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生與老師沖突分析

大學生與老師沖突分析

發布時間: 2025-05-04 02:49:27

❶ 如何構件和諧的師生關系 楊帆門事件的反思

媒體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知名經濟學家楊帆和女學生在課堂上發生沖突事件:「學生大量缺席老師鎖門」,「聞訊趕來的一男生猛踹大門」,「老師沖出教室大罵」,「課堂上女學生拂袖而去」……這一幕發生在中國政法大學楊帆教授的課堂上。「楊帆門事件」把大學愈演愈烈的師生關系再次推到風口浪尖!聯想到在許多學校部分師生之間公開對立,學生對老師出言不遜、甚至動粗報復,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師生關系這一新的話題。我們必然想到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須要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對教育者提出的最為基本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礎,也是實施大學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在優化的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處於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能夠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能否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學生能否全面發展,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師生關系。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更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教育的過程是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和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教育教學的效果、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關繫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

二、如何有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我們需要傾心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楊帆門事件」讓我們反思當前許多教師都普遍反映「學生難教,老師難做」的苦衷,如何解決當前校園師生關系所面臨的矛盾與困境,有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需要迫切關注與解決教育問題。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產業化、就業社會化里,構件和諧的師生關系面臨的新挑戰。師生關系不和諧是社會關系不和諧的一種反應和體現!也是市場經濟的趨利性和教育產業化的功利性的反應,許多大學生思想的功利性也給和諧師生關系蒙上了灰塵,帶來了新的難題,給我們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新的考驗和挑戰,這也大給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課程帶來了新的難題和教改的機遇!

建立科學、民主、平等、和睦的新型的和諧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和師生共同努力。要構件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相互尊愛,才能真正諧和。尊其尊者,親其親者。

首先應該從教師做起,因為老師佔主導地位,教師需真心熱愛和關懷學生。教師要具有愛心,熱愛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呵護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教師一句關心的話,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鼓勵或獎勵,都會讓學生難以忘懷。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不是縱容學生)。

同時老師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立德、立身、立言;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老師要熱心耐心教育學生,愛護學生,呵護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作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老師理解和了解學生。學生畢竟不很成熟,缺少社會歷練,也容易感情沖動,說話和做事情緒化,因此老師應該更有靜氣有耐心。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和尚顯稚嫩的心靈,只有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想法,以及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對教育的忠誠與熱愛,靠一顆對學生真誠、真摯的心慢慢去解讀。

老師應該加強師德修養,提高內心涵養,有一種平等的態度和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放下架子,具有一種親和力,最好語言有一定的幽默感。《呂氏春秋勸學》「事師之猶事父也。」和元朝關漢卿的「一日之師,終身為父。」理念在今天難以行得通。

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也築起了師生之間心心相印的橋梁,連接了師生的友情。

❷ 大學生與班主任談話內容

大學生與老師溝通的方法:溝通技巧
1.人際關系中最重要的角色是自己。師生關系也不例外。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要首先從自身出發。大學生不能與教師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學生本身的不自信、不「敢為」。他們一方面想與教師親密交往,另一方面又怕遭到拒絕。

2.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通過高質量的交往建立起來的。即使兩個人的關系再遠,通過交往也有可能逐步走近,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友好關系。很多同學之所以未能取得成功的師生交往,就是因為他們在與教師的交往中總是採取消極、被動退縮的方式。他們只願做交往的響應者,而不願成為交往的始動者。這種做法與人際交往的交互性原則恰恰是相悖的。因此,如果你想與教師建立良好的關系,就必須變被動接受為主動走近,用積極的態度鼓勵自己,增強人際交往的信心。要知道,你想結識老師這樣的「貴人」,老師也同樣想結識像你一樣的「貴人」。

