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招聘教授
① 求問華南理工大學的先上崗教授是個什麼樣的職稱,是副
你說的是「華南理復工大學高級專制業技術職務先上崗資格」。崗位設有「先上崗教授」和「先上崗副教授」。它是為加快青年教師培養,扶持青年教師發展,給青年教師創造更好的教學科研工作平台,鼓勵和支持他們更快更好地參與高水平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和學科建設而設置的,只在校內享受相關待遇。
② 我被華南理工大學聘為副教授,現在開學了還沒有通知我去報到,問人事,他們說忘了,我該怎麼辦求助天下
。。。副教授還要走這種途徑求助?????
③ 如何看待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行為不當被解聘的事件呢
我覺得這件事是非常正確的,對於這種錯誤就應該直接解聘。
④ 如何申請去華南理工大學當老師
學校會通過廣東人事考試網進行招聘
⑤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涉嫌強奸多名女大學生,校方給出了什麼處理結果
華南理工大學王雨磊教授因為強奸女大學生,而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華南理工大學對此事展開了調查,而且經過深入調查了解,發現確實有此事,王雨磊教授嚴重違背了教師職業操守,根據華南理工大學所給出的處理結果,王雨磊教授被解聘了,當然等待他的並不僅僅是被華南理工大學所解聘這么簡單,王雨磊教授還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此事也警醒著各位女大學生要懂得保護好自己:
(1)要避免與老師單獨相處
女大學生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安全警惕性,要避免與異性老師單獨相處,如果有異性老師提出要單獨相處的時候,女大學生應該要學會拒絕,可以邀請自己的同學為伴,避免與異性老師單獨相處。
(2)如果自身受到侵犯,一定不能忍氣吞聲
對於女大學生來說,如果自己受到了老師的侵犯,一定不能夠選擇忍氣吞聲,要勇敢站出來為自己維權,這樣做也能夠避免其他的同學受到傷害,這樣才能夠把一些行為舉止不當的教師繩之於法。
如何才能夠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華南理工大學王雨磊教授事件確實是讓我們感到很失望,作為一名高校教授,他不懂得約束自身的行為,沒有正確的思想觀念,而這樣的事情也警醒著各所學校必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老師們也必須引以為戒,要懂得愛護和尊重自己的學生,做一位好老師。
那麼對於華南理工大學給出了處理結果,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⑥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行為不當被解聘,究竟發生了什麼
十月九號下午,自稱是華南理工大學本校學生的一女子在華南理工大學教學樓下哭訴鬧事,說王雨磊教授性侵了她這個學生,還說王雨磊教授性侵了很多人,並錄有呼叫求救的錄音發表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一時間這事走紅引起了大多數人的關注。後來王雨磊道其不承認且解釋沒有該女子所訴說的事實,後來學校成立調查組調查後以王雨磊嚴重違背教師職業操守為由對王雨磊予以解聘。
在以前,有發生過很多類似的案列,老師性侵學生的事件數不勝數。在其中,總有些人披著為人師表的羊皮做出對學生有害的事情並且未真正受到法律制裁,在這些事件的背後,我們確實應該都去反思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是在哪裡出現了問題。
⑦ 華南理工大學招聘專升本輔導教師嗎
大學不管吧,專升本都是學生自己想辦法
⑧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行為不當被解聘,行為不當具體指什麼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行為不當被解聘,行為不當具體指他性侵女大學生。他擔任著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和導師,同樣也是中國的共產黨員。身為一個名牌大學的教授,做出不符合道德和倫理的事情,首先是他的品行不端,其次他敗壞了教師行業的職業形象,影響到了整個社會和學校的風氣。因此華南理工大學也迅速的在網上發出一則通知,解聘了王雨磊,他嚴重的違反了教師的職業操守。
學校要更改自己的制度,盡量讓老師的權力變小一點,而學生也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別讓這種歹徒逃脫法律制裁!
⑨ 華南理工大學應屆生可以當老師
華南理工大學
應屆生,
可以當老師。
只要努力付出過,
就會有收獲。
⑩ 大學教師一般月薪多少
大學教師講一節課需要多少錢?
