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清華大學教授是重慶人

清華大學教授是重慶人

發布時間: 2025-08-01 02:26:25

Ⅰ 戴凌龍的個人簡介

戴凌龍,男,重慶人,中共黨員,現為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於2003年、2006年、2011年在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系、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11年至2013年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做博士後,2013年7月起留校任教,研究方向為寬頻無線通信。
在無線通信領域有著多年的硬體開發經驗和演算法研究經驗。在我國3G 標准TD-SCDMA終端硬體平台設計、驗證、測試等方面有多年的研發經驗,曾參與TD-SCDMA在北京、天津等地的大規模試商用實驗,其作為核心技術骨幹參與的3G終端低功耗軟硬體設計方案已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並已大規模應用於三星、諾基亞等廠商的3G商用手機。作為技術骨幹參與我國新一代地面數字電視標准DTMB-A的研發工作,該標准2014年5月被確定為國際電信聯盟(ITU)標准,博士論文《新一代中國地面數字電視演進標準的關鍵技術研究》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目前研究重點是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准和關鍵技術。
先後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973計劃子課題、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事業合作研究等項目多項,在多載波技術、多天線技術、多址接入技術等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科研經驗。目前指導博士後1名、博士生5名、碩士生1名。講授本科生課程《通信信號處理》及《移動通信與衛星通信》。
近年來共發表學術論文60篇(第一作者34篇、第二作者18篇), 其中SCI 收錄37篇(第一作者19篇、第二作者12篇),EI收錄23篇(第一作者15篇、第二作者6篇)。第一作者19篇SCI期刊論文主要發表於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5 篇一作 IEEE JSAC)、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權威國際期刊,第一作者15篇EI論文主要發表於IEEE ICC、IEEE GLOBECOM等權威國際會議。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3項。
曾獲2014年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青年科學家獎、2014年國際通信大會最佳論文獎、2013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2013年國際通信大會最佳論文獎、2012年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10年GE科技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多項國際國內獎項。

Ⅱ 李惕碚的人物簡介

李惕碚 湖南攸縣人,出生於重慶北碚。高能天體物理學家。1963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宇宙線與高能天體物理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天體物理中心主任。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宇宙線物理和高能天體物理方面的研究。在宇宙線和高能天體物理實驗研究與數據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國內倡議和組織開拓了高能天體物理的實驗研究。提出了銀河系γ射線源的統計模型並獲國際共識。建立了尋找超高能天體的計算公式,已成為宇宙線和高能天體物理數據分析的一個標准方法。建立了對象重建的直接解調方法和研究快速變化現象的時域譜方法,獲得日益廣泛的應用。
高能天體物理學家。1939年生於重慶,原籍湖南攸縣。196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現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宇宙線與高能天體物理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天體高能輻射的空間觀測與研究首席科學家。
李惕碚教授在雲南高山站進行了多年的宇宙線研究,從70年代開始倡議並組織開拓了我國高能天體物理的實驗研究,主持研製球載大型硬X射線望遠鏡,首次用準直調制望遠鏡實現了對硬X射線天體的高精度成像。79年代初建立了銀河γ射線的統計模型,首次給出銀河宇宙線產生高能γ射線的定量估計,並指出國際普遍接受的2CG星表所宣布發現的宇宙γ射線點源約有一半是不真實的;經過多年爭論後,這一模型的正確性被觀測證實。在領導建設高能天體物理資料庫及分析系統的基礎上,在高能天體物理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實驗數據分析方法方面有重要建樹:建立了准確處理稀有事例的置信分布方法;導出了估計對象-背景觀測可靠性的公式,被命名為李-馬公式,已在國際多學科研究中廣泛使用;創立了對象重建的直接解調方法;發展了在時域上研究快速變化現象的一套新方法。曾獲國家優秀科技圖書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進步二等獎,王淦昌物理學獎。1997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Ⅲ 歷年刑法司考命題人員都有誰知道

這幾年刑法,主要就是周光權教授和張明楷教授。

具體兩個人的生平簡歷,兩人都是清華法學院教授。

周光權
男,漢族,1968年1月出生,重慶市人,周光權,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學歷背景:
199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法律系,199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1992年7月至1996年9月,在四川省司法廳工作
2.1999年8月分配至清華大學工作,先後任講師(1999年)、副教授(2000年)、教授(2005年)
3. 2001年4月至2002年2月,日本名城大學法學部訪問學者
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副檢察長(掛職)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重慶)。
社會兼職:
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獲獎情況:
1.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2年);
2.清華大學教學工作優秀成果二等獎(2002年);
3.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胡繩青年學術獎」(2003年);
4.清華大學先進工作者(2003年);
5.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2004年);
6.第一屆「法鼎獎」(中國青年法律學術獎)銀獎(2005年)。

張明楷,男,1959年7月生,湖北仙桃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原湖北財經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同年攻讀本校法學碩士學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9年到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研修,1995年任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員,1996年任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教授,曾任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1998年2月調入清華大學。張明楷教授多次獲得各種社會獎勵,多次被評為司法部優秀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2年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其科研成果也曾獲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等。

熱點內容
屏東科技大學交換時間 發布:2025-08-02 00:57:59 瀏覽:581
英語大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8-02 00:52:25 瀏覽:60
2016同濟大學工業設計考研真題 發布:2025-08-02 00:52:25 瀏覽:246
東南大學機械原理考研2013年真題 發布:2025-08-02 00:39:10 瀏覽:458
香港大學教授復旦香港大 發布:2025-08-02 00:37:21 瀏覽:117
大學生貿易 發布:2025-08-02 00:12:53 瀏覽:33
南京大學考研教育學 發布:2025-08-01 23:57:38 瀏覽:604
大學教授算高層嗎 發布:2025-08-01 23:57:24 瀏覽:554
挪威大學申請開始時間 發布:2025-08-01 23:52:21 瀏覽:181
西南林業大學考研考場 發布:2025-08-01 23:50:02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