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准聘教授
① 吉大高中的教師團隊
吉大附中高中部有以語文鞏智敏老師、數學孫鐵新老師、英語王怡武老師、物理楊彥宏老師、化學韓國江老師、生物楊珊玲老師、政治王偉老師、歷史聶國民老師、地理劉春玲老師為首的強大教師團隊,保證每班有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授課;並且招聘助教,他們全部是優秀的博士、碩士畢業生。大部分教師都曾經在各大報刊、雜志上刊登文章,任練習冊的編者;還有奧林匹克競賽教練員,在吉林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1年東北師大附中鞏智敏、李飛、陳鐵松、李海軍、王怡武、趙偉濤、張立華等7名吉林省名師強力加盟該校。
高中部教育辦負責人:張冰 語文:鞏智敏
數學:孫鐵新
英語:王怡武
物理:楊彥宏
化學:韓國江
生物:楊珊玲
政治:王偉
歷史:聶國民
地理:劉春玲
微機:王博群 數學:徐慶金 王庶赫 石澤暉 劉 舉 劉媛媛
物理: 常 鴻 汪 雷 胡長城
化學:韓國江 尚凡朋 趙鑫光
生物:楊珊玲 郝東輝 趙偉濤 曹 剛 張 敏 郭東崗
信息學:韓 琦 吉大附中高中部面向全國招聘各學科優秀教師。應聘教師請備好自己的簡歷到吉大附中高中部,同時關注吉大附中官方網站。
要求:①熱愛學生;②教學成績優秀;③愛讀書,有較強的科研能力;④肯於吃苦,樂於奉獻。 崔貞姬(校長、特級教師):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法學博士,吉林大學研究員,吉林省數學特級教師,國家級數學骨幹教師培訓客座教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理事,東北地區中學數學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教育情報理事會第四屆常務理事,長春市數學研究會副理事長。自吉大附中成立以來就任吉大附中的數學教師,直至今天的校長。曾獲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吉林省首批科研型名校長,吉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吉林省師德模範,吉林大學優秀黨員,長春市三八紅旗手,全國少數民族優秀幹部,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殊榮,並多次獲國家級、省市級教學評優課及重點課題成果一等獎,多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在國家級、省市級教育核心刊物發表。作為一校之長,她的管理始終根基於學生,根基於教師,根基於課堂,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升華,走出了一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創新之路,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社會的公認。
陳永為(副校長):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長春市優秀教師、長春市骨幹教師、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個人、中央教科所「德育科研工作先進工作者」。在有著豐富經驗的陳校長的管理下,該校的德育工作大型活動開展的都非常成功。
薄景昕(博士):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助理,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文學博士,文藝美學博士後。原任教於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現任教與吉大附中高中部。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20世紀美學以及中學語文課程論研究。
孫偉(特級教師):
物理特級教師,物理學科帶頭人,省骨幹教師,省優秀教師,科技先進工作者。由於有著非常豐富的教學與出題經驗,孫偉老師對物理知識點的把握和運用已經到了行雲流水、融會貫通的境界,所以每每有學生向他請教問題,他絕不會就題論題的講解,而是將這一類型題的出題陷阱與做題技巧滲透到講題的過程中,學生問題歸來總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再做題時就會少走很多彎路,節約很多精力。孫老師之所以有這樣出眾的教學水平,和他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十分不開的,他每天上班早到晚走,匆匆的吃飯、匆匆的走步,為的是有更多時間備課,有更多時間和學生們在一起。已經有了輝煌成績的孫偉老師仍然一如既往的辛勤奔波在這條教育大道上,他正朝著為自己設定的下一個目標——做一名專家型教學教師——而不懈努力著。
孫鐵新(特級教師):
