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教授名俗專家
㈠ 鄧啟耀資料 急啊!!!
鄧啟耀,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藝術人類學和民俗學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澳大利亞國立伊帝斯考文大學傳播與當代藝術學院(Edith Cowan University of Australia)校外合作博士生導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特邀專家及美中合作項目中方負責人。 兼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中國民族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副會長,中國探險協會副主席,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副會長。
簡歷 1978以前,畫家 1978—1982年考入雲南大學中文系; 1982-1986年當過雜志編輯和公務員; 1986-1995年,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92),研究員(1993); 1994年—2000年1月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雜志》社長兼主編; 2000年調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任教授、系副主任; 2003年兼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
咳咳~他現在就是我們組織飛天的指導老師,從事影視人類學方面,還是傳媒院副院長。很有風度的一個人。哈哈。
還有,您的懸賞分數是不是太少了點哈。
咳咳,下面的論著是老師郵箱回復我的東東,我們正在編輯網路材料。你運氣真好,被我碰上了。加分加分~
論著一覽一、民俗學和民族學研究
學術著作類
1、《西南民族道德研究》(合作),雲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執筆「宗教道德」章2.1萬字。
2、《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6年重印,2004年再版;
* 獲錢偉長、費孝通等評審的「用於資助出版具有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的自然科
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的出版基金資助(1992,重慶出版社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指導委員會);
* 其中《中國神話的邏輯結構》獲首屆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基金獎一等獎(1993,雲南省文藝創作獎勵基金會)
* 獲雲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994,雲南省人民政府);
* 《中國網路年鑒》、《中國出版》、《國內哲學動態》、《民間文學論壇》、《高校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雜志及《當代中國認識論》、《中國神話學史》、《思維發生學》、《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等著作評價和引述,代表作收入近百年名家《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1903-1992)。
3、《雲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續管理研究》(合作),雲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執筆《民族文化在哀牢山森林土地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4.1萬字,參與省社科院農經所與泰國清邁大學合作課題,通過驗收並出版。
4、《巫蠱考察――中國巫蠱的文化心態》(繁體字版),28萬字,中華發展基金委員會和台灣漢生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中國巫蠱考察》(同上書,簡體字版),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 獲「中華發展基金」資助出版(1998,中華發展基金委員會);
* 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一等獎(2001,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田野考察類
1、《變遷中的高原蒙女》,雲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中、英文版).
* 獲「第十屆中國圖書獎」(叢書類,高發元主編,本人撰寫其中一本)1996,中國圖書評論學會。
2、《靈性高原――茶馬古道尋訪》,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3、《鼓靈》,江西教育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4、《滇藏文化帶考察》(主編,合作,總撰稿),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 項目成果獲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成果特別獎,雲南省社會科學院,1996,12。
5、《訪靈札記》,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6,《古道遺城――茶馬古道滇藏線巍山古城考察》,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7,《邊地中國》、《口述中國》(合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8,《瀘沽湖紀事》,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9,《五尺道述古》,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2008,12
詞典或一般讀物類
1、《雲南少數民族》(合作,執筆「彝族」、「蒙古族」部分),日文版,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90年4月第一版。
2、《雲南國土資源》(合作,執筆「民族」部分),雲南科技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3、《中國各民族神話與宗教詞典》(合作,執筆「怒族」相關條目),學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4、《中國雲南》(合作,任撰稿和攝影),雲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獲「第二屆金橋獎(出版)優秀圖書及電子出版物獎簡介類二等獎」,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聯合頒發,2002年1月。
5、《雲南網路全書》(合作,執筆「民俗」部分),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二、視覺人類學研究(含多媒體作品)
