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和中學老師哪個壓力大
Ⅰ 高中老師和大學老師哪個工作好
當大學老師比當高中老師好.
1、工作時間。為了高考,現在的高中都管理嚴格,拚命擠占時間。基本上周六都要上課,個別地區甚至星期天都上課,放月假。學生在學校每天早上七點左右上早自習,晚上十點左右下晚自習,在教室學習時間超過十小時。一到高三,寒暑假一般都要補課,基本無休。不但學生累成狗,老師也夠嗆。但相對於高中,大學老師一般課時較少,也多不存在輔導晚自習和周末補課,各種國家節假日、周末和寒暑假正常放。大學批改學生作業和考評試卷也不像高中這樣頻繁,所以工作量上大學老師相對輕松。
2、工作量。高中老師除了日常上課,批改學生作業、評閱試卷、撰寫教案和聽課記錄外,還要應對上面各級各部門層出不窮的各種資料檢查、平台學習、問卷調查、繼續教育等各種考核,一年下來大大小小可能會有幾十次不等(這個情況地區不同會有所差異),讓人疲於奔命,極其無奈。因為很多檢查和完成資料與教育教學八竿子也打不著的關系,但似乎哪個科局哪個部門都有權對教師指手畫腳。大學的行政級別屬於地廳級或部委級,一般不受當地直接管轄,會少很多此類非教學相關的資料完成和檢查,大學老師心境要輕松自由得多。
3、工作實績。高中屬於基礎教育范疇,學科知識都屬於人類歷史產生以來累積的經典知識,已極具成熟和完備。高中老師的工作實績是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其掌握好,但缺乏創造性;而大學教學很多時候是站在學科前沿,具備前瞻性和創造性,有可能產生新的成果和實績,從學科知識的創新角度來看更有價值,也更有自豪感。
4、工作壓力。任教高考科目的高中老師,一般都很有壓力。學校各種月考,半期考,期末考,高三的周考,更別說高考了,隨時隨地的各種考試都要進行以分數為尺碼的考評。成績差的領導找談話,寫整改方案,乃至停教沒課上,心理壓力大。大學老師一般不存在教學方面的壓力,他們的壓力主要是科研成果和發表論文。兩相比較,這點不好論斷此中哪個更好,可能每個人根據自身特點各有不同。擅長於講台教學的在高中壓力小,擅長於科研的在大學更輕松。
5、師生關系。高中生准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學生在學校與人發生矛盾,自身突發疾病,出現心理困擾,發生打架斗毆,青春懵懂早戀,發生安全事故……責任全系在高中老師身上,尤其是班主任身上。所以在高中老師和學生相處較多,師生關系親密,一些良好的師生關系能維系很多年,甚至一生。大學生已經成年,心智成熟,很多事情自己處理和承擔責任。大學的師生關系一般比較疏遠,畢業即散,但大學老師在管理學生環節上要輕松得多。
Ⅱ 中學老師和高校輔導員選擇哪個
個人建議選擇高校輔導員。可以從工作性質、強度、收入、地位和未來發展等尤其是工作強度和收入方面,來衡量兩者的所謂優劣。
大學跟中學比,各方面綜合比較肯定大學要好得多。從外觀上來說,兩者似乎都是教師,只不過一大學、一中學,但其實有很大不同。因為大學輔導員不是教師崗,而是管理崗或行政崗,他們是不可以上課教學的,並且他們之前所學的碩士學科專業門類非常寬泛,並無明確限制。
而現在要去中學當老師,不用說絕大多數必須是師范生,本科生還必須費盡周章要去考編制,當然要是師范碩士要容易不少,更要看你是什麼專業。如果是數、語、外的專業老師,教學工作必將繁忙,再經過幾年當上了班主任,那就更加忙碌。這兩個工作崗位的收入,都是隨職稱、職級提升而提高,較有規律。
高校輔導員的優勢在於:
其一,高校輔導員沒有教學壓力,不從事教學,這很大程度減輕了負擔。
其二,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只是平時宣布一些通知,舉辦一些活動,做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穩定學生學習狀態。
而中學教師一方面承擔教學壓力,年級比成績,學校比成績,甚至是月月比,年年比。
另一方面,中學生思想波動比較大,還要時常安撫學生情緒。
高校輔導員的事情比較繁雜,中學老師的責任高些,看如何衡量了,高校輔導員看著比較忙,個人覺得高校輔導員身心還是比中學老師輕松的。如果是想繼續學習和深造,無疑高校輔導員更好,有條件接觸前沿和資源。
Ⅲ 當高中老師和當大學老師相比哪個好
