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郵件說想見博士導師
① 怎麼應對讀書過程中出現的倦怠
【Day24】
當我們感覺讀書已走上正軌且一帆風順的時候,有可能會突然出現倦怠情緒。
此時,應該怎麼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把它視為獲取更大成功過程中的陣痛,然後有的放矢地去克服它。有以下幾個辦法:
1、去見那些能夠幫助你讀書的人
如果你有讀書導師,最好在出現倦怠的時候去見他,尋求幫助。因為他們也曾經歷過倦怠期,一定有解決辦法。如果你沒有讀書導師,可以去見一見身邊經常給你鼓勵和支持的熟人,以真誠的態度和他們聊一聊,這是個不錯的辦法。
要遠離那些認為讀書不重要,或是虎視眈眈地妨礙你讀書的人,就算自己有難處,最好也不要去見他們。
2、去幫助剛開始讀書的人
如果周圍有剛剛開始讀書,可以把自己的讀書技巧欣然告訴對方。通過此舉不僅能回想起自己當初的讀書狀態,而且在幫助對方的過程中,還會學到更多新的東西,自己周圍讀書的人越多越好。
在讀書的世界裡,只有志趣相投的書友。
3、讀一些成功戰勝考驗的書
即便是再好的熟人,如果他根本不想見人,就只能讓他通過書籍獲得勇氣。對這種人來說,與其閱讀人們常讀的書,不如選擇那些戰勝考驗實現了夢想的人的自傳更合適。
讓他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戰勝了比自己想像中更大的困難。許多被我們成為偉人的人,他們的經歷很多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他們不是為了成為偉人而讀書,但是讀書確實是他們從普通人成為偉人的重要因素。
4、在家裡的每個地方都貼上有意義的語句
經常讀什麼類型的文章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好比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性格的孩子一樣。
將正面的、能給你增添勇氣的語句,讓你確信自己夢想並能促使夢想實現的語句,以及能讓你重振精神繼續前進的語句抄寫在便條紙上,貼在家裡隨處可見的地方。
刷牙的時候、開冰箱的時候、准備出門的時候都用力讀上幾遍,聲音越大印象越深刻。如此堅持下去,內心會逐漸發生變化。
5、每天看著你作為榜樣追捧的崇拜者照片
現在的你以誰為目標?CEO?揚名世界的作家?知名設計師?還是令年輕人狂熱追逐的明星?
找一張可作為自己未來事業樣板的頂尖人物照片,放在錢包里或貼在屋子裡,每天看一看,並且設想一下,如果自己是這個人此刻會怎麼做?該如何邁過這道坎兒、如果這個人出現在自己面前,自己會說些什麼?
在心中設身處地地描繪一下自己的樣子,看看此時自己會有什麼感覺,會有哪些想法。他們克服了倦怠戰勝了坎坷,成為了頂級人物,你當然也有可能做到的。
6、給自己喜歡的作家發郵件
如果有本書讓你深受感動,你可以給這本書的作者發封郵件。郵件中可以簡單寫寫你的讀後感,或者提一提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如果在讀書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觀點,也可以拿出確鑿的依據予以反駁。
至於作者是否給你回復,那不是關注的焦點,重要的是你為了給作者發郵件,有讀了一遍書,又思考了一下主題,這種深沉的思索是很有意義的。在這過程中,逐漸使自己能更加客觀地看待事物,並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讀書的魅力。
當然,還可以參加作家的講座,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或在現場推薦一下在論壇或網路發表的書評,等等。線下與作家的見面和溝通,對積極讀書有非常大的幫助。
參考資料:
[1] 二志成,鄭會一(著),馮適宜(譯).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② 第一次見導師該說什麼呢
1、如果是第一次見老師,一定要客氣,說明自己的來意,誠懇對話。
2、多看一下導師的論文,和導師說明一下自己的理解。
3、如果能夠提前想好以後做研究的方向那就更好了,導師會很欣賞有想法的學生。
(2)如何寫郵件說想見博士導師擴展閱讀:
見面一定要在復試名單出來之前,因為名單出來後再見面,容易造成一定的誤會,對導師造成不好的影響。一般那個時候,導師也不會見的,但是可以用郵件保持溝通。
見面之前,需要在學院的網站看看你導師的介紹,比如他的年紀、哪裡人,導師近10年發表見刊的文章,通過文章,可以了解他的研究方向。針對這個方向,自己擬定一個500字的讀研規劃,在見面後的聊天才比較有深度和層次,給導師一個好的印象。
③ MBA考研復試潛規則:過來人親述如何聯系導師
「導師都說要挑有靈性、有潛力的學生,可面試時間這么短,如果能提前找導師聊聊,展示一下自己,相當於搶了一個面試的機會。」這是不少考研人普遍的想法,於是,一些如何「討好」導師的「人情秘籍」開始在網上流傳,民間甚至流傳著考研的「潛規則」:外校生拼不過本校生,與導師素昧平生的拼不過一面之交的,一面之交的拼不過找對導師送對禮的……事實果真如此嗎?
