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業大學客座教授
1. 北京科技職業學院有什麼高級教師嗎
有劉麗春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西北工業大學優秀教師,教學督導負責人等,獲學校多項教學成果獎;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共四項,獲部級優秀教材獎1項,出版專著1部。
閆大建 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車輛工程系碩士,原內蒙古農業大學機電學院車輛工程教研室主任,優秀「雙師型」教師 何永福設計、營銷策劃專家。 原中國戲劇出版社美術編輯室編審,現任北京雅頓縱橫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國裝幀藝術研究會會員 魏劍鋼教授除系統講授哲學及相關專業課程外,還開設《為人之道》、《為師之道》、《為學之道》、《讀書之道》等40多個人文講座。馬全喜管理學教授、高級工程師曾歷任高校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務處長,也曾在公司、企業任職.曾獲全國職業教育優秀教師和原輕工業部優秀黨員稱號。曾主持及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研究並獲獎。 申桂茹高級工程師,著名的軋輥專家曾任某大公司的進出口部總經理,多年從事國際、國內物流管理的實際工作王祖英日語學院院長
原東方財經日語大學副校長趙書芳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博士,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後。日本朝日大學和紐西蘭奧塔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黃建新在航空公司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工作數年的高級工程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李法文教授原內蒙古警察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會員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內蒙古法學會常務理事、內蒙古刑法學研究會會長;現任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副校長、八達嶺校區管委會主任張伯源 衛生部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原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中國醫師與心理學家協會會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身醫學專委會副主委;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研究員(理事),享受國務院的政府特殊津貼,著有《變態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行為治療》等專著龍夢輝教授曾任中國政法大學外語系主任,北京市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英語學科評議組成員。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近40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6次出訪美國、加拿大,被美國佛蒙特大學、林肯大學聘為客座教授梅映雪教授原河北工藝美術學校校長、河北師范大學工藝美術系主任。著名工藝美術教育家、理論家。在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45篇。編著出版《裝飾藝術設計》、《服裝、建築裝飾技能訓練標准》、《基礎圖案課堂教程》等專業書籍十一部王均中國社科院新聞學碩士,主任記者。中央電視台動漫欄目《快樂驛站》、《輕松十分》撰稿、策劃。曾長期就職於《人民日報》。歷任《現代文明畫報》等國內媒體及日本《中國新聞》等華文媒體主筆、主編等職。有《文化圈裡的野生動物》等著作出版刊行高曉紅教授, 原任遼寧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系主任、遼寧省總會計師協會理事、本溪市審計學會副會長;雙師型教師,2000年以來編著、出版主編著作、教材5部,主持完成省級課題3項,發表論文十多篇。任公偉北京聯合大學教授 曾任清華大學分校函授中心副主任、職業教育處處長,北京藍島國際經濟技術發展公司總經理,北京北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自學成才獎勵基金會秘書長王潤田國際教育工程學院院長
中學高級教師,原通州第二中學書記校長
赴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十幾個國家學習、考察。
被授予「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獎章、北京市「教育之星」 北京市「優秀工作者」 北京市首屆「胡楚南優秀教學成果獎」等榮譽稱號英達著名導演,演員。北京大學畢業,美國密蘇里大學戲劇碩士,其執導的電視劇《我愛我家》是中國情景喜劇的經典之作原河北工藝美術學校校長、河北師范大學工藝美術系主任,編著出版專業書籍11部
2. 金菊良的教授簡歷
分別於1989年與1992年獲得成都科學技術大學水文學及水資源專業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河海大學水文學及水資源專業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在四川大學水利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後到合肥工業大學至今,主要從事水資源系統工程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為合肥工業大學教授,蘭州大學、鄭州大學和淮海工學院兼職教授,內蒙古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揚州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議專家,中國科學技術期刊評審專家,3種學術期刊的編委,40種學術期刊的審稿專家,水利部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評審專家。 水資源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
復雜系統的智能優化、建模、預測、模擬、評價與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 《工程水文學》、《隨機水文學》、《系統工程》、《計算智能及其應用》
3. 劉永志科研貢獻
劉永志在科研領域做出了顯著貢獻,他的研究成果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認可與獎勵。
他參與和主持的多項國家和自治區重點、重大科研項目在草原、草地資源、奶業技術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北方草原草畜平衡動態監測」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而「中國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動態監測系統及其開發利用研究」項目則獲得了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草地資源和生產力研究方面,劉永志主持的「內蒙古主要草地初級生產力動態及放牧強度與輪牧試驗研究」項目獲得了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而「內蒙古草地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研究」項目則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外,「9MSB-2.10型草地免耕松播聯合機組」項目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劉永志在絨山羊舍飼示範工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該項目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豐收一等獎。在草種培育方面,他成功培育了牧草新品種「烏蘭察布型華北駝絨藜」。
劉永志在國家「十五」和「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中主持了「農牧交錯帶奶業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範」及「北方牧區奶業關鍵技術集成及產業化示範」兩個項目的子項目。他還主持了「牧區及農牧交錯帶奶牛健康養殖技術集成及產業化示範」的子項目,以及國家科技部2003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科爾沁型華北駝絨藜繁育技術及其生態建設應用」。
劉永志還主持了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豐收二等獎項目,並主持了國家西部開發重點項目「蒙古冰草等旱生牧草引種馴化及原種基地建設項目」。他為「退牧還草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並主持了「2008世界草地與草原大會」籌備工作。此外,他還參與了農業部重點項目「中國草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和主持了「內蒙古草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劉永志主持的自治區重點科技項目「乾旱草原區旱生植物建植模式與推廣示範」在草原生態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他的研究和貢獻在推動我國草原生態、草地資源與奶業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內蒙古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擴展閱讀
劉永志,男,漢族,1964年出生於內蒙古赤峰市,中共黨員,研究員。1988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草原系(現為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先後任內蒙古自治區草原勘測設計院畜牧師,內蒙古自治區畜牧業廳草原處副處長、調研員,赤峰市巴林右旗人民政府副旗長,內蒙古自治區畜牧科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研究員。現任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博士後,中國農業科學院客座研究員,內蒙古大學客座教授,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烏蘭察布綜合試驗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