大慶廣播電視大學
內容提要: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沒有公布大學教育成本。社會上很多人認為辦學成本不高。本文的意圖是通過剖析大學教師講一節課需要多少錢來說明教育成本的高低。同時希望教育行政部門在制定教育發展計劃、規劃時,充分考慮政府在正承受能力。也充分考慮城鄉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關鍵詞:大學教師 課時 人力成本
2004年9月10日[沈路濤 呂諾][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臭老九」到「香餑餑」 見證教師變化》:2003年,全國高校和中小學教職工年平均工資分別達到23307元和13293元.如今,在許多地方,一名中小學高級教師月薪達三四千元。至於大學教師,月收入過萬元也不是什麼稀罕事了。教師隊伍不穩定現象得到扭轉。據了解,近年來報考師范院校的生源比例回升,質量顯著提高,許多已經離開學校的教師開始要求歸隊,出國留學人員學成回國任教的人數不斷增加。
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量以課時計。高、中、初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分別為每周6、5、4學時。按每學期授課時數18周計算,高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每學期108學時,每學年教學工作量216學時;中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每學期90學時,每學年教學工作量180學時;初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每學期72學時,每學年教學工作量144學時。系、部業務領導、行管處級領導和校級領導雙肩挑者,教學工作量分別為普通教師的1/2,1/3,1/4。行政處室科級及一般幹部教學工作量為普通教師的1/2。
2003年,全國高校教職工年平均工資分別達到23307元。中級職稱教師教學工作量每學期90學時,每學年教學工作量180學時。我們不妨用這兩個數據說話。
如果假定大學教師年薪23307元(實際上教師工資是高於教職工工資的),每學年教學工作量180學時,那麼,平均每學時的教師成本為:
23307元÷180學時=129.48元
假定平均每班學生50人,那麼,平均每學生每學時的教師成本為:
129.48元÷50人=2.59元
按照以上標准,如果學生平均每天上課8課時,那麼,平均每學生每天的教師成本為:
2.59元×8=20.72元
假如學生每年在校400天,那麼,平均每學生每年的教師成本為:
20.72元×400=8286.93元
即使按照學校硬體建設和非教學人員成本由政府買單的話,只讓學生承擔教師成本的話,生均學費8286.93元。
如果大學教師月收入過萬元,年收入超過10萬元,而年教學時數仍然為180學時的話,那麼,平均每課時的教師成本為:
100000元÷180學時=555.55元
學生聽課,按成本付費,很少有能聽得起的。
民辦高校之所以能盈利,很大的原因在於民辦高校不「養」教職工。教師全部聘任制。學校只支付講課費,按平均每課時50元支付的話,成本只是公辦高校的三分之一左右。
50元÷129.48元(另外沒再給講課費)=38.6%
如果公辦高校在工資之外再支付講課費的話,那麼,民辦高校的人力成本只是公辦高校的四分之一左右。
50元÷(129.48元+50元)=50元÷179.48元=27.86%
通常情況下,民辦高校只聘任公辦高校的優秀教師,卻按平均師資水平支付講課費,相當於從政府撥給公辦高校的教育經費中揩油。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暗渡陳倉了。民辦教育的舉辦者認為自己有能力,對公辦高校的人事管理不無嘲諷之意。
有教師把公辦高校的工資形象的比喻為「火鍋」,把基本工資比喻為「鍋底」,把講課費比喻為「鍋料」。公辦高校不敢動教職工的「鍋底」,只好用「鍋料」調劑教師待遇。久而久之,教職工不拿「鍋底」當回事了。在爭「鍋料」上動腦筋了。
公辦高校的教師們對公辦高校有不滿情緒,對民辦高校卻「感恩戴德」,本末倒置啊。公辦高校的骨幹教師拿著工資「下海」、「跳槽」、「走穴」,公辦高校管理這些教師好象底氣不足。荒唐啊。公辦高校可以考慮對在校外監制的人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也可以勸其把工資關系開到人才交流中心,公辦高校用高於民辦高校的講課費標准聘教授。並可以用新辦法管理新進入學校的人員。
如果民辦高校按公辦高校的教育成本收費的話,那麼,民辦高校的收益率高於國民經濟任何部門,因此,應當對民辦高校學費標准進行必要的干預,防止暴利發生,更防止拉動公辦高校學費上漲。
如果公辦高校對教師全部實行聘任課時工資制,那麼,用目前的教育經費可以把教育蛋糕做得更大。
通透教育成本的窗戶紙,有利於政府下決心進一步改革高等學校的用人機制。進一步搞活高等學校的工資分配製度。也有利於進一步改革高等學校的教育成本分擔機制。進一步減輕政府的負擔,進一步減輕學生家長的負擔。
大學教師高收入者有多少
高校教師對稅務部門的這個界定頗多微詞,他們認為:高收入人群中,其他十類是高收入者。而高校教師中高收入者只佔一定比例,少數較有權威的教授憑借講座、培訓、擔任名譽教授等獲得較高收入,的確可進入「富人榜」,但大多數高校教師並不如此,稅務部門不應「一桿掃落一船人」。
北京高校名師深圳講課,一天收入5000元以上
