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怎麼上課生動有趣
1. 作為老師該如何把教育生活過得生動而有趣
我現在的大學就是一名老師,我覺得作為一個老師最好的就是你要有幽默細胞,這樣學生才喜歡聽你的課,才在上課的時候不走神。
2. 教師如何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1、關鍵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何愁教不好?他們自己也會學了.
2、掌握有效的教學專方法.
3、教屬師自己要有文本解讀能力,課堂上要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視教學,培養學生用「我手寫我心」.文章不在於技巧,關鍵在於富有真情實感.
5、掌握一些實用的教學法,多向名家學習,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輩的教育家一些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特級教師的教學方法.
3. 如何調節課堂氣氛,讓課堂更生動有趣
情景一:教師正襟危坐於三尺講台,神情肅然,手捧教材,一字不落地念著課文;台下學生聽課味同嚼蠟,於是昏昏欲睡者有之,交頭接耳者有之,更有甚者乾脆「兩耳不聞教師語,一心只讀課外書」。
情景二:一教師講課,不固守一成不變之定規,反是輕松自然,激情四溢。言辭激昂時,有如「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言辭委婉時,又如「慈母小、情人眼」,直教人肝腸寸斷;因教授內容所需,甚至舞之蹈之,毫不顧及「為師之尊」。台下學生亦或隨聲附和,或擊節相慶;聽到振奮處,甚至大呼小叫;而聽到傷感處,亦是淚眼婆娑。
同是教師,前者講課索然無味,學生聽課興趣全無;而後者,言行並茂,聲情俱下,學生聽之入神。為什麼講課的效果會有如此天壤之別呢?這就要涉及到教師應該如何講課才能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的問題了。
一個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應該是一個有學問的老師,一個充滿智慧的老師;而一堂受學生歡迎的課,應該是一堂生動有趣、學知識長見識的課。同樣,一個老師的課是否生支有趣,是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反映了一個老師的課堂智慧和隨機應攣能力。
關注教學細節,就是關注教學行為的改變,就是關注新課程的理念是否落實到位,關注教學細節,就是追求教學實踐的智慧與藝術的統一。
一、精彩的細節,來自於對學生的傾聽。 二、精彩的細節,來自於對內容的探究。 三、精彩的細節,來自於對情感的體驗。
一個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應該是一個有學問的老師,一個充滿智慧的老師;而一堂受學生歡迎的課,應該是一堂生動有趣、學知識、長見識的課。那麼在課堂上靠什麼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呢?怎樣使課堂生動有趣呢? 從以下三點來談:
一、自身硬,從提高自我素養出發
「打鐵先要自身硬」,教師要教好書,要想使自己的課堂生動,就必須從自身做起,鍛煉自我素質。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著裝。著裝,對於一個教育者而言,有時確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想讓學生愛聽你的課,首先就要讓他們愛上你這個老師---你的著裝,你的談吐,讓他們由表及裡,愛屋及烏,這樣他們才會愛上你的課。教育學的研究表明:教師的服飾陳舊、色彩單調,對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情緒,會起到間接地消極影響。一樣的教室,一樣的學生,一樣的老師,這種每天雷同的環境,多多少少會給人一種沉悶感。而沉悶的生活總是無味的,也是讓教師無奈的,這就需要用味精來點綴----你的著裝。總而言之,你的著裝要簡單大方、端莊典雅。
其次,要提升自己的品質與魅力。「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一個教師要想打造有生命力的課堂,就必須提升自己的品質與魅力。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模仿教師行為的傾向。所以我們就要提升自己的情感魅力、提升自己的品質。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馬卡連柯曾說過: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一個教師要想順利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必須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否則,浮光掠影,一知半解,不僅不能完成任務,還會造成學生對教師的不信任。可見,增強自身素質對於自己的課堂教學所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
二、教學設計,從學生的需求出發
讓一堂課生動有趣,教師除了應具備很強的文化素養之外,還應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如果教學設計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喜歡什麼?曾有一位研究教育的人士說:不愛學習的學生哪兒都有,不愛聽故事的學生一個也找不到。所以,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故事、特別是與教學目標相關的故事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傳遞方式,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一堂課的好壞不在於教師講得多少,不在於教師講得有多細,而在於學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要是在課堂上有一種能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學生就會在短短的40分鍾里豐碩收獲。
三、評價,從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出發
