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民族大學教授和雲
1. 雲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怎麼樣
雲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挺棒的;師資力量雄厚,設備齊全;具體介紹如下;
雲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隸屬雲南民族大學的正式教學單位,屬四年制公立二本,坐落於雲南民族大學九龍池校區(玉溪),是雲南民族大學20多個學院(部)中的一個學院,招生層次本科二批。與位於豐寧校區的雲南民族大學人民武裝學院一樣;
學院沒有設立在雨花校區(呈貢),但與雨花各學院一同組成雲南民族大學。學院所發學生證、畢業證、學位證等均為全校統一,享受相同待遇。
學院簡介:
學院坐落於玉溪市高新區九龍片區,毗鄰風景秀麗的九龍池公園和飛井海水庫,與華為玉溪雲計算數據中心等各類知名企業相鄰。截至2016年,校園佔地面積584畝,擁有良好的教學、工作和生活設施。
建有計算機類、文秘類、財經類、藝術類教學等多個校內實訓室並與社會企業廣泛合作。學院實現了各專業教師、教學資源與雲南民族大學共享。現有師資5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3人,博士、碩士272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46.8%。
根據社會需求,學院設置人文學系、管理系、財經系、外語系、計算機系、藝術系6個系部,專業設置秘書學、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廣告學、財務會計教育、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寮國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2個應用本科專業,學生人數5000餘人。
2. 雲南民族大學九龍池校區是高職本科嗎
雲南民族大學九龍池校區是二本院校。學院位於玉溪市高新區九龍區域,近鄰風景如畫的九龍池公園與飛井海水庫,與華為玉溪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眾多知名公司相鄰。截至2016年,校園佔地584畝,擁有完善的教學、辦公與生活設施。包含計算機、文秘、財經與藝術等多個校內實訓室,並與社會企業深度合作。2015年6月,原「雲南民族大學文化學院」更名為了「雲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雲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是雲南民族大學的正規教學單位,為四年制公立二本院校,位於雲南民族大學九龍池校區(玉溪),是雲南民族大學眾多學院(部)之一,招收本科二批學生。
3. 雲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是高職本科嗎
是高職本科
雲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是雲南民族大學為貫徹雲南省教育廳《關於雲南民族大學深化高職本科辦學體制機制改革的批復》(雲教高﹝2011﹞35號),進一步貼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應用本科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培養適應產業發展急需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於2011年成立的全日制綜合性應用本科學院(四年制公立二本),由合作方注資負責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學硬體投入,教育教學主體為雲南民族大學,學院各專業教師、教學資源與雲南民族大學共享。
(3)雲南民族大學教授和雲擴展閱讀:
2011年學院建設初期,招收應用技術學院(原文化學院)第一屆學生486名,共9個班。分別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財務會計教育、文秘教育三個專業。職能部門有教務處、學生處、以及綜合處,共同撐起學院大大小小的事宜。
現有專兼職教師487人,教授、副教授103人,博士、碩士272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46.8%,初步建立了一支同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相適應的、結構較為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開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公司(單位)」和「專業+非通用語」或「非通用語+專業」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索,同我校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創新了「高職本科知識、能力、素質三維一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並獲得第七屆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在院在校生達5284人,共101個班級。專業學科進行了分類,分為人文學系、管理系、外語系、財經系和計算機系。設有秘書學、漢語國際教育、廣告學、財務會計教育、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14個應用本科專業。
4. 高淑琴出生於哪裡
高淑琴
高淑琴(曾用名高書琴),中國雲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聲樂教授、副院長,雲南民族大學、雲南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國家文化部聲樂「文華獎」獲得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雲南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師從於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鄒文琴教授。
中文名:高淑琴
別名:高書琴
國籍:中國
民族:彝族
職業:歌唱家
