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2016廈門大學畢業典禮鄒振東教授發言

2016廈門大學畢業典禮鄒振東教授發言

發布時間: 2025-07-10 21:50:51

⑴ 廈門大學出了哪些厲害的「網紅」人物

不請自來,廈大化院18級本科生

大家的回答都很優秀,也很全面。大家經常提到的是校主嘉庚先生,魯迅大師,薩本棟、王亞南校長,陳景潤校友,盧嘉錫院長,潘懋元教授,易中天教授。

還有一些不太容易察覺的名人有林語堂大師,詩人餘光中,李敖先生。

(導游詞背的這么溜,求誇)

但是,我發現還有一些「網紅」沒有被出現,就補充一下(笑出聲)。

  1. 芙蓉隧道

  2. 芙蓉隧道絕對是廈大第一網紅景點

    每天走在校內,最常被遊客問到的絕對是

    「同學請問芙蓉隧道在哪?」

    「同學請問那個最美隧道在哪?」

    「同學請問那個塗鴉隧道在哪?」

    。。。

    芙蓉隧道長這個樣子

    就說一點

    不要給黑天鵝投餵食物!

    不要給黑天鵝投餵食物!

    不要給黑天鵝投餵食物!

    勿謂言之不預也!

⑵ 大學的畢業典禮觀後感

看完了大學的畢業典禮,你的心情是如何的呢?下面是我精心為您整理的大學的畢業典禮觀後感,希望您喜歡!

大學的畢業典禮觀後感篇一

又是一年的畢業季,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令人感傷的時候,踏出校園成為社會的一份子,要從學生轉變成上班族,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至今上班已近三年了,偶爾還會懷念起大學時代的生活。最近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鄒振東教授的畢業典禮致辭爆紅網路,鄒教授用幽默而又接地氣的演講歡送這些即將走出校園的學生,我看了視頻,聽了他的演講深受感動。

當你踏出校園的那一刻,你會受到很多誘惑,漸漸的我們會失去大學時候做的那個夢。

在大學,100個人中99個都是抬頭看天空的,難得有一個人低頭看地下,這個人是個出類拔萃的人。一旦畢業出了校門,99個人都是低頭看地下,一方面競爭非常激烈,另一方面誘惑特別多,兩個巴掌打下來,你就知道面對現實,難得有一個人抬頭看天空,他不是瘋子,他是出類拔萃的人。

鄒教師的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在大學這個象牙塔里擁有夢想展望未來,不知道生存的苦難,沒有現實的壓力。可是有一個人預料到了現實,他看到了,他就是出類拔萃的人。而成了社會以後,面對競爭的壓力和誘惑的增多,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夢想,我們不得不學會面對現實,學會向現實妥協,放棄自己的夢想。只要有一個人還不忘初心的繼續追尋自己的夢想,那他就是出類拔萃的人。要想成為出類拔萃的人,就要不忘夢想,同時學會承擔現實壓力,一步一步的堅定的實現夢想。一個人抬頭看天,縱使孤獨,縱使遭受非議,但只要你還會抬頭,你就是個出類拔萃的人。

你人生一百次謹小慎微,你要有一次拍案而起;你人生一百次放浪形骸,也要認認真真的愛一次;人生一百次不越雷池一步,也要瀟灑走一回。

這番話我記憶猶新,我們出生社會,遇到的各種誘惑會迫使我們做出讓步,但一百次讓步,只要有一次不妥協,我們才能無愧於內心。大學交給我們的不是只是知識,更多是一種信仰,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批判主義精神。不迷信,不盲從,不崇拜任何東西,永遠對現狀不滿足,永遠想改造世界,也永遠擁抱世界上的美好。

這種精神應該伴隨我們一生,這種精神將讓我們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夢想執著堅定,讓我們擁有一顆不老的靈魂。

即使是出了校門這么久,我還是會懷念當初的自己,懷念大學時憧憬的未來,面對社會的壓力,我還是會妥協,但是一味的妥協,帶來的其實是無能的自己。

鄒教授的一席話不僅是在告誡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也是在告誡現在出身社會的我們。不盲從,不迷信,不隨波逐流,不暗自墮落,生活壓力再大,現實多殘酷,我們都要堅持初心,展望美好的明天。

