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究生部光電導師
①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究生怎麼樣
我哥哥來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自的學生,我之前去北京玩的時候和朋友一塊去參觀了他們學校。我哥哥他在清河校區,他們學校一共有六個校區,我只去了清河校區,地方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好,周圍環境也不錯,挺繁華的。宿舍是6人間,有點小,但我哥說比其他的校區環境要好點,校園比較安靜,挺適合學習的,我們沒有在學校吃飯,因為我哥說學校裡面的飯不是特別好吃,但是飯菜不貴。
我哥是大二的學生,今年就要搬到小營校區了,他們學校只有大一跟大二才住清河,大三的話就要搬到小營了,我哥說小營的住宿沒有清河的好,洗澡的環境也沒有清河好,清河現在正在裝修食堂,如果裝修完成會更好的,可惜他馬上要搬走了。如果你考上了這所學校,不管條件如何,還是努力學習吧!
② 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簡介:解曉東
考博考生生准備要參加博士研究生考試時,必須要先確定準備攻讀博士的相關專業解曉東簡介,然後選擇該專業有招生需求的學校,接下來應該聯系博士生導師,只有當博士生導師同意考生報考,考博生才可以報考。所以提前了解博士生導師的學術文章及聯系方式很重要,新東方在線特整理了各招收博士院校博導的簡介及聯系方式供考博生參考。
解曉東
職稱:研究員、博導
職務:數字媒體所多媒體SoC研究室主任
電話:1391-030-4598
Email:[email protected]
個人主頁:
研究方向:VLSI chip design and methodology, Multimedia system & architecture, Video processing algorithms.
導師與研究領域、方向: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5年獲天津大學緩森野電子工程系學士學位;1989年獲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碩士學位;1994年獲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電機系博士學位。先後在柯達公司、Broadcom Corporation、Grandview Semiconctor公司、展訊通信有限公司任職,負責多媒體產品的技術和晶元開發和管理等。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主持研發了世界上首顆AVS晶元和其產業化解曉東簡介,主持並完成了多項863項目和省部級項目,在展訊開發出了國內首顆65nm移動電視晶元。擁有20多項國內專利和30餘項美國專利,發表論文30餘篇。研究領域包括:SoC設計方法學,多媒體處理演算法、架構和實現,可測性設計等。
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1)863項目(「高清XXX晶元關鍵技術」)
2)演示驗證項目(AVS XXX演示驗證)
3)863課題《高端視頻編碼與網路適配技術研究》任務2:全高清多視點3D視頻編解碼器研發
4)與北京算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項目「AVS高清編碼器」
5)參與國家973課題「基於視覺特性的視頻編碼理論與方法研究」課題4「多維度可伸縮視頻編春扒碼方法」的關鍵演算法研究工作
6)參與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擾喊目「高逼真度視聽系統的理論與方法」
近5年來取得的主要成果:
發表paper近20餘篇;
申請或授權專利10餘項。
③ 有誰知道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生導師的情況嗎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生導師都比較好。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由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合並組建的以工管為主體、工管理經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北京市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簡稱北信科大。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信息與通訊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學院、政治理論教育學院、人文社科系、外國語學院、理學院和體育部、成人教育學院。
學校的研究生教育始於1981年,1993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現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2個,覆蓋工、管、理、經、法等5個學科門類。現有工程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種類,專業學位授權領域8個。學校與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交流培養本科學生,具有免試推薦優秀本科生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與其他單位聯合培養了50多名博士生。
學校截止2013年6月有在校生近1.2萬人,本科生1.1萬人,研究生1100多人,現有教職工1800多人,專任教師1000人,有雙聘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生導師57人,碩士生導師27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528人,具有博士學位500餘人。
重點學科
機械電子工程 精密儀器與機械 技術經濟與管理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
機械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
應用數學 測試計量與儀器 信號與信息處理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計算機應用技術
企業管理
④ 吳重慶北京交通大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
吳重慶,北京交通大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便專注於光纖通信、光纖感測、光網路、全光信號處理及鐵路應用等領域。在科研與教學上,他主持了包括國家863項目、自然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項目、鐵道部重點項目、煤炭部重點項目在內的10餘項重大科研項目,累計發表論文230餘篇。
為推動學術研究與成果的傳承,吳重慶著有《光波導理論》一書,該書被教育部列為研究生教學用書。此外,他在專利領域也有所建樹,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受理10餘項。其科研成果獲得了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排名首位。
吳重慶以其卓越的學術貢獻和對科學研究的不懈追求,不僅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樹立了權威,更在科研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成就與榮譽不僅是個人努力的結晶,更是對整個學科發展和技術創新的推動。
在吳重慶的領導下,北京交通大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所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我國乃至全球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他的工作不僅提升了我國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國際地位,更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科研人才。
總之,吳重慶以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卓越的科研能力和領導力,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為推動我國科技發展和培養科技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
(4)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究生部光電導師擴展閱讀
吳重慶,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理學院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是IEEE、COMSOC、LEOS、SPIE及OSA的Member,和第十屆光學學會光電子專業會常務委員,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機電技術與系統集成分會」理事,中國鐵道學會高級會員。《光學學報》常務編委,《半導體光電》與《光學與光電技術》等刊的編委。
⑤ 北科最厲害三個博導
北京科技大學有很多優秀博導,以下三位較為突出:張朝暉、馮妍卉、張錚。
- 自動化學院張朝暉:自1988年起堅守教學一線,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10多門受歡迎課程,兩次被學生評為「我愛我師 - 我心中最喜歡的老師」。主要研究先進檢測技術與信號處理等領域,推動了學科發展,研究成果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影響廣泛。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餘項,出版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獲發明專利20餘項,獲多項科技獎勵,2014 - 2016年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高被引學者」。他更關注學生身心健康,認為積極心態是職業生涯發展的基礎。
-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馮妍卉: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多個學會重要職務及期刊編委。長期從事工業節能減排等領域研究,獲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稱號。近5年指導碩/博研究生40餘人,多名學生獲校級優秀畢業論文、國家獎學金等榮譽。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優青項目等,近五年以第一/通訊作者在高水平期刊發表SCI論文80餘篇,被引用4000餘次,出版學術專著2本,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堅持知識傳授、科研引領與價值導向同頻共振的為師理念。
- 前沿交叉科學技術研究院張錚: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和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致力於先進製程集成電路關鍵半導體材料研究。主持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在頂級期刊發表150餘篇學術論文。承擔本科生課程教學,教學態度嚴謹、方式生動,多次獲北京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等榮譽。擔任多個職務,為學科發展貢獻力量,秉持立德修身,嚴謹治學,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為師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