教訓篇:有多少夢想可以揮霍?
教訓1:聯系的導師太多,給人心機太重的印象
某同學報考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初試成績中等,為增加成功的幾率,復試前兩周她來到自己所報考的學校,打算為見導師做做鋪墊。她通過自己在北京的同學和朋友,找到本校正在讀研的師兄師姐們,分別拜訪大家,以了解所報院系各方面的信息。接下來,便開始跟著師兄師姐去上研究生的課,辛苦奔波,倒也得以被幾位導師認識。
就此來說,她的鋪墊已經足夠,但她還不放心,繼續馬不停蹄地找關系:找師兄師姐索要導師的聯系方式,請求他們帶她去見導師。當然,最後沒有人願意帶她。於是在快復試前,她開始給有聯系方式的導師打電話,自我推薦,並表示自己希望成為他們的研究生。導師們的答復大多是要看她復試的表現。於是她放下心來:至少有一個導師會要我的。面試時她一點也不緊張,畢竟大部分導師的課她都上過,回答問題時也很鎮定自若,對答如流。導師們對她的表現也比較滿意,有好幾個導師都想錄取她。但是很快,情況發生了大逆轉——有一位導師提到此前曾與他聯系的情況,立刻另外幾位導師也說給他們打過電話。導師們一商量,覺得這個學生心機太重,不夠單純,最後共同決定不錄取她。
教訓2:目標導師不明確,造成了「撞車」
某同學本科學農學,跨專業報考金融碩士,不幸的是沒有進入復試名單,於是開始考慮調劑。終於,她了解到武漢某大學研究生,急忙與他們聯系。因為身在鄭州,她便給所里的導師們群發了郵件,在每封郵件里都說明自己的情況,並虔誠地表示想要當那位導師的學生。最初,她順利地收到好幾位導師的回信,表示很歡迎她去面試。但當農科所復試名單出來時,她發現沒有自己,打電話咨詢,教務秘書說因為她「撞車」了。
教訓3:冒昧送禮,一瓶醋也可能誤事
山西考生,初試考了某大學研究所第二名,因為經濟條件比較拮據但又想去看望老師,結果送了幾瓶家鄉的土特產——山西老陳醋,但最後復試還是被刷了下去。事後張偉反思,感覺問題也許就出在自己送的特產上。也許他本身的意思不是「吃醋」,但就擔心老師「借景生情」……
教訓4:言多必失,尤其是在不懂裝懂的時候
還有一位考生見導師的經歷可謂是「前無來者」。導師問他:你最近看了什麼書?他說我看了XXX。導師再問:相關內容的書你還看過誰寫的呢?答:我看了XXX,不過那本比不上我看的前一本。於是數落一通,以表示他對本專業的學術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誰知,那本書的作者正是該教授去世的導師所寫,自然什麼希望都沒有了。
經驗篇:「前輩」們是這樣克敵制勝的
經驗1:到學校去聽課
媛媛,東北某大學學生,報考南方某高校。她初試成績非常高,很想跟隨某位導師做研究,但是聽說該導師只喜歡收男學生,這讓她很苦惱。復試前半月,心急如焚的她便來到學校,開始跟班聽課,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回答問題,導師逐漸認識了她,也比較欣賞她。之後,媛媛課後找到導師,表明自己的心願,導師表示,如果她面試表現好就考慮錄取她,最終她幸運地如願以償。
