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臨邑籍徐教授
① 同濟大學三大王牌專業是什麼
同濟大學三大王牌專業是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
1、建築學
建築系目前設有建築學和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兩個本科專業;設有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設計及理論和建築技術科學3個專業方向的碩士點和博士點,設有博士後流動站,是「長江學者」招聘單位。
擁有本科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教學名師1名,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上海市精品課程5門。建築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設計及理論兩個二級學科為上海市重點學科。
2、土木工程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以及其下屬的岩土工程、結構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四個二級學科均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科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四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的土木工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
2009年,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2012年,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2016年,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科被評為A+。
3、交通運輸工程
1979年中國大陸第一個「交通工程研究室」在同濟大學成立,標志著同濟大學乃至中國大陸交通工程學科的誕生。
在老一輩學科帶頭人楊佩昆教授、周商吾教授、徐慰慈教授等的帶領下,當時的主要研究定位於道路交通的規劃、設計及管理相關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等,並使得同濟大學成為中國大陸最早培養「交通工程」方向博士和碩士的大學。
同濟大學學科設置
同濟大學學科設置涵蓋工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個門類。現有本科招生專業8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4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後流動站30個。
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其他國家級研究平台以及77個省部級研究平台。
以上內容參考:同濟大學官方
② 徐曉雲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
徐曉雲教授,自1969年4月至1975年8月,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六師擔任衛生員,由常淵推薦。之後,她於1975年9月至1978年10月,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療系攻讀,師從韓雅玲。從1978年10月開始,她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院神經內科擔任住院醫師,後晉升為主治醫師,由趙慶傑指導,直至1998年10月。在此期間,她還擔任了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和碩士導師的職務。
1998年10月至2001年12月,徐曉雲移師上海市東方醫院,擔任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及科主任,後升任主任醫師,並在劉中民教授的領導下,成為了廳級大學醫學院三系診斷學教研室主任。她的專業專長和研究領域集中在臨床神經病學,特別是腦血管病的綜合防治和糖尿病腦病變的臨床與基礎研究,以及老年期認知障礙的研究。
她在學術團體中擔任要職,如中國老年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神經康復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神經病學專業委員會認知組委員,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編委,上海市醫學會浦東新區神經學組副組長。
在科研項目方面,徐教授主持或參與了多項重要項目,如關於糖尿病鼠腦梗死半暗帶區VEGF及受體表達的研究,以及急性腦梗死相關研究。她在科研經費方面也有顯著貢獻,例如「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子課題,以及同濟大學的教改課題和教學立項。
在學術成果方面,徐教授發表了多篇論文,如「腦梗死後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征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腦卒中後認知功能改變的前瞻性研究」等,這些研究都在中華系列醫學雜志上發表,顯示出她在神經病學領域的深度研究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