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5-16 19:59:39
『壹』 2016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別是那個大學的教授
2016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戴維·索利斯是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教授;邁克爾·科斯特利茨是美國布朗大學的教授;鄧肯·霍爾丹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
2016年的物理學獎獲獎人開啟了通往奇異物質狀態研究的未知世界的大門。他們通過先進的數學方法對不同尋常的物質相或狀態開展研究,如超導體或是超薄磁膜等。由於這幾位獲獎人的傑出工作,很多人預期他們的相關理論未來將可以在材料科學和電子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這三位獲獎人對於物理學中拓撲理論的運用在他們做出發現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拓撲學實際上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其對只做連續性變化的狀態進行描述。將拓撲學作為工具,的獲獎科學家做出了顛覆性的發現。
在1970年代早期,邁克·科斯特立茨和戴維·索利斯推翻了當時的一項主流觀點,即認為超導或超流體無法在薄層中實現。他們證明了超導性能夠在低溫條件下實現,並解釋了其背後的原理,以及為何在高溫下超導性會消失的原因。
在1980年代,索利斯在一個非常薄的電導層實驗中對材料電導性進行了非常精確的整數步驟測量。他證明了這些整數在本質上是具備拓撲性質的。大約在同一時期,鄧肯·霍爾丹發現了拓撲理論如何可以被應用於在某些材料中發現的一系列微小磁體的性質。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