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張建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張建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7-17 07:39:16

❶ 中科大少年班的問題

北京四中天津南開是中學,中科大少年班是大學,應該不具有可比性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介紹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等著名科學家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中國科大創建了少年班,其目的是為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的規律,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物,推動中國教育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她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盡管她的出現有一定的歷史偶然,但卻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大創新,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教育實踐。少年班創建伊始,中國科大就致力於探索培養這些特殊大學生的方式,最初幾屆少年班學生的優異表現,堅定了中國科大繼續辦好少年班的決心。1985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總結和吸收少年班辦學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又仿照少年班模式開辦了「教學改革試點班」(簡稱試點班,又稱零零班),兩類優秀學生統一管理、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已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受到國家領導和國內外教育家、科學家的充分支持和肯定。28年來少年班(含零零班,下同)定位並致力於培養這些優秀大學生,至今共招收學生1993人,畢業1556人,其中少年班招收1134人、畢業942人,零零班招收859人,畢業614人。

中國科大自少年班創立以來,不斷探索和改善教學管理模式,傾力保證少年班教學和管理的開展,多年的經驗積累,凝練成了「探索在現行高考制度之下的選拔人才新途徑,探索在現行教育體制下更多更好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辦學宗旨和充分挖掘少年班學生的各種潛力、全面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成長為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等領域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的培養目標;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教學模式上,少年班長期以來堅持從「破格選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出發,實行將本科低年級基礎教育和高年級寬口徑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先進教學模式,突出基礎、能力、素質的全面培養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旨在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良好科學素養的高精尖人才,探索我國高等教育優秀人才培養的新規律。同時,結合大學生研究計劃等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全方位培養學生,豐富學生的實踐知識,激發創新意識,增強團隊合作精神。

學校建立「少年班管理委員會」負責少年班學生在校4年的學習生活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這種管理模式隨著培養模式的逐漸成熟而不斷完善。從最初少年班學生集中學習一年之後選擇專業轉入各院系繼續學習,轉變到學生集中完成基礎教育,專業教育階段轉入相關院系學習,直到目前的管委會負責學生在校4年的全部管理。少年班管委會現有工作人員11人,全體成員本著「全員育人」的精神,以各種途徑參加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通過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特色鮮明的社會活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近三年來,少年班(含零零班)共招收學生296人,畢業學生340人。約86%的畢業生繼續攻讀國內外研究生,比例高於中國科大普通本科畢業學生。

科大少年班已經30歲了。
30年來,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學生總計1220人,已畢業1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佔91%。前16屆畢業生(1983-1998年)共 590人,64%獲得博士學位,26.9%獲得碩士學位。據不完全統計,他們中約20%選擇學術研究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有93人擁有國內教授、副教授職 稱和國外終身教職,許多人已成為國際著名科學家;有超過70%的少年班畢業生活躍在海內外經濟、IT、金融、製造等領域,其中在世界500強企業任職的約 35%。
下面是部分少年班畢業生目前的情況介紹,以每屆招收學生20-40人,成才率應當說是非常高的。30年來,少年班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誤解。現在,是到了讓數據說話的時候了。
從事實業的部分少年班校友
郭元林,78級第二期,紫光集團總裁。
高峰,78級第二期,德意志銀行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衛浩然,78級第二期,1999年創辦 UHere Corp.,現任Weilabs公司總裁。衛浩然1992年獲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97年獲MIT Sloan商學院MBA學位。
王凱寧,78級第二期,現任易保網路技術首席架構師兼研發部總經理。
伍曉東,79少,14歲入科大。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博士,現任北京夢聯信通總裁。
王維勇,81少,現任華潤萬家有限公司副總裁,主管華北區。中國科大理學學士和管理科學學士,清華大學工學碩士。
劉中青,82少,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投資基金副總裁。
岳軍,82少,現任深圳美傑咨詢公司總經理。
李俊傑,82少,14歲入科大。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和法律雙料博士。現任Net Inc.(網道)首席執行官。
施晨陽,82少,曾創辦Colorstamps,現任德國QIAGEN公司亞洲總裁。
陳曉薇,83少,匹茲堡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加州大學人類遺傳博士後。現任中華網(China.com)總經理。
陳瀚洋,83少,英國牛津大學工程學博士,現就職於Royal Bank of Capital Market, London,職位Director。
陳剛,83少,現就職於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職位Associate Director。
黃崴,83少,Philadelphia International Advisors (PIA) 合夥人。
王江洪,83少,耶魯大學MBA,現任 GE Energy Financial Services 戰略營銷副總裁(Vice President, Strategic Marketing)。
黃河,83少,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SIG)投資策略師(Investment Strategist);Association of Chinese Finance Professional of USA創始人和執行副會長;Chinese Economist Society (USA)理事。
付國斌,83少,中國人民大學MBA,巨龍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
薛峰,84少,14歲入科大。95-00年任用友軟體集團董事副總裁、產品總監、產品總設計師等。現任 TurboCRM公司董事&首席執行官。
袁超,84少,現任深圳聚奎鑫投資咨詢公司董事長。
曾靜華,84少,現任宣榕公司董事長。
黃沁,84少,14歲入科大。美國MIT(麻省理工)91年度優秀學生和ECE碩士。24歲成為華爾街Prudential證券公司最年輕的高級副總裁; 96年任德意志銀行亞洲分行董事;98年為一家香港銀行成功融資2.36億美元,被⟪亞洲財經⟫和⟪國際證券導報 ⟫評為當年"亞太最佳融資運作";99年創建教育網站。現任香港誠信資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鯤,84少,現任TurboCRM信息科技公司產品總監。
范少軍,84少,現任深圳照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鐵軍,84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現就職於Citadel Investment Group, USA。
李聞碩,84少,芝加哥大學博士,現就職於Intel公司,職位Program Manager。
蔣繼寧,84少,現任網大(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深圳教育國際交流學院董事長。
駱小春,84少,芝加哥大學博士,現任美國匯豐銀行高級副總裁。
楚天驕,84少,卡耐基梅隆大學哲學博士,現就職於Clairvoyance Corp.,職位Research Scientist。
李遜,85少,美國夏威夷大學電子工程碩士。現任WebEx Inc.副總裁。李遜是影片⟪好奇害死貓⟫的聯合出品人。
聶建林和鄭天舒,85少,在深圳創辦了藍訊技術有限公司。
易萬軍,86級,融通藍籌成長基金經理。
楊競霜,86少,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現任Goldman, Sachs & Co.副總裁。
萬飈,87少,華為WCDMA產品線總監。
王川,87少;1993年獲Rochester大學材料系碩士;1994年獲Georgia lnst.Technology電腦碩士;是BN3 Communications公司創辦人之一。BN3 Communications公司從1999年到2003年6月間給科大校友網路ustc.e提供Email服務。2002年創辦房貸金融公司 Marvel Financial lnc. 。
葉一火,87少,現任寶利通公司總裁。
李俊凌,87少,斯坦福大學博士,曾先後任麥肯錫(中國)公司咨詢顧問、摩托羅拉公司個人通訊事業部北亞發展戰略部總監,現任阿里巴巴集團參謀部副總裁,並任中國雅虎社區、資訊與通訊業務總經理。
王利鋒,87少,現任北京萬方幸星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朱驍洵,88少,Metrologic Instruments集團研發部總監,曾任科大海外校友基金會副主席。Drexel大學博士。99年負責籌辦美國Metrologic Instruments集團在蘇州的分公司Metro (Suzhou) Technologies。
李昊,89少,14歲入科大,畢業於物理系。中國光彩事業農業信息網路公司首席技術執行官、副總裁;正帶領一班科技專才,自行開發既適合中國農村文化知識現狀,又能為提升中國傳統農業的軟、硬體。
居雄偉,8900,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統計學博士,其後在伊利諾伊大學獲得金融學博士學位,曾在千禧年基金公司管理數億美元倉位的股票投資。現為該對沖基金合夥人。
陳春,8900,BlueRun創投基金中國區投資總監。
鄭小立,90少,創維集團信息中心總監。
許振東,91少,現任深圳先宇天成公司總經理。
袁克平,94少,現任深圳中博實業有限公司經理。
趙雷,95少,現任北京泰通公司副總經理。
在中國著名院校和研究所工作的部分少年班校友

謝彥波,78級第一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副教授
陳武,78級第二期,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信息系副教授
胡天躍,78級第二期,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蔣大鵬,78級第二期,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林謙,78級第二期,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副教授
