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上海醫科大學王宏林教授

上海醫科大學王宏林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3 15:09:23

⑴ 上海醫科大學是哪個大學。。。

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並辦學,組建為新的復旦大學。經過醫大校友的抗爭,更名為「上海醫學院」。

⑵ 王宏林教授怎麼治療甲狀腺結節啊

「拿著,快給他送去!」

⑶ 上海哪所大學有醫學院

知名的有:

1、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由聖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於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並而成。醫學院醫資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醫療技術發達。學院教學管理嚴謹,重視教學研究,是國內最早成立醫學教育研究室的院校之一。

2、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2000年4月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立新的復旦大學,於2001年7月27日成立復旦大學醫學院,現更名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學院依託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優勢,遵循臨床與基礎結合的方針,加強拓展與相關專業的交叉融合,以學科建設為根、以人才梯隊建設為本,旨在培養具有科學基礎寬厚、專業技能扎實、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高級醫學人才。

3、同濟大學醫學院

同濟大學醫學院目前隸屬於同濟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部,設有口腔醫學院、基礎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附屬鐵路醫院、附屬東方醫院。 作為同濟大學重點扶持的學科,學院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

4、上海中醫葯大學醫學技術學院

上海中醫葯大學醫學技術學院成立於2000年元月,是根據就業市場對醫學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整合中醫葯傳統養生保健優勢,順應現代養生保健發展的要求,以培養養生保健、管理服務等醫學相關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為主的二級學院。

⑷ 上海健康醫學院與上海其他5所醫學院校有何不同

1、成立時間

上海健康醫學院 成立於2015年5月,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始建於1927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前身是由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創建於1896年),同濟大學醫學院1907年成立。海軍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上海中醫葯大學創辦於1956年。

2、背景不同

上海健康學院由上海醫葯高等專科學校、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 、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 ,這三所大專學校合並成為本科院校,其餘五所學校本身就屬於本科院校。

3、教育程度不同

上海健康學院是普通本科醫學院校,但其餘五所學校都是全國重點高等學院。

(4)上海醫科大學王宏林教授擴展閱讀:

1、復旦大學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衛生部直屬)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始建於1927年,原為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1932年,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1939年,抗戰爆發後,學院內遷至雲南昆明。

1940年輾轉遷至四川重慶。抗戰勝利,學院遷回上海,於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85年,上海第一醫學院定名為上海醫科大學。

2、上海交大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前身是由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創建於1896年)、震旦大學醫學院(創建於1911年)、同德醫學院(創建於1918年)於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並而成的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1997年,學校通過了「211工程」立項。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入「985」高校行列。

3、同濟大學醫學院(原上海鐵道醫學院)

同濟大學的醫學教育源遠流長。1907年成立的「德文醫學堂」是同濟醫學專業的開端,也是同濟大學的雛形。歷經百年滄桑,在新世紀之初,醫學重新紮根於同濟大學,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此後同濟大學的醫學專業成為重點建設的學科,走上復興之路。

4、第二軍醫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當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主要由華東醫務幹部學校、第三野戰軍衛生部醫學院、國民黨原國防醫學院部分留大陸人員和從地方招聘的專家教授組成。1950年10月,更名為上海軍醫大學。

1951年7月9日,由中央軍委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2017年6月29日,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並對外保留第二軍醫大學校名。

5、上海中醫葯大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創辦於1956年,簡稱「上中醫」,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醫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單位,首批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和國際標准化組織中醫葯標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所在地。

