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教授鄭
Ⅰ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的學院領導
廖 珂:
男,湖北公安縣人,中學高級教師。現任中大附中校長。教育碩士導師、大學客座教授、海珠區政協委員。海珠區「名校長」。
1982年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1999年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原理研究生課程班結業。1982年起在湖北宜昌擔任市教育學院教師、市教育局科長、市教研室副主任、市級重點中學和省級重點中學的主要領導等職務。2003年中大人事處面向全國招聘附中校長時時就任現職。具備豐富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學科教育》等報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是多項省級專業學會的理事和會員。
嚴欽熙:
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
1984年畢業於荊州師范學院英語專業、1996年華中師范大學英語系畢業,2004年中山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曾在湖北荊州中學工作,1997年進入該校。曾有教育教學文論和其他文章發表於《中小學英語》《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英語知識》《基礎教育參考》《師道》《廣州日報》等報刊。
龍飛鵬:
男,中文本科、法律專科畢業,中學高級語文教師,現任中山大學附中副校長。對古典文學、歷史、法律有興趣,尤其認為思想史與所教學科關聯密切,注重學科教學的人文性滲透。
羅朝猛:
教育學博士(教育法學方向)、中學英語高級教師、中山大學兼職教育碩士生導師。曾任教導處主任、教務處主任兼教研處主任,現任中山大學附中教研處主任。
1993年獲湖北宜昌市人事局和教育局聯合授予的 「優秀教師」稱號。1995年9月從湖北省首批示範高中調入附中工作。1997至1999年被教育部公派在日本新瀉大學、上越教育大學學習。
他主持並參與了國家「九·五」、「十·五」教育科研課題研究5項,主編出版《聚焦研究性學習》等書10部。在《比較教育研究》等核心報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數篇被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其中,《我心目中的好學校》在《中國教育報》發表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人民網》、《新華網》等數十家網站陸續轉載。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先後在《中小學教材教學》等核心期刊發表英語教學文章60餘篇。
先後獲全國第四屆教學論壇論文評選一等獎;廣東省「十·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成果評選一等獎;廣州市教育局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
應邀在廣東省內外講學或專題講座20餘場;2008年應邀主持開發和主講廣州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路課程《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等。
吳漢平:
男,中學政治一級教師,華中師范大學政治系畢業。1997年開始任教於中大附中,長期擔任畢業班教學和團委工作,現任中大附中德育處副主任。
伍建興:
男,1989年畢業於四川師范學院數學系,現任中大附中教務處主任。
曾先後擔任師范、初中、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有16年班主任、年級組長和其它教育管理經歷。一貫堅持嚴謹治學,樂育英才;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面對一群充滿活力、可塑性強而又反叛懷疑的青少年,他的最大樂趣在於贏得學生的認同與尊敬,實現教書和育人並舉。教學中融入藝術思想,令課堂氣氛生動而學生思路開闊。所指導的中大附中2001屆高考成績超過了部分上一類生源學校的水平。
馬春秀:
女,中共黨員,中學化學一級教師,1996年畢業於河北師范大學,現任中大附中副校長。
多年負責學校辦公室管理和招生工作,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精神。在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兩個效益齊增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獲中山大學附屬學校萬里馬管理獎。
李玉芬:
女,中學信息技術高級教師。1984年畢業於南京河海大學,現擔任廣東省教育學會中小學計算機專業委員會理事,海珠區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會會長,海珠區科協委員,中大附中信息中心主任。
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近20年,在《廣東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雜志發表論文多篇;參加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廣東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教材編寫工作;主持和參與完成市級以上教育科研課題7項,獲國家級獎17項。多次被電視媒體采訪報道,並被廣州市教育局評為廣州市優秀教師、廣州市普教系統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個人、廣州市科技教育先進個人。
謝春紅:
女,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1994年畢業於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現任中大附中總務處主任。
