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大學程郁綴教授

北京大學程郁綴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7-31 09:35:24

㈠ 孟二冬的人物故事

孟二冬兩年前才搬進這個90多平方米的新居。此前十幾年,他們一家三口一直住在北大校園內的「筒子樓」里。他的愛人耿琴老師說,老孟一直捨不得離開那座「筒子樓」,就是因為離北大圖書館近,去那兒查資料方便。
1980年孟二冬從安徽宿州師專畢業後留校任教,其間有幸到北大中文系進修古代文學,開始師從袁行霈先生。1985年,孟二冬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考取袁行霈先生的碩士研究生。1988年,孟二冬研究生畢業後,來到初創的煙台大學任教,擔任煙台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1991年,孟二冬又考取了袁行霈先生的博士生,1994年畢業後留在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任教。從1994年到2001年初赴東京大學作訪問學者之前,孟二冬一直兼任北大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學術秘書,是袁行霈先生的得力助手。
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中文系教授程郁綴告訴記者,有很長一段時間,為了完成那部具有重大史學文獻價值的專著《登科記考補正》,孟二冬幾乎每天與館員一起上下班,成了北大圖書館古籍善本室最忠實的讀者。《登科記考》是清代學者徐松所著的關於古代科舉方面的名作。1994年,孟二冬查找了大量資料,發現此書內容存在大量缺誤。於是,他開始對這一著作進行研究和整理。孟二冬花了7年時間,終於完成了100多萬字的《登科記考補正》(上、中、下三冊,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2004年,這部專著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得到我國文學界和史學界的高度評價,認為這是近些年我國文學界和史學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寫這部著作時,孟二冬翻遍了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相關古籍。經過大量艱苦的研究,僅科舉的人數就比原著增加了一半。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得到的稿費卻只有3萬元。就是這3萬元,他還全部換成了著作,送給自己的老師和學生。
袁行霈先生說,做學問特別講究用第一手資料,孟二冬都是從第一手資料出發,研究功底非常扎實。他洋洋400多萬字的研究成果,從《中國詩學通論》到《千古傳世美文》,從《陶淵明集譯注》到《中國文學史》,都像他的為人一樣厚實可信。
孟二冬在北大並不是一個孤例。十幾年前,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為了編寫《糖史》 ,就曾數年如一日地「泡」在北大圖書館古籍善本室里。孟二冬這種甘坐冷板凳、一心做學問的治學精神,正是對北大光榮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受社會上名利浪潮的誘惑,大學里確有一部分老師忙於社會活動,到校外講課撈外快,還有一些老師熱衷於攢暢銷書賺錢。憑孟二冬的學問,也有不少地方以高額報酬請他去講課,但都被他推掉了。他的愛人耿琴說,這么多年,老孟從沒拿過一分額外的報酬。
北大新聞中心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趙為民教授深有感觸地說,在的社會中,功利思想嚴重,浮躁之風盛行,而孟老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全部身心都撲在教學科研上,甘於寂寞,敬業奉獻,這正是應該大力弘揚的一種高尚精神。 孟教授家裡最大的一間屋子是書房,東、西、北三壁都是書櫃。加上客廳里的藏書,他的個人藏書有數千冊之多。「上世紀80年代,我和老孟每月工資只有幾十塊,但他需要的書還是一摞摞搬回了家。」孟教授的妻子耿女士說,「當初買對面帶閣樓的房子就好了,便於老孟藏書。」相處這么多年,她最熟悉孟教授的性格,也最支持他的事業。
書房櫃子里的圖書一列列擺放得整整齊齊。許多書籍都包有磨得發白的封皮,翻檢開來,裡面夾著一張張用於索引的便條,一些沒有封皮的書則已被翻檢得發黑。孟教授深厚的文學修養和功底,就來自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苦讀。住在北京大學44樓的許多年間,孟教授成為學校圖書館古籍閱覽室的「第一讀者」。他每天抱著開水杯,早去晚歸,風雨無阻,多年如一日。正是靠著這種日積月累、水滴石穿的扎實和勤奮,他的力作《〈登科記考〉補正》廣集眾長,推陳出新,一出版就廣受好評。 長期浸淫於傳統文化之中,孟教授深受熏陶。古人那種「尺璧不寶,光陰十金」的惜時觀念也同樣讓他敏感於懷,並化為詩一樣美麗的語言。在《〈登科記考〉補正》後記中他慨嘆道:「寒來暑往,青燈黃卷;日復一日,蕭疏鬢斑,幾不敢偷閑半日。」病前的孟教授酒量極豪,在中文系少有人能出其右。喝酒、讀書、做學問,在他身上有著和諧的統一。從陶淵明到李白,古代酒文雙風流者代不乏人。他曾經箋注過魏晉陶淵明的詩文集子,體悟既多,感慨也深,至今仍然被日本友人用作大學的教材。
