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通信工程老師
㈠ 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學院簡介
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經過40餘年的建設,現已成為上海市培養通信與電子學科方面人才的重點學院,也是上海市通信、信息處理和電子工程等領域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院現任院長為中科院院士匡定波。上海大學名譽校長中科院院士黃宏嘉擔任學院光纖及通信信息新技術學科帶頭人。
現有三個本科專業:通信工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五個碩士點: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通信與信息系統和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二級學科,擁有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博士點,設有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還擁有一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和三個研究開發中心,即:上海市特種光纖重點實驗室、現代通信工程研究開發中心、信息工程研究開發中心及微波與電磁兼容研究開發中心。
1995年學院以「通信技術」學科的名義被批准為上海市教委第三批重點建設學科,1997年1月學院以「光纖通信及通信信息新技術」學科的名義進入「九五」「211工程」建設項目,2001年1月該「211工程」建設項目通過「211工程」專家組驗收。2001年學院以「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的名義被批准為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2003年3月學院以「信息學科與技術」學科的名義進入「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2005年學院以「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的名義被批准為上海市特色建設學科
近年來,通過「211」工程以及上海市重點學科的建設,通過全院教工的共同努力,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本科教學得到了長足發展。一些學科和領域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學院重視國際學術交流,影響逐年擴大。
學院現有教職員217名,其中專業教師140名。正教授24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8名)副教授60名。近3年來引進青年博士21名,使學科隊伍充滿生機。學院以本科生教學為主體,大力發展碩士生與博士生的培養。根據近年來上海市IT產業在中國發展最為強勁的勢頭的需求,學院逐年擴大本科招生規模,從1994年的202人發展到2005年的409人。目前在校本科生學生1946名,碩士研究生301名,博士研究生40名。從1994年以來已經累計培養本科生3071名,碩士391名,博士63名。
學院雖然很年輕,但其學科覆蓋了目前一些最先進的工程技術領域。在新形勢下,學院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同時充滿生機和活力。我們將貫徹「十六大」精神,改革創新,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氛圍,增強師生的創造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以211工程第二期建設以及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為契機,使一些相關學科保持或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為國家的教育和科研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㈡ 上海大學的通信工程怎麼樣
上海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在上海市內具有一定的就業優勢,但並非最頂尖的專業。以下是具體分析:
平均起薪排名:
- 在中國科技領域,通信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平均起薪備受關注。上海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平均起薪方面,雖然不在最前列,但排在第40位,說明該專業的畢業生在薪資方面仍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工作壓力反饋:
- 根據畢業生分享的數據,上海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反映,在上海這座城市中,該專業的工作壓力排名相對靠後,位列第27位。這表明相對於其他專業,通信工程專業的工作壓力可能較小,工作環境相對較為寬松。
就業優勢:
- 總體來說,盡管上海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在平均起薪排名中不是最頂尖的,但考慮到上海市內的就業環境和市場需求,該專業依然具有一定的就業優勢。通信工程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海市的信息化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綜合考慮:
- 在評價上海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的優劣時,除了考慮平均起薪和工作壓力等因素外,還應綜合考慮該專業的師資力量、教學設施、課程設置以及畢業生的實際就業情況等多方面因素。這些因素對於判斷一個專業的整體實力和未來發展前景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