數學特級教師,吉林省「學科帶頭人」,長春市數學學科中心組成員,長春市骨幹教師、長春市科研骨幹教師,長春市優秀教師。他從事教學工作已有三十餘年,為人謙遜嚴謹,一直秉承著「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培養了一屆又一屆數學成績優秀的高中畢業生。孫老師上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他講題從不拘泥於一種解法,而是在精闢深入的講解完知識點後,引導、鼓勵學生對相應習題的探討研究與思路創新,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們的解題能力,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是讓學生終生受益的。每當有學生發自肺腑的表達對孫老師的感激之情時,他總是憨厚、慈祥的一笑,笑容里有對學生的認可、有對工作成績的欣慰,更多的是對未來教學方向與信念的堅定。
趙秋羽(特級教師):
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吉林市優秀教師、吉林市首屆「全天候」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實驗教師、吉林市教育局「優秀兼職教研員(教學監理)」、吉林市希望之光工程第五屆優秀導師稱號。曾擔任吉林市特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學科主評委、吉林市「省學科帶頭人評審委員會」學科主評委、吉林市教師資格評審委員會學科主評委、吉林省教學新秀評審委員會學科評委。中國教育學會高考專家報告團成員、吉林市高考語文核心組成員。這樣一位優秀的教學專家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絲毫沒有架子。他在課堂上談笑風生,用鮮活生動的例子、風趣幽默的語言將教材文本與深層知識點分析得淋漓盡致,讓學生們不僅學會了語文,而且還學會了學語文,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與日常點滴的教誨讓那些以前都不重視語文的學生開始慢慢的愛上了語文。作為學科組長,趙老師平日十分關心語文組各位年輕教師的成長,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從不吝嗇分享自己的教課經驗與授課技巧,並虛心學習各位教師所長,使語文組真正做到了「集體備課,資源共享」,進而帶動了語文學科整體水平的提高和講課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劉偉華(特級教師):
英語特級教師,國家級英語骨幹教師,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省英語學科帶頭人、省優秀教師、省教育科研型名師、省級基礎教育科研骨幹、省優秀教研員。截至2010年6月,曾十七次擔任省、市中考英語命題組組長、命題主審和聽力主播。有著27年教齡的劉老師用純正優美的語音感染了無數學生,用出色優異的教育成果震撼了無數同行,用先進獨到的授課理念影響了無數教師。劉老師將全部的智慧和精力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他不僅在英語教學上造詣很深,而且將英語在教學中應用到了極致:他是美國數學競賽(AMC)、美國數學邀請賽(AIME)語言輔導教師,並一直受聘於國內十餘所高校,主講英漢翻譯和教育心理的課程,並承擔過國家級科研課題項目6項、省級科研課題8項。更令人贊嘆的是:劉偉華老師還曾業余時間擔任過省、市電台中英文新聞播音和節目主持工作8年,業余時間還一直從事電影、電視腳本的翻譯和配音工作。很多學生都感慨道:能跟從這樣優秀的老師學習,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聶國民(特級教師):
歷史特級教師。多年來,一直從事高中畢業班的歷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由於業績突出屢獲殊榮:2002年,被授予吉林省優秀班主任稱號;2005年,主持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榮獲吉林省「十五」規劃重點課題;2006年,被授予吉林省中小學省級骨幹教師稱號;2007年,榮獲國家級優秀課例評選特等獎和吉林省中小學特級教師證書;2008年,參加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研究,獲得了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並於2009年榮獲該課題的先進實驗教師稱號。聶老師的歷史課常常會給聽過的學生和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洪亮而充滿抑揚頓挫的嗓音、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和引經據典的講述方式是那樣的引人入勝,讓學生們在忍俊不禁的同時,牢牢記住了本以為很枯燥的知識要點。同樣讓人不能忘懷的是聶老師多年工作積累下的一本本厚厚的教案,翻開一頁一頁的教案,在字里行間不僅能讓人感受到歷史奔流的脈搏,還總會讓人生出這樣的感慨:那教案上密密麻麻書寫的,不是字,而是聶國民老師無怨無悔投入到教育事業的一片赤誠之心。
郭為利(特級教師):
數學特級教師、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全國優秀班主任、省優秀教師、省學科帶頭人、省骨幹教師、市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教學先進個人。在全國數學競賽中,他指導的學生多人獲高中聯賽一等獎以上獎勵。
楊彥宏(特級教師):