大學生與老師溝通的方法: 「調頻」
1.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交往雙方的相似性越多,就越容易建立起親密的人際關系。當交往雙方的需要和期待恰好互補時,往往最容易產生強烈的人際吸引,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是要尋找師生彼此認可的共同點。當彼此認同的時候,氣氛就會變得友好融洽。也就是說,如果交往雙方心理上相容的話,那麼,一方的行為就很容易引起另一方肯定的反應,相反,如果雙方處於高度的心理不相容狀態,一方的態度與行為就很容易被另一方否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性格特點,而我們大學生要做的就是主動去了解老師的處事風格、喜好以及優缺點,並調整自己的交往方式,尋求一個平台投其所好,以平衡彼此性格的沖突。按照人們的社會交往經驗,如果你能身處對方的情緒狀態中,能夠完全感受到對方的心理感受,進而表達出自己對他的理解、關心、體貼和友愛,那麼對方就會積極回應你,對你產生好感。這正是心理學上說的「情境同一性」原理。調整自己,尋找平台,並投其所好就是為了創造這樣一種同一性,以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與老師產生雙向回應,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大學生與老師溝通的方法:「換位」
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從自己的主觀判斷出發為人處世,因而常導致一些誤解的發生。所以,若要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達到彼此的認同和理解,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偏見,我們就要學會「換位思考」。所謂「換位思考」,就是要求我們大學生學

❸ 如何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問題一:如何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不知你是學生還是老師,所以你的問題很難慧禪晌回答,但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只要你換位思考一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就會讓你看開很多事情.

問題二:如何處理師生矛盾 在學校,師生間的矛盾時有發生:包括當面頂撞老師、
背後謾罵老師,嚴重者甚至與老師動手。
班主任作為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
更容易引起學生的「不敬」。

問題三:如何正確處理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對教育教學質量有著決定的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但在教育教學中,有些教師由於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片面追求升學率,又加上自己的法制觀念淡薄,職業道德修養不夠,「師道尊嚴」的思想越來越嚴重。對那些學習不好或表現較差或偶爾會犯錯誤的學生,時常採用簡單粗暴的態度,動不動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歧視或排斥學生,輕者侮辱學生人格,重者造成學生傷亡事故。這些我們從各種媒體和日常生活中都時有看到,給人震撼。雖然老師本身是懷著「恨鐵不成鋼」的願望,但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種做法顯然已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甚至是一種犯罪行為,嚴重造成師生之間的情緒對立,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失去學習信心,失去希望,背離了素質教育的宗旨。慘痛的教訓應引起我們廣大教育工作都的重視,引以為戒,多學點有關的法律知識,堅決摒棄傳統的不尊重學生主體人格的「師道尊嚴」思想。 作為一個教師,面對的是各種類型的學生,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有某方面特長的學生,也有可能是心理有障礙的學生或行為有偏差的學生。怎樣面對這些學生?我認為:正因為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作為教師就必須端正思想,正確認識學生,研究學生,要用「心」去教育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接收教師的教育,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一、「愛心」,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點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只有全心全意地愛學生,才能取得學生的信賴;愛的越深 ,教育的效果就越大。當然,教師的愛要細致而嚴格,愛學生不是一味地溺愛學生,而更要有嚴師之威,不僅要給各類表現好的學生,更要給所謂的「後進生」以教師之愛。在班級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營造一種平等、和睦、友愛的氛圍,讓班級充滿集體之愛。但僅有愛是不夠的,教師更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明確人生的價值,從而明確學習的方向,把學習與國家建設聯系起來。現代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為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就要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負責班級的一份工作,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使他們感到作為班集體一分子的光榮,例如,在課堂提襲伍問中,要設計一些容易回答的問題,使「後進生」有回答問題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文體活動中,要讓前鋒各類學生都有參於活動、施展才能的機會;在座位安排上,努力做到男女平等,「好差」平等,使「後進生」感到教師的關愛;對進步的學生要及時地進行表揚,對犯錯誤的學生,要充滿熱情地去關心、教育。把愛滲透到教育工作中去,教師的工作就會取得成功。 二、「誠心」,是教育成功的出發點
在班級中,「後進生」由於學習成績較差,或因為行為上不夠規范,受到的批評較多,在學中也時常受到埋怨,來自於教師、同學和家長的歧視、批評,使他們在學校中受到了冷落,在內心深處產生了自卑感。一有什麼動靜,他們就變得很敏感,對教師的教育,即使是真心誠意的教育,他們也是心存戒備。但這是表面現象,說到底,在他們的內心中,他們非常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諒解、信任和理解,他們也渴望進步,期望成功。所以,教師對這些學生,就更要心平氣和,真心相待,要努力使學生相信教師這樣做是為他們好,切忌動輒當眾批評,挖苦,翻陳年老帳,體罰或變相體罰,因為這么做,只能加強師生對立,增加教師工作的難度。所以教師要充分理解與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工作,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使他們在活動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參與班級工作的能力,並有目的讓他們中的一些同學從事一些活動的組織工作,教師給予必要的輔導,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承擔責任,鼓勵學生大膽工作,從而使......>>