王永,78級第二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翁征宇,78級第二期,清華高等研究中心,清華首位「楊振寧講座教授」
周逸峰,78級第二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博導,「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學位獲得者」
馮瓏瓏,79少,199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百人計劃)項目支持。現在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鍾楊,79少,復旦生命科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曹輝寧,79少,長江商學院教授,金融中心主任,美國財務學會會員,曾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北卡羅來納大學Chapel Hill分校擔任助理教授
袁睿翕,80少,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
郭力,81少,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楊仲俠,81少,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副教授,中國西北大學博士
張愚,82少,北京市宣武醫院教授、細胞治療中心主任,美國西北大學博士
張健,84少,博士生導師,現任中科院軟體研究所中科院計算機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所長助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楊青,85少,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4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
余笑寒,85少,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原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研究員
杜江峰,85少/85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與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常春起,87少,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研究員
王建方,8800,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倪四道,8800,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關於海嘯早期預警演算法的工作今年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
朱界傑,8900,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副教授
蔣瑩瑩,89少,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博士。
詹正茂,90少,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北京北森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專家。2001年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年僅24歲,是北京大學百年歷史上最年輕的經濟學博士
梅加強,9100,南京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饒恆毅,9200,92少,中山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特聘專家
李俊,9200,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副教授
楊志青,9200,大連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
張俊妮(女),93少,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哈佛大學2002屆博士
彭衡,9300,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
丁玉瓏,93少,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博士
劉衍文,95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副教授
張福新,9500,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江蘇夢蘭集團龍芯產業化基地研發中心主任。張福新博士是2005年度常熟十大傑出青年,2006年度蘇州市十大傑出青年。2007年4月,他榮膺江蘇十大傑出青年稱號、中科院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劉磊,9500,清華大學化學系正教授。劉磊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其後在美國Scripps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其合作導師為翁啟惠(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李震宇,95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教授。李震宇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論文曾獲全國百篇優秀論文獎。他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

另外,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的有:
張亞勤,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78級第二期
謝幸,互聯網搜索與挖掘組研究員,91少
袁春,互聯網搜索與挖掘組副研究員,92少
趙俊,無線與網路組副研究員,9500
許繼征,網路多媒體組助理研究員,9500
賴偉,互聯網搜索與挖掘組副研究員,96少

在國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機構工作的部分少年班校友
(以中文校名為序,同一學校以年級為序)

阿肯色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
付華祥,物理系助理教授,84少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張建華(女),醫學院助理教授,80少
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
賈燕斌,計算機系副教授,84少
埃朗根-紐倫堡大學(德國)(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王力軍,首席教授,馬普學會會員,81少。王力軍是美國光學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艾默麗大學(Emory University)
彭利民(女),珞琳絲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系助理教授,93少
龍琦,珞琳絲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系助理教授,9400
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
韓曉瀅(女),數學與統計系助理教授,95少
北達卡他州立大學(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黃春峰,統計系助理教授,9200
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秦祿昌,物理與天文學系副教授,78級第二期
賓西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李巨,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90少。李巨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05年獲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ECASE)。2006年,他獲得美國材料學會(MRS)2006年度青年科學家獎。2007年,他獲得世界創新基金會會士(Fellow of the World Innovation Foundation)稱號。
伯明翰大學(英國)(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姚新,計算機學院首席教授,IEEE Fellow,78級第一期。姚新同時是中國科大大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
戴豪斯大學(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
顧建軍,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87少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嚴弘,商學院金融系助理教授,80少
黃春燕(女),商學院助理教授,88少
姚震,物理系助理教授,海外華人物理學會優秀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88少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Dallas)
王冀洪,西南醫學院,79少/792
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Huston)
張家傑,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醫頓療中心健康信息學院多麗絲-羅斯講席教授、副院長,美國醫療信息科學院院士 (Fellow),79少。張家傑是世界上首位認知科學博士。
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
程謨嵩,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9200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宋海軍,醫學中心助理醫學教授,85少
周沛,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8900
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
陳立桅,化學系助理教授,88少。哈佛大學博士
俄克拉何馬大學(University of Oklahoma)
董一飛,計算機系助理教授,85少
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
王海林,物理系教授,78級第二期,美國物理學會Fellow
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
王偉強,數學系教授,84少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曹曉冬,數學系助理教授,91少
國立衛生署癌症研究所(Center for Cancer Research,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李平,研究員(終身教職,Tenure track investigator),78級第一期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庄小威(女),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物理系雙聘正教授,87少
江紅雨(女),生物統計系助理教授,8800
牛天華,哈佛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88少
蔡天西(女),生物統計系副教授,91少。蔡天西13歲考入科大少年班,21歲獲得哈佛博士學位,22歲受聘於華盛頓大學(西雅圖),23歲任教哈佛大學。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呂晨陽, 計算機系助理教授,9000
林楠,數學系助理教授,9400
陳一忻,計算機系助理教授,95計算機系/95少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王元勛,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88少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朱強,結構工程系助理教授,8800,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管俊林,分子醫學系正教授,78級第一期