物理特級教師、省骨幹教師、省學科帶頭人、校物理備課組長、吉林省物理學會理事、吉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研究生導師、省高中會考命題人。主編了《物理基礎知識手冊》等十餘部圖書。
孫國輝(高級教師):
長春市化學科骨幹教師,長春市化學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組成員,現任學校年級主任。曾被評為吉林省化學科教學新秀,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優秀輔導教師,曾參加編寫七省市實驗教材,主編教輔書籍十餘部。關心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被聘為中學生心理輔導教師,被評為長春 市師德標兵。
韓國江(高級教師):
直逼考點、步步為營。中國化學會會員,吉林省化學會理事,市學科帶頭人,中學高級教師。多次參加吉林省高考評卷工作和高考復習的指導工作。化學競賽優秀教練員,連續多年受到中國化學會表彰。
楊寶生:
胸有成竹、談笑自如:省級骨幹教師,吉林省化學學科帶頭人,吉林省會考命題人、審題人。
楊珊玲(高級教師):
知識精準,作風干練。曾獲「長春市師德先進個人」稱號,長春市「 學科十佳」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專家組成員、吉林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成員、吉林省普通高中生物學科教研中心組成員、吉林省基礎教育科研骨幹教師、長春市骨幹教師、長春市普通高中生物學科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長春市學科教育教學中心組成員。
王偉(政治學科專家、高級教師):
睿智縝密,活躍溫情,為任吉林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政治教師、教研組長。王偉老師從事高中教育教學工作至今已20多個春秋。先後榮獲吉林省「首屆政治學科帶頭人」、吉林省「首屆科研型名師」稱號;曾被評為吉林省「首屆政治學科骨幹教師」、長春市首屆政治學科專家,吉林省、長春市首屆「雙十佳」政治教師等榮譽;連續五屆被聘為省、市政治學科中心組成員。先後擔任了學校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教研組組長、高中教學、班主任等工作。2010年7月被聘為「國家培訓計劃」培訓教學專家。
楊麗偉(高級教師):
2010年評為吉林市「百優」優秀教師,吉林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吉林省中小學省級骨幹教師,吉林市「巾幗崗位明星」。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語文技能大賽和國家、省、市級語文作文大賽並獲獎。2005年被評為吉林市「全天候」優秀任課教師,吉林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市「百優教師」連續7年被評為校優秀任課教師標兵。
鞏智敏(高級教師):
原東北師大附中一級高級教師。吉林省第四屆普通高中語文學科教研中心組成員,長春市高中語文骨幹教師,吉林省高中語文學科第三屆教學新秀,獲第三屆長春市中小學骨幹教師「專業發展論壇」金星獎第一名。吉林省第二屆高中教學競賽評委,2010年吉林省第七屆高中教學新秀語文學科評委。常年工作在高三教學一線,教學成績斐然,班主任業績突出,深受學生的愛戴和學生家長的肯定。
李海軍(高級教練):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在東北師大附中工作,長期從事競賽實驗班和高考尖子班教學。從教以來,一直精心研究高考和競賽教學,深受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好評,學生成績優異。2008年,他帶領的班級高考數學平均分達130分(滿分150分),60名學生中有近20名學生的高考數學成績超過140分;2009年,他帶領的高二年級學生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有11人獲得一等獎(全省43人),1人進入省隊,獲得了保送大學的資格;2010年,他帶領的高三年級學生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有15人獲得一等獎,7人進入省隊,現已幾乎全部保送到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2000-2010年。他所教過的學生中升入清華、北大兩所大學的有70餘人,考入香港和國外知名大學的近20人。
劉艷麗(高級教師):
課堂活躍,氣質出眾。原任教於吉林一中,吉林市首批骨幹教師、吉林市第四屆「全天候」優秀任課教師、吉林市首批教育專家培養對象、吉林省第二屆「新課程」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人教社高中英語教材培訓專家。
王俊峰:
口音純正,角度多元。吉林省英語學科中心組成員,工作期間曾獲得教學百花獎一等獎、市級優質課獎。
王怡武(高級教師):
