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大學教授找小50歲老婆

北京大學教授找小50歲老婆

發布時間: 2025-07-11 10:59:24

A. 1924年,胡適為了曹誠英,要和妻子離婚,妻子大怒:我先殺了孩子

1917年底的一天,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在安徽省績溪縣上庄村舉行。新郎戴著黑呢禮帽,足登黑色皮鞋,身穿西裝禮服,顯得十分精神,他就是北京大學教授、「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胡適。

胡適是趁著寒假回家完婚的,他的這樁婚姻是典型的包辦婚姻,妻子名叫江冬秀,是個沒有文化的小腳女人,胡家和江家在胡適14歲那年就定了親。盡管胡適一直對這樁婚事很不滿,曾多次表示要退婚,但母親堅決不同意,胡適是個大孝子,最終也只能屈服了。

婚禮這天,胡適的興致並不高,就在此時,一位俏麗的少女吸引了他的注意,她是這場婚禮的伴娘曹誠英,長得「明眸泛秋水,紅顏勝山櫻」,著實有些喧賓奪主之感。胡適一問,才知道曹誠英的姐姐嫁給了自己的哥哥,她和自己也算是親戚了。

婚禮上的短暫接觸,讓胡適對曹誠英印象深刻。曹誠英也很景仰這位大名鼎鼎的新文化運動領袖和年輕的北大教授,兩人的關系進展很快,開始以「表兄妹」相稱。寒假結束後,胡適要回北京了,曹誠英大膽向他索要了通信地址,稱自己「在學習上遇到問題,就向你請教」。

胡適回到北京後,曹誠英果然經常給他寫信,有一次她在信中提到「最好從北京帶些菊花種子來」,胡適便記在心上,後來回老家時當真帶了來,這讓曹誠英十分感激,兩人的通信也更加頻繁了。

1918年,曹誠英被家裡包辦,嫁給了鄰村財主之子胡冠英。曹誠英對這樁婚事極為不滿,為了掙脫家庭的束縛,她在1920年考入杭州的浙江女子師范學校就讀。1922年,因曹誠英婚後一直沒有生下孩子,胡冠英便娶了一個小老婆。曹誠英和丈夫的關系本來就不好,對此更是堅決不能容忍,1923年,兩人正式離婚。

而胡適在婚後過得也並不幸福。江冬秀不僅沒有文化,根本無法和胡適交流,而且為人十分強勢,對胡適提出了戒酒、晚上必須按時回家等諸多要求,胡適對此感到十分郁悶。

1920年,胡適寫了一首《我們的雙生日(贈冬秀)》的詩:

對此夏志清曾評價說:「這雖是首幽默詩,我們也看得出二人婚後精神上毫無默契。」

1923年夏天,胡適因為身體不好,向北大請了長假,來到杭州休養。當時曹誠英正值暑假,便經常來看望胡適,兩人都是在婚姻上失意的人,而且早就相互仰慕,他們很快便熱戀了起來。於是胡適租下了杭州南山煙霞洞的兩間房子,和曹誠英過上了神仙眷侶的生活。

在曹誠英的照料下,胡適的身體很快恢復了 健康 。在這段日子裡,胡適為曹誠英寫下了大量的詩歌,其中有一首叫《怨歌》的詩是這么寫的:

曹誠英自己也承認,這首詩就是胡適為她寫的,她曾對好友汪靜之說:「我們從小相好到如今,可是沒有愛的緣分。過去我為我丈夫守節,今後我將為胡適之(胡適字適之)守節了。」

對胡適和曹誠英的戀情,遠在北京的江冬秀並沒有一點察覺,雖然她也知道兩人住在一起,但她以為曹誠英不過是幫胡適料理一些家務而已,她還給胡適寫信說:

有一次,徐志摩來杭州探望胡適,他見胡適氣色很好,便高興地說:「適之是轉老還童的了,可喜!」

胡適便向徐志摩坦白了自己和曹誠英的戀情,他問徐志摩:「我這樣做,是不是有些冒險?」徐志摩對此十分支持,他勸胡適盡早回去和妻子攤牌。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胡適和曹誠英同居了幾個月後,終於到了離別的時候。此時曹誠英已經懷孕了,臨別之際,胡適又專門寫了一首《別賦》:

