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教授安源人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教授安源人

發布時間: 2025-05-25 16:19:53

① 金德年的藝術年鑒

1939年,5歲在父親金再璋的教誨下開始描紅。金再璋是民國時期浙江舟山地區造詣較深的知名書家 。1942年,8歲開始臨寫書法字帖,初學唐楷、後學「二王」、先後臨寫《歐陽詢九成宮》、《張遷碑》等名帖,為走上書法藝術之路打下了扎實的「童子功」。1946年起,就讀於舟山中學,書法猛進,書法和作文作為範本在年級展示。開始跟隨父親一起為村民書寫春聯。1952年至1956年,從寧波市效實中學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繫學習。1956年至1959年,清華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並參加工程熱物理專業的創建工作,業余時間臨帖不輟。1959年至1962年,赴蘇聯列寧格勒市加里寧工學院留學。1962年至1989年,回國後繼續任教於清華大學,任工程力學系熱物理實驗室主任,致力於傳熱學和燃燒學方面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業余勤奮研習書法不輟。1962年,開始潛心臨摹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文徵明書法,吸收精華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書法藝術風格。1963年,參加全國高校科技成果匯報會,並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朱德委員長的親切接見。1974年,為清華大學「紅化活動」創作烙鐵畫「百萬雄獅過大江」、油畫「毛澤東去安源」、水彩畫「周總理」,並在清華大禮堂等地展出,受到清華師生的普遍稱贊 。 1975年,為清華園《自清亭》題寫匾額。1979年,為《近春園遺址》撰寫碑名和碑文。近春園原為清咸豐皇帝做皇子時的舊居,為康熙皇帝的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屬於圓明園的五園之一。 1980年,書寫《臨漪榭》匾額。臨漪榭是清華大學近春園島上最大的建築群。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而後慈禧太後下令興土木修新園,因急需建築材料,就下令拆除了臨漪榭等建築。 1981年,為《荷塘月色》亭創作匾額。近春園荷塘因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而聞名。「荷塘月色」亭建成後,金教授書寫了若干「荷塘月色」匾名,但總覺得無法跟大師的為人、學識和境界相匹配,最後決定通過校史館查找朱自清先生當年的筆跡。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存世稀少的朱先生不同時期手稿中發現了「荷」「塘」「月」「色」四個蠅頭小字。金教授通過分析自清先生字體、筆法、運筆規律和書寫習慣,終於臨摹創作成功,使得今人得見朱先生一氣呵成、清美雋秀、挺拔有力、字如其人的 「荷塘月色」四個黑地金字。 1982年,為清華大學本科生編寫教科書「對流換熱基礎。1983年,為清華大學書寫「物理系」題寫匾額。 1984年,任清華大學副教授,為清華大學「檔案館」題寫匾額。1985年,為清華大學 「數學科學系」等題寫匾額。1986年, 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委託,題寫「偉倫樓」樓名。1987年, 為清華大學書寫「汽車樓」題寫匾額。1987年,與人合編「科技期刊編輯作者手冊」並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1987年,為清華大學研究生編寫教科書「邊界層對流換熱原理」。1988年,清華大學在清華園重新建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為紀念碑書寫碑銘和碑文。盧溝橋事變後,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其中最著名的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她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而成。
1989年,調入清華大學學報編輯部任主任,負責學報的編輯出版工作。同時先後擔任北京市高校學報研究會理事長,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1989年9月,為清華英烈紀念碑書寫碑文,紀念碑是清華大學在建國40周年前夕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革命犧牲的校友建立的。1989年,為清華大學重建二校門臨摹修復「清華園」字體。因歷史保留的二校門照片太小,字跡模糊不清,給創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尤其是「園」繁體字)。二校門為清華最早的主校門,始建於1909年,文革時被毀,是清華大學校園內的一座古典優雅的三拱牌坊式建築,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二校門常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徵。1990年,書寫清華大學「生物學館」題寫樓名。1991年,為清華大學書寫「理學院」題寫匾額。1992年,晉升為清華大學教授級編審,任清華大學書法協會會長、清華大學老齡大學書法教授,負責為清華大學離退休教職工講授書法。1993年獲我國解放後首屆由國家級行政機關主辦的「1992年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及北京市主辦的「全優期刊獎」。1993年,在參加編撰《中國大網路全書》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嘉獎。1993年,為清華大學1923級畢業生紀念碑撰寫碑文。1994年,參加北京科技期刊編輯出版集團籌建工作,任副總編。同年編撰《中華全景百卷書——中國古代發明》。該書是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指導下,北京科技期刊出版集團總體策劃,100名知名專家分卷撰寫而成,經首都出版界的共同努力,在建國45周年之際,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 這是一套綜合性強、品位高的教育普及讀物,由10個系列100卷構成。1994年,為清華大學1934級畢業生紀念碑撰寫碑文。1996年,為近春園「零零閣」題寫匾額。1997年,與人合編《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1999年,為南嶽衡山大廟碑林書寫碑文。1999年,為北京百望山碑林書寫碑文「水育神州 綠迷京華」。2002年,參加並獲得教育部老幹部協會主辦的首屆全國高校華夏師表書畫大展銀獎,得到書法大師北師大教授啟功先生的誇獎。2003年,為「榮巷古鎮」書寫對聯和匾額。無錫榮巷是榮氏家族的發祥地,也是中國近代洋行買辦的發源地,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歷史價值。