郝權,高能同步加速器(Cornell High Energy Synchrotron Source, Chess)上MacCHESS實驗室[MacCHESS為一個專門的美國國家研究中心(NIH)]主任、首席科學家,79少
賴東,天文系副教授,83少
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
浦晗,物理系助理教授,88少
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丁國力,數學系教授,78級第二期
麻省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高立新(女),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81少
林嶸珩,公共衛生與健康科學學院公共衛生系助理教授,9600。林嶸珩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曾在美國國立衛生署(NIH)國立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
尚奕,計算機系副教授,83少
劉民,教授,84少。劉民同時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教授,也是香港中文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
錢永忠,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85少
鄒暉,統計系助理教授,93少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周崇武,電子工程系副教授,89少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張輝,機械工程系副教授,81少
高潔(女),計算機系助理教授,94少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醫學中心
王洲,泌尿學系泌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前列腺和泌尿癌症研究項目聯合主任。78級第二期
普渡大學(Pure University)
胡禹,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助理教授,84少
李寧輝,計算機系助理教授,88少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熊偉,經濟學系正教授,89少。熊偉博士2000-2006年為普林斯頓大學助理教授,2007年越過副教授級別,直接晉升正教授。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駱利群,生物學系正教授,81少
范汕洄,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8800
日本流通科學大學(University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Sciences)
關陽,信息科學學院副教授,80少。關陽是神戶大學系統科學系工學博士。
托萊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
黃雪飛,化學系副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博士,9000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李紅林,神經系統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83少/838
郭東寧,電子系助理教授,90少
新加坡國立大學
謝?F,工業與系統工程系教授,2005年當選IEEE Fellow,2006年當選新加坡工程院Fellow,78級第二期
劉江,研究員,83少
新澤西理工學院(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楊健,工業與製造工程系助理教授,9000
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
杜文亮,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8800。普渡大學博士
亞立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
楊丹洲(女),葯學院助理教授,84少
曾大軍,管理學院副教授,85少
蘇淑芳(女),物理系助理教授,麻省理工學院博士,9000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邵中,計算機系終身正教授,83少。邵中15歲考入科大,26歲執教耶魯大學
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
盛曉明,健康科學中心家庭與預防醫學系助理教授,87少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盧征天,82少,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和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和費米研究所教授,美國物理學會Fellow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霍曉明,工業與系統工程學院副教授,8900
袁明,工業和系統工程學院助理教授,93少。
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 )
刁國慶,統計系助理教授,94少。刁國慶是北卡羅萊納大學生物統計學博士。
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
高建民,化學系助理教授,94少。高建民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孟菲斯大學(University of Memphis)
王詠梅,化學系副教授,81少。王詠梅是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SA)大學博士。
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Beckman Research Institute)
洪芳忻(女), 助理教授,94少
IBM T. J. Watson 研究院
季力,研究員,79少,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
塗予海,物理學研究員(Research Staff Member,Physcis),83少,美國物理學會Fellow
唐小平,晶元設計研究 研究員,9000,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
鄧勇剛,研究員(Research staff member),9200。
微軟雷德蒙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Redmond)
吳韻楠, 研究員,95少

❷ 法語專業,以後想去外企工作,考研的話哪個方向比較好金融國貿

給你大概的介紹一下這兩個專業吧,以上外為例:
上外 金融學 情況
上外金融學專業隸屬於上外國際金融貿易學院。國際金融貿易學院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復合型學院,是我校培養國際型商務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其前身是1984年在英語系中設置並孵化的國際貿易專業,1988年成立對外經濟貿易系,1993年成立為國際經濟貿易管理學院,2006年組建為國際金融貿易學院。
國際金融貿易學院擁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願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穩定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職教師3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講師10人。絕大多數教師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90%以上擁有國外研修和留學經歷、具有雙語教學或全英語專業教學能力。學院主要學科帶頭人為楊力教授,現為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上海市領軍人才。
學院擁有良好的設施環境。學院自有教室三十餘間,其中近三分之一為多媒體教室,充分滿足多媒體教學的需要;學校圖書館和學院資料室藏有中文專業書籍57000餘冊,英文專業書籍29000餘冊,日常訂閱各類專業期刊三十餘種,並提供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國知網、維普期刊網及十餘個中外資料庫的鏡像瀏覽服務,保證學生及時獲得最新最全的學習與研究資料。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國際化程度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培養與拓展,積極與國外知名院校開展交流合作,不但為本校優秀學生創造赴歐美進行研修和考察的機會,也吸引國外高校學生來校交流,為國際型人才的培養創造跨文化的課堂教學環境。從2007年開始,學院先後與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巴黎高等商學院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學生交流訪學的長期合作項目。同時,學院還有計劃地輸送學生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開展假期游學活動。從2007年開始,學院開始接待外國交換學生;從2009年開始,學院開始招收留學生。到目前為止,已經接待了來自包括美國、德國、荷蘭、日本、俄羅斯、加拿大、西班牙等多個國家的學生。
►就業前景:
金融學專業作為近些年考研十大熱門專業之一,此專業的畢業生職業前景看好:
可以從事政府金融機構、中外銀行、投資銀行、證券公司、金融研究機構、中外保險公司、大型國有企業、跨國企業、管理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高校教師和大公司市場研究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綜合金融投資顧問,財富管理師,期貨研究員,經濟學圖書編輯,投資理財顧問等
上外 國際貿易學 情況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國內語言類高校中最早嘗試非語言專業教學的開拓者,本學科下屬的國際貿易學專業是國內語言類高校最早的經濟學碩士授予單位之一。
經過10多年的努力,本學科點已確立了比較穩定的研究方向,形成了規范的課程體系與鮮明的專業特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但是經濟學相關專業本科畢業生深造的理想選擇,而且為具有特定語言專長的學生提供了獨特的經濟發展路徑。
上外國際貿易學碩士專業教育的辦學特色是:注重國際生源與學生的國際化交流,使學生真正國際化;提高全程、全方位的職業發展服務;針對希望適應跨文化環境並具備語言技能的生源,可在正式開始攻讀專業學位課程之前,提供外語培訓課程,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外語水平;啟用全英語和雙語授課,並有針對性地開設第三門外語課程,使學生熟練掌握多種外語技能,通過充分整合外語和專業,培養跨文化、復合型商務人才。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共有8名教授、9名副教授、本學科學術帶頭人為宋世方教授。各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如下:1、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方向;宋世方教授、陳傳興教授、章玉貴副教授、孫建副教授;2、區域經濟一體化方向:曹宏苓教授;3、國際市場營銷方向:吳友富教授、曾嶸副教授;4、上午交流研究方向:龔龍生教授、楊靜寬副教授、秦悅副教授、張愛玲副教授;5、日本經濟方向:陳小芬教授、徐寶妹教授、陸靜華教授、季林根教授、王萍副教授、張建華副教授、張建副教授。
►就業前景:
國際貿易學專業就業率在所有專業中名列前茅,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後,對外貿人才的需求迅速提高。上外畢業生除出國留學深造外,其餘就業去向包括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國有四大銀行等中外銀行,以及中外證券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

❸ 哪位大哥大姐能給我一個 《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的PDF或者word什麼的,我感謝萬分啊!!!!!!!!