1924年春天,胡適回到北京後,終於鼓起勇氣,向江冬秀坦白了自己和曹誠英的事,並要求離婚。

江冬秀聽後勃然大怒,她從廚房拿出一把菜刀,舉過頭頂,高聲嚷道:「好你個胡適,要離婚可以,但是我要先把咱們的兩個孩子殺掉。你既然不想要我了,我和你生的孩子你也別想要了!」說完以後,她便去抓孩子,把孩子嚇得滿院子跑。胡適也嚇得面如土色,再也不敢提離婚了。

幾天以後,胡適的朋友石原皋前來拜訪,江冬秀對他說起了胡適要和她離婚的事,她一邊哭一邊嚷:「想當年我在安徽老家苦苦等了12年,才和他正式結婚,現在又為他生兒育女,他卻嫌棄我人老珠黃,想另尋新歡,哼!只要我不死,他休想!」

江冬秀越說越氣,最後竟然隨手拿了一把裁紙刀要向胡適擲去,多虧被石原皋勸住,才沒有釀成家庭血案。

事已至此,胡適只好給曹誠英寫了兩句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曹誠英也知道和胡適的結合已不可能,她忍痛打掉了孩子,結束了這段無果的戀情。

1925年,曹誠英從女師畢業,她本想報考自己一直嚮往的北京大學,但她怕給胡適添麻煩,引起江冬秀的妒恨,最終選擇了退卻。她給胡適寫了一封信:

1926年,在胡適的介紹下,曹誠英以特別生的資格進入南京東南大學農藝系就讀,她想走胡適當年學農的未竟之路。胡適希望她忘掉自己,重新開始自己的感情生活。但曹誠英仍心系夢縈著胡適,並常把自己的感情用詩或書信傳遞給他。

1934年,曹誠英赴美留學,她進入胡適的母校康奈爾大學學習,選讀的是農學院,專攻棉花育種遺傳。胡適特意給自己在美國的前女友韋蓮司寫信,托他照顧曹誠英:

1937年,曹誠英在獲得康乃爾大學農學院遺傳育種碩士學位後回國,先後在安徽大學、四川大學、國立編譯館任教,成為了中國農學界的第一位女教授。

曹誠英回國後,朋友們先後幫她介紹了兩三位男友,希望她能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其中有一位姓曾的美國留學生,比曹誠英小10餘歲,兩人相處很好,很快就訂了婚。

但訂婚後不久,曾家卻突然變卦。原來曾某有一位親戚和江冬秀的關系很好,有一次他偶然向江冬秀打聽曹誠英的情況,江冬秀一直對曹誠英懷恨在心,於是像同竹筒倒豆子一樣把曹誠英的往事全部說了出來,她還添油加醋,大罵曹誠英為勾引胡適的「狐狸精」。曾某聽說這些事後,馬上選擇了退婚。

曹誠英遭到這個重大打擊後,對人生心灰意冷,於是隻身上了峨嵋山,決意出家當尼姑。曹誠英的哥哥曹誠克聞訊後,連夜追上山去,硬是將她背下山來,安置在重慶鄉間養病。但曹誠英人在山下,心卻不忘空門,仍然准備找機會出家。

此時任駐美大使的胡適,從曹誠英的同學吳素萱那裡得知她的近況,馬上給她寫了一封信,並附200美元。曹誠英收到信後,精神大振,馬上打消了再度出家的念頭,身體也逐漸恢復了 健康 ,此後她來到上海,擔任復旦大學農學院教授。

1949年初春,胡適受命去美國乞求外援。2月16日,亞東圖書館主辦人汪孟鄒在上海大新酒樓設宴歡送胡適,邀請了一些安徽同鄉作陪。胡適把汪孟鄒的侄女汪協如叫到一邊,輕聲對她說:「請你給佩聲打個電話,約她過來吃飯。」

