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博士導師套磁
⑴ 博士套磁信的內容
TIP1:有明確的目的,要與教授討論專業問題
對於申請phD的同學,由於博士階段學生大部分時間是替「老闆」打工,在博士生的錄取問題上,手持大量經費的教授們往往具有決定性的權力。對於大部分學校,只要教授點名錄取,而你的硬體條件不算太差,系招生委員會一般不會拒絕。
在套磁過程中,你向教授推銷的正是英語能力和在校成績等硬實力以外的軟實力,即是你對教授工作的了解、對自己選擇的研究方向的熱情、對自己未來的定位以及對以前相關研究經歷的總結和心得。因此套磁信的准備往往需要漫長的過程,其中最花時間的就是仔細閱讀教授的簡歷以及近年來發表的優秀論文。
大多數教授對專業的套磁信還是比較歡迎的,因為這免去了他從系裡的海量申請人資料中挑出和他相關的學生資料的麻煩,而且學生們在信中顯現的對專業的認識和表述能力,比硬邦邦的英語成績更具吸引力。
TIP2:要從網頁上充分了解該學校該院系的研究情況,針對學校來寫信
絕對避免用Crazy Mail等群發軟體一次同時發給100所學校的教授,這就不會冒犯教授,同時也避免教授回信告訴你你的問題網頁上都有答案。
TIP3:要附上自己的簡歷或者自己目前研究的詳細介紹
第一封信盡量簡潔,簡歷最好能附在郵件簽名的後面,不要放在正文中,但正文中要有簡單的自我介紹。
TIP4:注意一定要仔細檢查,不要有明顯的拼寫錯誤或用詞語法錯誤。
套磁就像你的Personal Statement一樣,你的聯系信也要有針對性,一定要有個性化的東西。
當然,套磁不是萬能,它不過是與TOEFL、GRE、GPA並行的一種工具,歷史上也不缺乏沒有套磁而被一流學校錄取的案例。
通過和教授、同學的聯系,對所選專業進行咨詢,可以篩選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定位自己最適合的專業和方向,減少申請的盲目性,同時增加申請的准確性,增強自己的競爭力。通過和教授聯系,可以使他更清楚你的研究興趣和素質。如果你對自己的研究興趣和職業目標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你的問題會傳達這一點。如果你對你自己的需要和該校的Program有過深思熟慮的話,教授肯定會意識到你的明確方向,認為你更適合他的研究的。而這正是套磁成功的關鍵。
⑵ 套磁是什麼呢
套磁是博士申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主要通過電子郵件向教授展示個人興趣和背景,以增加錄取和獲得獎學金的機會。以下是關於套磁的詳細解答:
套磁的目的和重要性:
- 套磁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展現個人對研究領域的興趣和背景,提高被心儀學校和教授錄取的機會,並可能獲得獎學金。
- 在博士申請中,套磁尤其有效,因為博士階段的學習和研究通常與導師緊密合作。
套磁的適用領域:
- 套磁在理工科申請中的作用更大,因為獎學金往往是教授研究經費的一部分。
- 在文科申請中,套磁的作用相對有限,因為教授在研究經費分配中的影響力有限。
套磁的過程:
- 選擇導師是套磁的第一步,應盡早開始,確定研究興趣,並通過學校官網搜索有相同興趣的導師。
- 套磁信的撰寫應簡潔介紹研究經歷和未來計劃,突出個人優勢,展現對教授項目的熟悉度。
- 套磁信應避免提及標准化考試成績,而應關注學科基礎與研究水平。
套磁的時間安排:
- 套磁應在45月開始准備,暑假期間是最佳發信與收回教授回復的時間。
- 套磁是一個長期過程,可能持續半年以上,需要做好充分准備。
套磁信的撰寫與發送:
- 套磁信應簡明扼要,避免冗長,一般不超過300字。
- 套磁風格並無統一規則,但應保持禮貌,避免煩擾教授。
- 若教授未回復郵件,不要急於電話聯系或頻繁發送郵件催問,以免引起教授反感。
套磁的其他作用:
- 套磁過程還能幫助申請者篩選最適合的學校與專業,通過與教授和同學的交流,結合專業咨詢,定位最合適的研究方向。
⑶ 美國博士申請指導:如何與教授套磁
套磁,是博士申請過程中與教授直接溝通的方式,其目的在於爭取錄取機會。博士申請與碩士申請有所不同,碩士申請由錄取委員會集體決定,而博士申請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導師的個人決定。這是因為博士教育模式的特點——研究課題明確,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致,學生需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或承擔教學任務。同時,博士就讀時間長,通常為五年。因此,導師是否有博士名額、是否需要你的研究能力和背景,成為錄取的關鍵。由此可見,積極進行套磁工作對博士申請至關重要。
