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
A. 復旦歷史學系女教授因肝癌去世,你了解肝癌這個疾病嗎
近日一則報道引得無數人的惋惜,復旦大學歷史系的女教授因肝癌去世,年僅只有42歲。這位教師是兼具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的,曾經畢業於復旦大學碩士學位的她,還獲取了國外某知名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後攻讀了博士,學成後歸國,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者。她的才氣受到了同學們及教授們的一致誇贊,就是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教授,在最美好的年華卻得了肝癌,最後離世。對於肝癌,大部分人對其又有多少了解呢,可以從以下幾點來了解這個疾病:
①肝癌的誘因肝癌分為兩種分別為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引起肝癌的誘因有很多,原發性肝癌的具體病因還是尚不明確的,但是有研究發現是與長期飲酒、吃變質的食物、長期飲用一些微生物含量及細菌含量超標的水質、化學物質及遺傳因素有關。繼發性肝癌則指的是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轉移到肝臟上而引起的,肝癌初期並沒有疼痛難忍的表現,因此很多人都不會注意,一旦發現都已經是晚期了。
總之,肝癌是可預防的,另外要保持心情的愉悅,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B. 如何評價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位於上海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21世紀大學協會成員,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全國重點大學。[1]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新的復旦大學。
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嚴守「文明、健康、團結、奮發」的校風,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揚「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復旦精神,以服務國家為己任,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貢獻。[2]
C. 復旦歷史系副教授徐沖現狀如何會被開除嗎
昨天晚飯,幾個朋友聚餐閑聊。起說歷史系小三門。聽得我們義憤填膺,眼淚旺旺,忍不住發上來讓大家見識見識。
男女主角嘛,一個辦公室的兩個男女教師中年情動,乾柴烈火。據說男的是歷史系男神,很受學生歡迎,平時特別紳士。小三嘛,辦公室同事,據說挺漂亮,不過也快40了,比年輕姑娘當然不如的。原配嘛,和男方是北大同學,戀愛結婚,感情也很多年了。
據說這兩家在尚景園是同層鄰居。兩個人中年情動,在辦公室沒忍住,回家後到尚景園,在正房眼皮底下勾搭上了。據說男方還有個兒子,哺乳期出軌。不過為了她,男方現在老婆肯定不要了,兒子現在才兩歲,男方也不要了。先是搬出去分居,現在起訴離婚。更過份的事是,這兩個人分別申請了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錢,准備一起去日本。
正房沒辦法了,給系裡每個老師發了信了。正房的信我瞄了一眼,主要就這幾點:男方在孩子哺乳期與第三方出軌,搬到自家隔壁樓與第三方同居。在小區看見岳父岳母給自己帶孩子,帶著小三揚長而過。男方為盡早離婚,刺激女方和家人,逼迫其離婚。小三辱罵原配,男方毆打岳父。男方第一時間向同事單方面公布和老婆分居了,自訴是感情不和,很痛苦,要離婚,一直在系裡給自己造勢。在信里,原配認為小三出現之前,雙方感情沒有太大問題。一些小問題也不致於離婚。
然後為了盡快離,男主到法院起訴離婚。有擔當的男人為了追求真愛,也為了孩子考慮,一般都在財產上願意補償原配一點。這個男人不同,要求財產四六分,撫養費也不肯多出。出軌一年,一直不看孩子也不給撫養費。
男方最不地道的是明知妻兒沒有在上海沒有其它住所,還自行去退尚景園的房子,讓老婆孩子滾蛋。
跟很多青年教師一樣,孩子是集體戶口,孩子明年上復旦幼兒園需要爸爸出面。現在男方以此要挾原配,不離婚就不配合孩子明年上復旦幼兒園,也不開證明讓孩子上醫療保險!
