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研究生導師
『壹』 張雷的個人經歷
1989年9月~1993年6月 南京理工大學 本科 1993年8月~1996年3月 吉林工業大學 碩士 1996年3月~1999年3月 吉林工業大學 博士 1999年5月~2001年6月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 博士後 2000年3月~2000年12月 香港城市大學 研究助理 2001年9月~2003年8月清華大學精儀系製造工程研究所 博士後 2004年4月~2004年9月日本國東北大學精密工程研究室 訪問教授 2003年8月~現在 吉林大學機械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副院長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製造分會理事、吉林省機械工程學會會員。
『貳』 北郵研究生導師名單
學術型:0812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型:085404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01組
物聯網服務計算、網路信息安全與大數據:牛少彰、左興權、楊娟、張雷、方維、谷勇浩、王鵬飛、黃海、陳洪、楊亞(僅招專碩)、張繼威
計算機02組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吳斌、石川、於艷華、李劼、白婷、楊成
計算機03組
未來網路與大數據、智能計算與無人自主系統:王莉、張海暘、張冬梅、楊震(僅招學碩)、費愛國(兼職)
計算機04組
嵌入式人工智慧、移動智能感知、網路智能:卞佳麗、戴志濤、蔣硯軍、張成文
計算機05組
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羅紅、孫岩、明安龍、康學凈、劉偉、張雪松
計算機06組
智能信息處理、智能搜索與挖掘、網路軟體:杜軍平、鄧芳、劉曉鴻、孟祥武、葉文、張玉潔、潘維民、王曉茹、梁美玉、曲昭偉、邵鎣俠、薛哲、劉炳言
計算機07組
智能計算與大數據、可信與安全、智能硬體:周鋒、姚文斌、黃智瀕、裴頌偉、方沛宇、羅娟娟、易秋萍、梁洪亮、李士剛、張健(兼職,僅招學碩)
計算機08組
物聯網與多媒體計算馬華東、李文生、劉亮、張海濤、傅慧源、周安福、趙東、段鵬瑞、鄭霄龍、齊夢實
計算機09組
大數據、人工智慧、未來網路及醫療金融應用宋美娜、周文安、鄂海紅、歐中洪、任志軍(兼職,僅招學碩)
計算機10組
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網路應用與安全:黃小紅、張沛、李丹丹、張樹壯、林昭文、孫溢、陳欣(兼職,僅招學碩)
計算機11組
智慧內生網路、人工智慧與人機交互:廖建新、王晶、王純、李煒、朱曉民、王敬宇、王玉龍、戚琦、孫海峰、沈奇威(僅招專碩)、付霄元
計算機12組
網路智能管理與通信軟體、工業互聯網:亓峰、邱雪松、李文璟、陳興渝、熊翱、劉會永、王穎、高志鵬、王智立、芮蘭蘭、楊楊、喻鵬、郭少勇、豐雷、邵蘇傑、徐思雅、周凡欽
計算機13組
智能系統(物聯網/AI/大數據/AR/軟體測試):程渤、喬秀全、商彥磊、章洋、吳步丹、劉傳昌、金大海、王雅文、趙帥、陳勇、郭傑(兼職,僅招學碩)、趙二虎(兼職,僅招學碩)
計算機14組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許長橋、關建峰、楊樹傑、況曉輝(兼職)
計算機15組
面向網路協同計算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蘇森、鄒華、王紅熳、閆丹鳳、孫其博、徐鵬、雙鍇、李靜林、趙耀、王玉龍、王尚廣、林榮恆、程祥、張忠寶、周傲、徐夢煒、馬驍、袁泉、張乙然、羅貴陽
計算機16組
移動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與雲計算:謝東亮、李玉宏、盧美蓮、張雷、王洪波、李昕、胡博、時岩、陳山枝(兼職,僅招學碩)
計算機17組
網路大數據與智慧計算:龔向陽、闕喜戎、熊永平、田野、張波、崔勇(兼職,僅招學碩)、徐明偉(兼職,僅招學碩)、徐恪(兼職)
『叄』 公關領域中,浙江工業大學的張雷和北京林業大學的景慶虹,誰更好一些
張雷,男,1979年出生,江西萍鄉人。畢業於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現任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個人著作 研究方向為媒介產業組織和傳媒經濟學,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科基金、國家廣電總局、浙江省社科聯等省部廳級以上課題9項。
個人著作
出版《產業鏈縱向關系治理模式研究》,參編《產業鏈控制與經濟規制》、《連鎖百貨經營管理模式——理論與實務》、《產業組織理論》等專著5部,在《當代經濟科學》、《產業經濟研究》、《財經問題研究》、《電視研究》、《現代傳播》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雷人經典語錄
成功路有千條,各有各成就 。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當初為什麼要出發 。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
景慶虹,男,1958年7月生於重慶,漢族,中共黨員。現任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公共關系文化傳播與應用研究所所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理事;中國公共關系協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培訓中心客座教授;《中華兒女》、《公關世界》雜志特邀記者,欄目撰稿人;北京市寫作協會會員。2006年被評為「中國公關教育20年十大傑出人物」。 1975年9月在山東勝利油田機關單位工作。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聊城大學政治系學生,獲教育學學士學位。 1982年7月至1989年2月,濟南大學社會科學部任教,講師。 1989年2月至1993年4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理論教學部教研室主任。 1993年4月至1994年10月,北京語言大學社會科學部任教,教研室主任。 1994年10月至今,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任教,其間2003年至2005年在北京大學馬列主義學院在職攻讀碩士,2005年6月獲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學位。 研究方向為政治經濟學、歷史學和公共關系學,承擔《鄧小平理論概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公共關系學》、《禮儀學》、《演講與口才》等十餘門課程的講授,承擔的科研項目主要有《北京市物業管理公共關系現狀調查》、《北京市醫患關系狀況調查分析及對策》等。 主要研究成果:《中國革命史綱要》(團結出版社 1989年6月)、《鄧小平著作學習大辭典》(山西經濟出版社 1992年8月)、《中國古文化博覽》(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3年3月)、《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理論和實踐》(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6年10月)、《資本運營實務》(工商出版社 1997年11月)、《中國文化習俗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8年1月)、《跨文化交際研究》(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98年12月)、《口才訓練教程》(群眾出版社 1999年8月)、《公關員職業技能鑒定考試指南》(海潮出版社 2000年10月)、《公共關系實務》(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1年10月)、《漩渦中的婚戀》(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2年6月)、《舌戰京城》(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3年9月)、《公共關系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4年2月)、《公關經理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年3月)、《市民文明禮儀讀本》(北京出版社 2005年4月)。 已發表《論市場經濟與道德》、《淺論共同富裕》、《論公共關系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物業管理中的危機公關》、《從非典危機看危機公關》等學術論文5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