2004年,參加並獲得教育部老幹部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高校華夏師表書畫大展銀獎。2005年,完成中國傳統教育篇《千字文》楷書創作。2005年,為老母100歲生日創作「百壽圖」,為了表達孝心每年在老母生日當天創作「齊壽圖」(壽字數量與老母年齡相同),直至老母106歲仙逝。2006年,參加「慶祝建黨85周年書畫展」,與原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副書記副部長、現中國科協書記陳希合影。2007年,與人合編《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2007年4月,參加清華大學校慶書畫展。2007年8月,參加由北京市僑聯主辦「第三屆首都新僑鄉文化節」 書畫展。2007年9月,參加清華大學重陽節書畫展。2007年10月,為北京大學醫學部題詞。2007年,與全國政協副主席水利部原部長錢正英、中科院院士許志琴、工程院院士王浩一起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題詞。人民醫院曾成功進行了亞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異體同基因骨髓移植,研發成功了中國第一支乙肝疫苗,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08年4月,參加清華大學校慶書畫展。2008年9月,參加清華大學重陽節書畫展。2009年4月,參加清華大學校慶書畫展。2009年9月,參加清華大學重陽節書畫展。2009年9月,參加清華大學慶祝60周年國慶書畫展。2010年1月,為建築學作家張克群女士著作《紅牆黃瓦》和《八面來風》書寫書名。張克群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其父張維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深圳大學首任校長。兒子高曉松是中國著名音樂製作人。張克群的老師是梁思成和林徽因。2010年4月,與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中國出版協會主席於友先 、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上將、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等領導一起為清華大學出版社30年社慶題詞。2010年4月,參加清華大學校慶書畫展。2010年9月,參加清華大學重陽節書畫展。2011年3月,參加清華大學校名毛主席題詞調研考證活動。1950年6月毛主席應清華師生要求,在一張宣紙上寫了6個「清華大學」字樣。原件面積為25×20厘米,左上方毛主席特意註明:「右下草書似較好些」。但原件右下角的「清華大學」已丟失。經多方考察,並在上世紀50年代清華信封上找到一個字樣,可能就是遺失的那個校名字樣。2011年,為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題詞。2011年5月,為建築學作家張克群女士著作《晨鍾暮鼓》書寫書名。
2011年4月,參加清華大學校慶書畫展。2011年5月,為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題詞,與清華大學副校長孫繼銘教授合影。2011年6月,參加並獲得北京市教育系統老同志慶祝建黨90周年書畫展一等獎;2011年9月,參加清華大學重陽節書畫展。2011年12月,因電影《無問西東》劇情所需書寫對聯、橫幅、往來書信等。該影片是以清華大學百年歷史為靈感來源的一部青春勵志片。由導演李芳芳編劇並執導,黃曉明、章子怡、王力宏、張震、陳楚生五大明星聯袂出演,刻畫了在大時代背景下感人至深、跌宕起伏的青春故事,向每一個不朽的青春傳奇致敬。該影片預計在2013年暑期強檔與觀眾見面。2012年4月,參加清華大學校慶書畫展。2012年6月,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翰墨尋趣》。
2012年9月,參加清華大學重陽節書畫展。2012年10月,受聘北京清美瓏琥藝術館副館長兼藝術館書法研究院院長,並為藝術館題詞。2012年11月,受北大方正委託為其書寫、創作用於漢字型檔開發的方正「德年體」行楷字稿,包括9333個漢子和500個字母符號。2012年12月,為小行星「王永志星」主人題詞「神州永志」,清華陳吉寧校長向王院士贈匾。王永志,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國國家科技最高獎獲得者,王院士先後擔任中國火箭研究院院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國際小行星中心為國際永久編號第46669號命名為「王永志星」。2013年3月,參加「首屆公共外交書畫邀請展」,山西省原省長劉振華、宗順留中將、中央黨校報刊社副理事長王權、清華美院院長魯曉波、清美瓏琥藝術館理事長盧咸開、著名經濟學家馮玉忠等400餘人出席。2013年3月,向愛新覺羅·柳芙格格贈送書法作品。格格是中央電視台《鑒寶》欄目和《鑒寶》雜志出品人,父親瑞仲是著名書法家,曾長期擔任溥儀御前特使,為溥儀詔書的執筆人。2013年4月,參加清華大學102周年校慶公益書畫拍賣展覽,活動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清華教育基金會主辦,北京保利國際拍賣和清美瓏琥藝術館等單位協辦。作品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和中央黨校報刊社副理事長王權收藏。
2013年4月,為中科集團、中國東方特種資源、和合文化研究院和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等知名機構題詞。
2013年11月,在江蘇武進博物館舉辦「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清華大學金德年教授『水木清華』書法作品展」。
2014年11月,清華德年公益美術獎啟動。
2015年12月,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書法家金德年先生為樂錢獻字