就如鄒教授的最後一句話仰天大笑出門去,莫後悔,不猶豫。

大學的畢業典禮觀後感篇二

在一年一度的畢業季里,總是有很多值得大家記憶的東西,在香港大學的畢業典禮儀式上,就有很多值得香港留學生記錄的難忘時刻。

據媒體報道,內地兩所大學“秀”其畢業禮。西南財經大學校長趙德武,連續三天為近6000名的畢業生頒授學位,而深圳大學的畢業生不服氣,因為深大的校長不僅親自為學生頒授學位,還曾經被學生“強吻”。同時校長送給學生一段富有詩意的畢業祝福。事實上,華中科技大學頒授學位也曾經出現很有意思的故事,根叔去年畢業禮對學生的致詞傳遍全國。

香港學位頒授儀式與內地不同。主要有三個特點:官味更足,儀式感更強,更加尊重學業。對於一個畢業生來說,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去借用畢業服。香港的畢業服特別是博士畢業服用料特別精緻,服裝常是由多層構成的,做工特別精細。

頒授的現場如同婚禮一樣,會有樂隊人士放愛爾蘭等地的風情曲。大多數參加學位典禮的老師穿著當年他們畢業時的服裝進入會場,因此人們都可以看到各個學校富有特色的服裝(如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服裝相當特別)。而博士畢業生的頒授安排相當特殊。香港的學術界認為,在學術資格上博士畢業生已經有一定的水平,因此博士畢業生是與學系教授們一起進常博士畢業生和教授進場時,所有在場人員要起立。一般來說,一個系每年大體上只有十位畢業生,因此這些畢業生就在全場數百號人的注目下進入會常學位頒授時也是博士生的儀式最為特殊。這時候撥穗、鞠躬的儀式做得十分夠。學院的院長會與畢業生交談、問候。在博士研究生學位典禮之後,頒授的速度進入快車道,儀式變得簡單,不過院長和學生會握手、鞠躬。學業優異的學生,主持人會特別點明其學業成就,全場的掌聲往往會更響亮一些。

而香港各大學的主禮人是當地名流。香港城市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是由香港特首親自主持,而城大正常的學位頒授是由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主持。因此香港大學校長在學位頒授儀式中的角色很難與內地一些校長相提並論,校長也無法進行各種戲劇化的“表演”。

除了場面上各種儀式外,最令人感動的往往是學生代表發言。筆者所在的那場學位頒授是由本系一名本科畢業生致詞。這名畢業生的英語相當地道和流利。他在發言過程中突然脫稿要求全體畢業生向父母致敬,把全場觀眾的情緒都推到高點。

儀式並不止於此。香港各大學的學位頒授儀式是分學系進行的。因此學系還會專門給畢業生准備蛋糕。畢業生除了可以在此與同學分享喜悅外,還可以與老師和親人合影。通常來說,系裡最重要的教授都會到場與畢業生合影。而畢業生也會邀請一些關系較好的老師一起合影。這些影集往往成為學系下屆招生的廣告的一部分。

為了鼓勵本系學生在學業上更有成就,許多學系還將畢業生的博士論文送到研究生辦公室。因此低年級的研究生即使與畢業生未謀面,也可以看到往屆畢業生的作品。這樣的學術交流是香港各大學中最受珍重的。

通過這樣的畢業典禮儀式,讓很多去去香港留學的人,對香港大學的畢業儀式永生難忘,這樣的儀式不僅代表了一段經歷的結束,也預示著一個嶄新的開始。

大學的畢業典禮觀後感篇三

我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參加了2011年12月1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的香港理工大學第十二屆畢業生超過9600人的盛大的畢業典禮。回想兩年來在浙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國際企業培訓中心的學習生活,真是叫人難以忘懷。理大的人才培養理念是培養大批有寬廣知識面的應用型人才,這點對祖國大陸的大學有極好的示範作用。理大授課老師的教學方法,評分標准,學生成績的評估系統等和歐美大學的相應系統非常接近,值得國內大學好好學習。我們在中心兩年的學習中學到了在國內其他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尤其是品質管理方面,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全面熏陶使我們的知識結構得以全面更新,我們在單位也因此更受重用,我們個人的職業發展也顯得前途光明。

浙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國際企業培訓中心是江浙滬一帶培養各類企業精英的搖籃。中心是受過高等教育又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業界中高層管理者最理想的更新知識平台。一大批從中心畢業的理大授予學位的學員正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他們所在的企業和單位作出積極的貢獻,他們也因此逐漸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理大,我們有了進一步老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理大老師淵博的知識,認真務實的教學態度都給我們學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能夠與老師們面對面的交流,不僅使我們看到了老師在教學之外隨和幽默一面, 也讓我們從師生關系轉變為好朋友關系。 現場融洽的交流氛圍更激勵了平時比較膽小的同學也跟老師們暢所欲言。特別是提到學習、教學方面的改進,大家根據自己的經歷體會提出了許多很實用有效的建議和方法。濃濃的溫情和對理大的歸屬感強烈的感染了我們每一個學員。