據調查,深圳和廣州大批的企業迫切希望得到著名高校專家的知識資源,北京高校著名教師來廣州和深圳講課有廣闊的市場。一流名氣的高校教師每天講課收入大約在2萬至3萬元,二流名氣的每天1萬至2萬元,三流名氣的每天5000元至8000元。西部大開發後,名師講課風又席捲西部,京師高校知名學者的講課收入雖然比深圳、廣州低一些,但一般都以現金的方式結算,或者直接打到其個人賬戶上。重慶某通訊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透露,該公司邀請當地大學老師來講座,每次約兩個小時,支付給他們的報酬為500元至1800元不等;如果邀請北京、上海等地名校特別知名的教授,最高費用達8萬元。這樣高收入的教授一般是技術或學科權威,有的還有其他重要的社會職責。
百萬年薪聘來的多是海外熱門學科學者
復旦大學去年開出「百萬年薪」全球招聘生命學院院長,最後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終身教授金力脫穎而出,此舉曾引發激烈討論。這位院長的年薪全校最高,而該院副院長一年薪水還不及他一個月。這種情形在京、滬、穗等地的一些重點大學已不鮮見。除了高薪從海外聘請熱門學者外,一些院士也被多所大學特聘為教授,年薪高於一般教授。
一般大學教師月薪萬元以上的不到5%
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劉煥彬教授說,如果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上算高收入者,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和助教當中,真正達到這一標準的人,估計比例不到5%。而華南理工大學的教師收入水平以及對外活動能力在國內高校當中,還算是比較好的。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大學黨委書記陳萬鵬說:廣州大學全校在職教師大約2400名,真正屬於高收入者的,應該在100人左右,這個比例還不到5%。廣州大學教師目前的月收入平均在4000元左右。某些院系的某些老師收入頗高,這是高校教師中的普遍觀點;相對而言,一些基礎性學科老師則往往是高校中的「低收入階層」。
省市級高校青年教師月收入3000元左右
夏老師是某理工大學的青年教師,他現在的月收入就是3000元左右。而高校的授課教師當中,青年教師是佔大多數的。夏老師說:如果以年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來劃分的話,我們學院能夠成為高收入教師的比例估計在20%。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年收入最高也就在4萬元左右。
「我的年薪只有2萬多元」。長春師范學院張老師工作8年了,現在是講師,每月工資1200元,加上課時費,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張老師說:「有一些課時少的同事去做兼職,教計算機的老師去一些輔導班講課,每月能多收入1000多元;還有一些教藝術課的老師在外面帶學生,把兼職的收入都算上,月薪五六千元。」長春理工大學劉老師說,一般省市級高校教師的薪水很難達到高收入水準。
在南方一所農業大學工作的彭老師,收入基本上由四大塊組成:職務工資+津貼+課時費+補助。剛當教師的時候,職務工資屬於高校最低一級,每月只有500元左右,新教師的津貼每個月補助300元。至於課時費,由於彭老師所教授的課程屬於學校新上馬的專業,學校沒有給她安排課程,她就沒有課時費,各種補助有400元左右。彭老師工作4年多了,已經成了講師,她的月收入全部加起來也不過2500多元。西南政法大學楊藝老師說,學校青年輔導員月收入還不到2000元。
高校教師在專業和兼職上拉開了收入差距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王處輝教授對高校教師的收入進行過調查研究。據介紹,高校教師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制度性工資、校內外津貼制度、政府的特別津貼、社會和市場對教研的需求、學科間的差異、教師間的學術地位不同、參與市場意識的不同、出國機會有別、權力或灰色收入等。事實上,由於市場對教研需求的差異,將高校教師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如某些教師由於其所從事的專業社會需求大,在業余時間給MBA班學生授課,每天至少能得到講課費1000元,每年所得講課費可達數萬元。有人因此所得收入可達數十萬元,家庭存款不止百萬元。
吉林大學的趙老師介紹,現在廣告設計、法律、藝術等專業的老師普遍收入很高,他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自己的專業掙錢。比如,有的法律課老師一邊上課,一邊開律師事務所,年收入可達幾十萬元。「我的一個同學是藝術學院教鋼琴的老師,工作之外帶10多個學生,每個學生每節課的學費就100元。」趙老師說。此外,現在社會上各種學習班、教研輔導班、MBA班很熱,一些高資歷的教授被請到各種培訓機構教課,外出講課的收入已遠遠超過了其「正職」所得。還有一些教師參與市場的意識很強,教金融、證券的老師乾脆進入證券市場,有人能獲得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收入。
高校中諸如法律、財會等人才市場直接需求大的學院,還可以通過辦班增加老師收入。學院辦班多,招生數量大,創收額也大。通常各學校對辦班類收入提留約50%左右,其餘部分歸創收的院系所有,可以將這筆收入分為集體福利和獎金發給教師。校內各院系創收能力不同,獎金數量差距很大,有的可以給教師發上萬元獎金,也有的沒錢給教師發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