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名單復旦大學歷史

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名單復旦大學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2-13 05:52:16

A. 復旦大學 傑出教授有哪些

李大潛、沈健、周魯衛、陶瑞寶、趙東元、楊金水等等。
石磊、童兵、林尚立、葛劍雄、王德峰好多呢,可以上官網嘛

B. 復旦大學教授名單誰知道

姓名:班天可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白國棟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商法、公司法
姓名:白江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學
姓名:陳浩然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刑法
姓名:陳力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陳治東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陳梁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陳乃蔚職稱: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杜宇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刑法
姓名:杜儀方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段匡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環境法
姓名:杜濤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董茂雲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姓名:段厚省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郭建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法律史
姓名:龔柏華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高凌雲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胡鴻高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經濟法
姓名:侯健職稱:教授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何力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韓濤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法律史
姓名:胡華忠職稱:學科領域:
姓名:蔣雲蔚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季立剛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經濟法
姓名:李世剛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梁詠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國際法學
姓名:劉士國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李傳軒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環境法、經濟法
姓名:李小寧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劉志剛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陸志安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劉希貴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刑法
姓名:呂萍職稱:講師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馬貴翔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馬忠法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潘偉傑職稱:教授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史大曉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孫笑俠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孫曉屏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孫南申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陶蕾職稱:講師學科領域:環境法
姓名:塗雲新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王偉職稱:教授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王全弟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王俊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汪明亮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刑法
姓名:王蔚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王志強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法律史
姓名:許凌艷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經濟法
姓名:熊浩職稱:講師學科領域:訴訟法、糾紛解決
姓名:謝佑平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徐美君職稱:教授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徐新林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楊嚴炎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姚軍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衛生法、保密法
姓名:楊曉暢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朱丹職稱:講師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張乃根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張光傑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趙立行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法律史
姓名:朱淑娣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張梓太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環境法、經濟法
姓名:章武生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張建偉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經濟法、民商法

C. 復旦大學出過那些名人呢

復旦歷史上曾經擁有一大批學術大師和著名學者,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周谷城、陳望道、顏福慶、蘇步青、譚其驤、周予同、陳建功、朱東潤、胡曲園、嚴北溟、張世祿、伍蠡甫、盧鶴紱、謝希德等著名學者長期在校執教,為復旦奠定了雄厚的學術傳統和基礎。

建校以來復旦大學共培養了18萬余名各類畢業生,涌現出包括於右任、邵力子、陳寅恪、竺可楨、張志讓、李嵐清等校友在內的眾多傑出人才,為國家的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李嵐清
1932年5月生,江蘇鎮江人,195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工作,復旦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大學文化。
1952年至1956年任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計劃科計劃員、副科長。1956年至1957年赴蘇聯莫斯科利哈喬夫汽車廠、高爾基汽車廠實習。1957年至1959年任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計劃處科長並被東北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聘為兼職研究員。1959年至1961年任一機部秘書。1961年至1969年任國家經委秘書、企業管理局科長。1969年至1972年下放國家經委「五七」幹校勞動。1972年至1978年任第二汽車製造廠計劃處副處長、發動機廠黨委第一書記。1978年至1981年任第三汽車製造廠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重型汽車廠籌備處負責人。
1981年至1982年任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政府貸款辦公室負責人。1982年至1983年任對外經濟貿易部外資管理局局長。1983年至1986年任天津市副市長兼市委對外經濟貿易黨工委書記。1986年至1990年任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90年至1992年任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副主任。1992年10月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93年3月在全國人大第八屆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同年6月任全國打擊走私領導小組組長。1994年任全國外資工作領導小組組長。1995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主任委員。1997年9月當選為第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98年任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國務院副總理。
是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夫人:章素貞。