1989年大學畢業,從事英語教學已二十多年。多年來他一直把成為一位好老師作為一生的奮斗目標。這些年來他一直不斷學習,孜孜不倦。在理論上追求理解汲取現代教學流派和思想,在實踐中不斷借鑒融合和反思。是一位令學校放心,家長滿意,學生歡迎,同事喜歡的優秀教師。畢業至今幾乎沒有間斷班主任工作,在師大附中一直帶理科尖子班和理科實驗班。所帶班級的學生高考時多人進入吉林省前十名,幾乎都考進了理想的大學。數次被聘為吉林省高中英語學科中心組成員,多次為省、市講座和參與集體備課。上過各種級別的公開課和比賽課。2004年榮獲中國中小學英語教師園丁獎、2011年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在培養帶動年輕教師方面也勇挑重擔,不但帶出了若干徒弟,而且每天的課堂都向全組開放,起到了骨幹教師的示範帶頭作用。
張立華(高級教師):
1968年出生,1991年本科畢業,同年參加工作,2000年留學訪問加拿大,並於2002年調入東北師大附中,擔當高中英語學科教學工作,2005年~2008年連續四年擔任高三年級英語教學工作,多次參加吉林省英語高考模擬質量檢測題的命題,同時承擔高中會考、高考模擬的錄音工作。
劉春玲(高級教師):
吉林省骨幹教師,長春市教學十佳,長春市教育科研型名師,吉林省教學新秀。現為長春市和吉林省地理學科教研中心組成員。有多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上。
陳鐵松(高級教師):
1994年畢業於東北師大物理系,中教高級職稱,物理競賽高級教練員,指導的學生有多名獲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和吉林賽區特等獎。2002年被評為吉林省首屆物理教學新秀,2005年被評為長春市骨幹教師,2006年榮獲長春市骨幹教師論壇金星獎,同年被評為長春市科研型教師。自1998年以來,在國家有影響的刊物《物理實驗》上發表論文多篇,有的實驗設計被選入中學物理新教材。
趙偉濤(高級教師):
1997年畢業於東北師大,中共黨員,中教高級,教育碩士,原任東北師大附中生物教研室副主任、高三生物學科組長,人教社特聘專家、省生物中心組成員、吉林省學科帶頭人、省骨幹教師、第七屆省教學新秀大賽的評委。先後獲得長春市優秀大學畢業生、市十佳教師、全國奧賽優秀教練員、長春市優秀班主任、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趙偉濤老師先後被聘為吉林省遺傳學會理事、省動物學會理事、省「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專家組成員、市生物教學研究會理事。先後獲吉林省首屆高中生物教學設計與展示評比第一名,全國生物研究會東北片區優質課評比特等獎、長春市首屆骨幹教師專業發展論壇「金星獎」。他還多次在長春市高中生物教師集體備課中擔任主講,並先後在省、市骨幹教師培訓中做專題講座,在吉林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做新課程培訓講座。
李飛(中教一級):
1997年畢業於吉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本科學歷,中教一級職稱,生物競賽一級教練員。自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生物學科的教學工作,在14年的任教生涯中有10年一直在高三年級任教,積累了豐富的高中生物學教學經驗。從2005年至今連續6年承擔班主任工作,熟悉班級的管理工作和學生的思想工作,本著對學生一生負責的態度,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去功利化教育,深受學生愛戴,被學生親切地稱為「飛哥」。
朱尊尊(博士):
政治教師,吉林大學世界經濟專業博士,在校期間品學兼優。因授課方式靈活,語言活潑幽默,善講學習方法,深諳學生心理,而得到同學們的喜愛。
李玉邯(博士):
女,畢業於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科院博士學歷,師從於高連勛博士。現任吉大附中高中部化學助教,兼任學生導師。讀博期間發表多篇論文,影響因子到將近10。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因材施教。
杜大峰(博士):
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有機化學專業博士,具有極強的責任心,開朗熱情,個性穩重,具有獨特教學思想,深受學生歡迎。
郝東輝(博士):
生物教師兼競賽教練員,學生導師。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生物博士,教學理念是平等、愉快、教學相長;開放、探索,知識扎實,講課純熟。
朱鐵軍(碩士):
中共黨員,東北師范大學數學教育碩士,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長春市教學能手,數學雙語教師(英語),現任教於吉大附中高中部。曾連續三年(2007-2009)被長春市評為教學先進個人,教研先進工作者,多次擔任長春市教師集體備課主講人,擅長高考、大學自主招生、希望杯數學競賽、全國高中數學聯賽、AMC(10-12)的輔導。
常鴻(博士):
吉林大學物理學院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吉林大學測試計量技術及以其專業碩士,曾在國內外期刊發表過多篇論文.在物理方面造詣頗深。
拼卻老紅一萬點,換將新綠百千重。正因為吉大附中是精英的集合,所以才能高梧引鳳,薈萃吉林教育的一時俊彥。這些教師只是優秀教師的代表,也只是吉大附中精華的教師隊伍的一小部分。吉大附中的成長正在不斷為均衡吉林省的基礎教育,實踐和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做著極大的貢獻!