問題四:怎樣處理師生矛盾 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除此以外的時間老師因該以學生為朋友,可以暢所欲言,有任何矛盾都可以像朋友般的去和好。
並不是你以老師的身份來說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所在,言行無誤的。老師僅僅比學生早出道,很多方面比學生知道的多一點,經歷的多一點。
可以從學生觀點和角度出發,了解矛盾所在。涉及私人問題的應當私下裡交談(現在孩子自尊心和個人主義都極強)。只有站在學生立場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了,才能更容易吧問題完美的解決,並贏得廣大學生的認同。

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不妨也罷老師當作好朋友和家長一樣去溝通,去交流,畢竟大多數老師還是為學生好的角度出發,去處理事情的。所以學生也因該理解老師的苦衷,在公共場合也因該配合老師開展教育工作,有委屈可以私下裡和老師溝通。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

問題五:『師生關系』如何正確處理師生沖突 退一步海闊天空
師生沖突發生後,教師要冷靜地對待沖突,要提醒自己不要被學生的言行激怒,防止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沖突進行分析,並著手解決:
1.沖突解決要抓主要矛盾。面對沖突,教師要拋開表面現象,切忌就事論事,不要和學生糾纏具體細節的是與非,而要找出沖突發生的根本原因及產生的背景。
2.要加強師生間的思想溝通,增加相互理解。老師要向學生闡明其思想和行為的動機,同時讓學生說出他們的真正想法和感受。如果老師認為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妥,可以率先檢討,這種真誠往往會感動學生,同時贏得學生的諒解,學生也會反過來檢討自己的錯誤。如果學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教師應在講明道理作出適當批評的同時,對學生過激的行為表現出寬容大度。在師生雙方坦誠的、暢所欲言的溝通中互相理解,建立一種和諧的相互信任的氣氛。
3.師生要共同分析產生沖突的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教師要全面的、耐心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共同分析原因,找出解決沖突的一致看法。但是,老師切忌迫於學生的壓力而放棄原則,放棄立場,因為解決沖突並不一定要屈從於另一方面的意願。師生雙方通過共同討論,達成共識,才能使沖突順利解決。
4.家校聯合,從小做起。 改變傳統觀念,加強社會責任感,家長要樹立為國教子思想,改變不正確的教養態度。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愛而不寵,養而不嬌。誠然父母對孩子的家是應該的,愛子女不但是人之常情,而愛的本身也是一種教育。但是愛子女不但是體現在對孩子生活上,物質上的照顧,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上,使孩子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健康成長。長大成為對國家、對四化建設有用的人才。為此,對孩子嚴格管教,精心培養才是真正的愛。相反,對孩子嬌、慣、縱容是有害的。俗話說:嚴為愛、寵為害,有位教育家說過,毀於盲目父母的人,比毀於危險的小兒疾病的多。這是值得我們引以為戒的。
總之,課堂里的師生沖突,是引起師生關系緊張的因素,它影響教育教學的正常進行。處理師生沖突的方法多種多樣,要根據當時沖突雙方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但關鍵是在課堂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當運用教育機智,及時妥善地處理好一些不良苗頭,從而最大限度地消滅師生沖突,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問題六:如何有效處理師生沖突? 在師生的相處過程中,免不了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沖突,問題處理得當,會加深師生情誼,促進後續工作有效開展,倘若處理不好,會進一步惡化師生關系,對後續教育產生嚴重影響。值得我們認真思考。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一個老師的學生觀,就是我們如何看待學生。