套磁信函的撰寫是關鍵。郵件是中國學生最常用的方式。一封好的套磁信需要知己知彼、有理有據且不卑不亢。深入了解教授的研究情況,與自身研究背景的結合點,以及如何證明自己是最佳人選。同時,展示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未來目標,表明自己是一個有目標且能持之以恆的人。郵件的語言風格應自然得體,避免過於迎合或謙卑。如果第一封信沒有回復或被拒絕,可以禮貌地請求教授推薦其他教授,但不要同時向兩位教授發送同一封信。
除了郵件,美國大學在華的招生面試也是一個很好的套磁機會。當招生團來中國面試時,可以抓住機會與教授深入交流。如果面試時間短,可以邀請教授再次面談或參觀實驗室。主動爭取與教授建立聯系是關鍵。
利用國際會議也是一個很好的套磁機會。提前准備,利用學校或老師推薦的國際學術會議,直接接觸相關領域的教授。即使只是茶歇時間,也是推銷自己的好機會。保持後續聯系,可能在申請過程中大有幫助。
套磁的核心在於學術交流。選擇教授時,可以通過文獻檢索了解教授的研究方向和論文發表情況。如果有科研經歷,可以回顧課題中的文獻,找到相關教授。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進行套磁工作。
⑷ 誰能介紹下和國外博士導師套磁的經驗
申請美國博士時,套磁應該主要介紹自己過去的成績、專業背景、研究經歷和以後的計劃,突出自己有的特長。美國研究生留學套磁的風格並無統一格式,如果你對教授的項目熟悉,那就可以談論一些自己的經歷和看法。如果你沒有發表過的論文,也應該詳細研究下教授的研究及發表過的文章,對教授的研究方向進行研究,談出自己的看法,並告訴他你未來的職業規劃。否則,就不知道如何跟教授套磁了。需要注意的是,套磁的時候最好不要以附件的形式發給教授,在郵件中直接寫就行了。另外,最好不要先電話聯系教授進行套磁,除非接到預約,他們一般不太喜歡沒有預約的情況下給他們打電話。
博士申請的套磁一般在申請之前就要進行,如果把你的背景發過去後,教授很感興趣的話,一般都會很快回復你的,這意味著邁向了博士成功申請的步。接下來就要看你文書寫作的實力了,能否在文書中充分展現你的academic
capability, research skill, study power,academic potential, prospect,
vision等,將決定你能否被學校錄取並獲獎。
教授們招學生也很實際,他們只對傑出的學生感興趣,並且申請的學生一定要對教授所研究的領域有濃厚的興趣,有過實驗,有發表論文更好了。而且,擁有碩士學位申請成功的概率要高於本科申請者。
套磁時討論些什麼?
主要介紹自己研究經歷和以後的計劃,突出自己有的特長。如果你沒有研究經歷(坦率地講你的機會就損失一大半),那就先簡單地讓老師認識你。gre和TOEFL的成績不屬於討論范圍(PS我老闆現在都不知道我GT是多少),但過去的成績和專業背景應該加以介紹。
套磁信的頻率
發信的頻率一定要注意,不要說2、3個月都不搭理人家了,突然發了一封信給他,這樣的效果很不好。在頻率上基本上最好保證1-2周聯系一次。如果時間太密的話,沒有什麼東西可寫的。如果時間跨度太大的話,很有可能人家都忘了你是誰了,這樣每一次基本上都是新的,效果必然會大大折扣。所以要保持一個長久連續的聯系。讓教授看到你真的對他的研究感興趣,這樣才有可能打動他讓他招收你並提供獎學金。
套磁內容的入口點
很多同學在准備套磁都不知道怎麼開這個口。其實開口很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開口是從專業上開,不容易的是從專業上開怎麼開。通常建議學生從兩個方面著手:
1、看教授的論文,然後寫一個總結,把你自己的真實感想寫出來,這是步。然後把你寫完的東西給在你們學校內比較牛的老師看,讓他提一些修改的意見,通過他的意見,再通過和你學校里老師的溝通,這樣的話,進行修改你之前寫的那個總結。把這個發給教授。但是要注意一點,郵件的題目不要說是來自於什麼學生等等,要寫上關於什麼什麼問題。
2、你現階段的實驗報告。相信你在做你的實驗過程當中每天都有不同的,在一段時間內把你的實驗進展,以及遇到的困難,寫在你的郵件里,或者跟他討論,或者你告訴他你是怎麼解決相關的問題的。以上兩方面說起來雖然簡單,但是做起來確實需要你的功底和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