在這次畢業典禮上,使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潘宗光校長的那段話: “我希望你們做人處事都能虛懷若谷,包容不同的意見。你們千萬不要自以為是,以權威自居,這樣會窒礙自己及別人的創新。儒家主張‘君子和而不同’便很值得我們再三思考。我們只有達致這個境界,才會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通過辯證來謀取共識。這又何嘗不是今日香港創建和諧社會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呢?”多麼睿智的話語啊!潘校長告誡我們,我們不但要有很好的專業知識,更要有很好的社會知識。只有在正確的人生哲學的指導下才能真正成為有益社會之人。 我們作為香港理大的畢業生,要繼續發揚香港理工大學“開物成務,勵學利民”的精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⑶ 從《弱傳播》中讀懂女人

有這樣一個小調查,假如有個男生,當著很多人的面擺了一圈蠟燭,然後高聲喊:「某某某,我愛你!」女生會喜歡這樣的表白嗎?幾乎90%以上的女生都表示不喜歡不接受,不到10%的人覺得無所謂,只有三五個女生喜歡這樣的方式。這個結果讓很多男生大吃一驚。他們原先以為,絕大多數女生都喜歡這樣的浪漫表達,因為這不是電視劇里常出現的橋段嗎?因為她們選擇了錯誤的傳播方式,就會適得其反。

《弱傳播》中講到,傳播能力是人類最重要的能力。每個人都要跟別人打交道,不管是同事還是朋友,不管是家人還是伴侶,只要打交道,就需要傳播;每一個想改變世界也想改變人生的人,都需要用傳播的方法,處理好自己身邊的關系,比如家庭、職場、朋友等。

《弱傳播》是一本關於傳播的書,也是一本輿論世界的哲學書。作者鄒振東,是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的教授,2016年在廈門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致詞被稱為「網紅教授」。

本書提到輿論的四大規律是:弱者優勢、情感強勢、輕者為重,次者為主。輿論的性別是女性,認知神經心理學證明:在表達方面,女性無論是在需要與慾望上,還是在能力與總量上都明顯優於男性。女性是天然的輿論高手,她更需要製造輿論,更願意也更善於製造大量的輿論。輿論的「四大規律」都和女性的性別特徵直接呼應。

01輿論世界的第一條規律:在輿論世界裡,弱者永遠占優勢。

在輿論世界裡,一切關系最終都會轉化為強弱的關系,現實世界的男強女弱正好為這種強弱關系提供了注腳。

動畫片《貓和老鼠》和《喜洋洋和灰太狼》給我們呈現的是貓和狼不再是威猛暴力的形象,而是通人性的小可愛。貓時常被老鼠欺負,狼成了永遠吃不到羊的可憐蟲。特別是灰太狼,其怕老婆、愛老婆的形象贏得眾多女性的喜愛,「嫁人要嫁灰太狼」也成為一句流行語。

如果換成貓欺負老鼠,狼欺負羊,誰還看這種動畫片呢?

有人說:「撒嬌的女人最好命!」懂得撒嬌的女生,金庸小說里的黃蓉是樣板。在戀愛三角關系裡,華箏擁有妻子的名分,又是成吉思汗的女兒、蒙古的公主,父親還有恩於郭靖,自身也美麗善良,但在郭靖內心,這所有的一切都抵不過黃蓉的會撒嬌。黃蓉的撒嬌不僅對郭靖管用,對師父也有效。否則,那麼多乖乖女乖乖男,洪七公怎麼都看不上呢?他不僅把武功傾囊相授給黃蓉,甚至把丐幫幫主的權杖也傳給她。事實證明,會撒嬌的女人愛情更容易美滿,婚姻更少摩擦。

撒嬌就是「用弱傳播」。

現實生活中的強勢群體,就是輿論中的弱勢群體。夫妻之間的「示弱」,是夫妻之道的一大秘訣。所以,如果你想在輿論上爭取認同度,就不能姿態過高,假如你在現實世界裡是個非常強大又有能力的人,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因為在輿論世界裡,弱者永遠占優勢。