學生是一個個處於人生發展成長期的,有思想、有觀念的鮮活個體。他們有著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了解、認識和看法,由於心智的不夠成熟和社會閱歷的不足,他們對周圍人、事、環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作為老師,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成長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們看作是學生成長中的一個現象或者一個部分。只有我們接納了學生,我們才可能了解學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從「抗爭」的狀態中走出來,以更加理性、積極和有效的方式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1)我們批評學生要留有餘地,不能把學生的錯誤與學生的人品人格混為一談;不能因為學生犯了幾次錯誤就據此對這個學生下結論、貼標簽;不能從人格人品上否定學生,把學生至於絕望境地。否則就免不了出現學生的「拚死抵抗」。 (2)改變對學生的認識和看法。正在成長的少年兒童也難免犯錯誤,所以老師要盡力善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並努力通過優點的發現去促進學生成長。 (3)允許學生犯錯誤,不等於縱容學生犯錯誤、干壞事。允許學生犯錯誤,是承認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是客觀存在的,有的甚至是難以避免的,但這樣不等於說老師可以等閑視之,任其發展。相反,應通過適當的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能量去認識和改變自己不適當的行為。 (4)老師不一定永遠正確。老師首先是一個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個普通人,然後才是一個老師。所以,我們有時也會有些不合適或者錯誤言行,這是正常的。不因為我們是老師就沒有或者不允許別人提及,或者為了面子也要硬撐下去,致使沖突升級。作為老師,要努力減少不合適的言行,但如果出現了,一個知錯敢認、知錯能改的老師也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受學生尊敬和歡迎的人。2.接納學生,用肯定、認可和引導代替指責、訓斥。 與人交往和互動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一個人接受我們、理解我們,我們就會願意跟他交往和相處,否則就不願意和他交往相處,甚至會有意地遠離或排斥。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觀念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希望能被周圍的人尤其是師長認可、肯定,加上正值青少年期的學生是情緒與行動極易沖動的時期,指責、訓斥或者一些過激的行為可能不僅達不到我們原有的目的,而且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導致沖突。 在發生師生沖突的時候,老師要願意花時間去聆聽學生的真實感受,衷心接納學生的意見與感受,並進一步樂於幫學生找出問題的症結、解決問題,而不是,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急於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去做。這樣不僅有利於沖突的澄清和處理,也有利於師生關系的進一步優化。3.尊重學生,堅持讓學生把話說完。 在教育教學中,聽話的學生常常討老師的喜歡,愛「頂嘴」的學生卻往往遭到老師的訓斥。在出現問題尤其是發生沖突時,這些「經常被批評、訓斥」的學生往往會被有意無意地被剝奪了解釋的權利。其實,學生犯了錯誤試圖找出理由,是為了求得老師對自己的諒解,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師武斷地阻止學生申辯,學生會認為老師不相信自己。同時,對老師這種蠻橫的做法,學生雖不敢言,但內心不服,以後學生即使被誤解也不會再申辯了。從表面看,好像學生被征服了,老師的批評有了效果。其實,學生會由此形成一種敵對心理:表面上忍氣吞聲地對待老師的訓斥,實際上把訓斥當成耳邊風,甚至在內心深處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種下逆......>>