D. 上海復旦大學的歷史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中秋節正式開學,是第一所由中國人通過民間集資自主創辦的高等學校。「復旦」二字由創始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先生選定當時西北奇才於右任先生的建議,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卿雲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一百多年來,復旦大學經歷了數不清的風風雨雨,然而「復旦」二字卻深深地鐫刻進了一代又一代復旦人的心中。2005年是復旦大學的百年校慶。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來賀信,賀信中稱復旦大學是「由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私立大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參加校慶大會並致詞。國家郵政總局發行復旦百年校慶紀念郵票,這是繼北京大學百年校慶後我國第二次為一所大學百年校慶發行郵票。2006年,「復旦」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2007年,「復旦」商標(包括「復旦」二字和圖形標識)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教育類),復旦因此成為繼清華之後,中國第二所獲此殊榮的高校。東京大學只接收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中國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並由該大學校長推薦的學生到本校就讀大學院碩士課程及專業學位課程,給予ADK中國育英基金獎學金,其主要目的在於協助培養中國各個領域的下一代領導人材。 復旦大學經歷逾百年的沿革。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下設文、理、商三科以及預科和中學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 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學校遷回上海江灣原址。到1949年學校已設立文、理、法、商、農五院20多個系(科)。魯迅、郭沫若、鄒韜奮、老舍、竺可楨、馬寅初等著名學者曾到校演講或任教。1950年高校初步進行院系調整,復旦大學的海洋系並入山東大學;上海暨南大學的文、法、商三院,同濟大學的文、法兩院,以及浙江大學、英士大學的部分系科並入復旦大學。1952年秋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復旦大學的法學院、商學院、農學院調出,分別成立了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經學院和沈陽農學院(即沈陽農業大學);而華東地區的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安徽大學、金陵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光華大學、大夏大學、上海學院、中華工商專科學校、中國新聞專科學校等高等院校的文、理科有關系科並入復旦大學。二十世紀80年代以後,尤其是通過國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建設,以及「七五」、「八五」和「九五」的重點建設,復旦大學逐步發展成為一所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以及管理科學在內的多科性研究型綜合大學。2000年4月27日上海醫科大學與復旦大學合並,成立新的復旦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創建於1927年,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建院時定名為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1932年改名為國立上海醫學院,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59年被中央指定為全國16所重點高等院校之一,1985年改名為上海醫科大學。上海醫科大學與復旦大學合並,進一步拓寬了復旦大學的學科結構,為綜合性大學的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E. 復旦歷史系的中國近現代史有什麼有名的教授嗎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成立於1925年,為復旦大學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是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之一,科研成果卓著,在國內歷史學科中名列前茅。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譚其驤、周予同、蔡尚思、楊寬、耿淡如、田汝康、金沖及等長期在該系任教。

F. 上海交大和復旦各出過哪些著名的人物最好有簡介

一、上海交大著名人物:

(一)、蔡鍔簡介:

1、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 ,漢族,湖南邵陽人,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 ,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蔡鍔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

2、另一件是四年後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其遺著被編為《蔡松坡先生遺集》 。

(二)、蔡元培簡介:

1、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

2、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三)、邵力子簡介:

1、邵力子(1882年12月7日—1967年12月25日),原名邵景泰,字仲輝,號鳳壽。浙江紹興人。中國近代著名民主人士,社會活動家,政治家、教育家。

2、復旦大學傑出校友,早年加入同盟會,並與柳亞子發起組織南社,提倡革新文學。

3、民國九年(1920年)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主持上海《民國日報》,任總編輯。

二、復旦大學著名人物:

(一)、孫越崎簡介:

1、孫越崎(1893—1995),男,原名毓麒,浙江紹興平水銅坑(今平水鎮同康村)人。

2、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共產黨的錚友,是中國現代能源工業的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稱為「工礦泰斗」。

(二)、徐悲鴻簡介:

1、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2、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三)、陳維稷簡介:

1、陳維稷,中國現代紡織科學技術奠基人、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達33年之久,在建立紡織工業完整教育體系,領導制定紡織科技發展規劃,推進紡織科技進步,支持棉花良種培育。

2、建立和健全纖維檢驗機構,發展紡織出版事業以及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

(6)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名單復旦大學歷史擴展閱讀:

1、上海交大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個源頭之一;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

2、1955年,學校遷往西安,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兩部分獨立建制,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並入;2005年,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3、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6個校區,佔地面積300餘萬平方米;全日制本科生16129人、研究生30217人,學位留學生2982人;專任教師3061名,其中教授982名,兩院院士45名;本科專業6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7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個。

4、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聲中,唐文治宣布學校改名為南洋大學堂,監督改稱校長。該時期學校經費困難,唐文治提出自己減薪一半,師生同心,以維持教學。唐文治還著《人格》一書作為國文教材。該時期孫中山蒞校演講,全校師生開始共同致力於興建中國實業。

5、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復旦大學有在校普通本、專科生13361人,研究生19903人,留學生3486人。在校教學科研人員2948人。