唐代石刻文獻的重要收獲
——評《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新藏特輯》
陳尚君
今年五月在北京見到千唐志齋主人張鈁先生的外孫女李鳴女士,她因為與我是大學同年級同學,因此談得很投機,
給我看了有關張鈁先生家族的許多珍貴資料,還談到河南文物部門准備紀念張先生的安排,最後說到千唐志齋近十多
年來廣徵石刻碑誌,數量多達五六百方,有許多珍貴的發現,而且不久有出版的可能,引起我更大的興趣。我始終認
為二十世紀唐代石刻文獻的大宗發現,極大地改變了唐代文史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全新的氣象。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就是三十年代張鈁千唐志齋的一千二百多方藏品。近 二十多年新發表的大批唐代碑誌,其 中超過一半發現於洛陽一帶。
以千唐志齋的地位和影響,新藏品肯定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十分值得期待。承西安碑林博物館王慶衛先生告知,我得
以見到這批新志的目錄,不久又得見全書。披覽所及,深感此批墓誌是最近二十多年來洛陽地區新發表墓誌中分量最
大的一批,其中涉及到唐代政治、社會、文化、民族等方面的記載極其豐富,且絕大多數為首次刊布,具有極其重大
的學術研究價值,是唐代石刻文獻的又一次重要收獲。
《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藏志特輯》( 後文徑稱《特輯》,引錄時僅注頁碼), 三秦出版社 2006 年 6 月出版,署吳
剛主編,王京陽、趙跟喜、張建華副主編,點校者除三位副主編外,還有陳忠凱、袁憲、馬馳三位,其中趙跟喜為洛
陽千唐志齋博物館館長,《前言》由其撰寫;馬馳為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可以說是文物學者與唐史學者合作整理的
成果,達到了很高的學術水準。全書收入墓誌共 589 篇,唐以前35 篇,宋以後 33 篇,唐五代墓誌凡 521 篇,其中極
少數為舊志,如《元顯儁墓誌》,可能發表雖早,後歸千唐志齋,因收入。個別墓誌在他處也曾發表,如崔顥《唐故
太子洗馬滎陽鄭府君(齊望)墓誌銘》也見於趙君平《邙洛碑誌三百種》,絕大多數為近十多年出土而為千唐志齋收
集,並在《特輯》中首次發表,顯得特別珍貴。
《特輯》承《全唐文補遺》的一貫體例,因收入千唐志齋近年所得全部墓誌而稍作變通,將唐以前和宋以後墓誌
六十多方,作為附錄收入,是妥當的處置。這些墓誌中,確有一些很重要的文獻。唐前所出弘農楊氏的多方墓誌,王
慶衛先生已經另作文考試。李 清臣撰范仲淹妻張氏墓誌,涉 及范氏家室生平關系至大,就 不必我再費辭言了。范 杲( 小
傳作范景,恐誤,杲為宋初名臣范質子)撰劉溫叟墓誌,對於五代史研究關系至大。我先前作《舊五代史新輯會證》
未能利用,是很可惜的。其中關於劉岳家世和溫叟知貢舉始末的記錄,尤其珍貴。
當然,《 特輯》在體例、標點、作者等方面,仍有一些細節出入。如因為全部唐墓誌均按照時間先後編次,以致盧
載、崔從、崔沆、柳雍門等有二篇之作者,均兩次列目,有失《全唐文》作者歸一的原則。標點之出入,如 244 頁《崔
氏墓誌》「 以山越叛,換裴君實施於戎事,以疆場之近,而夫人不獲乎偕行」,「 換」當作「渙」, 應連上句讀,「 疆場」
應作「疆埸」。 未見拓本,可能是原本如此。再如 358頁《唐故巨鹿魏府君墓誌銘》「 曾祖知南府,皇守侍中、戶部尚
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以其下文求之,知為玄宗相魏知古,「 南府」二字不可解,可能屬於誤錄而失校。182 頁《崔
氏墓誌銘》「 父神基」保存了「基」字末筆的闕筆,也沒有必要。以上諸點均屬細節出入,並不影響全書的基本質量。
石刻文獻多數都屬於私家文獻,但因為寫於特定時地,為特定原因寫作,與史書之為官方史家系統整理成史者有
很大不同。墓誌當然是為死者蓋棺而作的作品,具有不可避免的掩瑕頌德的目的,即使稱為諛墓也不為過。但若學者
善於綜合分析,去偽存真,也可以發現許多可以補充史實的重大記錄。現在的墓誌考釋類文章大多是將墓誌所述與史
書比讀,以資於解讀墓誌,若有與史書不同或者史書不載者,就認為可以訂補史書。這種方法不能算錯,但史書不能
備載一個時代的所有雞毛蒜皮的事情,墓誌有而史書不載者非常正常,不必指責史書。對此,岑仲勉先生在《貞石證
史》中已經有過經典的論述。本文即擬秉持此一立場,重點揭示本書中所包含的有資唐代文史研究的重要信息。
《特輯》提供了大量唐代著名文人的文章,可以提到的很多,在此僅舉兩個具體的例子。杜甫《壯游》詩雲:「 斯
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自註:「 崔鄭州尚,魏豫州啟心。」 魏啟心的詩文一直沒有存世者。本書收入開元二十一年
太子中舍魏啟心撰《唐故冀州刺史姚府君夫人弘農郡君楊氏墓誌銘》,頗有文采,對於研究杜甫早期生平很重要。順
2
便提到,崔尚的墓誌也已經在《洛陽新出土墓誌釋錄》發表,可知崔曾為杜甫祖父杜審言賞識,詩歌也頗負時名。中
