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導師不是所長影響嗎
Ⅰ 淺析如何發揮指導教師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
論文摘要:
為更好地培養專業碩士研究生,應區分專業碩士導師和學術型研究生導師;制定校外實踐指導教師的遴選標准,落實雙導師制度;淡化校內導師職稱和資歷限制,鼓勵導師年輕化;按照學科和專業組建導師小組,發揮團隊作用。
目前中國導師制度存在遴選條件僵化、結構單一、水平參差不齊、責權利不清等問題,成為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型研究生在導師的選擇上大都沒有進行區分,引起了對於這兩類研究生在培養模式上的模糊和混淆。應該將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進一步區分,突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特點,更好地發揮導師在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
一、區分專業碩士導師和學術型研究生導師,實行分類指導
根據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型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和各自不同的培養目標要求,本文認為專業碩士和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在導師的選擇機制上,應該進行區分,即二者由不同的導師分開指導。由於來自不同學校不同本科專業的研究生,學術水平參差不齊,即使是同一學校同一專業的學生,其本身水平也不一樣,尤其是現在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碩士在學術水平上的區別更加明顯,所以分類培養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中勢在必行。從學生角度來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更希望獲得實踐能力,或者是理論知識應用的培養,從導師角度來看,有些導師理論水平有限,但實踐應用能力較強,他們更希望給予學生在實踐應用上的指導,而非理論研究。因此,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碩士分類培養,導師各取所長,區分專業碩士導師和學術型研究生導師,按需培養,取長補短。
專業碩士導師可以從現有導師中分離出來,例如,學校里有些導師理論水平較高,但校外學術交流較多,
行政工作繁忙,這些導師對學生的培養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應該讓這些導師專門負責學術型研究生的指導,不承擔專業碩士的指導任務。而有些導師學術水平一般,但工作經驗豐富,校外有實業或擔任某些企業顧問等,這些導師本身科研能力有限,但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多,能夠給予學生更多實踐工作方面或者人生規劃方面的指導和建議,適合擔任專業碩士的指導教師。專業碩士導師還可以從優秀的青年講師中挑選,例如自身學術水平較高,教學達到一定年限,所指導的本科學生獲得優秀畢業論文的青年講師。
二、淡化導師職稱和資歷限制,加重年輕導師的比重
中國現有導師制度對職稱和資歷有嚴格的規定,只有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才具有帶碩士研究生的資格,而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教師一般都在40歲以上,因此目前學校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呈現出年齡較大的特點。年齡較大的教授在理論方面有成就,但創新能力不夠,接受前沿性的東西或者對新知識反應不及年輕老師敏感,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理論知識的掌握方面要求並不嚴格,更多的是強調實踐性,因此需要年輕化的導師隊伍培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中國研究生擴招迅速,導師數量相對不足。根據研究生培養規劃,到2015年,中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將達到碩士研究生總數的50%,那時導師數量不足將表現得更加明顯。而導師數量不足影響到導師對學生的精力投入,進而影響到整個研究生培養質量。因此,中國應該允許和提倡優秀的副教授帶博士研究生,相應的,優秀的講師也應該被允許指導碩士研究生。這樣不僅可以解決部分導師數量不足的問題,還可以為導師隊伍注入年輕活力,提升導師隊伍的創新能力。學校應該淡化校內指導教師對職稱和資歷的限制,加重年輕化導師的比重。對於理論水平尚未達到副教授所應具有的理論水平,而又在同級別的老師中具有較好的理論水平的優秀講師,他們有能力指導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方面,這對教師本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給優秀講師更好的研究環境
,為其跨入副教授行列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講師的加入會使研究生導師趨於年輕化,為研究生導師團隊注入新生力量。可以從年輕的講師中挑選出部分優秀講師作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指導教師。例如,已經發表了權威期刊論文或者指導本科畢業生獲得優秀畢業論文的講師;從國外留學歸來,或者參加過國外的學術交流活動的講師;與企業聯系密切,有充分校外資源,工作經驗豐富的講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