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教授病逝追思會

大學教授病逝追思會

發布時間: 2025-08-02 21:49:18

『壹』 吳冠中的個人生平簡介

吳冠中(1919年—2010年),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吳冠中的個人生平簡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吳冠中的個人生平簡介:

吳冠中(1919—2010),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吳冠中終生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及中國畫現代化之探索,堅韌不拔地實踐著「油畫民族化」、「中國畫現代化」的創作理念,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他執著地守望著「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達了民族和大眾的'審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國內外已出版畫集約40餘種,文集10餘種;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吳冠中,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當代中國繪畫大師,傑出中國國畫家,油畫家,中國流藝術家,美術教育家。1942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曾任教於國立重慶大學建築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1950年秋回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先後在香港、新加坡、美國、英國、法國等國的藝術館和博物館舉辦畫展;2000年,吳冠中入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他不僅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藝術家,也是首位亞洲人獲得這一職位。

吳冠中先生的畫綜合了西畫與中國畫之精髓,用筆簡練,後期作品常喜以點、線造形,創自己獨解,詮釋自然之美,人生喻其中,竟如他艱辛磨難的經歷,尋味良久……而其所著文章也育人,朴實無做作,可看,所得甚多。

同時,吳冠中的作品在拍賣藝術市場上屢創新高;作為其生前最後一幅公開拍賣的作品,在翰海2010春季拍賣會上,他1974年作油畫長卷《長江萬里圖》以5712萬元人民幣成交。

2010年6月25日23時57分,吳冠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1歲;清華大學在26日發出的訃告稱:我國傑出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中國共產黨黨員,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吳冠中,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清華大學教授吳冠中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6月25日23時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遵照吳冠中生前遺願,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開追悼會;清華大學將舉行吳冠中教授追思會。

藝術履歷:

1926年,就讀吳氏小學。1930年,入宜興縣縣立鵝山小學學習。

1931年,小學畢業,考入無錫師范學校。

1934年,完成三年師范初中,入讀浙江大學代辦的工業學校電機科。

1935年,投考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1936年,入國立杭州藝專習西畫,兼學中國畫及水彩畫。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校長林風眠率領全校師生,與人民一起撤離杭州。

1938年,藝專附中結業,升入本科學油畫,師事常書鴻及關良。同時亦學習中國畫。

1940年,轉學中國畫,成了潘天壽的學生,臨摹了不少歷代繪畫精品。

1941年,仍迷戀油畫色彩,轉回油畫系。

1942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任國立重慶大學助教。

1943年,於四川重慶沙坪壩青年宮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

1946年,考取全國公費留學繪畫第一名,赴法國留學。

1947年,就讀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蘇弗爾皮教授工作室進修油畫。

1948年,作品參加巴黎春季沙龍展和秋季沙龍展。

1950年,留學歸國,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1953年,任清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學院。

1970年,被下放到河北農村勞動。

1973年,調回北京參加賓館畫創作。

1978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主辦「吳冠中作品展」。

1979年,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1987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吳冠中回顧展」。

1991年,法國文化部授予其法國文藝最高勛位。

1992年,大英博物館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慣例,首次為在世畫家吳冠中舉辦「吳冠中——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展覽,並鄭重收藏了吳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鳥天堂》。

1993年,法國巴黎塞紐奇博物館舉辦「走向世界——吳冠中油畫水墨速寫展」,並頒發給他「巴黎市金勛章」。

1994年,當選為全國政協。

1999年,國家文化部主辦「吳冠中畫展」2000年,入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藝術家,這也是法蘭西學院成立近二百年來第一位亞洲人獲得這一職位。

2006年12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吳冠中教授「榮譽文學博士」銜。

2007年8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全集》。

2010年6月25日晚23時57分於北京醫院病逝享年91歲。

主要作品:

油畫

吳冠中在寫生吳冠中先生的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中國畫代表作有《春雪》及《獅子林》《長城》等;出版有《吳冠中畫集》《吳冠中畫選》《吳冠中油畫寫生》《吳冠中國畫選輯》(1~4)及《東尋西找集》《風箏不斷線》《天南地北》《誰家粉本》《吳冠中素描、色彩畫選》《吳冠中中國畫選》《吳冠中散文選》等 。

繪畫

吳冠中 大瀑布《北國風光》前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珍藏30年的吳冠中先生油畫《北國風光》,這幅油畫精品經嘉德國際拍賣公司拍賣成功,被拍2700萬人民幣。