唐著名詩僧清江,今存詩一卷,其生平詳《宋高僧傳》卷一五本傳,但無文章傳世。本書收其撰《唐故安國寺清源律
師墓誌》,志主即《宋高僧傳》所稱之「與同學清源從守直和尚下為弟子」之清源,守直則應從《文苑英華》卷七八
六皎然《唐杭州靈隱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銘》作守真。此篇可以見到清江的文章才能,見到他與清源的同學深情,在
僧文中頗罕見。同時,墓誌提到清源是嚴挺之孫,嚴武子,而前引《宋高僧傳》和皎然文均稱其為越州人,對於了解
嚴武一家的實際占籍,也提供了重要線索。
《特輯》收錄有詩篇傳世者之墓誌,即有邵炅(146 頁姚重晠《唐故朝請大夫行尚書考功員外郎上柱國魏郡安陽
邵府君墓誌銘》)、張錫(152 頁邢巨《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工部尚書絳州刺史上柱國平原郡開國公張府君墓誌銘》)、許
景先(160 頁韓休《大唐故吏部侍郎高陽許公墓誌銘》)、鄭虔(詳下)、 崔備(324 頁張惟素《唐故諫議大夫清河崔府
君墓誌銘》)、 徐放(327 頁元佑《唐故朝散大夫守衢州刺史上柱國徐君墓誌銘》)、 賀蘭遂(341 頁許豐《唐故河南賀
蘭府君墓誌銘》)、 盧 載( 376 頁盧載自撰《 唐朝議郎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盧載墓誌銘》)、裴 夷直( 397
頁李景讓《唐故朝散大夫守左散騎常侍贈工部尚書裴公墓銘》)。 墓 志提供了這些作家研究的完整資料。如賀蘭遂,《日
本國見在書目》中有其集二卷,《千載佳句》中存其詩十多聯,但其生平一直無從考索。友人孫猛方作《日本國見在
書目》的箋證,苦無資料,我告之此墓誌已出,很感興奮。自撰墓誌,《 特輯》中有兩篇,盧載自撰墓誌是很有特色
的一篇。盧載不按當時的習俗備載家世閥閱,而是自稱「性靈疏愚,言語方質,才知聳善,未及有方」, 並引與友人
書,以為「身不登神仙,道不濟天下,過此以往,則皆略同,便當處山」, 可見其自負之高。墓誌中引到他自認為得
意的文章,有「《 建中德音述》一篇,是興起德宗皇帝終美之意;《文定》一首,是伸陳伯玉微婉被謗之由」, 另有為
魏博節帥起草的文書,可以見到他道濟天下的努力。遺憾的是,雖然官至兵部侍郎,但僅存《元德秀誄》一文和寫於
南嶽的兩句詩。此 篇墓誌的發現,讓 我們有機會了解一位傲兀文人的自負和追求。日 本京都大學川合康三教授曾著《 中
國的自傳文學》(中央編譯出版社 1999 年出版蔡毅中譯本),著力研究有個性人士在自傳中的個人描述。盧載此篇與
《全唐文補遺》第八輯收梁寧《唐故尚書水部員外郎以著作郎致仕彭城劉府君墓誌文》所引劉復自敘,是近年發現文
獻中最有特色的兩篇自傳,值得向川合教授作介紹。劉復有文集三十卷,凡五百多篇,今存詩十多首,較盧載稍微幸
運一些。
《特輯》中墓誌的文學史料也極其豐富。樊宗師《樊湊墓誌》( 278 頁),是繼《千唐志齋藏志》收錄其《樊涚墓
志》後再次發現其遺文。這位以文章怪奇名世,但被韓愈許為「文從字順各識職」的文章家,再次讓世人看到其為文
平易順暢的一面,證明韓愈的評價確非虛譽。陳翃《唐故朝散大夫檢校尚書駕部郎中兼同州長史郭公(湜)墓誌銘》
(271 頁)記墓主「著書數十卷」, 今存惟《高力士外傳》一種,是研究開元天寶軼事的重要著作,墓誌提供了作者
的完整傳記。陳翃撰有《郭汾陽家傳》,雖然已經亡逸,但宋人引用尚多。本志是其撰文墓誌第二次出土。裴虔餘《唐
故秀才河東裴府君(岩)墓誌銘》雲:「 數年之間,遂博通群籍,能效古為歌詩,迥出時輩,多誦於人口。前輩有李
白、李賀,皆名工,時人以此方之。」 裴岩沒有詩傳世,時人的評價恐不免誇張,但以李白與李賀並提,這是很早的
例證,當為文學史家注意。本書 315 頁收前試大理評事王建撰《李仲昌墓誌》,作者是否詩人王建,還有待查考。
崔胐《劉元貞墓誌》(196 頁,題長不錄)是體例很特殊的一篇墓誌,志主為玄宗天寶間的宿衛將領,任職三十
五年,卒於任。作者始稱「君子則爾哭,小人則爾歌。小人歌公德,君子哭公恆。」 又雲「君子必哭也,小人必歌也」,
在墓誌末則附歌一首:面松岳兮小有陽,東望溟兮飲太行。夾河洛兮地一藏,奉天勞兮憩北邙。窀穸奄兮不重光,大
賢郵兮物感傷。甫奇谷兮三畛強,永為古兮從此張。」 體式還是墓誌中常見的騷體,但稱為歌,值得注意。在墓誌中
引詩作,《 特輯》中只有一例,即盧蕃《唐故越州剡縣尉盧府君(廣)夫人隴西李氏合袝墓誌銘》引錄盧廣赴剡縣任
時,吟詩雲:「 掛席日千里,長江乘便風。無心羨鸞鳳,自若騰虛空。」《 全唐詩》沒有收錄盧廣的詩。附帶說到,《 洛
陽新出土墓誌釋錄》收《崔尚墓誌》,收錄崔尚所獻《溫泉詩》和賈升頌美崔尚詩的斷句,為石刻存詩的最近例證。
就文學研究來說,《 特輯》發表墓誌中學術價值最高的無疑是鄭虔墓誌。謹全文抄錄如下:
大唐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戶滎陽鄭府君並夫人琅瑘王氏墓誌銘並序
公諱虔,字趍庭,滎陽人也。本枝自周,因國氏鄭,爾來千有餘年,世為著族。曾父道瑗,隨朗州司法參軍。
大父懷節,皇澧州司馬,贈衛州刺史。父鏡思,皇秘書郎,贈主客郎中、秘書少監。公則秘書之次子。源長慶深,
世繼其美。公神沖氣和,行純體素,精心文藝,克己禮樂。弱冠舉秀才,進士高第。主司拔其秀逸,翰林推其獨