沒過多久,曹誠英就到了,她關切地對胡適說:「穈哥(胡適曾用名『嗣穈』),你留下吧,不要跟蔣介石跑了!」

胡適只是笑了笑,並沒有正面作答。

因為曹誠英第二天有課,她便提前退席,並在離開前拿出一個戒指、一點美元交給汪協如說:「穈哥沒有錢,請你轉交給他。」

散席以後,汪協如把戒指和錢轉交給了胡適,胡適馬上寫了一封信,托汪協如轉交給曹誠英。汪協如見信沒有封口,便問道:「為什麼不封口?」

胡適回答:「托熟人帶信,用不著封口。」

這便是胡適和曹誠英最後一次見面。此後胡適去往台灣,而曹誠英留在了大陸。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復旦大學農學院調往東北,組建沈陽農學院。這年9月,曹誠英隨復旦600餘名師生告別上海,前往東北。在沈陽,她專心從事馬鈴薯細胞遺傳學的研究,成功培育出了高產的馬鈴薯新品種。1956年,曹誠英被選為沈陽市政協委員,1958年,她正式退休。

晚年的曹誠英回到了績溪旺川村老家,她一直念念不忘胡適的老家上庄村。上庄村口有座石拱橋,叫楊林橋,是當年胡適出資建造的。曹誠英晚年自己省吃儉用,攢下1000多元,把這座橋修復了。從此以後,這里的「小橋流水人家」就名副其實了。

1973年,曹誠英因患肺癌在上海逝世,享年71歲。臨終前她留下遺囑:自己死後要葬在楊林橋邊的那條公路旁,因為那是胡適回家的必經之路。

績溪的鄉親們明白曹誠英的意思,他們照辦了。現在只要去上庄村參觀胡適故居的遊人在路過這條公路時,大多會下車,然後朝這座豎有「曹誠英先生之墓」墓碑的荒草孤墳默默致禮。

嗚呼,要是胡適能夠魂歸故里,一定會先在這里和曹誠英相會!

B. 北大教授王青松隱居深山11年花光350萬,結果如何

在歷史上有一個叫陶淵明的人,他淡泊名利,隱居於深山老林之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文學作品的緣故,其事跡廣為流傳,很多人都覺得,陶淵明那樣的隱居生活非常幸福。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曾經有一個北大的學霸,他叫王青松,攜帶妻子隱居山身,11年花光了350萬的積蓄,後來他們怎麼樣了呢?

因為工作的原因,假如每天光坐公交,就得花5個鍾頭來回奔波,特別的辛苦,久而久之兩人產生了辭職的想法。辭職之後兩人拿著幾百萬存款,去了深山老林,他們在這里遠離人群,沒事就讀讀古書,呼吸新鮮空氣。後來,他們還對深山老林改造了一番,花掉了大量的錢財,這樣的生活看似舒服,可實際上卻非常枯燥,後來他們因為積蓄花完,又回歸社會開始進行工作。

C. 饒毅有幾任老婆

2任。
根據饒毅微博官方數據顯示,饒毅妻子名叫吳瑛,饒毅的第2任妻子是董建瑾。
饒毅,男,1962年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生物學家,北京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D. 玩弄中學生的北大教授王學明真名叫什麼

北大要主動出來說明事實(包括當事人姓名、身份等)才對,這是正確的態度,不然,大家四處搜索,只有對北大更為不利,也是對大多數教授的不公。

E. 最近北大教授閻步克躺著中槍的兩件事,是指哪二件

閻步克教授被牽涉的兩起公共事件分別為:

1、人大歷史系教授孫家洲與新招碩士生郝相赫斷絕師生關系,起因是郝相赫在朋友圈「無端嘲諷」閻步克與韓樹峰

2015年9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孫家洲發布公開信,申明要斷絕與新招碩士生的師生關系,該學生隨後做出回應。

公開信是通過微信公號「點墨軒藝術空間」發布的,題為《中國人民大學孫家洲教授為斷絕本人與新招碩士生郝相赫的師生關系告學界朋友與弟子的公開信》,隨後散布於微博等社交傳媒。

2、復旦出軌門的男主角徐沖畢業於北大歷史系,正是師從閻步克。

2015年9月,復旦大學歷史系「小三門」事件引起輿論熱議,而隨著當事人之一、歷史系副教授徐某一份長達13頁、與其妻此前控訴書針鋒相對的《情況說明》熱傳網路,使事件變得撲朔迷離。

