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學博士生導師
Ⅰ 陳景山簡介
陳景山,男,漢族,1944年2月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1967年7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石油地質專業,本科學歷,無黨派人士,1991年任教授,1998年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先後榮獲西南石油大學優秀黨外知識分子和四川省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兼任第二屆南充市政協副主席。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油氣地質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科研領域,陳景山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卓越的科研能力,為我國石油地質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其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在教育領域,陳景山教授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精湛的教學技藝,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研究生。他的科研成果和教學經驗,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為我國石油地質專業的人才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社會服務方面,陳景山教授以其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人脈,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他擔任南充市政協副主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議。
陳景山教授不僅在學術研究、教育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也為我國石油地質領域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成就和貢獻,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贊譽。
Ⅱ 馬德坤個人履歷
馬德坤,男,1935年出生於浙江寧波,漢族,中共黨員。
在學術領域,馬德坤是西南石油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同時作為學術帶頭人,他在石油工業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
憑借在科研工作中的突出表現,馬德坤被授予了石油工業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的榮譽。此外,他還是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享有者,這一榮譽表彰了他在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中的傑出貢獻。
馬德坤的成就得到了業界的認可,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表彰,他在1995年被評為「陸上石油工業勞動模範」,並在1996年榮獲「鐵人科技成就獎」銅獎。
在學術組織方面,馬德坤擔任了中國系統模擬學會的理事,以及《石油機械》、《石油礦場機械》、《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等專業期刊的編委,這表明他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貢獻。
在工程技術領域,馬德坤是資深的專家,他不僅參與了多項重大科研項目,還發表了大量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和專著,對推動石油工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除了在學術和科研領域的成就,馬德坤還積極參與專業組織活動,成為機械工程學會的高級會員以及SPE會員,這充分體現了他在專業領域內的廣泛影響力和高度認可。
綜上所述,馬德坤是一位在石油工業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的專家,他的貢獻不僅體現在科研成果上,更在於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和對專業組織的貢獻,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學者和領導者。
Ⅲ 李長俊的人物簡介
李長俊,1963年10月生,1987年畢業於西南石油學院油氣儲運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科學技術帶頭人,中國石油學會會員。2003年獲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孫越崎「青年科技獎」,2004年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石油學報》等6家期刊特約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通訊評議評審專家。獲省部級獎6項。主持國家重大攻關專項、973項目、中石油重大攻關專項4項,其它省部級以上項目12項,取得多項國內外領先成果及16.7億元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出版專著、教材3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及IEEE、ASCE、SPE等國際著名組織所舉辦的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EI收錄40篇,ISTP收錄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