步。又工於草隸,善於丹青,明於陰陽,邃於算術,百家諸子,如指掌焉。家國以為一寶,朝野謂之三絕。解褐
3
補率更司主簿,二轉監門衛錄事參軍,三改尚乘直長,四除太常寺協律郎,五授左青道率府長史,六移廣文館博
士,七遷著作郎。無何,狂寇憑陵,二京失守,公奔竄不暇,遂陷身戎虜。初脅授兵部郎中,次國子司業。國家
克復日,貶公台州司戶。非其罪也,國之憲也。經一考,遘疾於台州官舍,終於官舍,享年六十有九,時乾元二
年九月廿日也。夫人琅瑘王氏,皇鳳閣侍郎平章事方慶之孫,皇侍御史晙之女。承大賢之後,盛德相繼。母儀母
則,傳在六親;婦道婦容,聞於九族。享年廿有五,以開元十四年十一月二日,先公而歿。嗣子元老、野老、魏
老。有女五人。既奉胎中之教,又承庭下之訓。動乃應規,言必合則。咸以世事多故,或處遐方,唯長女、次女、
幼子在焉。初,公以權厝於金陵石頭山之原,夫人在王城南定鼎門之右,頃以時艱,未遑合袝。昨以詢於長老,
卜於龜筮,得以今年協從是禮。長女、次女相謂曰:「 吾等雖伯仲未集,而吉歲罕逢,今誓將畢乎大事。」 於是自
江涉淮,逾河達洛,萬里扶持,歸於故鄉。昨以六月廿五日,將啟城南故窆,言歸鄭氏新塋。大隧既開,玄堂斯
儼。盤藤繞塔,彰神理之獲安;葛蔓縈棺,未精誠之必感。青烏有言曰:「 地之吉,草木潤。神之安,福後胤。」
此其是也,必不可動。僉曰:「 此其為萬代檉檟,胡造次而易哉!」 於是長女、次女等嘆曰:「 不歸故鄉,亦聞古禮。」
遂以大歷四年八月廿五日,袝於夫人故塋,崇禮經也,議不可動也。外生盧季長備聞舊德,書此貞石。銘曰:於
昭我舅,道德是尊。才高位卑,天道奚論。茫茫野田,蒼蒼古原。凄涼對闕,冥冥雙魂。隴月夜明,松風晝昏。
千秋萬祀,傳於子孫。鼎門之右,龍門之側。鬱郁佳城,志滎陽塋域。
關於此篇墓誌的價值,我將另文詳細考釋。在此先述要點。十多年前作《鄭虔生平與著述補考》(收入《鄭虔研究續
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出版),依據杜甫《八哀詩》注,認為鄭虔與鄭審為叔侄,並據鄭審家世推定為鄭
述祖五世孫。現據此志及其他鄭氏家族墓誌,知前述推論並不錯,但鄭審僅是鄭虔從侄,為虔父鏡思兄進思之孫。鄭
虔生年,臨海鄭廣文紀念館考證為 685 年,並於去年舉辦了其誕辰 1320 周年的紀念活動。據本志,則鄭虔生卒年應
為 691 年至 759 年,可見據詩文和宗譜考證之難以精密。鄭虔曾登進士第,以往記載中都沒有述及,可以補《登科記
考》之缺。鄭虔七次仕歷的經過,也大致可以得到印證。鄭虔妻為武後相王方慶孫女,屬顯宦世族之家。《 特輯》另
收鄭虔撰文之《大唐故右千牛衛中郎將王府君(暟)墓誌銘》,為洛陽發現的第三方鄭虔撰文的墓誌,暟為方慶第六
子,為虔奉妻族命而作。鄭虔陷偽的任官,史書作水部郎中,墓誌作兵部郎中,又多國子司業一職。鄭虔至德二年冬
貶台州司戶,到乾元二年九月去世,包括赴台州路途,一共不足二年。以往根據杜甫詩和宋人杜詩注,認為鄭虔亡於
廣德二年,顯然差距很大。事實是杜甫在秦州一帶生活時,鄭虔即已經去世,由於相隔太遠,消息不通,杜甫在數年
後方得知鄭虔噩耗。墓誌對於杜甫一系列詩歌的解讀,也都有意義。鄭虔的喪葬和子嗣,墓誌都交待得很清楚。大約
在台州病故後不久,即權殯於金陵,到大歷四年歸葬洛陽,時距去世已經十年。現在臨海有鄭虔墓,似乎需要重新檢
討。鄭虔入袝夫人王氏故塋,有些特殊,故墓誌有詳細說明。但在已見唐代墓誌中,也有類似情況。鄭虔的子嗣,墓
志提到元老、野老、魏老三子,並雲營葬時,二子在遐方。鄭虔長子元老墓誌也已經出土,見《全唐文補遺》第八輯
103 頁,名忠佐,字元老,貞元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其父子墓誌都沒有留居台州的記錄,今臨海有大量鄭虔遺裔,
各支譜系出入很大,也有重新審視的必要。
就藝術史研究來說,包佶《大唐故朝請大夫盛王府司馬諸王侍書上護軍范陽張公(懷瓌)墓誌銘》(236 頁),對
於唐代著名書學理論家張懷瓘的家世、生平研究,極其重要。今人薛龍春著《張懷瓘書學著作考論》(天津人民美術
出版社 2005年 7 月出版)對懷瓘生平考證已詳,本志稱張家「僑居於廣陵」, 與《述書賦》稱張氏為海陵人雖有細節
出入,大體近是。志沒有敘及為張華之後,薛著認為懷瓌曾孫《張中立墓誌》稱華後疑出依託,可得佐證。墓誌雲:
「曾祖禮。祖隆,唐太子左司御率。父紹宗,贈宜春郡太守。」 可以考知其家世系。薛著依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疑與張說為同一支,但其祖隆與張氏還河東之祖張隆名同,恐非其後人。墓誌述其曾祖禮與父紹宗皆無官職(《張紹
宗墓誌》稱紹宗為邵州武岡令),紹宗贈官當因其二子位達之故。又稱懷瓌為紹宗第五子,天寶十四載卒,年六十四,
可據以推知懷瓘約生於垂拱前後。
就唐代家庭社會史研究而言,《 特輯》也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貴的資料。筆者不久前發表《唐代的亡妻與亡妾墓誌》,
分析唐代男性為其妻、妾所作墓誌及其感情和家庭生活的狀況,所得亡妻墓誌凡八十七篇、亡妾墓誌十九篇。據本書
則可以再補充亡妻墓誌十二篇,即劉肱《大唐前同州澄城縣主簿南陽劉肱妻河東裴氏墓誌》( 174 頁)、薛襄《大唐前
陳留郡陳留縣尉薛襄故夫人王氏墓誌銘》(193 頁)、郭湜《大理司直郭湜故妻隴西李夫人墓誌銘》(248 頁)、盧士瑀