⑸ 關於復旦附屬上海醫科大學的問題。

現在復旦實行大類招生,醫學各專業均歸屬醫學試驗班,進復旦後大一下學期期中根據大學績點及個人意向等依據分專業,所以高考招生時不存在具體專業的分數線,只有醫學大類的分數線。並且復旦與北大醫學部單獨招生不同,復旦醫學專業不單獨劃線,而是與其他所有專業一起劃線,所以也不存在醫學專業和復旦分數線差的問題。根據2011年高考情況看,醫學大類並不是很熱門,有些人是被專業調劑進醫學試驗班的,所以醫學類專業分數線不會太高,基本壓線或略高於復旦最低錄取分數線。
沒有特殊要求,印象中去年招生要求中某些專業對視力與色盲有限制。但並不是醫學類所有專業都有類似限制,具體要看你將來分到的專業。
沒聽說過。一般而言,臨床醫學本博連讀是八年制,本科是五年制,沒有本碩連讀。基礎醫學、葯學等是四年制,所有這些專業都是大一下學期才分,不太可能在高考時就有硬性規定。其中臨床八年最熱門,醫學試驗班的筒子們大都磨刀霍霍向臨八。
進入復旦後,大家都平等競爭,能否進入心儀的專業更多的是取決於你大一一年是否努力用功,而不是高中時是否選修了生物就能簡單決定的。
生物的話可以學生科,復旦的生科是全國拔尖的老牌專業,出國很easy。
獸醫自然不必來復旦學;即使你本科時學中醫,將來你還得學西醫,因為中醫較難就業,前景不太好。很多學中醫的人又被逼回到了西醫的老路上。

⑹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介紹

復旦大學上海復醫學院制始建於1927年,原為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1932年,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1939年,抗戰爆發後,學院內遷至雲南昆明;1940年輾轉遷至四川重慶。抗戰勝利,學院遷回上海,於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85年,上海第一醫學院定名為上海醫科大學。學院於1959年被定為全國16所重點高等學府之一,並於1997年入選首批211工程。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並辦學,組建成為新的復旦大學。2011年,新的上海醫學院成立,作為復旦大學黨政的派出機構,根據學校的授權,在大醫口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發展規劃、資源配置、對外交流等方面,行使相對獨立的管理許可權。

⑺ 上海醫科大學

上海醫科復大學同復旦合制並後不再獨立招生,也就是說高考分數要到復旦的投檔線才能報考上醫。分數線高低與專業有關,一般而言臨床八年專業是最高的,難不難考也看樓主自身的水平了。
上醫是原教育部直屬的學校,上二醫是市屬的,因而學校宿舍等條件是二醫好,怎麼選擇樓主自己衡量罷

⑻ 上海醫科大學有幾個姓羅教授

上海醫科大學姓羅的教授,
似乎並沒有。
上海醫科大學,

2000年已並入復旦大學。
可詢問復旦大學辦公室和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⑼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辦學情況