6、 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0人(其中全職兩院院士26人),復旦文科傑出教授2人、特聘資深教授1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及兼職教授122人。

7、「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上海市教學名師2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1個,上海市教學團隊7個。

G. 上海復旦大學的歷屆校長是誰

截止到2018年上海復旦大學的歷屆校長有:

馬相伯 (1840~1939) (1905~1906)、(1910~1912)

嚴復 (1854~1921) (1906~1907)

夏敬觀 (1875~1953) (1907~1909)

高鳳謙 (1870~1936) (1909~1910)

李登輝 (1872~1947) (1913~1936.7)

郭任遠 (1898~1970) (1924. 7~1925. 3)

錢新之 (1885~1958) (1936. 8~1940. 5)

吳南軒 (1893~1980) (1940. 5~1943. 2)

章益 (1901~1986) (1943. 2~1949. 7)

張志讓 (1894~1978) (1949年7月 - 1952年9月)

陳望道 (1889~1977) (1952年9月 - 1966年12月)

蘇步青 (1902~2003) (1978年7月 - 1983年1月)

謝希德 (1921~2000) (1983年1月 - 1988年11月)

華中一 (1931~2007) (1988年11月 - 1993年11月)

楊福家 (1993年至1999)

王生洪 (1998年12月 - 2009年1月)

楊玉良 (2009年1月14日-2014年10月24日)

許寧生 (2014年10月—至今)

拓展資料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

H.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哪個專業最強,有哪些博導

該校歷史學系始建於1925年,是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之一,在最近教育部專考核中獲得優秀屬。該系師資力量雄厚,研究專業方向齊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國內歷史學科中名列前茅。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譚其驤、周予同、蔡尚思、楊寬、耿淡如、田汝康、金沖及等長期在該系任教。現有博士生導師15名,教授20名,副教授26名。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博士點,7個碩士點。該系為國內有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的單位之一。近年來,該系教師出版教材和學術著作180餘部,在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史學理論與中外史學史研究、中外文化史研究、世界古典文明研究等領域頗有學術建樹。秦漢史、隋唐史、明清史、中華民國史等斷代史;美國史、日本史等國別史;拉美史、南亞史等地區史;古典文明研究、歐洲社會經濟史、世界文化史、第二次大戰史、20世紀世界史、中國經濟史、歷史文獻學等專門史;還開設史學論文寫作、旅遊文化、專業外語、方誌學等。畢業去向都比較理想,各級科學研究機構、大專院校、出版社和報刊等媒體,圖書館、博物館和檔案館等文化事業單位,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一部分畢業生可直接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I. 上海復旦大學的由來、歷史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近代著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1917年,復旦公學改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2年元旦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新的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244.9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20萬平方米。

(9)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名單復旦大學歷史擴展閱讀

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嚴守「文明、健康、團結、奮發」的校風,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揚「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復旦精神,以服務國家為己任,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的重要成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全國重點大學。

J. 復旦歷史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近代著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1917年,復旦公學改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2年元旦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新的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244.9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20萬平方米。

(10)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名單復旦大學歷史擴展閱讀

復旦大學學科建設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復旦大學是中國首批設立博士後流動站單位之一,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5個。

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0個,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9個。

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在全國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過三個「率先」。1923年,從金陵大學畢業的文學學士蔡樂生,進入復旦大學心理學院為研究生,標志著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開始,這在國人所辦的高等學校中是首開先河的。

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復旦大學率先在全國公開招收研究生,從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計招收、培養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復旦大學又在全國最早恢復研究生招生。

熱點內容
內蒙古大學考研參考書目 發布:2025-08-04 01:20:55 瀏覽:623
美國紐約有野雞大學嗎 發布:2025-08-04 01:18:42 瀏覽:343
大學生函調證明材料信 發布:2025-08-04 01:09:52 瀏覽:406
大學生預征的對象 發布:2025-08-04 00:59:13 瀏覽:450
研究生導師偏心怎麼辦 發布:2025-08-04 00:53:15 瀏覽:837
華工建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04 00:27:19 瀏覽:150
大學學攝影是什麼專業 發布:2025-08-04 00:25:53 瀏覽:706
清華大學王佳偉教授 發布:2025-08-04 00:21:30 瀏覽:831
薅羊毛大學生 發布:2025-08-04 00:07:04 瀏覽:487
大學生來了2主持 發布:2025-08-04 00:06:57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