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師的兒子考到清華大學
㈠ 羅征啟的人物專訪
這個又見,只是在媒體上,又見了寫他的一篇專訪。
知道羅征啟,開始是因為他的女兒,還有他的夫人。他只有一個女兒,和我同年進入清華大學建築系,她在一班,我在三班,交往並不多,知道她父親是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對她似乎也有點敬畏之情----那時真是很幼稚。他的夫人,梁鴻文先生,則是我們的美術老師,也是建築師,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師。
八十年代初,深圳開放,新辦的深圳大學,也充滿了開放、自由的空氣。羅征啟從八三年開始吧,到深圳大學當校長,對於深圳大學的建設發展,自然是功勞大大地,因為出身於清華大學建築系,對於建築系的發展也格外抵重視,還帶去了不少清華的教師,包括他的夫人。
1985年夏天,我和同學去深大建築設計院實習,設計院和建築系就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經常見梁老師,也見到羅校長幾次。
實習五周,很是愉快,每到周末就一輛麵包車載著十幾個學生,出去游覽參觀,沙頭角、香蜜湖、國貿大廈,開闊了眼界,見識了港幣,差點就去香港看看了。很想畢業後到深圳尤其是深大工作,但是那時還不像現在這樣自由就業,還得統一分配,沒能去成。
轉眼到了八-九年,一場風-波之後,對於學生愛護和支持的羅校長,被撤掉校長職務,好幾年賦閑。
後來,才到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深圳分院,重操專業,現在改名為清華苑建築設計院,他成為董事長,也是恰如其分的吧!
㈡ 林徽因的兒子沒考上清華,查閱試卷之後,她明白了什麼
在古時候,窮人家的孩子想要翻身,一定要通過讀書科考來進行改變命運。而到了現代社會,高考就是人生的一個突破口。每年的高考,對於無數高考學生家庭來說,都有兩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第一就是分數,第二就是選專業和選學校。高考結束之後,分數一下來,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報考學校和填志願。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選一個以後能賺大錢的專業,很少會考慮到孩子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
後來,林徽因並沒有向兒子發火,只是讓他復讀一年,然後再重新報考北大歷史系。天資聰穎的梁從誡沒有辜負大家的期許,他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被北大歷史系給錄取了,而且在以後為我國的歷史研究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這一個故事告訴我們,多聽聽孩子的意見,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麼。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發展,而不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期望,來規定孩子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所以說興趣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㈢ 林徽因的兒子沒考上清華,她堅持要查閱試卷,看完試卷反應如何
林徽因被贊譽為中國20世紀最具有魅力的女性之一,她才華橫溢、純潔知禮、相貌出眾,幾乎滿足了眾人對於“才女”的所有幻想。關於林徽因,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她與梁、徐、金三人的感情糾葛,不過,面對這些熱烈而真摯的感情,林徽因皆妥善處理,沒有讓自己的名聲受損。最後,她與梁思成終成眷屬,生下了兒子梁從誡,女兒梁再冰。大多時候,人們只了解作為建築學家、作家、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林徽因,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忘記了,她也是一位母親。

梁從誡
他們夫妻本以為,自己在古建築方面有著傲人成就,一雙兒女必須繼承父母志向,在他們的安排下走出和父母類似的人生。可是他們為人父母的卻忽略這樣一個事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己的志向,終有一天孩子都會長大成人,去過他們自己的人生。百感交集之中,林徽因決定不再強迫兒子繼續學習建築學,她回到家中和丈夫進行溝通,他們並沒有因為兒子違背了父母的志向就責罵他,最終,他們決定支持兒子的選擇,讓梁從建如願所長地報考了北大歷史系,選擇了他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