截至2015年,學院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 國家級精品課程醫學導論 腫瘤學概論葯理學婦產科學法醫學耳鼻咽喉科學局部解剖學預防醫學兒科學健康評估內科學醫學遺傳學國家級特色專業預防醫學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國家級教學團隊團隊帶頭人細胞與分子醫學教學團隊左 伋兒科學教學團隊桂永浩預防醫學骨幹課程教學團隊 姜慶五教學成果 「十一五」規劃教材 38本
「十一五」規劃教材精品教材 3本
「十二五」首批規劃教材 17本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16篇
(截至2014年) 科研獎勵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朱劍虹教授領銜的「腦組織修復重建和細胞示蹤技術及轉化應用」項目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山醫院董健教授領銜的「專家解答腰椎間盤突出症」項目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科普類)。 2013年底中華醫學獎序號 等級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單位 1 二等 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流行病學、臨床處理及預測指標研究 黃國英 附屬兒科醫院 2 二等 青光眼視網膜神經保護新策略的研究與應用 孫興懷 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3 三等 硫化氫多靶點心血管保護作用及其「受體」的發現 朱依純 基礎醫學院 4 三等 結核菌持留與潛伏感染的機制及臨床診治 張文宏 附屬華山醫院 5 三等 膽道閉鎖發病機制研究及臨床規范化診斷治療 鄭珊 附屬兒科醫院 6 衛生政策獎 —— 郝模 公共衛生學院 開創性成果 黃家泗教授在中山醫院創建胸外科
沈克非教授完成國內首例開顱手術
石美鑫教授研製成功第一台國產人工心肺機
崔之義教授在世界上首創真絲血管成功
楊東岳教授在世界上首創足趾移植拇指成功
湯釗猷教授提出小肝癌早診早治新概念
黃鶴年教授完成世界首創新喉再造術 館藏資源 復旦大學醫科圖書館創建於1927年,原名國立上海醫學院圖書館,1959年改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圖書館,1985年5月易名為上海醫科大學圖書館,2000年4月27日上海醫科大學與復旦大學合並,改成現名復旦大學醫科圖書館。
復旦醫科圖書館藏書刊40餘萬冊,重點收藏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葯學、預防醫學、法醫學、護理學等領域的中英文書刊。校園網用戶通過復旦醫科圖書館主頁可檢索訪問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BM)、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醫學全文資料庫、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種資料庫。學術資源門戶MetaLib/SFX提供跨庫檢索和電子期刊全文查詢鏈接。
復旦醫科圖書館是中國高等院校醫學圖書館協會副主任委員館,是全國高等院校醫學圖書館資源共享協作網華東地區中心館,是全國醫學文獻檢索教學研究會名譽理事長和副理事長館,是CALIS醫學中心主要成員館。 學術期刊 《復旦學報(醫學版)》:由教育部主管、復旦大學主辦的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葯衛生類學術性核心期刊。其前身是《上海醫科大學學報》,創刊於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葯學、預防醫學等領域的以原創性研究為主的論文。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由教育部主管,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辦的全國性專業學術期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復旦大學核心期刊。主任委員王正敏,主編孫興懷、遲放魯。已被萬方數據、中國知網及重慶維普資料庫全文收錄。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由教育部主管,復旦大學主辦的兒科專業學術技術類期刊,主編桂永浩。雜志為雙月刊,全年共發7期(包括增刊1期)。刊發論著42篇,專家對談錄7篇,講座2篇,綜述10篇,病例討論2篇,病案報告7篇。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主編蔣雨平。是由教育部主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主辦的醫葯衛生類科技期刊。2000年起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等5家期刊資料庫收入並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Chinese Computed Medical Imaging) 名譽主編陳星榮,主編沈天真。該刊由教育部主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主辦。編輯部日常工作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負責。雜志為中國科技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核心期刊)。
《中華手外科雜志》:主編顧玉東,是中華醫學會主辦的手外科專業學術期刊。雜志已加入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數字化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
《中國臨床醫學》:雜志主編楊秉輝。該刊系教育部主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辦的臨床醫學類學術期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CJFD)、萬方資料庫數字化期刊全文收錄;被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全文收錄。
《中國癌症雜志》:主編沈鎮宙。該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的全國性腫瘤學術期刊。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入選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加入「萬方資料庫―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被北大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收錄為中文核心期刊。

⑽ 去那可以找到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胡錫琪教授

去復旦大學醫學院問問看吧

熱點內容
西電本科生科研經歷 發布:2025-08-03 09:10:34 瀏覽:865
大學生改名字麻煩嗎 發布:2025-08-03 09:04:53 瀏覽:597
荷蘭大學開學時間 發布:2025-08-03 08:44:49 瀏覽:838
大學生在學校開什麼店 發布:2025-08-03 08:27:06 瀏覽:242
香港大學教授茶道 發布:2025-08-03 08:25:24 瀏覽:207
武漢大學同學名單 發布:2025-08-03 08:14:29 瀏覽:736
大學選專業根據社會需求的開篇詞 發布:2025-08-03 08:09:21 瀏覽:965
賈小華教授武漢大學千人 發布:2025-08-03 08:00:08 瀏覽:150
李正栓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8-03 07:53:55 瀏覽:459
大學生考證調查報告 發布:2025-08-03 07:53:48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