國際大師的演說。學校許多資源是與大學部聯動的。如附中圖書館是與復旦大學圖書館聯網的,附中許多活動是以復旦大學下屬一個院系的身份參與大學部活動的,需要用體育場時,可直接使用復旦大學最大的室內體育場等等。最重要的是,復旦附中的辦學方針以創辦世界一流高中為己任,國際交流很多,每年有相當部分優秀同學(非國際部學生)昂首考進世界頂尖大學,包括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牛津、劍橋、早稻田等。這些世界頂尖大學都對復旦附中學生的優異質量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少名牌大學每年都來復旦附中舉辦招生推薦會,甚至預留招生名額,這在其他許多國際學校是無法做到的

4. 《中國人你要自信》的觀後感50個字怎麼寫

目前世界是多元化發展的時代,無論對的還是錯的思想都一樣強勢。演講者的目的都是希望大家能更加客觀地看待中國、評價中國,不是一味的批評或者贊揚。中國人,你要自信,不要被西方的那些不懷好意的忽悠了。

5. 中國要自信觀後感_觀看中國要自信觀後感

看了視頻《中國人,你要自信》,忍不住要說幾句。我能接受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言語方式也能接受他的看法,但我想說的卻是別的內容。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中國要自信 觀後感 ,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要自信觀後感1

昨晚朋友圈一個高中的同學轉了這樣的一個視頻張維為教授的演講《中國人,你要自信》。

看了以後,當時是覺得他真的講得很好,有數據有案例,充分的表明了中國在世界上的發展無疑是最大進步,也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

為什麼說當時,那麼現在我的看法呢?還是挺支持他的。

上度娘查了一下此人,發現之前天涯論壇裡面就已經有很多人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討論這事。視頻也是在那個時間段上傳的,可以說引起大部分人的關注點。

我沒有想像中那麼愛國的,因為處在社會基層,看到的是社會很多不公的事件,像最近的天津塘沽濱海爆炸,至今相關的責任人都還沒有出現給大家一個交代,所以很多網友在微博上質疑聲一片。還有很多很多,錢權勾結但百姓無處申訴,法律漏洞讓一部分人逃過了該嚴懲的結果,看到這些,但凡政府有點無作為,鍵盤俠們就趁機把平時的積怨全部發泄出來,罵政府罵國家,還有些受了西方一些國家的忽悠煽動,也就唯恐天下不亂。

後來了解了更多的國際政治,結合身邊的事,慢慢的,真的那種愛國的情懷平時是說不出來的,一到某個時刻,就會因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很自豪!

且不說那些中國輝煌的 事跡 ,就講很簡單的,那時候是看到敘利亞還是哪裡的,一個小女孩,看到攝像師黑色的攝像機,以為是槍支,而舉起手來投降。那個畫面,妹妹就說那一刻真心覺得處在中國很安全,不說那些什麼不良商家的制毒物影響健康,至少,我們不用飽受戰爭的痛苦,不用看著身邊的人一個一個因戰亂因飢荒而離去。所以身在福中的我們,要知足。

當看到張維為教授那個視頻的時候,確實,我們現在應該要平視美國,平視歐洲國家,中國正在強大是毋庸置疑的,我們也不是以前那個任人欺負的落後國家!

以前學歷史的時候,就聽老師講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旦醒了,必定平地一聲吼,不會任由人宰割。

還有當中國在世界上取得任何成就的時候,看著五星紅旗飄揚在上方,鼻子也酸酸的。有種感動說不出來。

上面所說的也只是代表個人觀點。我也相信,這些不完善都是暫時的,中國會越來越好!

中國要自信觀後感2

中華民族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種子,漢唐盛世成鑄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時至今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一步步引領中國向前進。看了張維為教授《中國信心》的視頻,除了鼓舞,更是振奮,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作為一名輔導員,我也更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自信的中國人,成長為國家、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

1.肯定歷史,吸收 文化

作為一名中國人,首先要了解國家的歷史,既要了解曾經的輝煌燦爛,也要熟悉中國人民曾經經歷的苦難,從而更深刻認識中華民族不屈不饒的奮斗精神。同時,還要學習和了解中華 傳統文化 ,吸收其精髓,認識其本質,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結合,做有深厚文化涵養、以中華優秀文化為榮的大學生