課堂教學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如能靈活利用課堂評價,就會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達到和諧統一,可使學生重拾自信,也可使課堂峰迴路轉,高潮迭起,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最大限度的滿足了學生參與表現的慾望,讓他們就問題展開自由的討論、互相取長補短,形成正確的觀點,並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疏導,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中,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求異思維等。我們就應該想方設法去點燃孩子心靈中存放的求知的「火葯」,讓課堂煥發創造的活力。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曾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賞識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激勵。所以評價,應從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出發,這樣才是「以人為本」,這樣才能讓評價過程更美麗。
4. 怎樣上課才能更生動
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把課上得生動有趣,需要一點藝術。以下做法可共大家參考。(一)個人的修養和專業知識儲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實效,學生才會 「親其師,信其道」,進而 「樂其道」。德高為師,學高為范。年輕教師至少應把本學科從高一到高三的內容理順清楚,還要把最近幾年的高考題都做一遍。有時間不妨聽聽本學科、跨學科的課,多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對你以後的工作大有裨益哦。(二)尊重學生。這點非常非常重要哦。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學生也是一個完整的人。首先,教師要與學生溝通、平等友好地對待學生。校園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教師應平等對待學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家長式的作風對學生發號施令。當一個學生有缺點或出現過失時,教師對其進行幫助、教育以至嚴肅的批評,都是必要的,但必須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才能為學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則只能引起學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師生間就會出現一道鴻溝。其次,教師要由衷地信任學生。信任學生是一種特殊的尊重,對學生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無端猜測是對學生不尊重的表現。事實上,教師把學生當什麼樣的人看待,就等於暗示他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學生往往從教師的信任和期待中體驗到人的尊嚴,激勵自己不斷進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學生的一種特殊手段。同樣,信任學生也是培養學生自尊心的一個原則。在傳統的教育觀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別是在現今社會,隨著科學的巨大進步,知識的迅速增長,新學科、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情況更為明顯。因此,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是聲音。你應該分析一下自己的聲音音調,這個蠻關鍵的。以前我上課聲音不夠大,可是有節奏,但學生反應說聽不見,我只好大點聲。不過不久我的聲音又小了,後面的學生又說聽不清楚。沒辦法,我只好把聲音加大。聲音確實大了很多,但負面效果就來了:聲音變得平鋪直敘,基本上沒有了抑揚頓挫,學生又反應說我說話沒有什麼變化,太單調了,覺得我的聲音不好聽。後來我乾脆按照正常的聲音再大一點,同時注意聲音的節奏,這樣效果就好多了。當然,如果你的聲音本來就悅耳動聽,那就再好不過。如果沒有的話,你就要好好琢磨一下你說話的聲音了。 第二是習慣,其實學生也是很想集中注意力聽課的,只是經常會分心,所以告訴學生有一個秘訣就是看著老師的嘴巴。培養他們這樣的習慣對他們確實有很大的幫助的。 第四是提問,問題不要太難,最好是那種學生肯定會的,免得課堂太緊張,但是畢竟是提問,學生都會集中注意力在那個問題上的,所以問題不必太復雜,顯而易見的重復讓學生在那一刻集中注意力在那個知識點上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不但被提問的學生肯定記住了,其他學生也會因為暫時的緊張而牢牢記住那個知識點的。另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 形象性。為了增強教學的形象性,教師可以適當運用板書、畫圖、掛圖以及幻燈、錄像、微機等電化教學手段。這種做法形象性高,因為它不僅是教學內容的外觀形象,而且能夠更好的展現人物的心理。2. 創造性。課堂教學應該是一泓「活水」。教學有法而無定法。不墨守成規,不斷創新教法,閃爍著教師們的創造熱忱和機智。教師的靈感,隨手拈來,妙趣橫生,充滿了創造性。這種創造性使教學達到藝術的境界。越是個性化的東西越有吸引力。當然,個性化也不是說可以隨便亂來,要符合一定的原則,要有科學性。3. 情感性。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具有感情色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認知、學習,而且通過思想交流影響學生的感情發展。教學具有像文學藝術一樣的感染力,並使學生獲得美的感受。4. 有點演員的味道。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時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範,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直觀性和示範性,特別是在課文朗讀、例題分析、答題規范和寫作示範等教學中,教師的示範顯得更加重要。5.每個環節要設計精細。教學的程序基本是一樣的。但精細之處最能出彩,最能顯出比別人勝出一籌。 教無定法,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共同受益,共同進步。
5. 教師上課如何生動有趣
基本功的強硬是復教師的制魅力的所在、當然包括人格的魅力、這都是是要課堂生動的基礎。你的問題太廣了、真不好回答,你應該是新老師吧?