②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的學院簡介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的前身是政治學系創建於1983年,是我國高等院校在政治學恢復以來建立的第一個政治學系,其創始人是現任中國政治學會顧問、教育部社會科學專家委員會委員、吉林大學首批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惠岩教授和原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朱日耀教授。1982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了政治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8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在全國高等院校中首批設立了政治學博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被批准為國際政治博士學位授權點,全國首批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試點單位。1993年8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成立行政學院。2003年被批准成立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行政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政治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任院長是全國百篇優秀論文獲得者、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賢明教授。
行政學院現設有政治學系、行政管理系、國際政治系、電子政務系和MPA教育中心,還有以行政學院為依託的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政治學理論研究中心。
行政學院設有專業性圖書、期刊兩個資料室,擁有政治學科各專業中文圖書(包括港台圖書)16000餘冊,外文圖書10000餘冊,期刊120餘種,2400餘冊。設有公共管理實驗中心下設電子政務實驗室、案例分析實驗室,還設有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 )教育多媒體教室和案例討論室。
行政學院堅持「求實、創新、嚴謹」的學術研究態度,科研成果顯著,1996年以來,學院教師完成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40餘項,其中,周光輝教授主持的「社會公正與政府責任」是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出版專著、教材近90餘部。發表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論文千餘篇。在1995年全國高等院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獎中,學院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在1998年全國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獎中獲得三等獎1項。在2001年全國高等院校第三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獎中獲得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王惠岩教授的《論民主與法制》論文獲得2001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張賢明教授的《論政治責任》博士論文獲得2001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為了適應改革與發展的需要,面向黨政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學院採取了多種辦學模式。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設有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設有政治學理論、國際政治、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並設有公共管理專業(MPA)學位點,現有在校198人,碩士研究生277個。
在本科生培養方面,設有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國際政治、電子政務。現有在校本科生480人。
在成人教育方面:設有行政管理專業(函授),同時面向社會開考了自學考試電子政務(專科)、電子政務與公共管理(專升本)專業。
學院現已培養了88名博士、424名碩士、1000餘名學士、100餘名專科生、400餘名成人教育本科生、200餘名成人教育專科生。這些畢業生現多數已成為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高校科研單位的領導和業務骨幹。