這幅作品是吳冠中當年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所繪的大型壁畫的畫稿,吳老評價這幅作品:「畫稿並不小,並且是盡了全力的,所以其實不再是『稿』,已體現了巨幅作品的最終效果。」此幅作品描繪了中國北方自然景象的氣勢磅礴,融合了中國筆墨的細膩與西洋油畫色彩的和諧,作為吳老極為珍貴的畫作。拍賣所得將全部用於桑梓助學基金會資助特困大學生就學。

《獅子林》

《長江萬里圖》

《大瀑布》

吳冠中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處於油畫創作巔峰期,其曾於1975年繪下兩幅構圖極為相似的瀑布作品分別是《維多利亞瀑布》與《大瀑布》。

『貳』 趙存生原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導

趙存生,北京大學的資深教授和博導,1966年畢業於中文系,早年即留校任教。他擔任過北京大學的多項重要職務,包括黨委副書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執委會主任、校工會主席等,同時在多個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擔任領導職務,如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學位委員會主任等。


趙教授的研究領域集中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思想政治教育、黨的建設以及大學文化等方面。他的教學工作中,曾講授過《鄧小平理論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等課程,對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貢獻顯著。


他的學術成果豐富,著作如《理論創新與二十一世紀中國》等,論文涉及鄧小平教育思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多個主題,多次獲獎,包括北京市高等學校領導幹部理論學習論文一等獎。趙存生教授的逝世,令學界深感痛惜,他的嚴謹治學和勤勉工作精神被廣泛懷念和傳承。


在追思會上,多位與趙教授有過交往的人士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懷念,他們贊揚他為黨的理論創新、民族精神的弘揚、以及高等教育的貢獻。趙存生夫人也表達了對他的深深懷念。最後,與會者被鼓勵繼承趙存生同志的精神,推動北京大學的學術進步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


(2)大學教授病逝追思會擴展閱讀

趙存生,男,1942年9月生,祖籍河北冀縣,出生地遼寧沈陽,漢族,中共黨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叄』 為什麼那麼多人看南開大學艾躍進

艾躍進,著名演講家,南開大學教授,軍事學軍事思想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並且身兼天津市國專學屬研究會副會長。其幽默風趣的講課風格深深吸引他的學生們。敬業愛崗的精神更是得到同學們的敬佩和贊揚。即使在病床上,他也堅持為學生上課。在南開學子眼中,上艾老師的課被評為「在南開不能錯過的100件事」中的第三件。而在其他高校學子眼中,聽艾教授講幕課也成為一大樂事。在爾雅通識課這一平台,艾教授主講的《軍事理論》以及《口才藝術與社交禮儀》等課程選課量頗為樂觀。
截止今日,微博話題#艾躍進老師一路走好#閱讀量達百餘萬,其中除了艾老師生前同事朋友,全國學子通過「微能量」沉痛悼念艾教授。「突然看到艾老師去世的消息,有些不敢相信,記得去年暑假選修了艾老師開的《口才藝術和社交禮儀》,艾老師說話很直,也很真。喜歡老師幽默的言辭,願老師您在天堂沒有病痛,艾老師一路走好!」河南周口師范學院學生如是說。
與此同時,追悼會的同時在山西太原等地同仁自發組織艾躍進教授追思會。追思會的現場出現不少青年學生身影。

『肆』 余志偉近況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於2011年12月12日官網通報,他們尊敬的地球物理與信息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余志偉教授,因病於12月10日20時在北京不幸辭世,享年55歲。學院在綜合樓426室舉行了莊重的追思會,以深切緬懷這位傑出的學者。


追思會由總支書記唐躍剛教授主持,曹代勇院長深情回憶了余志偉教授的生平。余志偉教授出生於1956年9月,江蘇無錫。他198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地球化學專業,後又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取得構造地質專業碩士學位。1993年起,他擔任副教授,1994年被評為中國礦大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歷任資源科學與工程系副系主任,最終在2001年5月調至北京校區,取得博士學位並成為博士生導師。


余教授的研究領域涉及地圖學、地球探測、計算機地學應用、第四紀地質與古氣候等,主持和參與過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他的學術成果豐碩,包括3部專著和80餘篇論文,其中10篇被SCI收錄。他曾因科研成果榮獲煤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其工作成果對第四紀氣候變化研究有深遠影響。