經驗2:主動向老師請教
李惠,本科成績很好,考研報的是本專業領域排名第一的學校,所以復習時特別用功。7月新大綱下來時,她發現又增加了一本參考書,據說作者是學校一位剛從德國回來的老師,學術水平很高,見多識廣。但是新書看起來非常困難,盡管李惠從頭到尾研讀了一遍,但還是沒什麼感覺,好在序言後面老師留了自己的郵箱。看完第二遍後,她便將自己的一些疑惑發給了老師,很快收到回信,老師誇她看書仔細,並對她的疑惑進行了解答。接下來的復習中,她經常就書中的問題給老師發郵件(從第二封郵件開始,她署上了自己的姓名),每一封信老師都很快回復。漸漸地,她被老師廣博的學識和平和的態度所吸引,渴望跟隨老師做學問。
初試結束,她的成績不錯,於是在復試前一周,她來到報考的學校,給老師發了郵件,匯報了自己的成績,並說明自己已經來到學校,想見見老師。老師答應她去辦公室找他,見面後語氣很友善,問了問她在本科的學習情況並隨便聊聊她在學術上感興趣的東西。面試結束後不久,她得知自己夢想成真。
經驗3:鑽研導師著作,言行誠懇有禮
楊新,一個來自某名茶之鄉的男生,報考的是一所知名院校的熱門專業。幸運的是,他高中同學的哥哥正在自己打算報考的學校和專業讀研,而且師兄的導師正是專業參考書的作者之一,堪稱本專業領域的元老,能跟隨這樣的導師做研究,那簡直太幸運了。於是楊新很早便開始與師兄聯系,對於復習中遇見的問題和困惑,師兄也以過來人的角度給予耐心解答,加之楊新學習刻苦,初試成績不錯,名次位列中上。初試結束後,他便開始在網上搜尋導師的專著和論文,仔細進行研究。
復試前半個月,楊新打算到所報考的學校看看,順便給師兄捎去兩包茶葉。到學校後,師兄對楊新的禮物表示了感謝,並隨口提到自己不怎麼喝茶,倒是導師很喜歡喝。這讓楊新興奮起來,他跟師兄聊了很多,並向師兄了解了導師的一些情況,還向師兄表示自己很想見見導師。師兄認為直接引薦不太合適,但可聯系導師的辦公室。第二天楊新去辦公室見到了導師,還帶上了茶葉。導師對於他的突然造訪起初並不太熱情,但當聽說楊新研究過自己的專著後,臉色立刻轉晴,聊完學術上的問題,楊新還談到了自己的家鄉,談到茶,導師也興致勃勃地說起自己的喜好來,最後對於他帶的茶葉也欣然接受了。自然,楊新最終成為了名師之徒。
復試前申請做導師的助手
心理系的學生小王想報考的導師課題很多。復試前一個月,他到學校向導師的學生了解情況,學生們都說最近特別忙,在幫導師進行某一課題的實驗。於是他特意花了幾天時間向未來的師兄師姐討教,與大家熟悉之後,她禮貌地提出讓他們帶著去幫忙做實驗的想法,其中有一位師姐建議先請示一下導師。導師說正好人手也不夠,那就讓他試試。結果,小王硬是在復試前跟著導師做了快一個月的實驗,這期間導師也喜歡上了這個謙虛、認真、好學的學生,面試結束後很快就錄取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