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業大學劉繼光教授
A.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長劉繼光簡介
劉繼光教授,男,漢族,1961年10月5日出生,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口腔醫學博士後,碩士研究生導師,黑龍江省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現任佳木斯大學科技處處長。
劉繼光同志1983年畢業於原佳木斯醫學院口腔醫學系,並以優異成績留校工作。1987年獲口腔醫學碩士學位,1994年赴日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獲博士學位,2002年完成博士後科研任務,同年回母校任佳木斯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現擔任佳木斯市政協常委、農工民主黨佳木斯市委委員,國際組織細胞化學學會會員,日本解剖學會會員,日本齒科基礎醫學會會員,日本發生生物學會會員,日本骨代謝學會會員,中國解剖學會會員,黑龍江省口腔醫學會理事,《口腔醫學研究》雜志常務編委。
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劉繼光同志仍抽出時間進行課題研究和研究生培養工作,受到廣大學生的一致好評。幾年來,共有6篇論文被美國國家生物學情報中心(NCBI)所收錄,其中關於HGF及PTHRP的研究成果分別在權威的國際國際學術刊物《發生學》、《發生機制》、《歐洲口腔醫學》上發表。另外《應用Antisense法與器官培養法對牙胚發生研究》是黑龍江省教育廳在研課題,《咬合板對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治療作用的研究》是佳木斯大學科研立項課題,《肝細胞生長因子(HGF)對牙胚發生作用機制的研究》獲日本國文部大臣獎,《病案教學在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前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獲佳木斯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劉繼光 高級工程師。男,1963年12月出生。山東人。中共黨員。198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任甘肅省廣播電視衛星地球站站長。主要貢獻:自1983年畢業後,分配到甘肅省廣播電現廳,先後在6910台,5318台等艱苦台站任值班員、機組長、技術主管、台長。先後完成了50kw短波機提高頻率穩定度的技術革新,並獲廣播電視廳科技進步三等獎i1988年調無線處技術科負責全省中短波廣播和中波同步廣播工作,先後完成了全省12個中波台的新建和改建以及設備更新工作,使全省同步廣播在全國評比中連續4年獲第一名。多次為全省各發射台、轉播台進行技術改造,協助完成了地縣4部1kw、2部10kw、1部50kw中波發射機的安裝調機工作,使全省的廣播覆蓋率提高了17個百分點。1991年任廣播電視廳5318台台長後,主持進行了15kw短波發射機的技術改造和整機指標的改善工作,使原來指標不入級的機器達到了乙級指標,並獲當年的廳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5月到1994年12月任廣電部援桑給巴爾電台播音館專家組組長兼翻譯,圓滿地完成了援外任務。1995年至1997年負責全省廣播電視技術工作,組織多次技術培訓班,培訓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術人材。1996年組織實施了廣播電視技術能手競賽活動。1997年組織進行了省廣播電視廳827台的200kw中波發射機的PSM改造,完成後該項目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年8月份,參中了甘肅省廣播電視衛星地球站的籌建工作,負責設備考察選型,技術方案和整體工藝設計,一改過去其他省份請國內外公司設計總成的做法,在吸取別人長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特點,制定出了建站方案,並多次召開專家評審會進行討論,最終確定了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建成後的地球站技術先進,設計合理,配置科學,順利地通過了衛星公司的入網測試和廣電總局的驗收。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1998年8月後任甘肅省廣播電視衛星地球站站長。負責地球站的安全播出和系統的完善及開發利用。主要著述:《甘肅省廣播電視衛星地球站總體技術方案的設計》(《西部廣播電視》1999年第12期)。《200kW中波廣播發射機的PSM改造及常見問題》(《甘肅廣播電視技術》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