02輿論世界的第二條規律:在輿論世界裡,情感是第一位的,講道理沒用。

輿論世界是情勝於理的傳播世界。輿論的情感律告訴我們:輿論是不講道理的。

很多男性的一個共識就是,不要和女性講道理。朱德庸漫畫里的名言:不講道理的女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講「道理」的女人,因為她的道理是沒道理的加強版!所謂的女生不講道理,並不是不懂道理,她們在職場上也能很理性地處理問題,只不過是她們不願意跟男人講道理。

女生對自己心愛的人最大的訴求就是兩個字:在乎。換了三套衣服丈夫都沒有注意,結婚紀念日老公也忘了,微信頭像換了男朋友也沒發現……這一個個細節,屬於同一個問題:那個男人是不是在乎自己。

最要命的是,女生的這種追問永遠不會結束。她會一遍又一遍地測試,一遍遍地確認。任何事情,她都可以轉化為「是否在乎」這個選擇題,隨時隨地,她都可能發出這樣的追問。男生要明白,女生給你提出的任何需求,父母的、閨蜜的、同事的、老鄉的,有時候瑣碎得像雞毛蒜皮,有時候難度系數比摘星星還難,都是在測試你在不在乎她。

男人可能認為人生只要說一次「我愛你」就可以了,說第二次就是重復,就是貶值。男生永遠無法理解:昨天我還拿了20萬給你父母買房子,今天單位發的一箱蘋果,沒有送給你父母,你就跟我生氣,20萬能買多少箱蘋果了啊!

但女生就是女生,20萬只能說明你曾經在乎我,而一箱蘋果說明你今天不在乎。輿論的脾氣跟女生簡直一模一樣。生理科學表明,女生容易產生情緒,而且不容易消退,她們對情緒的反應更快,對情緒的識別也更敏銳,輿論也是同樣。朱德庸說:「男人沒有女人就沒有樂趣,有了女人就沒有生趣。」懂得輿論的情感律,男人就可以把了無生趣變得充滿樂趣!輿論的情感律證明,輿論的世界就是由女性主宰的世界。」

不懂得表達對對方的在乎,不管這個對方是伴侶,還是家人,還是同事,你就永遠得不到別人真正的感情和擁護。

03輿論世界的第三條規律:現實世界很重要的東西,在輿論世界裡可能並不重要;現實世界不重要的東西,在輿論世界反而很重要。

輿論的世界就是表面的世界,越輕、越有細節的東西,就越好傳播,所有暴露在表面的都可能引發輿論風波。男性重視整體,女性更重視細節。比如挑衣服,男生看重整體的感覺,女生則更重視衣服的領子、袖口或裝飾,甚至在打扮的細節上下功夫:頭飾、耳環、項鏈、胸針、手鐲、戒指等,這些細節上花的錢,比一身衣服的錢還多得多。

很多男人永遠也無法體會頭發對於一個女孩的重要性。她們會因為一個發型不願意赴飯局,不願意上班,甚至不願見人的並非罕見。

女性對於重要性的判斷,往往和現實生活相反,卻和輿論世界相一致。現實生活認為很重要的,女性認為未必重要,現實生活認為不重要的,女性可能認為很重要。就好比,你讓女生在玫瑰和地瓜中間做選擇,女生愛的是玫瑰。雖然玫瑰不能吃,過幾天就會枯萎,地瓜可以養活人,保存期更長,可是哪個女生會在乎呢?

輿論的世界是輕的世界,所以,我們需要認真管理好自己的表面輿論,包括:頭發、胡須、服裝、包包、手錶,還有表情才能更好的傳播。

04輿論世界的第四條規律:輿論世界是主次顛倒的世界,主旋律最不容易傳播,次主流輿論是最活躍的輿論。

女性善良,輿論同情弱者;女性敏感,輿論愛打聽小道消息和八卦;女性愛哭愛笑愛生氣,輿論也同樣是一個情感的世界。可以這么說,誰最善於團結女性,誰最懂得女性,誰就最懂得應對輿論。

屬於主流輿論的是唐僧和沙和尚,他們一個是大好人,一個是老好人,這兩個正直的人挑不出來什麼大毛病,貌似是女生合適的結婚對象,但你會覺得多少有點無趣,所以他倆根本就不是女生喜歡的類型。