筆墨紙硯在孟教授的書桌上一樣不少。他的書法有相當的造詣,筆勢典正有力,矯若游龍。「字如其人。」北京大學國學院院長袁行霈先生如此評價說。練字是孟教授每天的必修課,即使如今身罹病患,他也沒有斷過。古人傳下來的篆刻藝術也讓他著迷。「我們剛結婚那陣子,他天天擺弄那些石頭。」耿女士笑著說。多才多藝的孟教授渾身散發著一股文雅之氣。 孟教授平時話語不多。因為病症壓迫聲帶,說話費力,他的話似乎更少了。但沉默的他也有健談的時候。一聊到學術問題,他的興致馬上就來了。
一位進修老師找孟教授請教專業問題,他熱情相待。從先秦聊到隋唐,從古籍聊到古人,滔滔不絕,不覺到凌晨三四點鍾。他的女兒睡在隔壁,第二天早晨對媽媽說:「想不到爸爸不僅一肚子學問,還竟然那麼能說!」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他話語不多,專業功力以考證知名,生活應該很枯槁才對。面對這些,孟教授沒有刻意去反駁或者證明什麼。當他在古籍閱覽室讀書思考的時候,他是不是在古雅的字里行間神遊物外,在與古人的神交中如魚得水?他有沒有在某個時刻突然發現自己到達了美麗的桃花源,精神富足而不足為外人道也?他在眾多的書架間穿梭,他生活在自己詩意而豐腴的世界裡。
在孟教授書房最靠里的桌上,有厚厚一沓紙。伸展開來,全是孟教授摹寫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遒勁烏黑的大字,是那樣的醒目。孟教授萬萬沒有想到,病魔會來得如此嚴重而突然。當他敘述病發的過程時,他的語調是平靜的。可是為什麼他要一遍遍摹寫這篇《蘭亭集序》呢?《蘭亭集序》千古不朽,不僅得益於王羲之曠世的書法才華,還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篇體現魏晉風度的哲理美文,那種「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的生命情懷幾乎引起每個人的共鳴。每天當妻子上班、女兒上學後,空盪盪的家中只剩下他一個人,平時就言談甚少的孟教授在想些什麼?死生亦大,誠乎斯言,個中滋味,歷者自知。那直面病痛的孤獨和落寞,那古今相通的悲憫情懷,沒有表達出口,沒有抒發成文,卻傾注在了對《蘭亭集序》一遍又一遍的摹寫當中。陽光灑在孟教授的臉上。他笑了。 孟二冬是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的博士生導師,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學支教給本科生上課時全身心地投入,備課授課一絲不苟;他甘於寂寞、潛心治學,為完成一部具有重大史料文獻價值的專著,七年如一日,最後完成了100多萬字的《〈登科記考〉補正》;他在一年之內經歷了三次重大手術的折磨,但依然樂觀地面對人生,積極向上。
季羨林先生曾說,中國知識分子最可貴的就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它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孟二冬把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全部凝聚在工作中。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師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看到了一位學者無比豐富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懷。孟二冬是黨培養的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他在數十年的求學與教學過程中,將做人和做學問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上,默默無聞地實踐著一個共產黨員和人民教師的價值標准,用自己的行動再次詮釋了人生的真諦。
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更多像他這樣的教師。我們學習孟二冬,就是要學習他處處以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標准要求自己,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他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的精神;學習他崇尚師德、治學嚴謹,為追求學術鍥而不舍、求真務實的精神;學習他珍愛生命、堅韌不拔,為戰勝疾病不屈不撓、積極樂觀的精神。
他是當代知識分子學習的楷模。
在短片里,孟二冬身體雖虛弱但卻十分樂觀,嗓音雖喑啞但卻很有分量。他對大家說:「唐代詩人劉禹錫有兩句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他在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後寫下的,他是在勉勵自己以樂觀向上、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面對人生。我今天也成了『病樹』,但我這棵『病樹』也充滿信心,要和你們這些『參天大樹』們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擁抱新的春天。