② 中國近代史上有哪些英雄人物

中國近代史上的人物:

1、梁啟超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2)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教授安源人擴展閱讀:

毛澤東,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辛亥革命爆發後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11月,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

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1月國共合作後,在國民黨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曾在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編《政治周報》,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

③ 開弦弓村的國際友人來訪,調查

1956年5月12日,澳大利亞學者W.R.葛迪斯隨紐西蘭文化代表團來華訪問,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到開弦弓村訪問考察經濟、文化情況以及群眾的生活風俗習慣,與費孝通的《江村經濟》相對照,進行對比研究。
1981年9月20日——24日,美國科學促進協會常務董事,美國農業發展委員會亞洲組主席,馬里蘭大學 副校長,人類學教授南希.岡薩列斯應中國科協邀請,先訪問安徽鳳陽,又來開弦弓考察,訪問結束後在 蘇州與費孝通會見,稱開弦弓人「手很巧,發展了工業」。
1983年12月11日,義大利共產黨中央機關報《團結報》常駐北京記者謝格蒙.金澤貝格及其夫人在吳江桃源訪問期間(一個月)來開弦弓村,采訪了解費孝通教授歷次訪問江村有關黨的政策貫徹情況。
1984年3月3日,美國社會學, 人類學代表團10人由上海社會學會會長李度雲和沈關寶等人陪同來開弦弓村進行訪問,代表團團長是麻薩諸塞大學社會學和人口研究所社 會學教授羅西,主要成員有霍普金 斯大學(澳伯尼)社會學系教授林 南,人類學系教授馬丁,芝加哥大 學社會學系教授帕里升,人類學系教授薩林斯,杜克大學人類學系教 授史密斯,以及加州大學語言學教授威廉王(王士元)等。
1984年6月16日, 美國克拉克大學教授,社會歷史學家哈里雯應費 孝通教授邀請來開弦弓訪問。
1984年6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高級講師 劉創楚訪問開弦弓村。
1984年9月9日辛巴威大學高級講師哈特來開弦弓考察。
1986年2月20日,西德西伯林自由 大學東亞研究所柯蘭君教授及其丈夫(大學教授),兒子來開弦弓訪問,參觀了鄉村工廠,訪問了周有法,周文昌兩戶農家。
1986年5月16日, 日本東京大學中根千枝教授和美 國康乃爾大學巴乃特教授,應費孝通教授之邀並 並由費陪同來開弦弓村訪問,參觀了鄉村工廠,走訪了農戶,並在費孝通重訪江村時的房東周文昌家共進午餐。
1986年5月27日,朝鮮桑園栽培和養蠶技術考察組組長沈形奎(朝鮮 農業委員會養蠶局局長)組員勝應明,(平安道養蠶農場經理),時錫煥(養蠶研究所所長),由蘇州市多管局局長鮑一嗚,吳江縣副縣長錢明陪同,來開弦弓村考察農民 家庭養蠶情況,並參觀了繅絲廠。
1986年9月31日,日本小城鎮研究會代表團一行8人到開弦弓村訪問,其成員上智大學教授鶴見和子,成蹊大學教授宇野重昭,安源茂,東京女子大 學教授山本英冶,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毛理 和子,綜合開發機構(nlra)研究員河崎和明,國際文化館常務理事加藤韓雄,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 湯山上升子,代表團由江蘇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朱 走訪了13家農戶,進行農業生產調查。
1987年,日本社會學家第二次訪華組松戶庸子、松園苑子、若林教子一行三人;美國喬治大學博士研究生格里戈里.維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部人類學教授孔邁隆及夫人;日本工藝纖維大學杉本繼男、濱峙實,京都大學荒木干雄;日本日中小城鎮研究會代表團一行八人;日本一橋大學畢業生藤內敏郎;長江三峽工程顧問美國教授斯哥德;美國《時代周刊》北京分社記者吉米等。
1988年 ,日本大阪大學教授濱島敦俊;法國社會科學院教授、社會學學會前會長米歇爾.科賽;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教授巴博德、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勒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裴希.麗莎等。
1989年,美國西世界學院漢語學習班主任柏佩蘭和三名西德留學生。
1991年,英國倫敦市立大學社會學系高級講師、近代中國研究所所長王斯福,日本神戶大學文學部部長谷川善計教授。