次主流的是孫悟空,他偷吃蟠桃,大鬧天宮,本事大,脾氣也大,還不服管。但歸根結底,他只是「鬧」了,並不是「反」了,他並不想改變主流世界的秩序。

豬八戒呢,是弱主流的代表,他好吃懶做,重色輕友,這些都是他的叛逆,但同時呢,他又很善良有趣。所以這四種男人當中,孫悟空和豬八戒當仁不讓獲得最多女孩的喜愛。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最受班上女生喜歡的,往往是那個成績特別好又有點調皮的男孩。成績好、當班長又特別乖巧的男生往往不是女生最喜歡的,他們是主流輿論譜系;特別頑皮,成績又不好的男生,也沒有多少女生喜歡,那是外主流輿論譜系;變成流氓的小混混,喜歡的女生就更少了,他們是逆主流輿論譜系;如果變成了殺人放火的罪犯,則是反主流輿論,幾乎不會有正常的女生喜歡。

由此可以看出來,一個完全正面的形象,是拉不到多少好感度的,因為太過普通,而且也容易審美疲勞,有時候,小小的叛逆、小小的缺點能讓你更加真實,反而能夠獲得別人的喜歡。

《弱傳播》提出:輿論並不是真的有性別。輿論的性別是女性,是一個比喻,是為了更好地解釋輿論的弱傳播假說。弱傳播的「四大規律」,可以統一到女性的特質,可以通過對女性世界的理解,更好地解釋輿論的世界。「誰最善於團結女同志,誰就最善於與輿論打交道。」 道理是強者的工具,情感是弱者的武器,道理是清楚的,情感是模糊的,愛永遠是糊里糊塗的。

⑷ 畢業季:你帶不走很多,但你可以帶走小師妹。

     又是鳳凰花開的季節,又是一年大學畢業季。面對學生離開校園,每年的畢業典禮上,總會有學校教師代表和優秀學生代表啦。2011年7月畢業那年,只記得談的是理想和驕傲之類如此空洞的話語。近日,廈門大學舉辦的畢業典禮上,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鄒振東的演講視頻迅速在網路走紅。一時之間,鄒教授成為網紅。這樣接地氣的分享,確實是非常走心。

 「校園帶不走,食堂帶不走,圖書館帶不走,實驗室帶不走,老師帶不走,小師妹你帶不走——哦,這個好像可以——無論是小師妹,還是小鮮肉,好像都不算廈門大學的固定資產,唯一的麻煩就是,你可能需要等一兩年才能把她(他)帶走。一所大學真正改變你的東西,就是你可以帶走的東西。那麼,你可以從大學帶走你的什麼呢?可以帶走大學的logo。未來會填無數的表,而大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老師的話可以帶走……我常說,大學畢業十年後,如果還能記住大學老師的10句話,大學對這個學生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最好的老師有三種,第一種是遞錘子的,你想要釘釘子,你的老師遞給你一把錘子——多好的老師;第二種是變手指的,你的人生需要好多黃金,老師讓你的手指頭變得可以點鐵成金——多好的老師;第三種是開窗子的,你以為看到了風景的全部,老師幫你打開一扇窗,你豁然開朗,啊,原來還有另外一個世界——這是最好老師中的最好老師。」

      忽然,勾起了我關於大學畢業的種種和一路走來的感悟。這是我當年畢業時的淺淺的感悟:

       那一年,上帝為我打開了一扇窗

     那一年,提著一隻大大的行李箱踏進這個校園

       那一年,我不認識你們 你們也不認識我

       那一年,生活如同一杯白開水

        那一年,人生在做著減法

      那一年,我遇見了你們-----中師(4)班的童鞋

        那一年,我推開了一扇門

        那一年,我看見笑顏如花的你們

        那一年,原來為了在人生途中

        與你們相見 貼著你們的溫暖。

        這一年,我畢業了

        這一年,行李疊加了很多

        這一年,收到一份畢業賀卡

        這一年,翻開畢業相冊

         觸摸著一個個熟悉的面孔

         如此這般想記清你們的模樣

         這一年,人生在做著加法

         濃烈的友情 滿滿的愛

          這一年,我帶著笑意踏出這個校門。

          這一年,我畢業了

        這一年,捧起過往的歲月 牽住一縷陽光

         這一年,還未分別 已經滿載著思念

        長長的思念

        這一年,離別時 我們沒有流淚

         這一年,我們只是分別一時

         這一年,等待著下一季動人的重逢

        這一年,等待著不久將重逢的擁抱

       這一年,青春散場 但情依舊。

        那一年,當收拾完行李懷揣著所謂的夢想理想奔赴未知的未來時,我們不會預知到未來我們的樣子…………於是,築夢開始了。等待新的事物進入我們的世界。以前的和以後的我們的世界都是未必華麗,卻足夠絢爛。

