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工智慧教授
⑴ 朱松純是頂級科學家嗎
朱松純,全球著名計算機視覺專家、統計與應用數學家、人工智慧專家。
朱松純在2020年以人工智慧戰略科學家的身份回國組建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並任院長,同時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智能學院院長、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
朱松純於1991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1992年赴美留學,1996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同年加入美國布朗大學應用數學系專業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10年至2020年二次擔任美國視覺、認知科學、AI領域跨學科合作項目MURI首席科學家;2020年回國籌建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並同時擔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2021年創建北京大學智能學院並任院長。
朱松純主要成就:
1995—2005年期間,朱松純教授與導師Mumford、UCLA同事以及博士生,為計算視覺創始人David Marr提出的早期視覺[early vision]概念,包括紋理[texture]、圖像基元[Texton]以及原始簡約圖[primal sketch]等建立了一個統一的數理模型。
提出統計建模的最小最大熵原理[minimax entropy principle];將神經學和心理學的發現,植入統計物理的吉布斯模型[Gibbs Model],從而導出一類新型的馬爾科夫隨機場的概率模型[FRAME],並將該模型擴展到中層視覺模型,描述形狀與格式塔[Gestalt]組成原則。
然後又發現自然圖像的尺度不變與尺度變化的統計規則,將各種視覺模式及其對應的數理模型映射到一個連續的熵頻譜和信息尺度;進一步研究了各種模型之間跳轉和感知轉化的機制,與博士生王亦洲推導出感知尺度空間理論。
⑵ 論文作者簡介怎麼寫
撰寫論文作者簡介時,通常包括作者的職務信息、出生年月以及所在單位和姓名。例如,如果作者為張偉,1978年10月出生,目前是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授,那麼作者簡介可以這樣寫:
張偉,1978年10月生,現為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張教授長期從事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領域的研究,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並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他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有所成就,還積極參與教學工作,致力於培養下一代科研人才。
此外,作者簡介還可以包含作者的研究領域、主要成就、學術貢獻等信息,以便讀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學術背景。例如:
張偉的研究領域涵蓋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數據挖掘。他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並獲得了多個重要學術獎項。通過其研究工作,張教授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提高機器學習演算法的效率和准確性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在撰寫作者簡介時,應確保信息准確無誤,同時簡潔明了。避免過於冗長或過於簡略,以幫助讀者快速了解作者的主要背景和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簡介不僅對論文本身有益,也是提升作者個人學術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撰寫時應注重細節,力求全面而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