行政學院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大力支持、鼓勵學生開展各種有益的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支持學生創辦自己的學術刊物——《行政之光》,行政外語協會、海化社等校級社團組織活躍在全院學生之中,基於目前教育改革的現實,為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並保證家境貧寒的學生正常學習,行政學院經多方努力,建立了「古德裕」獎助學金(250萬日元)和「王惠岩獎助學金」(30萬人民幣)。在校學生還自籌建立了「歲寒基金」(1.5 萬人民幣),連同人民獎學金、減免學費等,資助學生比例可達到三分之二,基本解決了學生的經濟困難,並鄭重承諾,決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行政學院堅持「學科立院、學術興院、學生為本、學以致用」的辦院宗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學院為目標,鞏固、深化、發展改革成果,將創新意識融入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全部過程。
③ 弓克的簡介
弓克,教授,博士,新國學---《明學》創始人。中國文化書院國學院 「國學導師」,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明學》是什麼?「明」, 源自於《易經》之「易」 ,明為易明。《明學》,國學精華之精闢概括,為人辦事之基本准則,人生綱常之深刻提煉,心靈生活之根本原理,人生信仰之獨創觀點,企業文化之核心理念。《明學》是對傳統國學的創新,是對現代國學形態的新探索,是「新國學」。《明學》,延續傳統綱常論,再造當代綱常論,構建心靈綱常,融鑄人生信仰,建設心靈家園,引導人生成功,確保一生平安幸福。《明學》,做人做事的根本,成人成才必讀,成功成家必讀。弓克教授的一本書、一場報告能破解人們困惑多年的許多心靈誤區,使人心靈遺憾,茅塞頓開。正如一高校黨委書記所說,「弓克教授的一場報告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弓克教授,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廣博的實踐經驗、深刻的理論研究,令人信服地從人生哲學的角度試圖回答人生、事業上的一些重大難題。
弓克教授走上社會,曾「三次從零開始,形成三重本質」:當過農民,小學教師、副校長、村長,形成「農民」的本質;當過軍人,戰士、班長、文書、書記、排長、副指導員,形成「軍人」的本質;當過教師,吉林大學哲學系教師(整10年),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形成「知識分子」的本質。在吉林大學哲學系講授過五門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毛澤東哲學思想、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原著選讀、黑格爾《邏輯學》。
弓克教授現任吉林省人大常委,國際易學應用聯合會名譽會長,中華周易協會名譽會長,中國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吉林省孔子學會會長,吉林省孔子學院院長,吉林省周易學會名譽會長,長春市周易學會會長、吉林省作家企業家聯合會名譽會長,吉林省東北亞經濟促進會副會長。
弓克教授為美國普來斯頓大學博士,吉林大學教授,吉林大學、長春工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北京聯合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工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吉林省委黨校、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等院校兼職教授,北京聯合大學易經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顧問。
弓克教授曾任吉林大學哲學系哲學教研室副主任,吉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宣傳部長、校辦副主任、黨辦主任,吉林省高等學校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付主席,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東城區委副書記。
弓克教授勤奮刻苦,學識淵博,視野寬闊,思想深刻,理論功底深厚。他長期從事理論研究,不斷堅持理論創新,提出很多新思想、新觀點,取得了豐碩成果。在《人民日報》、《求是》、《光明日報》、《吉林日報》、《新長征》等報刊發表文章100多篇,有5篇論文為《新華文摘》轉載,有1篇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理論文章獎;發表著作《主題論》等10多部。獲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已結項,獨立完成《現代生產理論研究》,兩人合作完成《語言哲學研究》,正在獨立進行一項《明學---「一元六本十德」》研究。
弓克教授曾20多次在全國性或跨省論壇作專題報告:第二屆全國縣(市)改革論壇」、中國「三農」論壇、第二屆全國民營企業家創新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青年學者學術報告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武夷山兩岸三地國學研討會,北京聯合大學文理學院、北京大學哲學所中國企業家哲學管理研修班、清華大學長三角學院人力資源高級研修班、遼寧省百場名人系列報告起動儀式暨首場報告、山東青島國學高級研討班、河北邯鄲政企領導幹部國學高級研修班、全國經典誦讀組委會國學專題報告會、沈陽市企業家國學高級研修班、世紀教育大講堂、上海東晨集團、遼寧省桓仁縣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學習型東北企業家高端論壇、青島「首屆和文化高端論壇」等,作關於創新思維、國學概說、易經概論、綱常新論、明學、中國改革開放、企業文化、民營經濟發展、「三農」問題、如何提升「二度一心」、情商與成功、國學智慧與女性成功、國學智慧與企業管理、國學智慧與企業文化、國學智慧與人本管理、「新國學」-《明學》等專題報告。