D. 復旦大學教授名單誰知道
姓名:班天可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白國棟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商法、公司法
姓名:白江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學
姓名:陳浩然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刑法
姓名:陳力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陳治東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陳梁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陳乃蔚職稱: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杜宇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刑法
姓名:杜儀方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段匡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環境法
姓名:杜濤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董茂雲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姓名:段厚省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郭建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法律史
姓名:龔柏華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高凌雲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胡鴻高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經濟法
姓名:侯健職稱:教授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何力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韓濤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法律史
姓名:胡華忠職稱:學科領域:
姓名:蔣雲蔚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季立剛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經濟法
姓名:李世剛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梁詠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國際法學
姓名:劉士國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李傳軒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環境法、經濟法
姓名:李小寧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劉志剛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陸志安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劉希貴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刑法
姓名:呂萍職稱:講師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馬貴翔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馬忠法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潘偉傑職稱:教授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史大曉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孫笑俠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孫曉屏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孫南申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陶蕾職稱:講師學科領域:環境法
姓名:塗雲新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王偉職稱:教授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王全弟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王俊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汪明亮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刑法
姓名:王蔚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王志強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法律史
姓名:許凌艷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經濟法
姓名:熊浩職稱:講師學科領域:訴訟法、糾紛解決
姓名:謝佑平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徐美君職稱:教授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徐新林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民商法
姓名:楊嚴炎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姚軍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衛生法、保密法
姓名:楊曉暢職稱:講師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朱丹職稱:講師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張乃根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國際法
姓名:張光傑職稱:副教授學科領域:法理學
姓名:趙立行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法律史
姓名:朱淑娣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憲法行政法
姓名:張梓太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環境法、經濟法
姓名:章武生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訴訟法
姓名:張建偉職稱:教授、博導學科領域:經濟法、民商法
E. 復旦大學馮瑋說了什麼
馮瑋通過學術造假和反復宣傳,把"九一八事變"罪責推到國民黨政府「發展民族工業」頭上,而把"盧溝橋事變"的罪責推到中國共產黨「鬧事」頭上,從而不但能為日本洗脫「破壞和平罪」,還可以反咬一口,不僅抹黑「發展民族工業」這條路線,還能將中國共產黨送上國際軍事法庭。