復旦大學知情人士透露,校方已對當事雙方進行調解;針對控訴書中反映的徐某訪學非為學術而是出於私人目的等問題,校方已展開調查。

復旦大學小三門事件事件經過

2015年教師節當天,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徐某,得到了一份別樣的「禮物」,他的妻子盛女士把一份近8000字的控訴書,發到了網路上。

盛女士控訴自己的老公徐某厭棄相處10年的妻子,婚內出軌,與同系的單身女教師錢某搞婚外情;並採取分居、要求妻兒搬離校方提供的宿舍等方式,試圖達到離婚的目的。

文中,盛女士還抖出老公在淘寶上為錢女士訂購鮮花、兩人成雙成對在一些場合出入以及二人同時通過復旦校方申請了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公費2015-2016年度日本東京市的訪學項目,「並非為了學術,實際是為了達到二人避開輿論,在國外同居同處的私人目的,計劃在已婚的情況下,與第三者在國外同居,嚴重損害了國家基金評選的初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復旦大學小三門事件

以上內容參考:閩南網-揭秘復旦歷史系"小三門"事件始末:三人皆為留洋高知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發公開信與弟子斷絕師生關系

F. 哲學家陳嘉映的妻子

哲學家陳嘉映妻子雨兒真名項靈羽,現為北京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她現在的丈夫是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陳嘉映;

陳嘉映,中國當代學者,哲學家,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哲學教授,學科帶頭人,有多種專著和譯著面市。

專著:《語言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立項項目)。《語言哲學》被列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優秀教材獎一等獎。

(6)北京大學教授找小50歲老婆擴展閱讀

學術成就:

陳嘉映先生是當代著名哲學家,講解風格深入淺出。主要學術成就有:專著《海德格爾哲學概論》、《語言哲學》、《無法還原的像》、《哲學科學常識》、《思遠道》、《泠風集》、《從感覺開始》等,譯著有《哲學研究》、《存在與時間》、《哲學中的語言學》等。

另外有43篇論文發表在《讀書》、《現代哲學》、《學術月刊》、《世界哲學》、《天涯》、《開放時代》、《同濟大學學學報》、《華東師范大學學報》、《雲南大學學報》等刊物上。

自2002年起承擔了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本科生的「語言哲學」,全校本科生公選課「現代西方哲學思潮」,哲學系研究生「心智哲學」、「歐洲大陸哲學」、「英美分析哲學」等基礎性和研究性課程。

G. 13歲被北大錄取的田曉菲,赴美留學後,為何選擇嫁52歲老教授

有一句名言,相信大家都聽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事實上,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但是那百分之一的靈感遠遠要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更加重要。」

誠然如此,勤勉是有心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天分卻是每個人不可多得的機遇。真正有天賦的人就像是扔進沙堆里的金塊,無論如何去埋沒,終究會有洗盡鉛華的那一天。

世界上之所以出現「天才」、「神童」之類的字眼,到頭來不過都是印證了那一句「金鱗豈是池中物」。當然,擁有天賦是一件事,能否運用天賦則是另外一件事,否則又怎麼會出現方仲永「泯然眾人矣」這樣的悲劇?

對於普通的芸芸眾生來說田曉菲無疑是幸運的,她擁有旁人無可企及的家世與天資,造就了她璀璨的一生;她無疑也是強大的,雖然天賦異稟,卻從不因為自己的天賦自傲,永遠滿懷對於詩歌與文學的熱忱。

可以說,她的成功,是因為幸運,卻又不是全部因為幸運。

我們對於天才,不可說不艷羨。但是往往人們只能看到天才的天資聰穎,而看不見天才在背後所付出的成千上萬的努力。多少個日夜,他們在案前研究工作,不眠不休;又是多少個昏暗的燈光下,他們決不放棄,砥礪前行。田曉菲的成功是必然的,因為唯有努力,才是成就一個人的絕佳途徑。

H. 北大教授季羨林和一位外國女人的愛情故事

2008年2月17日,一代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一生中的許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國姑娘的一段愛情經歷,雖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卻給他帶來綿延一生的懷想與快樂。