    當年,那個嚷嚷著要成為碼字的小作家,文藝女青年現在正在手忙腳亂給剛出生的二兒子換尿不濕沖牛奶……

    當年,那個相信「嫁得好不如幹得好」的心靈雞湯,一副討厭有錢銀的規矩生活,現在正在過著輕松又有點規矩的閑淡日子。

      當年,那個夢想成為教師和記者的她們,現在在公司做著文員繁瑣的工作。

     當年,那個在師兄談戀愛的人兒,現在已經和師兄結婚了,去年供的房今年懷的孕。

      當年,誓要成為公務員的閨蜜,艱難考了兩年,現在在民政局朝九晚五地踏實本分工作著。

     當年,那個單純簡單的好友考了兩次研究生,終於考上並且今年順利畢業啦。

          ………………

     而我在畢業的五年裡,學校工作,結婚,生子,專業帶寶寶三年。這也是我不曾預想的樣子。我的夢想曾經是想成為碼字的愛好工作者,寫寫稿旅遊采風……辣么詩意的日子。而此刻的我,赤裸裸地擔心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事情,窮得連病都看不起。在這個全年無休的三年裡,最怕和最擔心的是自己和寶貝生病。在這個捉襟見肘的日子裡,何談夢想。夢想,僅僅是做夢想的。兩個巴掌打下來,不用教你,你自然會懂得面對現實。

     話題女王作家咪蒙說,激勵我們上進的往往不是什麼正能量之類的,而往往是曾經受到的白眼和羞辱。我一朋友哆來咪回憶說,做會計的她剛入公司為了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有空就會給前輩們打下手。這就是「能受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同時老手們都會設防,生怕你從他們那裡學到東西超越他們……而新手們需要做的是少說話多做事不參與幫派分化,極度地不要臉地請教學習,等待屬於自己的機遇。

   在這個功利的世界,在踏入職場的那一刻,還要做好堅強和堅持的心態~而不是,幾個月頻繁地跳槽。並且適應大城市的職場規則:把女的當男的使,男的當牛使;職場不相信眼淚,只相信你的能力。你不得不相信,這個世界越牛逼越有機會。關於職場規則,可以參考市場上的各種「武林秘訣」。你值得擁有!!

       在畢業之前,我們宿舍曾經有過關於「嫁得好還是幹得好呢?」的談心夜話。具體的內容,過去五年了都忘記得差不多。一過三十歲的坎上了年紀,記憶力就變差么??在畢業前,我們淺薄地認為,嫁得好可以少奮斗幾十年。結婚的我們又認為,經濟獨立很關鍵,好像幹得好更重要的。而楊瀾在新書《世界很大 幸好有你》里說道:幹得好,是安全與獨立,嫁得好是幸福感。二者兼顧不僅是女性的夢想,也是男性的追求。問題往往出在,你向「嫁得好」要獨立與安全,向「幹得好」要幸福感,結果可能都會失望。這是沒有答案的偽命題。她認為,不要只想從別人那裡尋找幸福感,而是要回歸自身,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幸福要靠自己去創作和給予。」師妹們,記住了,是了解自己內心的需求,做獨立的個體!所以在遇到結婚的另外一半之前,不要隨便叫一個陌生男人「老公」,無論他多麼有名,多麼有錢!也許他不是你的終身伴侶要慎重,也許他是已婚人士要遠離。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教授周懷北 發布:2025-08-21 21:29:54 瀏覽:174
台灣大學在職博士後 發布:2025-08-21 21:29:20 瀏覽:80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排名 發布:2025-08-21 21:20:55 瀏覽:823
大學老師與學生發 發布:2025-08-21 21:18:56 瀏覽:970
山東中醫葯大學王峰教授 發布:2025-08-21 21:16:29 瀏覽:723
四川大學高數老師 發布:2025-08-21 20:51:36 瀏覽:237
2016浙江暑期大學開學時間 發布:2025-08-21 20:51:29 瀏覽:97
大學生犯罪的動機 發布:2025-08-21 20:49:59 瀏覽:566
國外博士導師郵件 發布:2025-08-21 20:14:50 瀏覽:369
子墨大學生 發布:2025-08-21 19:47:11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