問題七:如何正確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 一、首先要深入細致的調查沖突的原因
化解學生中的矛盾沖突,教師要首先及時性地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而不能道聽途說、捕風捉影,更不能用老眼光來看人,胡亂猜疑。這在一定程度上委屈甚至傷害了一部分學生,增添學生的反感和厭惡心理。因此,班主任對於學生中發生的自己尚不知情的問題,要親自進行全面系統、有計劃地摸索底細。不能採用「我猜想……」、「我估計……」的方式去捕風捉影,而應該把事情調查清楚以後再做決定。
二、要善待學生間沖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沖突並不全是壞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成功的基石。有人說:「愛迪生成功研究燈絲,失敗了99次實驗後,第100次實驗終於成功了。」應該說100次實驗是成功的,沒有前面的99次失敗實驗,誰知道這99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最後才得到結論,所以說都是成功的。同樣學生因錯誤,發生沖突,班主任妥善處理,善待沖突,應該說也同樣是成功的,因為以後該生會深刻地認識到此事不該做和該怎樣做,對他來說是成功的,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了。同時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間發生的沖突,不應心煩意亂,動則訓斥,諷刺挖苦,甚至歧視、體罰,要「多用情,少用氣」,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有時可進行「冷」處理。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不能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損壞的機器。」採取巧妙地引導,把沖突當成認知過程的一部分,強化對事物意義的認識,促成對事物意義的建構。應冷靜下來反思自身的工作,不能草率地採取一些不正常的教育方法,甚至違背教育理念體罰學生。比如我們從小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勞動是光榮的,但學生犯錯誤了有的教師採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讓學生搞勞動,這樣做反而玷污了勞動。
三、培養寬容心理,化解矛盾沖突
常言道:「讓人三分不為輸」,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此話不無道理。具有高尚的寬容心,能達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學生不妨嘗試著主動向對方說一些寬容的話,誠摯、友善、寬容的話語,會撫平學生間的隔閡,這樣從善意出發,多說一些寬容的話,往往能夠觸動對方心靈的最深處,從而對其產生一種撞擊靈魂的沖擊力。作為班主任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多找身邊的實例,加強宣傳教育,多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寬容心,逐步減少、降低沖突的發生,構建和諧班級。
四、平等對待學生的矛盾沖突
學生的年齡、社會閱歷、生理心理特徵決定了他們難免存在這樣那樣或那樣的偏差認識,從而發生沖突,作為班主任應不可迴避,要入情入理地循循善誘,促進問題的妥善解決,平等對待沖突主體,不偏心、歧視,不冷談一方,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切忌順眼者得到關照,違紀者得到屁護。否則會導致師生、生生間不和諧,形成暴力。如我在教育中遇到學生間互取綽號的沖突,我是這樣化解的,先冷靜下來,調查發生的根源,胸有成竹地去化解,並不武斷地判斷誰對誰錯,再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先搜集一些綽號,然後在班級開展一次討論會,談談自己的感想,最後再找學生談話。這樣一來,不僅是他們,而且全班學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充分認識到綽號是不文明的、有傷害人的自尊心、有損同學之間的友誼,懂得了只有尊重別人才得到別人的尊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發揮班主任的主導性,創造性地解決沖突
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提倡的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教育理念,創造性地解決學生間沖突。我是這樣做的,首先把沖突的學生雙方分隔開,讓他們冷靜下來,引導他們「咽下一口氣」,化干戈為玉帛。心平氣和地思考發生沖突的全過程,主要想想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再讓學生匯報情況,教師不果斷地對學生做出誰對誰錯的判決。然後......>>