《大唐范陽盧公故夫人清河崔氏墓誌銘》(285 頁)、高錫《唐高氏故夫人夫人河東裴氏墓誌銘》(294 頁)、 盧載《唐
前黔中觀察推官試太常寺協律郎盧載妻鄭氏墓誌銘》(308 頁)、盧士瓊《唐東都留守推官試大理評事盧君故夫人滎陽
4
鄭氏墓誌銘》(314 頁)、 郭文應《唐安州都督法曹參軍郭文應亡妻范陽盧氏墓誌銘》(330 頁)、崔彥崇《唐故滎陽鄭
夫人墓誌銘》(340 頁)、皇甫弘《唐涇原節度掌書記試太常寺協律郎皇甫弘妻博陵崔氏夫人墓誌銘》(343 頁)、張澹
《和州烏江縣令敦煌張公故夫人范陽盧氏墓誌銘》(369 頁)、崔鎮《唐鄉貢進士崔鎮亡妻滎陽鄭氏墓誌銘》(396 頁),
加上《書法叢刊》2005 年 4 妻刊出的李峴為妻撰墓誌,使今存唐亡妻墓誌達到了百篇,確是很可觀的珍貴記錄。亡
妾墓誌也可以增加一篇,即孫絿《王氏墓誌銘》。此志整理者加括注雲「孫絿妻」, 不太准確。墓誌中雲:「 余年十七,
命爾為箒妾,逮今僅紀矣。」 王氏的身份確為妾而非妻。此批墓誌包含的研究信息非常豐富。比方《王氏墓誌銘》中,
孫絿雲:「 余湎於酒,爾能排之;余不好書,爾能勵之。每言及是,不覺垂涕良久。余自嘆曰:『 為男子身,束身冕首,
不能行世間美事,反惰其業,為酒所惑,使兒女子勉誡,得不悲乎!』 遂擲瓢命秩(疑當作帙),貫覽墳典,不三二歲,
且有所補。一日,朋友俳余曰:『 孫氏子可謂道長矣。』 餘思之,乃爾之力也。」 這一段,幾乎就是《李娃傳》後半浪
子回頭故事的減縮版。墓誌記王氏臨終所言:「 余父冢長安中,苟終,願歸窆於其側。」 也是值得玩味的。雖然孫絿解
釋此語為「歿則侍父以孝」, 並以子女祭奠為由沒有遵從其遺言,仍窆於孫氏墓地,而此點因關涉唐代出嫁婦女與其
本家的關系,以及妾在葬制中的選擇,特別值得重視。
《特輯》收錄洛陽出土唐代世家大族墓誌之重要,趙跟喜館長在《前言》中已經說到:「 這批新收墓誌大多出於洛
北邙山、洛南萬安山、龍門西山及偃師、關林等地,其價值彌足珍貴,如萬安山出土的李、盧、姚、范官僚家族墓誌,
龍門張溝一帶出土的多與皇親國戚有關聯的人物墓誌等,其中人物事件或見諸史冊,或補缺拾遺,皆可印證唐史之一
般。」 全書可以補充唐史或者考訂唐代世家譜系的資料實在太豐富,本文難以一一遍舉,可留待學者今後進一步的研
究。在此僅舉皇甫氏一例。鄭薰《唐故中散大夫守給事中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刑部侍郎皇甫公(鉟)墓誌銘》雲:「 其
先自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為宋司徒。生仲,仲生發,發以王父字為族。漢興,改父為甫,因氏焉。至武帝初,雍
州牧鸞始自魯國遷茂陵,故起鸞為始祖。鸞生裒,舉至孝,為彭城相,北徙安定,家三水。裒生儁,東漢復為安定都
尉。儁生稜,渡遼將軍,以永平初徙居安定朝那,為郡著姓。稜有八子,為八祖,墳墓皆在安定郡城之西石虎谷口。
八祖之後,皆出安定,關中謂之望族,故世為安定人。公即渡遼第六子旗之後也。」 雖然皇甫氏的得姓原委,在《元
和姓纂》卷五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都有所述及,但都沒有此節詳盡。有關皇甫氏占郡安定的始末,以及八祖
墳墓地點的記錄,尤 其珍貴。其 材料來源顯然是鄭薰得自皇甫家人提供的譜牒記錄,雖 漢前事實的記載可能會有出入,
但對於了解漢唐間世族發展歷史和皇甫氏家族的重要性,相信會引起學者的興趣。
又梁涉《大唐故中散大夫襄陽郡別駕上柱國李府君(庭芝)墓誌銘》雲:「 十一代祖暠,晉涼武昭王。天寶中,主
上感肇霸之初,載興王之業,有制冊為興聖皇帝。俾四公之後,咸屬籍於宗正焉。」《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雲開元二
十三年以姑臧、絳郡、武陽(一作陵)、南陽四房復附屬籍,與此作天寶中不同。庭芝為義琛孫,出姑臧大房,可以
知道當時恢復宗室屬籍的具體情況。
至於文學世家的材料,可以舉著名詩人王之渙家族為例。曲石藏王之渙墓誌,曾為學者反復研究。其實在《千
唐志齋藏志》中,還有此一家族的四方墓誌,我在 20 年前曾撰文介紹(《 文學遺產》1987 年第 5 期《跋王之渙祖父
王德表、妻李氏墓誌》) 。近年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王洛客墓誌》發表(《書法叢刊》2002 年3 期,又見北京大學
圖書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編《中國古代碑帖拓本》),詳細記載了其一生的文學活動。本書又收入之渙堂弟王之咸
墓誌(229 頁)及之咸子王綰墓誌(280 頁),為此一文學家族研究增加了新資料。
唐代海運史研究資料歷來很少。《 特輯》169 頁徐安貞《朱淑墓誌》雲:「 父玄泰,幽州大都督府司馬、攝侍御史、
兼河北道海運使。樓船鯨飛,輶車隼擊。」 208 頁李涓《大唐故北海郡千乘縣令盧府君(均方)墓誌》雲:「 調補洺州
平恩縣丞。秩滿,海運使朱玄泰奏君押運。越海有連檣之漕,安邊有如京之防。且溟渤窮乎天壤,通波亘於萬□ 。舳
艫電逝,委輸雲集。君皆飾躬履險,率先啟行,昭宣國章,敷惠邊土,使我東夏,保大定功。」 所敘都是開元年間由