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10多年,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始終堅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愛校敬業、教書育人、樂於奉獻。曾獲優秀班主任、優秀年級組長、先進教研積極分子、先進師德個人和中大工會工作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
鄧作逵:
男,中學化學高級教師,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第二期「名師工程」教壇新秀,廣州市優秀化學教師、廣州市第二批骨幹教師,全國初中化學競賽園丁。
於2009年、2011年廣州市「我與化學優秀園丁」評選活動中兩次榮獲廣州市「優秀園丁」稱號;作為2009年廣州市優秀教師被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教育基金會表彰;曾在廣州市第三屆中青年中學化學教師素質大賽 「化學實驗技能」二等獎。
該教師參加工作14年來,善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邏輯思維及科學學習的方法,課堂富有激情,氣氛活躍。並深得學生、家長的喜愛。班主任工作踏實認真、盡心盡責,且具有人性化,所帶班級的班風、學風和學習成績均表現優秀,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市、區等各種競賽獲一、二、三等獎40餘人次,個人在市區獲獎達38項之多。
具有各種化學特殊能力,詳見網路。
Ⅱ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相當於地方什麼級別
教授是技術職務,與行政職務沒有對應關系。教授有正教授、副教回授之分。在目前實行的技術職答務序列中,一級至四級是正教授,五級至七級是副教授。如果按照工資標准參照,三級教授的收入低於正廳級幹部,高於副廳級幹部。五級副教授的收入低於削弱廳級幹部,高於正處級幹部。
Ⅲ 中山大學鄭煒煒老師的郵箱
你到這里去問回吧答http://www.zsedc.cn/
Ⅳ 中山大學創業學院的學院領導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創業學院)院長 李新春 教授
中山大學創業學院教學總監 任榮偉 副教授
中山大學創業學院行政總監 靳祥鵬 老師
中山大學創業學院行政辦公室主任 陳智 老師
中山大學創業學院行政辦公室副主任 余樹歆 老師
院長簡介:
李新春,德國洪堡大學經濟學博士。男,1962年出生,安徽桐城人。現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戰略管理、營銷戰略和創業學教授,企業戰略與組織方向博士生導師, 曾任管理學院副院長。社會兼職包括:中國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東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中青年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廣州風險投資促進會理事。是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優秀人才省級培養對象,入選教育部2004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Ⅳ 中山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值得你翹課去蹭
【關於南校嶺院的優質好課】
1.郭凱明老師的宏觀經濟學課
先簡短的介紹一下郭凱明老師
郭凱明,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結構轉型、經濟增長、人口發展和中國宏觀經濟等。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07.09-2012.07,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南京大學商學院,2003.09-2007.07,獲管理學學士學位
職業經歷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17.01-現在,副教授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2013.09-2016.12,講師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2.07-2013.08,主任科員
郭老師把課程內容講得淺顯易懂,即使是宏觀經濟學這種偏學術類的學科也讓學生很好接受,老師在宏觀經濟的課堂上也要求我們多去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財政部等找數據,每周進行分析。其他專業的同學想來旁聽的話是非常推薦的,其實宏觀經濟學在經濟學里是相對基礎的課程,難度不會太大的。
此外,中美貿易戰開始時,郭凱明老師還特地額外的開講座,向全嶺院學生講述其背後的原理以及發生的原因,是比很多課程都還要實用的講座,受到大家的好評!
Ⅵ 中山大學副教授否認燕窩是智商稅,否認的原因是什麼
中山大學副教授否認燕窩是智商稅,否認的原因是什麼?
一、中山大學副教授為什麼否認燕窩是智商稅?職業打假人王海,因為在對網紅的一個主播辛巴所售賣的燕窩進行打假以後,發現燕窩的成分是燕窩糖水,因此,他就說是市場上現在所有的燕窩全部都是燕窩糖水,他覺得吃燕窩是交了智商稅,再聽到他這樣的說法之後,中山大學教授覺得他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他認為燕窩這種東西,它最主要的營養價值是在於燕窩當中所含有的唾液酸,而唾液酸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它是一種非常具有營養的物質,而且很早之前就有醫學研究證實過燕窩當中的唾液酸對人體健康有好處,所以,他認為只要吃過燕窩的人都不會認為吃燕窩是在交智商稅。
Ⅶ 廣州市南武中學的學校名人