主要成就:雲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聲樂教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雲南省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代表作品:《中華家園》、《詠菊》等
職稱:教授
人物簡介
高淑琴,曾擔任中央民族樂團獨唱演員四年,具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和嫻熟的演唱技能;獲得文化部舉辦的「文華獎」第十屆全國聲樂比賽民族唱法銅獎,且為此屆比賽中全國唯一獲獎的高校(聲樂)教師,也是迄今為止,雲南唯一一個在此獎項上的獲獎者;獲得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電視歌手大賽團體三獎等。
獲得過雲南省所有重要聲樂賽事的金獎,如:「雲南第四屆青歌賽」、「金鍾獎」第六、八屆雲南賽區選拔賽」、「雲南高校教師聲樂比賽」等;
主要作品
音樂會
2005年,在文化部與中央民族樂團打造的《盛裝民樂》大型音樂會中擔任獨唱,演唱彝族歌曲《情深誼長》。
2010年6月,在中國音樂學院歌劇廳國音堂與同期公派委託培養的三位學員共同舉辦了「雲嶺情音」匯報音樂會。
2014年5月4日,受「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組委會特邀,攜手指揮家陳燮陽和上海愛樂樂團,於上海音樂廳成功舉辦了「我從七彩雲南來——高淑琴獨唱音樂會」,得到了上海音樂界專家和廣大觀眾的認可稱贊。
歌劇與話劇
2008年11月,參與雲南省話劇院排演的話劇《我的西南聯大》,獲得雲南省優秀劇目展演優秀劇目獎。
2015年9月,應中國歌劇舞劇院邀請,與我國著名青年歌唱家王麗達、以及歌舞劇院男高音歌唱家毋攀等優秀的聲樂演員合作,在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期間,9月11日,於北京保利劇院成功完成了大型原創歌劇《號角》的首演,扮演劇中的主要角色「筠溪」。
《號角》以雲南籍作曲家聶耳創作國歌為主線,筠溪為聶耳家鄉青梅竹馬的女友。本劇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推出,首演得到觀眾和了業內專家的一致好評。
教學
從事聲樂教育十餘年,為雲南培養了大批音樂人才,學生們在各級聲樂比賽中均有突出表現,如「中國音樂金鍾獎」雲南賽區二等獎、優秀獎等。教學效果良好。2013年被納入雲南省教育廳的高等學校卓越青年教師特殊人才培養計劃。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音樂人,在演唱和教學中成功把先進科學的歌唱技術與雲南本土音樂尤其是少數民族演唱風格相融合。集優秀歌唱演員和聲樂教師為一身。
節目
多次參加中央三套和中央台音樂頻道的節目錄制,如「心連心」藝術團演出、《天天把歌唱》、《民歌中國》、《一起音樂吧》等。
2015年10月,首唱歌曲《一生只為一個夢想》入選30首中宣部第三季中國夢歌曲,此歌mv於2016年度在cctv各頻道及各省級衛視滾動播出。
演出
多次參加中央三套和中央台音樂頻道的節目錄制,如「天天把歌唱」欄目中,錄制歌曲佤族歌曲《月亮升起來》、紀錄片《老縣長高德榮》的主題曲《一生只為一個夢想》、原創歌曲《親親的故鄉》和《所有的春天都是你》,「民歌中國」欄目中,錄制歌曲《情深誼長》、《老師我想你》,早年的「同一首歌」欄目中,錄制播出了《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等等。
曾先後隨中央民族樂團、雲南省委宣傳部、文化廳和省文聯組團到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香港、緬甸、寮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多次隨「雲之南」藝術團及各文藝演出分隊下基層、到少數民族地區演出,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
專訪
曾多次擔任雲南各級聲樂比賽評委。演唱的多首原創歌曲被收錄於各類出版專輯中。錄制歌曲MV十餘首。2014年7月6日《雲南日報》第5版刊登了題為《文藝滇軍風采錄----高淑琴:為文華獎注入「動聽雲南」》的專訪。
評委
雲南省第十屆青年演員大賽評委。
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鍾獎雲南賽區評委。
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鍾獎雲南賽區評委。
雲南第二屆本土歌曲大賽評委。
雲南第三屆本土歌曲大賽評委。
雲南第四屆本土歌曲大賽評委。
代表作
《一生只為一個夢想》、《阿詩瑪隨想》、《蝶戀花.答李淑一》(雲南萬里版)、《白潔尋夫》、《美麗中國》、《望夫雲.訴》、《春天來了》
獲獎經歷
2002年,獲全國百事新生代校園歌手大賽民族唱法一等獎。
2002年,獲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北京賽區三等獎。
2003年6月,獲團中央主辦的全國首屆大學生歌唱比賽優秀歌手獎。
2007年,獲第六屆全國金鍾獎聲樂比賽雲南省選拔賽民族唱法第一名。
2007年7月,獲第二屆雲南省青歌賽民族唱法第二名獎。
2008年4月,參加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電視歌手大賽獲團體三等獎。
2008年11月,參加雲南省委宣傳部排演的大型話劇《我的西南聯大》,獲雲南省新劇目展演表演三等獎。
2008年12月,「中國聲樂孔雀獎」首屆全國高校聲樂比賽雲南賽區特等獎(第一名)。
2009年1月,獲雲南省藝術類高校聲樂比賽教師組民族唱法特等獎(第一名)。
2010年11月,獲雲南省文聯舉辦的首屆本土歌曲大賽金獎。
2011年5月,獲第八屆全國金鍾獎聲樂比賽雲南省選拔賽民族唱法一等獎第一名。
2011年7月,獲教育部舉辦的首屆「金鶯獎」全國高等院校聲樂比賽教師組三等獎第一名(不分唱法,總分排名第四)
2011年11月,在第八屆全國音樂「金鍾獎」聲樂比賽全國總決賽中進入半決賽,獲榮譽獎,為全國30強。
2011年12月,獲雲南省第四屆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金獎。
2012年8月,獲得文化部舉辦的「文華獎」第十屆全國聲樂比賽銅獎,此獎為國家唯一一個聲樂政府獎,成為那一屆比賽中全國唯一獲獎的高校(音樂)教師;也是迄今為止,雲南聲樂界在此獎項上唯一的獲獎者。
2013年1月,獲得雲南師范大學「紅雲紅河」優秀教師評選一等獎。
2013年3月,獲得雲南省文藝基金貢獻獎。
人物評價
曾擔任中央民族樂團獨唱演員多年。集優秀歌唱演員和聲樂教師為一身的高淑琴,音色純凈、明亮,音域寬廣,聲腔運用富有表現力和可塑性,具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和嫻熟的演唱技能。獲得雲南高校卓越青年教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