畢業季的來臨意味著許多畢業生都將走向職場,面對多樣的工作進行選擇,隨著師范院校的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事老師這個行業,在就業時許多同學也很疑惑,在大學當老師和高中當老師哪個更好呢?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大學當老師前,有很多年輕畢業生都需要先從事輔導員這個工作,因為很多時候,大學對老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發表一定的專業論文,還要有一定的教學經驗,除非你是博士學歷,不然碩士學歷一般都不能直接當大學老師,而大學里輔導員的工資是非常低的,通常只有3000左右,很多人都認為高校的輔導員工資很高,當高中老師和當大學老師相比,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相比高中學校的老師,是遠遠比不上的,單從這點上看選擇當大學老師是不如當高中老師的,除非你是博士學歷,那就另當別論了。
大學老師社會地位都很高,且一般中小學老師的知識含量,都不如大學老師,大多數人認為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大學,同理也不是一般人能教大學,高中老師的繁多工作使得人們覺得她的社會地位並不高,因此大學老師就很受尊敬了,而且大學學老師發展前景更好。當高中老師和當大學老師相比,有些老教授研究的領域鑽研得很深,出國留學等各種機會,使得她們成為了大家口中的高端人才,因此如果能力達到了要求,還是去大學當老師會更好,對以後自身的社會地位也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Ⅳ 當中學老師好還是當大學輔導員好
我覺得當大學輔導員更好。其一,大學輔導員沒有教學壓力,不從事教學,這很專大程屬度減輕了負擔。其二,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只是平時宣布一些通知,舉辦一些活動,做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穩定學生學習狀態。而中學教師一方面承擔教學壓力,年級比成績,學校比成績,甚至是月月比,年年比,另一方面,中學生思想波動比較大,還要時常安撫學生情緒。
Ⅳ 大學老師跳槽去中學當老師劃算嗎需要重新考教資嗎 - 知乎
分析大學老師轉職到中學當老師的可能性與考量因素,需綜合考慮多個方面。首先,從工作強度與時間安排來看,大學老師通常面臨較大的教學、研究與行政工作壓力,而中學老師相對輕松,工作時間更為規律,具備一定的休息時間,如周末與寒暑假。
然而,薪資待遇是另一個重要考量因素。大學老師的薪資普遍高於中學老師,尤其對於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薪資差距更為顯著。轉職至中學後,薪資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需視具體職位與學校而定。
再者,對於教師資格證書的考慮。大學老師轉職到中學,通常不需要重新考取教資,因為持有教師資格證書的人員可跨級任教。但若教師希望在中學擔任特定學科教學,可能需要相應的學科教師資格證書,需視具體學校與地區要求而定。
總結而言,大學老師轉職到中學當老師是否劃算,需綜合考量工作壓力、薪資待遇與個人職業規劃等多方面因素。對於希望追求更規律工作時間與更長假期的教師而言,轉職至中學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對於追求高薪資與學術研究機會的教師而言,繼續在大學任教或尋找其他學術職位可能更為有利。
Ⅵ 可以去大學當老師的人願意當中學老師嗎
大學生比高中好教,這個不僅僅是學生年齡和接受程度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大學生比中學生對於學校的期待值低多了。上了大學,依然讓大多數剛經歷過高考的學生松一口氣。雖然現在大學競爭也激烈,但能和高中保持相同學習狀態的,佔百分之多少?課堂是大學生和教師共同作用的結果,老師不好好教,學生也沒法集中精力聽,這也就導致為什麼一眼望去,大學的課堂,盡是玩手機,睡覺的人了。
雖然大學教師的門檻比高中高,但是實力上講,大學教師的教學和責任感遠比不上高中。大學的確需要培養自學能力,但是對於自學二字的理解,很多大學教師理解的太差了。甚至可以說,很多大學的老師,講課還不如學生做presentation 好,大學老師或許也有評職稱之類的壓力,但是總體而言,比起我的高中老師們,每天早上5點20起床,陪學生一起跑早操,全天陪伴學生,晚上11點左右才能回到家睡覺,大學老師的薪水遠高於他們付出的辛苦(當然也有特別負責的,no offense)。
總體而言,我覺得大學老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和公務員類似,白吃飯不幹活。得罪了大學的老師們,當然我大學還是遇到個別很負責的老師,但是微乎其微。我們同學們交流,都認為,如果大學的四年,沒有去課堂,而是自己背單詞,練發音,看美劇,看原版小說(我是學語言的),比課堂學到的東西有用得多。
貌似有點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