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笫一附屬醫院教授
❶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院領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領導團隊由多位資深專家組成,共同推動醫院的發展和學科建設。
王深明擔任院長和黨委副書記,作為外科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他是血管、甲狀腺外科學的學科帶頭人和首席專家。他還是中山大學血管外科研究中心和乳腺病診治中心的主任,擁有多個專業學會的領導職務,如廣東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以及多個醫學雜志的副主編或編委。
顏楚榮是黨委書記和副院長,他在臨床教育和醫院管理領域也有所建樹,擔任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和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醫葯衛生委員會的理事,同時在倫理與文化管理和後勤管理專業委員會中擔任重要職務,也是《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的常務編委。
謝燦茂副院長負責內科學,是呼吸內科和MICU學科的首席專家,他在中國呼吸病學會中擔任多個職務,同時在廣東省醫院協會中擔任副會長,是多個國際雜志的編委和特邀審稿專家。
周燦權副院長兼東山院區管委會主任,作為婦產科學科的帶頭人,他還是中華生殖醫學學會和廣東省婦產科學會的常委,參與多個婦產科專業雜志的編輯工作。
陳旻湖副院長是消化內科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擔任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主編或參與多個消化醫學領域的雜志。
劉小林副院長專長顯微外科-手外科,是顯微創傷骨科學科的首席專家,擔任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常委和廣東省創傷學會副主任委員。
余學清副院長在腎內科領域有深厚造詣,是腎內科學科帶頭人和廣東省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同時在國際上也擔任多個腎臟病學會的委員和客座教授,參與多個腎病專業雜志的編輯工作。
(1)中山大學笫一附屬醫院教授擴展閱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山一院)是中國重點大學——中山大學附屬醫院中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附屬醫院,始建於1910年,現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和國家愛嬰醫院,由院本部、黃埔院區和東山院區三個院區組成,是華南地區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中國和東南亞一帶久負盛名,2004年被評為「香港人最信賴的中國內地醫療機構」。
❷ 劉小林中山大學附屬醫院教授
劉小林教授是一位在顯微創傷骨科領域享有盛譽的專家,擔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首席專家和學科帶頭人。他擁有豐富的學術背景,本科畢業於1982年的醫療專業,隨後分別在1987年和1994年獲得了外科學碩士學位和骨科學博士學位。2000年,他晉升為教授和主任醫師,專注於周圍神經損傷修復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
在1998年至1999年間,劉教授接受了世界著名神經外科專家瑞典Lundborg教授的邀請,赴瑞典Lund大學進行神經移植體研究,特別是使用化學萃取方法制備神經和肌肉無細胞基膜管修復大鼠神經缺損。回國後,他繼續在組織工程神經移植體開發上進行深入研究,將雪旺細胞(Schwan cell,SC)和通過BMSCs誘導分化出的類雪旺細胞作為種子細胞,與去細胞異體神經結合,成功構建了組織工程化的神經。這些研究已經取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包括專利號ZL 2004 1 0027221.4至ZL 2004 2 0045860.9。
在過去的五年裡,劉教授在國內外發表了二十多篇相關論文,其中有六篇被SCI收錄,主持並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一項,同時參與了多個國家級和省級的重點科技項目。他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科技重大項目和廣州市科技重大項目等。
劉教授的學術貢獻涵蓋了多個重要課題,如用去細胞同種異體神經構建獼猴組織工程化神經的實驗研究,消化法培養成年猴許旺細胞,體外誘導獼猴骨髓基質幹細胞向雪旺細胞分化,以及對聚乳酸微絲在周圍神經降解性的研究等。他的工作對於神經損傷修復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
(2)中山大學笫一附屬醫院教授擴展閱讀
中原書畫研究院院士劉小林1948年10月生,北京人,自幼酷愛書畫,曾拜著名書畫家梁崎為師,其書法、雕金等藝術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大賽並獲獎。現任中國北方書畫藝術研究會裝潢設計師、高級鑒賞家、中原書畫研究院院士等職。另有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小林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劉小林 。
❸ 呂偉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名醫
呂偉明大夫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甲狀腺外科的知名專家,擔任主任醫師和教授職務。他的專業領域廣泛,專注於胸腹主動脈瘤、頸動脈閉塞或狹窄、動脈缺血性疾病、糖尿病足、下肢靜脈系統病變以及甲狀腺和乳腺疾病的外科治療。他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曾多次赴歐洲、美國的頂級醫療中心深造學習,對國際和國內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深入理解,尤其在血管腔內診療技術上造詣頗深。
呂大夫的出診時間為周三下午,想要預約咨詢的患者可以訪問中華名醫匯網。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的綜合治療,以及胸腹主動脈瘤和動脈缺血性疾病的基因療法上。他的科研成果豐碩,曾主持並參與多項省級和國家級科研項目,包括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項目和衛生廳基金,以及多個國際學會的委員職務,如歐洲、美國和德國血管外科學會,以及國內中華醫學會的多個外科和內分泌外科分會。
在學術方面,呂偉明大夫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了20多篇論文,並參與編撰了包括《甲狀腺外科學》、《普通外科學》和《外科學診療規范》等多部大型醫學參考書籍,為醫學界做出了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