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地理學教授
㈠ 陳正祥地理學家來自雁盪
陳正祥,這位1922年出生於浙江樂清象陽鎮四板橋村的地理學家,曾在溫州中學求學,1942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地理系,並在該校擔任教師。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他憑借公費機會赴澳洲悉尼大學研究院深造,後又赴英、日、西德等地繼續學術之旅,先後獲得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和英國、西德的地理學博士學位。
1948年,他在台灣大學擔任教授,並創建了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該研究所曾多次成為東南亞地區國際地理學會的代表機構。陳正祥的學術影響力深遠,50年代起就奠定了他在國際地理學界的堅實地位。他參與了30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多數場合作為亞洲唯一的參會委員,足跡遍布全球。他在英、美、法等國家舉辦過多次學術講座,並擔任多項國際學術組織的委員,如聯合國農業氣象委員會、國際地理學會農業類型委員會等,且連續四屆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的世界農業地圖集學術委員會委員,是亞洲唯一連任的委員。
1964年,陳正祥被香港中文大學聘請為講座教授,移居香港,同時擔任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在港期間,他發表了20多種著作,成為第一位在英制大學擔任講座教授的中國人。1979年,他成為東京大學的特級教授,並在日本築波、廣島等地進行教學活動,還擔任多個國際學術期刊的顧問或編委。
1992年,陳正祥在巴西主持了世界環境保護大會後,受聯合國委託編寫了300萬字的全球《植物志》。他的一生致力於大學教育和地球保護,尤其在地理學和土地資源利用領域的研究。他的學術成就得到了國際認可,新版《大英網路全書》的中國部分由他執筆,這是對他學術地位的最高肯定。
(1)東京大學地理學教授擴展閱讀
陳正祥(1922—2003),樂清市象陽鎮四板橋村人,曾就讀於溫州中學,1942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地理系,之後留校任教。1945年抗戰勝利後,他考取公費留學,進入澳洲悉尼大學研究院,後又分別到英國、日本、西德等國繼續深造。曾先後獲得日本國立東京大學以及英國、西德地理學博士學位。他是一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地理學家,被國際地理學會前會長卡爾·特羅教授推崇為「東方的亞歷山大·馮·洪堡」(洪堡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學地理系——柏林大學地理系的首任系主任),並稱他是「中國地理學界第一人」。另有同名人士公務員、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