余志偉教授以嚴謹治學,勤奮工作,創新精神豐富了地質學領域。他引入並改進曲面樣條函數,提出線狀信息源分區綜合插值法,對復雜地質問題處理有獨到見解。他通過對黃土古氣候的研究,揭示了第四紀氣候變化的重要特徵。他的教書育人理念深入影響了無數學生,他開設的多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作為導師,余教授培養了66名研究生,其中42人已畢業,24人正在深造。他不僅在學術上嚴格要求,還關心學生的個人成長,為他們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的一生充滿了對地學教育和科研的獻身精神,他的高尚品質和無私奉獻贏得了師生的深深敬愛。


在追思會上,師生們向余志偉教授的遺像三鞠躬,表達最後的敬意。他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2月14日8時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我們懷念並感謝他,余志偉教授,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為地學事業奮斗。




(4)大學教授病逝追思會擴展閱讀

洪拳大師余志偉余志偉祖籍台山,6歲起便隨父習武,稍後拜在阮凌師傅門下修學洪拳,盡得師傅真傳,阮師傅乃洪家名宿鄧芳前輩之傳人,而鄧芳師傅則是昔日威震兩廣的一代宗師黃飛鴻的入室弟子。

『伍』 霍金去世為什麼沒人緬懷

在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連日來,一批又一批華人的身影,出現在悼念霍金去世活動的人群之中。

2018年3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家族的發言人稱,霍金逝世,享年76歲。

霍金曾在岡維爾與凱斯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數十年,聞名於世的科學成果就誕生於此;目前學院還保留著霍金曾經的辦公室,如今成為人們自發悼念霍金的活動場所。

自14日凌晨霍金在住家去世以來,人們不約而同前來學院舉行個人悼念活動:在學院門口擺上悼念鮮花、霍金辦公室外拍照留念、學院內教堂簽名致哀、紀念簿上寫下個人悼詞、學院教堂內靜坐懷思等。

在劍橋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華人教授、學者、留學生,成群結隊出現在悼念人群中。

劍橋華人社區中心主席孫偉博士帶領著10多位同事,一同前來悼念。這位劍橋大學城的華人社團領袖表示,如今在劍橋大學社區的華人有6000人,大家都對霍金的去世表示關切和悼念。

孫偉博士在個人悼詞中寫道:劍橋走出來9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可謂科學巨星璀璨。而霍金教授卻在劍橋人心目中,享有獨特的地位。

「霍金教授是我們華人的朋友。」孫偉博士說,霍金3次訪問中國,關注中國的科學進步,開設微博與中國平民進行科普交流,到劍橋中餐館就餐,這些都讓我們劍橋華人對他的尊敬和緬懷更深一層。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張祥成教授在紀念簿上認真地寫下悼詞,稱贊霍金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頭腦之一」「是舉世聞名的傑出科學家」,他以學者式的嚴謹解釋道,這個提法是准確的,與劍橋大學的悼詞一致。

「以前時常見霍金坐輪椅在住家附近散步,他很樂意與我們打招呼、交流,親切友善的樣子,令人難忘。」和很多華人回憶與霍金教授相遇、聽課和交流的經歷一樣,華人律師李楊女士手捧悼念鮮花,向人們講述和分享她見到霍金的情形。

為了紀錄下與霍金相關的難忘時刻,擁有攝影專長的全英學生聯誼會秘書長田波博士在悼念活動現場,忙著拍照。他還特意尋找到霍金的住家,紀錄下了霍金住家特有的寧靜。

劍橋東方文化學會會長董橋聲博士表示,將籌辦劍橋華人專場追思會,紀念這位當代偉大的科學巨匠。

華人女藝術家郁蓉在紀念簿上畫了一幅宇宙圖畫。她解釋道,這幅畫是根據霍金關於宇宙理論學說演繹的。霍金解開了許多宇宙的奧秘,為人類貢獻了他的智慧。這幅畫想表達的意境是:霍金與宇宙同在。

熱點內容
華僑大學什麼專業好 發布:2025-08-03 00:09:36 瀏覽:780
防範疫情大學生 發布:2025-08-02 23:46:07 瀏覽:941
申請美國東北大學的費用 發布:2025-08-02 23:43:30 瀏覽:686
2017招收體育專業大學 發布:2025-08-02 23:41:56 瀏覽:66
大學生馬修 發布:2025-08-02 23:18:02 瀏覽:300
適合大學生的公眾號 發布:2025-08-02 23:08:49 瀏覽:30
導師願意帶在職研究生嗎 發布:2025-08-02 22:59:38 瀏覽:281
壹讀大學專業 發布:2025-08-02 22:50:16 瀏覽:193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博士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02 22:48:12 瀏覽:783
2014北京大學臨床研究生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02 22:46:19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