1992年12月,日本三位學者來訪,他們是:神戶大學經濟學部助理教授加藤弘之,東京農業大學農業系講師大島一二和東京農業大學博士後章政。
1994年,日本經濟政策學會常務理事、亞細亞大學經濟學部加藤延壽教授。
1995年,吉備大學訪問團一行五人,團長為山口榮教授、副團長為柳厚佳子教授;大阪府市役所農業問題專家荒崎博先生。
1996年2月-5月,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社會學系研究人員常向群在江村從事為期三個月的田野考察。
1996年3月29日,英國社會人類學家、倫敦城市大學社會系主任王斯福教授,應費孝通邀請第二次訪問江村,隨同訪問的有研究生多人。
2004年4月2日由南京大學張玉林教授陪同日本名古屋中京大學冢本隆敏教授前來江村考察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及老百姓治病的經濟負擔狀況。
2004年4月7日—11日英籍華人學者常向群博士在江村蹲點調研8年後攜母親兒子重訪江村,並在江村進行「全球化與村民自治,禮尚往來探析」新課題的考察和調查。
2004年8月19日—26日由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委派的博士朴紅及其學生市來正光,吉田比呂美,大溝友秀4人來江村考察。
2004年9月4日由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教授吳滔陪同日本甲南大學教授稻田清一,佐藤仁史,太田出前來江村考察農村歷史,參觀佛教廟宇,走訪農戶。
2005年4月4日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善華陪同義大利烏旦大學教授列奧波爾第娜,弗托娜蒂及澳大利亞、菲律賓大學教授等7人前來江村考察訪問。
2005年6月27日由中山大學、夏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牽頭陪同英國牛津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有關教授共12人前來江村進行學術考察。
2005年9月5日—10日由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坂下明顏教授、朴紅博士、研究生市來正光以及大學生吉田比呂美前來江村實地調查土地資源、鄉村工業等。
2005年7月21日—8月20日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常向群博士前來江村考察采寫《全球化與村民自治》歷時一個月。
2006年3月8日由日本早稻田大學太平洋研究科大刀一二,小野芳明等一行7人前來江村調查「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課題。
2006年9月6日—10日由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坂下明顏教授,朴紅博士,市來正光研究生3人,來江村調查職業結構,農業產業結構,水利等。
2006年11月26日日本名古屋大學西原和久,岡本耕平教授等12人前來江村調查「現代中國社會環境調查」課題。
2006年11月17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麥金農教授前來江村訪問費孝通教授的調查基地,聽取了村委會的匯報,參觀了民營企業。
2006年6月11日美國伊利諾大學社會學系陳向明博士前來江村考察「全球與地方經濟聯系」的課題,並參觀了江村民營企業。
2007年1月22-27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常向群博士對江村和廟港社區做了訪問。
2007年3月10日由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張玉林教授陪同日本京都大學農學研究所秋津元輝博士、友澤悠秀等前來江村進行「中國農村環境」課題的考察。

熱點內容
中央民族大學陵水附中招聘老師 發布:2025-05-25 20:30:13 瀏覽:751
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獲獎名單 發布:2025-05-25 20:29:30 瀏覽:83
今年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5-25 20:29:25 瀏覽:955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馬俊教授 發布:2025-05-25 20:29:24 瀏覽:124
2014山東師范大學體育系高水平錄取名單 發布:2025-05-25 20:14:35 瀏覽:755
河南的大學寒假放假時間2019 發布:2025-05-25 20:06:09 瀏覽:637
21歲漂亮大學生照片 發布:2025-05-25 19:53:00 瀏覽:300
南方航空大學教授發言論 發布:2025-05-25 19:49:02 瀏覽:705
大學生醫保在哪交 發布:2025-05-25 19:46:33 瀏覽:693
上海交通大學程方教授 發布:2025-05-25 19:39:06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