江譽鏐:稱江譽球,別字江楓,藝名南海十三郎(1909年—1984年),在1923年,因得罪校長親戚,被校長趕出南武,在香港大學習醫,他是三十年代響著港澳粵的偉大青年編劇家和愛國者。他所創的粵劇歌曲,名動全國。他對人才更是珍惜與愛護。由於他的思想是為國為民,所以他的作品都是激勵人向上,帶有很強的正義性。但是在抗日戰爭後,中國的眾多民眾喜歡上奢侈腐敗的西方生活,對他的那些作品有了嚴重抵抗。由於他的性格倔強,自傲,不肯融入渾濁的社會。寧願行乞街頭,在1984年香港街頭凍死。
潘達微:曾參加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冒著生命危險,將七十二具烈士遺骸禮葬於黃花崗,這一義舉一直為後人贊頌。1929年他病逝後也葬於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旁。
陳復: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長,於1932年8月10日被反動派逮捕,當晚慷慨就義,年僅25歲。
溫文淦:1922年至26年在南武就讀畢業,1925年為南武學生會會長,他參加過支援省港罷工和反帝示威遊行,後來參加中國共產黨,1938年12月26日為組織群眾防空疏散而犧牲在日寇敵機的炸彈下,年僅30歲。留有《南武畢業生紀念冊》等珍貴遺物,1990年南武建校85周年時,由其遺孀革命前輩宋維靜親自獻給母校,後由南武母校送給革命博物館保存。
譚天度:革命老人,1922年入黨,在廣州參加黨的宣傳、統戰、工運、農運、學運等許多重大的開創工作,解放後,曾任廣東省省委統戰部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務,1983年離休。譚老是南武校友聯合會名譽會長,多次回母校參加校慶活動,1999年5月31日病逝,終年106歲。
陳彥:1913年在菲律賓舉行的第一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中國在國際體育比賽中的第一面金牌--男子跳遠冠軍。
丘紀祥:1913年第一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男子220碼跑第三名。
許民輝:1913年第一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男子440碼跑第三名。許民輝與陳謹、何琳等六位南武學生入選的中國男子排球隊,連續獲得1915年在上海和1917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二、三屆遠東運動會的兩次男排冠軍。
梁卓輝:中國乒乓球第一代掌門人,廣州體育學院教授。
劉思慕:全國著名歷史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
梁釗韜:著名人類學家,中山大學教授。
何君俠:解放後廣州市河南區首任區長。
張瑞權:廣州教育界知名人士,曾任市教育局副局長、廣州市副市長。
吳秀峰:原文革中央常委、1915年南武小學讀書。
陳信始:原廣東省人大常委,南武復名後首任校友會會長。
鄧鐵濤:廣州中醫葯大學終身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
曾昭璇:著名地理學家、華南師范大學教授。
黃明慧: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系教授。
李天慶:原澳門大學校長。
李炳熙:原暨南大學副校長。
黃伯俊:暨南大學醫學院教授。
謝楠柱:廣州醫學院教授。全國人大代表。
梁叔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黎沃能:原廣州市房管局副局長。
胡漢輝:香港著名金融家,曾任香港總商會會長。
胡經昌:原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
馮國強:原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科主任、教授。
劉世華:全國著名田徑教練,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全國勞動模範。
周寶芬:原廣州市政協副主席。
周樹堅:畫家書法家,現任海珠區副區長。 何炳桓:原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南武校友聯合會名譽會長。
梁之良:原廣州市物價局局長,原市信託投資公司黨委書記。
陳啟熊:原廣州市房管局局長。
劉材煒:原海珠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盧鴻炳:原中國大酒店副總經理。
湯照連:原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中山大學教授。
蘇金泉:原廣州市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
馬惠國:原廣州市旅遊局局長。
黎詠林:原廣州市統計局局長。
黃啟桓:原廣州市農場局局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黎赤:原廣州市建築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
潘國柱:原南方大廈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陳蔭發:原萬寶電器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黃思明:原廣州市冶金總公司副總經理。
林榮照:原廣州鋼鐵廠副廠長。
陸尚棉:原廣州市二輕局黨委副書記。
羅偉豪:原中山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教授。
鄭佩玉:原中山大學經濟系副主任、教授。
肖德明:原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雷祖華:原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副行長。
黎振德:運動健將,曾獲全國男子跳水冠軍。
李煥華:解放初市一職軍代表,原暨南大學黨委統戰部長。
黃鎮威:哈爾濱市路橋重點工程建設總指揮部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李克東:原華師電化教育系主任、教授,現任廣東省高教電教中心主任、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