2.注重禮儀,提升涵養

中國古代,禮就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在認識到當前不 文明禮儀 行為的同時,更應該當好禮儀文明的先行者,以優良的文明禮儀,高尚的道德素養將中華傳統精髓延續,將社會不良陋習摒棄,推進國家文化自信。

3.肯定成就,提升自信

現實中,往往會有個別人抱著“西方的月亮比中國圓”的思想,張教授的演講比較好地回答了這些人的問題。用事實說明國家的進步是人類的一個奇跡。大量 留學 生學成後選擇回國,國家基礎設施不斷進步,這不是國家的進步是什麼。所以,要肯定我國建設的成就,沒比較你怎麼知道我們自身的優勢,我們要全力支持國家發展,提升民族自信心。

4.理性思考,避免盲從

現實社會中,尤其是在網路時代,西方不少別有用心的人始終都在通過各種 渠道 試圖唱衰中國,破壞中國發展的大好局面。對此,我們要有理性的思維,正確的判斷。張教授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崛起到今天這個地步,還要被西方被美國這么淺薄的話語忽悠的話,我們的後代將會詛咒我們:“一手好牌,當時的好牌,怎麼當時打成那個樣子?”這不是給我們很好的警醒么。所以,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要理性地對待網路上、媒體上的言論,用理性的思考、縝密的求證去分析你看到的種種表象,避免被別有用心之人忽悠。

一個國家的自強,一個民族的自信,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作為大學生的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斷提升我們對中華文化、對黨和政府、對國家成就的信心,做一個自信的中國人。

中國要自信觀後感3

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飽含深情又無比堅定地指出:“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這是何等的自信!這種自信,集中體現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三個自信”上。

成立於風雨如晦年代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過90多年的奮斗、創造、積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歷史和實踐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拿經濟發展來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遠遠超過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無論在速度上還是在持續時間上,都超過了經濟起飛時期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堪稱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現在,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實現了從低收入國家到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跨越。這樣的經濟發展成就,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羨慕、所嘆服。不可否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也遇到不少問題。但與許多國家至今仍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下掙扎相比,與許多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相比,我國可謂“風景這邊獨好”。對此,西方國家無論是學者還是政要,都是服氣的。“風景這邊獨好”,正是源於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更加堅定“三個自信”?

再拿政治發展來說,這是西方有些人最喜歡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的。現在,國內有些人受西方影響,對我們自己的政治發展道路缺乏自信,甚至覺得只有實行西方多黨輪流執政、三權分立、兩院制等,才算民主了。事實果真如此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成功開辟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一政治發展道路具有深厚歷史底蘊,是長期發展、循序漸進、改革創新、內生演化的結果,符合中國國情,具有旺盛生命力。現在,許多外國專家學者紛紛肯定我國的政治發展道路。《中國大趨勢》的作者美國人約翰·奈斯比特認為,中國沒有以民主的名義使自己陷入政黨爭斗的局面,在未來幾十年中,中國不僅將改變全球經濟,而且也將以其自身模式來挑戰西方民主政治。與此同時,對西方民主的 反思 越來越多。今年3月,在西方頗具影響力的《經濟學人》雜志刊發長文《民主出了什麼問題?》,坦承“(西方)民主在全球的發展停滯了,甚至可能開始了逆轉”。外國人尚且對我們的政治發展道路如此看好,我們自己又有什麼理由懷疑這一經過實踐檢驗的政治發展道路呢?又有什麼理由不堅定“三個自信”?

熱點內容
美國特拉華大學留學申請 發布:2025-05-10 08:49:33 瀏覽:2
濟南大學化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5-10 08:48:02 瀏覽:395
唐海大學城搬了嗎 發布:2025-05-10 08:43:41 瀏覽:230
福州大學城概況 發布:2025-05-10 08:36:47 瀏覽:876
家裡給我請了個大學生做家教 發布:2025-05-10 08:34:16 瀏覽:955
誰念過香港大學的研究生文憑證書 發布:2025-05-10 08:33:32 瀏覽:422
南京大學博士開題報告 發布:2025-05-10 08:28:40 瀏覽:223
2011年電子科技大學考研招生簡章 發布:2025-05-10 08:14:39 瀏覽:959
廈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 發布:2025-05-10 08:08:19 瀏覽:542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 發布:2025-05-10 08:06:52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