問題八:如何有效解決師生沖突 在師生的相處過程中,免不了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沖突,問題處理得當,會加深師生情誼,促進後續工作有效開展,倘若處理不好,會進一步惡化師生關系,對後續教育產生嚴重影響。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一個老師的學生觀,就是我們如何看待學生。學生是一個個處於人生發展成長期的,有思想、有觀念的鮮活個體。他們有著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了解、認識和看法,由於心智的不夠成熟和社會閱歷的不足,他們對周圍人、事、環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作為老師,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成長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們看作是學生成長中的一個現象或者一個部分。只有我們接納了學生,我們才可能了解學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從「抗爭」的狀態中走出來,以更加理性、積極和有效的方式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問題九:班主任如何處理師生之間的矛盾(一) 師生之間在教育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矛盾,師和生是在不同時期接受教育的人,各方面,如經歷、文化知識、思維方式、審美觀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對人對事對社會現象的態度也往往不同;教師和學生並不經常生活在一起,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或不全面,評價不公正,甚至錯怪了學生;教師教育思想不端正,有時選擇不適當的教育方法:訓斥、挖苦、體罰有的學生對教師的嚴格要求看作是教師和他過不去等等。師生關系中這些矛盾的調節,主要靠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自身的行為表現,教師要善於控制情緒,始終堅持啟發、疏導、調節、控制矛盾發展的方向,特別要注意防止矛盾激化;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師觀,教育他們正確地對待自己,要是屬於學生的錯誤,就要為他們創造條件,給予改正錯誤的機會,促使師生關系融洽。
教師如果惟我獨尊和專橫跋扈對學生的身心的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我認為在學生面前承認錯誤或尋找機會與學生談論自己的錯誤,實際上能使學生無形中學會做人的准則,並且更容易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產生親切感、信任感。如果教師從不向學生承認錯誤就會喪失學生的信賴,並帶給他們有害的信息。多年的實踐證明,最受學生尊敬的往往是在與學生激烈爭論之後,又能承受自己的錯誤或改變自己錯誤觀點的教師。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教師一貫正確的班級中,他會逐漸領悟到,在自己有過錯時不會得到教師的愛和支持,於是在感情上與教師疏遠,當遭到訓斥時甚至與教師產生逆反心理。相反,如果這個班級的教師樂於承認錯誤,能恰如其分地道歉,就可能打破師生之間的感情的隔閡。學生們會注意到教師言行錯誤難免,但並不意味著不是自己尊敬的人。所以,我認為,誠實和光明磊落地向學生道歉,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密切師生關系的一劑良葯。

❹ 如何做好大學生師生之間的溝通

在教育現實中,始終存在著一種森嚴的等級關系.師生之間缺少必要溝通,只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一種刻板而正規的活動,導致目前師生關系緊張,現狀令人擔憂.因此,在新時期下,尤其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顯得尤為重要.要變革師生關系,必須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努力克服目前師生之間普遍存在的情感障礙,充分發揮教師在師生情感交流中的主導作用.在此筆者談幾點親身體會:
一、以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僅美的自然、美的事物,而且美的外貌、美的心靈皆能引起人的愉悅體驗.教師的容貌、衣著、儀表、風度等,往往構成學生社會認知中第一印象的重要內容,形成師生交往中的首因效應.而最重要的是教師的人格美,他的公正、真誠、熱情、開朗、寬容、友善、幽默等等個性品質是吸引學生的最為重要的內在因素.人格的偉大,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尊敬,而且能融化學生心靈的冰,塑造健全的人格.應該強調的是,教師要想使自己的人格富有感染力,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注意做好學生的表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加里寧說過: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他應該感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於最嚴格的監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著這種嚴格的監督.因此,教師的紀律可以簡單地說: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比如,我要求學生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等,我自己先做到.每天,早讀前,我准時站在教室門口,迎接學生的到來,每天午休,也早一點下到班級,下午放學,遲一點離開學校,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無形中,學生會以老師為榜樣,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二、在嚴愛中注意理解、尊重學生.
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嚴師出高徒,因此,許多優秀的教師對待學生都較為嚴格,因為這也是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但嚴愛當頭,要講究方法與藝術,尤其是要理解和尊重學生,如此方能讓學生體會到愛,體會到教師的期望,從而促進其人格發展,各方面全面發展.相反的,如果老師只是一味的嚴格要求學生,沒有把握好分寸,則很容易導致師生之間的矛盾激化.嚴格要求學生應以充分尊重學生為基礎,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有深刻的論斷:只有教師關心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而言,就在於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心理學的測量表明:一個小孩從出生之日起,便開始具有了多種潛意識,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這些都說明了尊重學生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作為班主任對學生的嚴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評教育時諷刺、挖苦、奚落甚至辱罵、體罰,這與嚴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評應當是善意的,特別是對屢犯錯誤的同學,應進行細致恰當的批評,春雨潤物細無聲嘛!總之,批評的藝術應當是:嚴格與善良、嚴格與尊重、嚴格與理解、嚴格與關愛的有機結合.學生對教師的批評感受到的不僅是合乎情理的嚴格,而且是充滿人情味的關切.只有做到這些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育人效果.
三、利用班主任周記進行心靈的溝通.
師生社會角色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難免在一些問題上會形成意見上的不一,甚至構成矛盾、沖突與對立.如果溝通無門、分歧過大,便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人際隔閡.為此,教師應善於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了解學生對自己的工作以及對班級、學校活動的意見看法,採納合理的建議,求同存異.
加強和學生之間的心靈溝通,
是我對教學執著的追求,
曾經有人說過沒有當班主任的教師不是真正的教師,因為只有班主任才能較深的進入到學生的心靈當中.為此,我已經連續當了十幾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我,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是非常的重要.走入學生的心靈中去,你就會發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你都會在那得到答案.