朱玄泰實際領導、盧均方參與的從江南通過海路向河北運輸糧食物資的實際情形,對於了解唐代經濟史,以及安史之
亂發生的原因和睢陽保衛戰對於阻厄亂軍奪取江南的意義,也有參考意義。朱玄泰在兩《唐書》中未見述及。
有關唐代交通史的資料,可以舉出一例。華良夫《唐故殿中侍御史李公(舉)墓誌銘》雲:「 滿歲,調授京兆盩
厔尉。縣居劍南東西川穀口,中使、節制郎吏、西南夷宣詔使暨遷客,入者於是乎整駕,出者於是乎稅息,亭傳馬牛
之損,斃不絕日,府為病而難其任。」 所述長安往兩川經過盩厔時的境況,是很難得的記錄。
有關民族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資料,《 特輯》也極其豐富。我認為史料價值最高的,一是韋承慶撰《大周故鎮
軍大將軍行左金吾衛大將軍贈幽州都督上柱國柳城郡開國公高公(質)墓誌銘》(79 頁),二是缺名《唐故右領軍中
5
郎將使持節招撫仆羅大使天水趙府君(臣禮)志文》(210 頁)。 高質為高麗貴族,墓誌記其十九代祖後漢末封王賜姓
並得賜鐵券文雲:「 宜令高密子孫,代代承襲,自非烏頭白,鴨綠竭,承襲不絕。」 又載質「曾祖前,本蕃三品位頭大
兄;祖式,二品莫離支,獨知軍國及兵馬事;父量,三品柵城都督、位頭大兄兼大相」。 對於研究高麗史極其重要。
墓誌記高質總章間歸唐後,歷任軍職,萬歲通天二年任瀘河道討擊大使、充清邊東軍總管,在與契丹叛軍作戰中,困
守孤城,城陷被俘而遇害於磨米城。上世紀初洛陽曾出土高質子高慈墓誌,羅振玉收入《唐代海東藩閱志存》,有關
其先世及父子戰死的內容,與本篇記載一致,可以參看,相信會引起學者較多的注意。趙臣禮一生除曾貶官瓊州的一
段經歷外,在武後時期經歷了西域的多次邊疆沖突和招撫出使,更曾兩次擔任招慰仆羅使,後在歸途中卒於武威。墓
志以其與張博望(騫)相比,可以見到其經歷的特殊。
最後,特別想指出的是,最近幾年發表的唐代墓誌數量極其巨大,為唐代文史研究提供了空前豐富的資料,造成
了近年石刻文獻研究的學術熱點。1997 年,日本學者氣賀澤保規編《唐代墓誌所在總合目錄》時,所得凡5482 件;
2004 年此書出版新版時,達到 6459 件,除增加了《全唐文》收錄的文獻保存的一部分外,多數為新發表者。2004
年以來,新發表的成批墓誌,除本書外,還有《全唐文補遺》第八冊、《邙洛碑誌三百種》、《洛陽新出土墓誌考釋》
等,總數約達到 1500 方。此外,另行發表而特別重要者,我以為還可以舉出魏烜《裴懷古墓誌》(《中原文物》2005
年 5 期戴霖文)、《 王洛客墓誌》(《書法叢刊》2002年3 期)、崔至《崔翹墓誌》(《書法叢刊》2006 年2 期)、徐浩《李
峴墓誌》(榮寶齋刊拓本,又見《書法叢刊》2005 年 4 輯)、令狐畲撰《狄兼謨墓誌》(《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 年
1 期刊趙振華等文)、房凝《支謨墓誌》(《洛陽大學學報》2006 年 1 期董延壽等文)等。此外,如陸邳《楊良瑤神道
碑》(《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 年 3 期張世民文)、智嚴《珪禪師紀德幢》(《敦煌研究》2004 年 6 期李文生文)等,
也有重要史料價值。趙跟喜館長在本書《前言》中說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洛陽出土的墓誌,「 主要有千唐志齋
六百餘方、洛陽文物二隊四百餘方、洛陽師范學院三百餘方、洛陽宋氏、劉氏、王氏等五百餘方,其他散存於市縣文
物單位,流散外地者幾近千方。」 除《特輯》外,洛陽師范學院藏品部分發表於《洛陽新出土墓誌釋錄》,洛陽民間私
人藏品部分收入趙君平《邙洛碑誌三百種》,洛陽文物工作隊藏品收入《洛陽出土歷代墓誌緝繩》和《洛陽新獲墓誌》
者約有一千方。估計已經出土而至今未曾發表者,仍有一千多方。千唐志齋秉著學術為天下公器的態度,及時完整地
發表全部藏品,提供學術界作進一步的研究,實在是一件造福學林、功德無量的善事。十分期待有關藏家也能及時發
表藏品,共通開創唐代石刻研究的新局面,並由此為唐代文史研究帶來新氣象。

熱點內容
大學生爬山活動 發布:2025-07-17 14:17:52 瀏覽:393
中山大學教育學專業 發布:2025-07-17 14:16:07 瀏覽:204
聖路易斯大學博士 發布:2025-07-17 14:11:05 瀏覽:951
廣州大學各專業錄取分數2015 發布:2025-07-17 14:09:26 瀏覽:5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師名單 發布:2025-07-17 14:03:16 瀏覽:823
大學生體測免測考研 發布:2025-07-17 13:58:39 瀏覽:313
廣西大學黃瑩教授 發布:2025-07-17 13:58:32 瀏覽:243
湖南大學研究生院專業目錄 發布:2025-07-17 13:48:35 瀏覽:517
美國前十古老的大學 發布:2025-07-17 13:48:30 瀏覽:755
國防大學池亞軍教授 發布:2025-07-17 13:46:39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