學術著作類:
1、《宗教美術意象》,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一版,1994年重印,2000年再版;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1994年第4期、《大公報》等有專文評述;
* 獲第二屆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基金獎二等獎(1995,雲南省文藝創作獎勵基金會)。
2、《民族服飾:一種文化符號――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研究》,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一版。
* 著名民族學家楊堃等及《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等有評價;
* 國家文物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好評或邀講學;
* 獲滇版優秀圖書二等獎(1993,雲南省新聞出版局);
* 獲雲南省社會科學院90-92年度科研成果二等獎(1993,雲南省社會科學院)。
3、《衣裝上的秘境》,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1993年4月第一版。
台灣珠海出版有限公司再版,1993年7月第二版。
4、《中國象徵文化》(合作,參撰第五、八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5、《衣裝密語――中國民族服飾文化象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2005年5月第一版;台北:書泉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繁體字版)。
6、《雲南岩畫藝術》,昆明:雲南出版集團公司、晨光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2006年9月第一次印刷。
畫冊類
1、《秘境節祭》(合作,第一作者),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英文版)。
* 《人民日報》(海外版)等評介。
2、《中國雲南少數民族服飾藝術》(上下冊),台灣淑馨出版社等,1992年第一版,1995
年第五版;
*《人民日報》(海外版)1992年1月29日第7版有文評介。
3、《七彩――民族化時裝編織》(合作,撰文),雲南人民出版社第一版,1992年。
4、《中國西部少數民族服飾》,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5、《雲南民族民間藝術》(上下冊,合作,任執行主編和第一撰文作者),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 獲雲南省社科院94-95年度科研成果一等獎(1996,雲南省社會科學院);
* 雲南推薦「五個一工程」評獎送選項目(1996,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
6、《大理石畫精萃》(合作,總撰稿),雲南美術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7、《東方彩霞――中國56個民族服飾》(合作,撰文),雲南民族出版社第一版,1996年。
8、雲南民族美術全集第三卷《南詔大理國雕刻繪畫藝術》(合作,第二撰稿人),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9、《中國民族服飾博覽》(合作,總撰稿),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影視類:
1、《生的狂歡――哈尼族奕車人節日一瞥》(合作,撰稿執筆,片長30分鍾),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攝制,1986年。
2、《拉祜族的宗教信仰》(合作,任人類學家,片長60分鍾),東亞影視公司委託拍攝,1992年。
3、《PUJI And His Lovers》(合作,任人類學家,片長120分鍾),東亞影視公司委託拍攝, 1992-1994。
* 獲中國1994年對外交流音像製品三等獎;
* 參加德國哥廷根國際民族學電影節(Gottinge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1994年5月。
* 瑞典第十五屆北歐影視人類學年會暨國際民族學影展,1994年;
* 英國皇家人類學協會展,1994年。
4、《拉木鼓的故事》(合作,任人類學家,片長120分鍾),東亞影視公司委託拍攝,1992-1995。
* 中國影視人類學研討會,1995年,北京。
5、《高原女人》(14集,任策劃、撰稿),雲南省婦女聯合會、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玉溪電視台聯合攝制,1992-1994。
* 中央電視台(1、2、4、7套),1995年播出。
6、《穿越哈巴雪山》(編導、撰稿),中國探險協會山嶽叢林專業委員會和人文及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攝制,1995。
* 雲南電視台1996年2月播出。
7、《滇藏文化帶考察》(7集,總編導),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和昆明電視台聯合攝制,1996。
* 昆明電視台1996年播出;
* 中央電視台2001年10月播出。
8、《重返駝峰》(60分鍾紀錄片光碟,策劃),中國探險協會攝制,中國職工音像出版社出版,1998年。
9、《高原上的民族》(13集,文字統籌),山茶影視製作中心、雲南民族電影製作中心製作,2001年。
10,《新中國生活圖史——1949-2009》(主編),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9,9。
譯著:
1、《人生歷程――人類學初步》(合作),雲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 《中國人類學學會通訊》153期介紹。
* 獲滇版圖書「外國優秀作品翻譯編輯獎」,雲南省新聞出版局、雲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1990,9。
2、《文化心理學》(合作),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學術編輯:
1、《西南研究書系》(20本),副主編,雲南教育出版社,1993—1998年。
2、《20世紀中國民族家庭實錄》(第一批《夏那藏家》等28種),副主編,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3、《山茶·人文地理雜志》社長、主編,1995—2000,2。
4、《民族文化文庫》(含「田野考察叢書」、「文化史論叢書」、「西行圖志」三套叢書),主編,雲南大學出版社,1999—2001年。
5、完成國家「八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叢書·雲南卷」(16本)的編寫組織工作(接替退休所長未竟工作)。雲南民族出版社,1995—1999年。
6、《野牛角叢書》(4種),主編,海天出版社,2000年。
7、《生育健康與社會科學叢書》(4種),主編1種,編委3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2000。
8、《中國民俗文化叢書》(第一輯5種),主編,海南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