當季先生最終在《留德十年》一書中,首次披露了這段異國之戀時,一個「有情人未成眷屬」的經典愛情故事,讓中、德兩國讀者無不唏噓感慨——

「我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每個角落」

她叫伊姆加德,是季羨林留學德國時,校友田德望房東邁耶家的大女兒。1935年,風華正茂的季羨林來到哥廷根大學留學時,租住的房子就和邁耶家在同一條街上。幾個月後的一天中午,季羨林受田德望之邀第一次去了邁耶家。就在晚餐桌上,季羨林第一次看見了伊姆加德,她是個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可人的美麗姑娘,俏皮中透出點羞怯。1937年,季羨林開始寫博士論文,而論文在交給教授之前必須列印成稿。這可難住了季羨林,因為他買不起打字機,更不會打字。一天傍晚,當季羨林正在書房裡修改論文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伊姆加德第一次造訪他,「羨林.季先生,我父親的工廠剛好淘汰了一部打字機!而我正好想練習打字。」季羨林高興得跳了起來,「你不會要很高的報酬吧?我可是個窮學生。」伊姆加德用生硬的漢語說:「我要的報酬,是讓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個角落。」每當伊姆加德幫忙列印完一篇論文,季羨林就會兌現承諾,帶著她去哥廷根的某個地方逛。在溫暖的午後,他們前往市政廳廣場,在抱鵝女郎銅像下看鴿子紛飛;在雨後初晴的黃昏,他們在布滿落葉的小徑上散步;有時他們還會去電影院看上一場浪漫的午夜電影。在接下來的4年裡,季羨林在伊姆加德的幫助下完成了數百萬字的論文,他們的腳步也走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

終於,季羨林的回國日期已經定下來了,但是他卻不知如何跟伊姆加德開口。那天晚上一直到凌晨3時,論文終於打完了,季羨林才輕聲說:「伊姆加德,你累了吧?讓我來幫你揉揉肩……」季羨林輕輕地走過去,他按在伊姆加德雙肩上的手有些顫抖。「我要離開了,我的祖國需要我……」他終於說出了這句話。伊姆加德的肩膀劇烈地抖動起來,這個一向堅強的女孩哭著央求:「留在這里好嗎?我也需要你!」季羨林仰起臉,不讓淚水流出來,他痛苦地搖了搖頭說:「這里只是我的第二故鄉,我要回到祖國去……伊姆加德小姐,一定有一個比我更好且更愛你的男子,他願意永遠陪伴在你的身邊,呵護你的一生的。」伊姆加德沒有再說什麼,她擦乾眼淚,努力擠出一絲微笑,然後在論文稿的最後,打上了一行字:「一路平安!但請不要忘記。」

伴著打字機一等60年

2000年,香港電視台一位女導演在拍攝季羨林的傳記片時,專程前往哥廷根打聽伊姆加德的下落。幸運的是,伊姆加德還在人間。還是那個房間,還有潔白的桌布,銀灰色的老式打字機,桌前並排放著小方凳和深藍色沙發椅……伊姆加德說:「瞧,一切都沒有改變,我一直在等他回來。我的手指依然勤快靈活呢,我甚至還能打字!」這個固執而堅忍的女人,伴著一台老式打字機,一等就是60年。為了季羨林,她付出了一生的光陰和愛情。

物質匱乏的時代,人的精神彷彿更純潔些!

熱點內容
江蘇大學生墜樓 發布:2025-08-21 18:49:28 瀏覽:83
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脫單難 發布:2025-08-21 18:49:17 瀏覽:345
大學生支教的論文 發布:2025-08-21 18:25:27 瀏覽:906
上海大學2015新生入學時間 發布:2025-08-21 18:18:30 瀏覽:123
清華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課程 發布:2025-08-21 18:08:26 瀏覽:753
大學生活漫畫圖 發布:2025-08-21 17:40:22 瀏覽:205
戴頓大學金融專業 發布:2025-08-21 17:18:28 瀏覽:956
中國海洋大學李建平教授 發布:2025-08-21 16:51:54 瀏覽:252
大學教授能否做公司法人 發布:2025-08-21 16:46:03 瀏覽:869
大學生心理選擇題 發布:2025-08-21 16:44:17 瀏覽: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