❺ 如何評價在大學課堂上和老師發生沖突的學生

這樣的同學實在是太過於魯莽了,只能說是一種不理智的表現,可以說這樣的學生一點素質都沒有,都不配當學生,因為這個大學的課堂,而老師又應該是學生的長輩,這個學生和老師發生沖突,實在是很愚蠢的一種表現,我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這個學生明顯就是沒有禮貌的傻瓜,因為大學的老師一般來說脾氣都是很好的,而且學習氛圍寬松,不會對學生提出一些非常過分的要求,可以說在大學裡面很多的學生都不會討厭老師而更多的是喜歡這個老師,這個學生卻一點都不尊重老師,和老師發生了沖突,頂撞了老師,而且這很有可能就是這個學生的錯誤,因為老師都是分寸的,絕對不會太沖動。

第二點,這個學生太過幼稚,不能夠很好的控制他自己的情緒,因為這是大學的校園,雖然說學術自由,但是並不能和老師發生那麼大的沖突,高中的學生和老師發生沖突往往是因為課程壓力大然後有時候老師會說些很過分的話,加上那個時候的學生還不成熟,有一點年輕,但是到了大學如果這個學生還這樣,很明顯就是一種特別幼稚的表現了。

第三點,這個學生並沒有體諒周圍的同學,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因為沖突會干擾課程的正常進行,最後大家也都會很不愉快,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所以這個男生完全就沒有關心周圍的同學,真得是非常沒有道德的一種表現。

❻ 作為大學班助,老師和學生發生矛盾了該怎麼處理

好好解決矛盾。

1、一個老師的學生觀,就是如何看待學生。學生是有思想、有觀念的鮮活個體。他們有著自己對周圍的探索、了解、認識和看法,由於心智的不夠成熟和社會閱歷的不足,他們對周圍人、事、環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熱點內容
大學生一站式就業 發布:2025-09-02 20:09:38 瀏覽:975
中國地質大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02 19:52:08 瀏覽:507
沈陽建築大學建築學考研大綱 發布:2025-09-02 19:52:08 瀏覽:183
中南大學畢業後可以當老師嗎 發布:2025-09-02 19:51:58 瀏覽:495
重慶大學2016考研群 發布:2025-09-02 19:50:38 瀏覽:228
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考研好考嗎 發布:2025-09-02 19:45:31 瀏覽:427
清華大學俄語系教授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682
中山大學大氣學院教授杜宇 發布:2025-09-02 19:21:50 瀏覽:532
中國人民大學財務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02 19:17:02 瀏覽:940
香港的大學計算機博士申請 發布:2025-09-02 19:03:38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