崔慶: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省優秀共產黨員,市總工會電子超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陳紀萱:廣州市政協副主席
邱洪發:口琴專家,發明邱氏萬能自動口琴。
羅文運:原該校校長,1960年全國文教戰線群英會先進代表。
王真:原該校校長,原廣州教育學院副院長。
謝月嫻:現任廣州市財政局副局長。
徐福蔭:現任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院長、教授。
施祖蔭:原廣州四航局高級工程師。
蘇耀濤:廣州遠洋運輸公司高級工程師
肖啟明:原廣州市打撈局副局長、副總工程師。
梁碩英:中國交通書畫協會理事、中華民族藝術家協會理事、廣州詩書畫協會秘書長
鄭偉標:現任省委宣傳部巡視員(副廳級)
梁浩泉:原廣東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廣東電視台台長。
區念中:現任南方電視台台長。
胡國亮: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任、教授。1996年榮獲衛生部先進個人;2004年榮獲南粵優秀教師。
霍瑞蓮:原陽江市婦聯主任、陽江市工會主席。
陳潔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
鄒景林:現任廣州市航道局局長。
歐陽鐵:原廣州氮肥廠高級工程師。
羅日佳:廣州航道局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黎紹基:現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
林森權: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
譚永灼:原省委黨校教授。
馮舶:現任海珠區區委副書記。
鄧秀釧:市教育局巡視員(副局級)。
張經偉:廣州市教學研究室主任。 徐文楓:原該校校長,原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廣州市旅遊局局長。
陳明德:現廣州市副市長。
蘇健翔:1983年在保加利亞舉行的第三屆世界航海模型錦標賽榮獲世界冠軍(也是新中國前100位世界冠軍之一)。並打破世界紀錄。
張淑勤:全國女子跳傘比獲第一名,1980年參加中國、美國和加拿大三國跳傘表演中,表演「仙女散花」獲得好評。
黎振軍:1989年在第六屆世界航海模型錦標賽榮獲世界青年組冠軍,並打破該項世界紀錄。
黃兆林:1993年在德國舉行的第八屆世界航海模型錦標賽獲得世界冠軍,並打破該項世界紀錄。在國內比賽中也兩次打破世界紀錄。
周智勇:1993年、2002年兩次獲世界航海模型錦標賽冠軍,並打破一項世界紀錄。
劉超英:1978屆學生,畢業時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參加廣州赴西藏建設突擊隊。
陳田:連續三次獲得全國航海模型比賽冠軍。
丘世春:1979年榮獲全國中學生無線電測報比賽第一名。
古廣明:原中國足球隊優秀前鋒,曾被評選為全國最佳足球運動員之一。
王艷桃:1988年獲得全國城市運動會女子射擊冠軍。
梁艷華:1990年獲得第十一屆亞運會女子南拳亞冠,1991年榮獲首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女子南拳金牌。
劉智明:被廣州軍區某集團軍授予「南國青年之星」、「優秀基層幹部」等榮譽稱號。
陳思民:廣州市海珠區檢察院檢察長、反貪局局長,2002年榮獲「全國優秀青年衛士」稱號,以及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衛士」等榮譽稱號。
陶天權:澳門企業家、廣州市政協委員。
張穎珊:1997年獲亞洲青少年武術邀請賽太極拳冠軍。
譚莉:1997年獲世界青年蹼泳錦標賽銀牌,並曾多次獲全國賽的冠亞軍。
甄穗強:在2000年舉行的全國首屆體育大賽上獲得蹼泳冠軍,並曾多次獲全國賽的冠軍。
張潔雯:1999年曾榮獲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女子雙打冠軍,1999年以來多次獲得世界羽毛球大獎賽女子雙打冠軍,2004年與隊友楊維勇奪第28屆奧運羽毛球女子雙打金牌。並獲「廣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謝杏芳:1998年曾榮獲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女子雙打冠軍、2000年亞洲羽毛球錦標賽女子單打冠軍、2004年在多個國家舉行的世界羽毛球大獎賽上榮獲女子單打冠軍。
Ⅷ 醫學中山大學與鄭大哪個好
基本不在一個檔次,抄中山大學襲屬於國內醫學名校,醫學綜合實力排名國內前五,僅次於清華大學(協和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而鄭州大學的醫學全國前二十都進不了吧。
再者中山大學是國家985工程與211工程重點大學,國內聲譽一流大學,鄭州大學的聲譽也完全比不過中山大學。
最後錄取分數線中山大學也比鄭州大學高出不少。
Ⅸ 中山大學曾益新院士簡介
曾益新,廣州中抄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2010廣東十大創新人物。1997年海外學成歸來,主要從事惡性腫瘤發病機理和生物治療研究,在鼻咽癌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測定了第一株來自鼻咽癌病人的EB病毒全序列,明確了家族性鼻咽癌的遺傳模式,將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於4號染色體。確定了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位點與鼻咽癌的發病有密切的關系,並發現了三個新的易感基因位點,有望提高鼻咽癌早診率。主持863、973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Ⅹ 求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鄭利民教授的聯系方式,急急急!
中大網頁不是有嗎?在中大生科院的教師資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