弓克教授以其高深的學術造詣,業已走上國際學術講壇。他已10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或跨國作專題報告:國際儒學聯合會召開的「儒學、儒教與宗教學高峰論壇」、國際儒學聯合會與德國聯合舉辦的「孔子儒學與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十回世界易經大會、第十九屆國際易學大會、日本立命館孔子學院、韓國京仁日報社、第三屆儒家倫理與東亞地區公民道德教育論壇、孔子思想與和諧世界國際論壇、第三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經驗交流會、2008科特勒(中國)戰略營銷年會等,在大會作專題報告---《易經》思維模式、《易經》原理、儒學的生命力與中國的現代化、現代人心靈的困惑與出路、明學---「一元六本十德」、和諧世界的心靈原理、國學智慧與成功、現代戰略營銷等。
弓克教授被世界易經大會評為「世界易學文化和諧大使」(共17人)、「全球最具影響力百名易學人物」。
《吉林日報》專門為弓克教授個人設一專欄---《白山晨語》,發表其人生哲學隨筆,很受社會各界歡迎。 「黨報」 為一個人設一專欄,弓克教授是全國第一人(《吉林日報》); 「晚報」為一個人設一專欄,全國第一人是鄧拓(《北京晚報》)。
弓克教授被《和諧中國網》聘為「和諧文化大講堂」首位「心靈導師」,被吉林大學聘為「人生導師」。弓克教授研究總結出了一套深受廣大民眾歡迎的行之有效的簡明的修養心靈、樹立信仰、塑造人格、成功人生的理論和方法。
弓克教授受其恩師全國著名《易經》專家、先秦史專家、國學大師、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呂紹綱先生指導和影響,長期學習、研究《易經》及其他國學經典( 機緣巧合:弓克教授與呂紹綱先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住過吉林大學解放大路學生宿舍正對門,各一間房10.08米,呂家4口人,弓單身,多受呂老的教育、指點、引導、啟發,結下深厚師生情義 )。
弓克教授「國學概說」,吉林省國學大講堂、河北邯鄲黨政幹部國學高級研修班講,發表在《國學大講堂》一書,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易經》概說」,吉林省周易學會講座;「《易經》思想原理初探」,第十回世界易經大會發言,「第六屆中華易學大會暨全球華人易學學者泰山論易」論文集發表;「《易經》思維模式研究」,第十九屆國際易經大會發言,新加坡易經學會論文集、《吉林大學學報》發表。
弓克教授立足現實社會需要,從人性出發,在總結提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華、傳統美德精華、國學精華的基礎上,多年獨立思考研究,創立了一個新的理論體系--「新國學」--「明學」---「綱常新論」---「一元六本十德」,為《光明日報》、《新華文摘》、《中國周刊》、《社會科學戰線》、《新長征》、《新文化報》、《今日浙江》、《黑龍江經濟日報》、《黑龍江人風采》、《文摘旬刊》等媒體刊登轉載。
「弓克教授《明論》研討會」,於2008年8月28日在長春舉行。研討會由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吉林省哲學學會、吉林省孔子學會三家聯合舉辦,80多人參加。發言者為全省、全國學術名人、領導幹部、企業家--孫正聿、邴正、楊廷玉、郎毅懷、付佰臣、孫利天、陳秉公、胡海波、康學偉、張連良、韓秋紅、趙超等12人。主持人和《新文化報》: 「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吉林省哲學學會為一個人、一個學術思想舉辦研討會,這在吉林省還是第一人。」《吉林日報》、《新長征》、《新文化報》、《吉林省電視台》、《長春電視台》、《長春日報》等報道了這一消息。
「弓克教授 『新國學』 -《明學》研討會」,於2009年9月15日在長春舉行。研討會由吉林省倫理學會、吉林省孔子學會主辦。
弓克教授的《明學》已實現「八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進軍隊、進特殊人群。「國學大講堂」首場報告、第一百場報告,省紀檢委、省委宣傳部、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府研究室、省水利廳、省建設廳、地震局、省地稅局、省森工集團、龍嘉機場、省網通公司、商業銀行、省社保公司、省統計局、省政法委、延邊洲、遼源市、長嶺縣、撫松縣、省醫葯設計院、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工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吉林師范大學,省武警總隊、省邊防總隊、46師、裝甲兵4師等專場報告,社會反響熱烈,反饋信400多封。省委書記,省委副書記,省委秘書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作出批示,一些專家學者作出評語,對《明學》充分肯定、支持,高度評價。
應日本國外務省特別邀請(外務省次官會見),弓克教授到日本「立命館孔子學院」講學,作《明論》---「一元六本十德」專題報告。院長周瑋生評價說:「《明論》---『一元六本十德』是對傳統文化的精闢概括和總結,是傳統文化的精華之所在。聽了弓克教授的報告,有相當多的共嗚。」
