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考博士為了什麼
① 博士當老師是否大材小用
何為大材小用?何為大材?何為小用?——生活是自己的。
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四年前研究生復試之前,我聯系了一個導師。老師問我畢業後想做什麼?
從理論上來說,這個時候,我應該熱情洋溢地說:「繼續做科研」。只是很可惜,那個時候的我還沒有大學畢業。不知道科研是什麼,不知道SCI的意義,也不知道讀博的意義。
但是讀博還賦予了我一項能力,那就是能夠接受所有事情,我放肆地認為「存在即合理」。所以,博士畢業後,繼續做科研,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很合理。去中學當老師,甚至拋棄所學專業改教其他科目,也沒什麼不對。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有決定背後的原因。中學老師不好嗎?我就喜歡和小孩子在一起,那不比面對不講道理的上級舒服?更何況,薪資待遇在那裡~錢誰不愛?
② 考博士當大學老師值得嗎
但是如果本碩博都不是在名校就讀,而是在普通院校讀博士的話,那麼二本院校會不會讓這種款式的博士當老師,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因為,有些本碩博都在名校就讀的博士,他們在985、211大學競聘教師崗位未果的情況下,他們就自然而然退而求其次選擇普通一本院校或者二本院校,在這種情況下,本碩博在普通大學就讀的博士就沒有多少優勢可言了。
普通院校畢業的博士,如果有機會去當二本大學的老師,我覺得「性價比」是比較高的。在國內,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博士從高校畢業,那麼這些博士畢業之後也有很多人競聘當大學教師,但不管是什麼檔次的大學,他們在大學教師的招聘過程中都是想要那種本碩博都「根正苗紅」的牛人。
舉個例子,比如你是北大的博士生,人家對你的第一印象不錯;那麼人家繼續查你碩士學位的畢業院校,如果是北師大的,人家估計對你的印象也挺好的;最後再查你的本科院校在哪裡畢業,如果你的本科院校只是個三本的話,那麼不好意思,你在成為大學教師的過程中可能就會有比較大的「中梗阻」。基於此,大量的博士畢業生競聘當高校教師,但還是有相當多的博士「折戟沉沙」。
③ 博士去當大學老師虧嗎
博士去當大學老師不虧,反而具有諸多優勢:
學術專長與教學熱情的充分發揮:博士生憑借深厚的學術背景與研究經驗,能夠在大學講壇上提供更為深入的知識傳授與學術引導,充分展現其學術專長與教學熱情。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博士生教師不僅能夠傳授專業知識,還能通過分享科研經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促進教學相長與自我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博士生教師能夠不斷反思與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相長,同時促進學術界與教育界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為大學教育帶來多元化視角與創新動力:博士生教師的加入能夠豐富大學教育的視角,促進學科交叉與跨領域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教育體驗與職業發展機會。
推動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博士生教師的教學理念與實踐對於推動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具有積極意義,他們在培養未來領導者與創新者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