2014年盧溝橋事變紀念日的時候,馮瑋分別在7月6日晚上和7月7日早上發布兩條微博:
【【真相】1937年7月7日夜,日軍步兵旅團第1聯隊第3大隊在盧溝橋西北1公里處龍王廟附近進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一名士兵失蹤(日方稱,演習結束有十幾發子彈射向演習部隊,射擊者很可能是國軍第29軍)。盡管士兵很快被找到,但日軍原本尋釁滋事,戰端就此開啟。】
【【真相】「盧溝橋事變」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導火索,這一事變的發生絕非偶然。時任日軍參謀本部1部2課課長的河邊虎四郎少將回憶錄寫道:『 自昭和12年4、5月,一些不祥的情報時而傳入我的耳中。據華北駐屯軍司令部的幕僚稱,華北出現了一些可能會鬧事的徵兆。』】
原來,這就使馮瑋嚴重的盧溝橋事變的【真相】:【日方稱,演習結束有十幾發子彈射向演習部隊,射擊者很可能是國軍第29軍】。原來,在馮瑋眼裡,日方宣稱的就是【真相】。馮瑋還是在千方百計地宣傳【盧溝橋事變及戰爭由中國挑起】的學術造謠,只不過這一次更加赤裸裸。
【眾所周知,七七事變即「盧溝橋事變」,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導火索。這一事件的發生絕非偶然。據當時時任參謀本部第一部第二課課長的河邊虎四郎少將回憶:「自昭和十二年4、5月,一些不詳的情報時而傳入我的耳內。據華北駐屯軍司令的幕僚稱,華北出現了一些可能會鬧事的徵兆。」
【眾所周知,七七事變即「盧溝橋事變」,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導火索。這一事件的發生絕非偶然。據當時時任參謀本部第一部第二課課長的河邊虎四郎少將回憶:「自昭和十二年4、5月,一些不詳的情報時而傳入我的耳內。據華北駐屯軍司令的幕僚稱,華北出現了一些可能會鬧事的徵兆。」
(5)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擴展閱讀
馮瑋長期在網路上宣傳歷史虛無主義(特別是日本右翼軍國主義餘孽的歷史觀點),歪曲抹黑黨史,進而攻擊中國共產黨。近年來,他在微博上大肆為日軍盧溝橋事變洗地、倒打一耙把日軍七七事變、全面侵華的罪責推到中國共產黨的頭上;他在微博上為日本九一八侵略中國東北洗地;
主張是1928年中國政府發展民族工業導致日本「軍事擴張」,完全不講侵佔中國是日本的長期戰略目標,迴避1927年日本「東方會議」已經確立佔領東北的歷史事實;他主張日本當年是「有條件投降」,試圖推翻東京審判,為今日日本軍國主義的存在尋找合法性;
他還造謠攻擊中國共產黨不抗日,左權將軍「不是戰死」……可謂是劣跡斑斑,所以,當紀檢報點名馮某後,網友紛紛質疑此馮某或為馮瑋。
F. 急~~~~~~~~~~復旦大學歷史學習馮瑋老師的聯系方式~~~~~~~~~~
打這個電話,找他就可以了,021-65642717。
G. 復旦大學教授馮瑋的賣國言論為什麼沒有受到處理
已經進行復處理。
中紀委、中國教制育部、復旦大學黨委負責人:你們好!中央紀委駐院紀檢組組長、院黨組成員張英偉近日指出了社科院在意識形態上存在的四點問題:
第一、穿上學術的隱身衣,製造煙幕;
第二,利用互聯網炮製跨國界的歪理;
第三,每逢敏感時期,進行不法的勾連活動;
第四,接受境外勢力點對點的滲透。
我們認為,存在這四點意識形態問題的高校絕不是只有社科院。穿著學術的隱身衣,製造煙幕的高校職教人員,也不僅僅存在於社科院里。
此信是中紀委以及教育部反應一下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長期發表賣國言論的情況。同時,也將復旦大學對此事的態度告知於各有關部門領導。
再次,你們說經過談話,認為馮瑋不親日。暫且先不說他絕不僅僅是「親日」那麼簡單,就說你們這個「不親日」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就通過談話?請問,你們是否有切實去認真做過調查和了解?如果一個警察跟一個罪犯談話,罪犯否認一切,還花言巧語地進行一番狡辯,警方就會說,這個人是個好人,他沒有犯罪。
H. 復旦歷史學系42歲女教授去世,人生事業和生命到底哪個更重要
2020年10月11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因病搶救無效死亡,年僅歲。
她的英年早逝讓無數人感到惋惜。
司佳於2006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2007年起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2016年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道稱司佳教授在學術上取得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學生指導方面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很顯然她是一個很負責的老師,她幾乎把自己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事業上。至於她是患了什麼病,病情是否適合長期勞累有關,並沒有正式的通報。
不過,這還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到底人生事業和生命哪一個更重要?
若是不努力工作,真的是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是難以保證的。所以,我們不得不去拚命賺錢,活著不就是為了賺錢不就是更好地活下去嗎?
所以說到底是工作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在我看來只有有工作才有有質量的生命,若是沒有工作了,生命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當然了也會有不同的觀點,當一個寄生蟲也是不錯的。但是,你必須要有當寄生蟲的資本。可以說大部分人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
所以說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一些,若是想要過得更好一些,只有通過努力工作來實現。
所以說工作還是很重要的,甚至有的時候是超過了生命的重要,這是作為一個中年人的我的體會。
你覺工作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呢?
I. 2013年,廣大網友群起聲討復旦大學某歷史學者親日言論 的人是誰
復旦來大學馮瑋教授,男,復旦大學自歷史系教授、博導,日本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曾赴日本京都大學留學,獲文部省獎學金。1993年獲歷
史學博士學位。1995年至1997年赴日本神奈川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000年至2001年赴韓國高麗大學從事研究工作。2007年至2008年
赴日本東京慶應大學任客座教授一年。馮瑋教授是日本問題研究專家,是知日派學者,對於網路中許多不理智的評論和妄下之論斷,還望題主進行理性客觀的評價。
如果題主感興趣,可以關注馮瑋教授的微博,讀一讀馮教授的論文和專著。
J. 復旦大學歷史系的衰落是否已是不爭的事實
(扯多了)世界中世紀史、英國史的話,從武大挖來的向榮老師當是學界一霸了,版許明傑也是其門人;另外權,夏洞奇的基督教史也是很火的課程,三北男的實力不可小覷哈!還有朱聯壁等高學歷的年輕老師。美國史由北大挖來的李劍鳴主持,顧雲深、談麗等老師;日本史,最大名鼎鼎的就是偉大的馮瑋老師,還有錢靜怡,這可不能忘了,哈哈哈~還有張翔老師,但張老師略低調;法國史較稀缺只有張智老師專攻?貌似。所以,世界史呈現出強勁地發展趨勢,但至於黃洋、李劍鳴、向榮所帶來的學術資源與力量能夠維持世界史學科復興多久,尚需要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