韓國《京仁日報》報道稱:「新綱常論」是對斷層的中華傳統綱常思想的重建。」「弓克會長創立『中國明學』。」 「《明學》『世界注目』。」「《明學》的創立是文化界的『新的革命』。」
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方克立先生評語:「《明論》---『一元六本十德』,是一個批判繼承、綜合創新的人生哲學理論體系,它從大本大源處講清楚了如何做人做事的根本道理,對於構鑄新時代人的心靈綱常、樹立正確的人生信仰、塑造全面自由發展的人格,對於培養社會主義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孫正聿先生評語:「創新時代呼喚創新哲學。弓克教授的《明論》---『一元六本十德』,立足現實需要,依託於豐厚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智慧資源之精華,以多維度思維方式,構建了一個集倫理、哲學、信仰於一體的獨創性、綜合性的哲學思想體系。這無疑是一種很有生命力的、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當代哲學思想新模式,是很有意義的新探索。」
吉林省委副書記王儒林同志批示:「創新難,思想文化創新更難。弓克同志的《明論》——『一元六本十德』,是難得的思想文化創新,而且是十分可貴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明論》是既根源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華,而又具有鮮明時代感的創新思想;是既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而又具有嚴謹邏輯系統的理論體系;是既符合黨和國家『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大方向,而又具有廣泛普適性的人生綱常。『一元六本十德』,雖僅十七個字,然而其內涵卻十分豐富深刻,為人們提供了人生綱常。人生應恪守心靈綱常——『一元六本十德』。《明論》是面鏡,能映照人心,心正、路正。《明論》應在全社會推廣踐行,以熔鑄和諧心靈,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吉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吳鵬舉:弓克教授的《明學》是大學問,大手筆,大突破。「明學」引發了我的思考,同時,也對弓克教授有了新的認識。有一天,我心中萌生了三個概念來評價弓克教授:哲學家、理論家、思想家。弓克教授以其《明學》,集哲學家、理論家、思想家於一爐,貫通歷史,恢弘深邃,是對傳統國學的創造性豐富和發展。我國在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急需明學。《明學》是當代形態的新國學,是具有普世社會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的新國學。《明學》是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是歷史與現實的融會貫通,是建設道德規范及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
吉林省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揚廷玉:「我之所以對《明論》感興趣, 是因為《明論》對我們有非常大的啟示。我從《明論》中吸取了思想營養。《明論》中有最崇高的東西,有終極關懷,有人們心中至高無上的東西,有世界本原的東西。《明論》講了人本身的問題,人心的問題,人性的問題,人的根本的問題,人的全面發展的問題。《明學》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結晶。《明論》是中西優秀文化結合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一種轉換生成,是轉換生成中的結晶。《明學》是中華文化重建的一種嘗試,甚至於是卓有成效的一種可見的文化重建的偉大工程。」楊廷玉為弓克教授提詞:「學貫中西, 融匯今古,德佩綱常,心游萬仞。」
時任吉林省省經濟發展中心主任郎毅懷在《新文化報》發表《時代精神與傳統文化的創造性對接---弓克「綱常新論」芻議》,稱之為「弓克體系」。「弓克《綱常新論》是有很大理論突破的作品。我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創新和文化創新。對於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綱常新論》的重大貢獻就在於站在現時代的文化高度,對中國傳統文化精要作一個總的概括,形成一個體系,『一元六本十德』,我們可以把它稱作『弓克體系』。有了這樣一個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骨架、脈絡、精神在我們的意向中就變得清晰起來,我們對它的學習、繼承和研究也就有了『抓手』。所以,這是一項功德無量的貢獻。」
時任吉林省省委辦公廳副主任陳德才在《新文化報》發表《淺談「綱常新論」的時代意義》:「弓克《綱常新論》是是一篇氣勢恢弘的力作。作者打開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經過一番苦心搜求、清理、剔抉與整合,形成了一個包容儒、道、釋、異、法各家精華的獨到體系,。這一體系是以現代的視角,融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並對之加以科學的改造和提升,是一項高度復雜而艱巨的創造性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