㈡ 程郁綴的個人簡歷

程郁綴 男,1950年1月生,江蘇省濱海縣蔡橋鎮人。1969年9月參加工作,1975年8月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在北大中文系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現任中文系教授,科學研究部副部長、社會科學辦公室主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會員,中國俗文學會理事。1991年,赴日本大學文理學文學部研修一年。1996年,赴日本神戶大學文學部講學一年半。 主要著作有:主編《歷代詩歌愛情佳句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0年出版;《文學網路大辭典》(主編之一),華齡出版社1991年出版;《詞學論薈》,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出版;《中華古典名著讀本——唐宋詞卷》,京華出版社1998年出版;譯著《唐宋詞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主要論文有:《儲光羲籍貫考辨》,載《唐代文學論叢》;《試論五代詞人李殉生平及其詞》,載《北京大學學報》;《論秦觀詞中的自我意識》,收入《秦觀研究論文集》;《儒家友道觀及其現代意義》,載《北京大學報》1999年第一期;《王昌齡邊塞之行辨析》,載中華書局《中國典籍古文化》等。 主編《歷代詩歌愛情佳句辭典》 (婦女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主編《文學網路大辭典》(四主編之一) (華齡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2350千字,42元,印8000冊。)主編《中國語常用熟語400》 (日本日東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譯著《唐宋詞研究》 (日本大學青山宏教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31.9萬字。)譯著《日本填詞史話》 [日本] 神田喜一郎教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61.5萬字。《中華古典名著讀本──唐宋詞卷》(京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29.7萬字。)主編:《百首漁歌子》 7萬字;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專著:《唐詩宋詞》 23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2004年6月第7次印刷,累計達9·4萬冊。編著:《徐燦詞新釋集評》 19萬字;中國書店200年1月第1版。選註:《歷代詞選》 76萬字,1028頁,65元,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印3000冊。主編:《學術的風采》——人文科學卷 65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學術的風采》——社會科學卷 48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主編:《中華古詩經典》(小學版)11。6萬字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7月版;《中華古文經典》(小學版) 6。8萬字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7月版;《中華古詩經典》(初中版)11。6萬字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7月版;《中華古文經典》(初中版) 7·2萬字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7月版;《中華古詩經典》(高中版) 9。5萬字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7月版;《中華古文經典》(高中版) 8。9萬字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7月版;主編:《兒童必背古詩》(藍貓國學館) 6萬字, 21世紀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千字文》(藍貓國學館) 5萬字, 21世紀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三字經·弟子規》(藍貓國學館)5萬字,21世紀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朱子家訓·增廣賢文》(藍貓國學館)5萬字 21世紀出版社2006年1月1版;《五字鑒》(上下)(藍貓國學館) 70千字,21世紀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儲光羲籍貫考辨》 載《唐代文學論叢》1982年第2期《試論秦觀詞中的自我意識》 載《秦少游研究論叢》一書 ,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五代詞人李珣生平及其詞初探》載《北京大學學報》1992年第5期;《王昌齡邊塞之行辨析》 載《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中華書局1993年出版;《試論李清照詞的意象特色》 載《綴玉二集》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唐代中日詩人酬唱詩歌初探》載《卡樂B基金課題研究中期報告》1995年11月;論詞絕句箋評--論蘇軾詞;論文;日本神戶大學文學部年刊《未名》;1997論詞絕句箋釋:論蘇軾詞(上);論文;日本神大未名;1997論詞絕句箋評---論李煜詞;論文;《漢學研究》 日本大學文理學部年刊368;1998論詞絕句箋評---論蘇軾詞(下);論文;《未名》 日本神戶大學文學部中文研究會刊;1998儒家友道觀及其現代意義;論文;中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大與東國大學;1998李清照;論文;《中華文明之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文天祥及其《正義歌》;論文;《中華文明之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儒家友道觀及其現代意義;論文;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999中華古典名著讀本--唐宋詞卷;專著;京華出版社;1999《日本填詞史話》;譯著;北大出版社;2000中日唱和詞初探(之一);論文;中日詩歌比較研究》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00中日唱和詞初探(之一);論文;《中日詩歌比較研究》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00中國傳統戲劇的詩化問題論要;論文;日本櫻美林大學國際會議發表;2000

熱點內容
河南大學自考考試時間 發布:2025-08-01 05:48:55 瀏覽:999
省級師范大學名單 發布:2025-08-01 05:40:51 瀏覽:302
本科生論文答辯申請表 發布:2025-08-01 05:24:39 瀏覽:630
河南師范大學普通話考試時間 發布:2025-08-01 05:19:35 瀏覽:316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陸老師 發布:2025-08-01 05:18:57 瀏覽:933
新世紀英語專業本科生閱讀教程1 發布:2025-08-01 05:05:05 瀏覽:985
2014年華中師范大學在職博士招生 發布:2025-08-01 05:05:05 瀏覽:282
大學生幹啥掙錢 發布:2025-08-01 05:03:29 瀏覽:245
2015年北京科技大學博士招生簡章 發布:2025-08-01 04:53:23 瀏覽:620
武漢大學機械博士 發布:2025-08-01 04:48:16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