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學會用眼睛說話、和藹可親,關愛孩子、你會贏得孩子的認可的。
6. 一個培訓老師,如何做到上課幽默氣氛活躍
首先自己要有一個幽默風趣的性格,只有這樣你才能感染身邊的人,而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平時的生活當中多做一些訓練,然後在多看一些搞笑幽默的節目,我相信你這種幽默風趣的交流方式很快的會被培養出來。
要知道人是需要賞識的,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不例外。所以他們常常把老師的賞識看成是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得到賞識時,就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學好。
7. 教師如何使課堂生動有趣
經常和他們談話啊,在課堂上要組織討論,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多接觸些年輕人的東西,讓他們覺得你和他們一樣年輕,但是也要讓他們覺得你是朋友,還是老師,不讓他們不聽你話的。
8. 大學上課如何有趣
學生不愛學習,上課紀律差,是許多老師抱怨過的事情。其實,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突然讓他們拘束在教室這么一個小的空間,讓他們接受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確實有些強人所難。作為他們的老師,能做的就是盡量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孩子們在更加愉悅的環境中接受知識的洗禮。
如何講課生動有趣
講課語言要富含生命力,講課是教師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和技能,那些讓人昏昏欲睡的老師,講課方式大多都是平鋪直敘、毫無波瀾、照本宣科、敷衍了事,沒有一絲生氣,也絲毫不在意接受知識的學生的反饋。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最需要的是一個生動有趣會講課的老師。
調換師生關系,改變傳統的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做主體,請他們上講台講課或者做題,可以有效帶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課堂更具活力。
寓教於樂,豐富講課語言,將知識以趣味故事的形式講出,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且活躍課堂氣氛。
做實驗,事實證明,學生最喜歡看老師在講台上擺弄一件新鮮玩意了。所以老師在上課時,不要只用書本、粉筆和教鞭,用一些形象的教具,做個經典的實驗,是使課堂變得生動的再好不過的方法了。
9. 怎樣讓自己的課堂生動有趣
一, 設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想,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像,思索,潛移化地發展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人僅能調節課堂氣氛,給人輕松愉快的感覺,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趕海>這一課,在朗讀第一段及最後一段的歌詞部分時,讓學生改讀為唱,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插入表演,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小學生來講,如果能採用一種調動其積極性教學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愛動,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慾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雪兒>這一課的最後兩段的時候,有意識的把"我"對雪兒的呵護,雪兒終於可以展翅飛翔時的樣子等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課文的真諦.課後,同學們還不停的將課堂上學到的動作表演來表演去.可見,課堂的內容已以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靈.
三.安排繪畫,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啟發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例如:在<荷花>這一課中,我先自已畫一幅很好看的荷花,讓學生通過圖,先了解荷花是什麼樣子的,對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要不然單從課文上簡單的文字來理解,他們對此還是茫然.
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溝通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學科的聯系,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培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
10. 怎樣做一個優秀的大學老師怎麼樣講課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這個問題我應該最有資格了,我是大四的學生,三年來,面對了20可多個老師,他們的內講課方法各有不同,容有對本宣科的,有講講就跑老遠的,半天跑不回來,當然也有講課生動,前兩種老師我們特厭惡,後種老師我們就比較喜歡,我們有的老師上課的時候我們都提前去占第一排座,有的當然是占最後一排了。
我建議您,上課之前一定要熟悉自己的教案,千萬別對本宣科,能背下來的盡量能像在和我們聊天一樣講出來,千萬別直盯著某一個方向,我們喜歡老師看著我們的眼睛講課,還有講課一定要講明白,不時的舉幾個例子,有的老師講講課就把自己都繞進去了,這樣的老師我們很鄙視的,還要記得時不時的表揚一下學生,人只有在激勵的狀態下,會不自覺的跟隨著你講課的腳步。我們都喜歡認真負責的老師。加油哈,希望你也能成為一個人人愛戴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