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大學法學院厲害的老師
1. 魯東大學法學院的師資力量
法學院現有教職工30餘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博士13人;設有法學、社會工內作兩個容本科專業,在校生900餘人;另有法學第二專業(學位)教育;設有理論法學、應用法學和社會工作3個教學研究室;擁有法學模擬法庭、志願者法律工作站、社會工作實驗室、圖書資料室。
2. 請問魯東大學的知名校友有哪些
例如:曲波、張煒、伍佳麗、紀維克、馬振霞等等。
魯東大學坐落在山東省煙台市,是一所以文理工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綜合性大學。2012年,成為首批「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單位。
2014年,獲批教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成為省內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及博士後教師教育培養體系的兩所大學之一。原文化部部長、著名作家王蒙評價魯東大學「人傑校靈」。
學校於始建於1930年,歷經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范學校、膠東公學、萊陽師范學校、萊陽師范專科學校、煙台師范專科學校、煙台教師進修學校、煙台師范學院等歷史階段。
2001年,原直屬山東省交通廳的山東省交通學校(煙台)(建校於1978年)並入。2006年,學校更名為魯東大學。2007年,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評為「優秀」。2014年正式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於蓬萊校區。
校友會又名舊生會、同窗會、同學會、同窗會,是社會組織,是聯誼會組織,成員主要是校友和舊同學,顧問可能有教師、校長、前會長、知名校友、慈善家贊助人、社會名人、律師、會計師等。
舊生會的內部架構有會員、幹事、閣員及學生會會長、秘書、外事公關、會刊出版、會員福利、財務、總務等職位。
官方組織的校友會可以由校方資助及組織,目的是團聚歷屆的畢業生,有助學校發展,包括協助舊生在社會上地位的發展,最終回饋母校。台灣在台灣日據時期校友會便多以校長為會長,而在1920年代後才逐漸轉型為民主選舉讓學生自由推舉校友。
自發組織的校友會,成員可能由舊同學互選及自選產生,活動的目標是為聯誼、會員福利及社會公益服務,少有向母校抗爭企圖。但據記載,早期(二十世紀初)的同學會也有以自發共同學習為目標者。
是指在校友的社會活動中以母校為核心,通過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母校與社會之間所產生的物質、文化、人才等方面的交流,給母校、校友以及社會帶來客觀收益的經濟活動。它以母校和校友為載體,目的是通過校友與母校之間天然的紐帶,長期不斷循環推動相關經濟活動的發展。這一概念是著名經濟學者呂世傑教授最早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