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江南大學設計學教授日本千葉大學

江南大學設計學教授日本千葉大學

發布時間: 2025-08-05 05:58:47

⑴ 國內哪所大學的工業設計比較強

工業設計是熱門留學專業之一,那藝術生留學申請工業設計專業,究竟是選擇那個國家好呢?其實,不同國家不同的院校對工業設計專業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下面美行思遠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工業設計留學哪個國家好?

⑵ 中國外國語大學的排名及消費

我現在在翰林大學讀語言,學校在美麗的春川,距離漢城只有一個半小時車程,春川的消費水平很低,環境很好,小吃也很多,我覺得是個很清靜的地方,翰林學院是民辦學院,在前幾年韓國大學排名中比較靠前,給我感覺還是可以的。

釜山外國語是公辦大學,城市發達了點,但是物價比較高,那邊的中國人也賊多,對於找工作來說比較困難,因為僧多粥少嘛。

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出爐
100所中國大學,5000名即將離校的大學四年級學生,他們是造就這個排行榜的真正主體。是他們每個人的自由見解、獨立判斷,最終凝成了這張榜單。

結果是:中央美院、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分列前三甲。

我們向三所學校表示真摯的祝賀與敬意。

我們由此堅信:作風開明、富於創意的大學,一定能博得學子的歡心和信任;

我們由此堅信:優秀的師資,文明的校風,才能真正贏得學子的銘懷與感恩;

我們由此堅信:大學的大,不是大名鼎鼎的大,不是高樓大廈的大,而在於她心懷博大,器宇開闊,並能涵養大器,作育棟梁。

親愛的大學,請珍重每一個即將出發的畢業生的評價!

親愛的大學,願每位遠行的學子回望你時,仍能重新感奮於當年啟蒙的恩澤與青春覺醒的力量!

「中國大學滿意度調查」項目組

2007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

名次 學校名稱 生活 學習/教育 就業/收入 大學消費 總分 去年排名

1 中央美院 20.4965 20.5 20.8 20.2715 82.068 18↑

2 香港大學 20.1082 21.2798 16.1458 19.1667 76.7005 /

3 清華大學 18.9265 19.9715 18.55 17.743 75.191 45↑

4 上海交通大學 18.432 18.8285 18.5 18.0145 73.775 11↑

5 西安交通大學 18.1085 19.007 19.125 17.4715 73.712 57↑

6 東北大學 17.719 17.907 19.4 18.3855 73.4115 85↑

7 大連外國語學院 19.041 18.3645 17.625 17.9855 73.016 80↑

8 中國音樂學院 18.1479 18.8857 16.875 17.9143 71.8229 /

9 陝西師范大學 18.383 18.178 17.2195 18.0175 71.798 9 持平

10 北京大學 17.5295 19.157 17.55 17.1145 71.351 26↑

11 北京交通大學 18.43 17.743 18.075 17.057 71.305 88↑

12 哈爾濱工程大學 18.268 17.2145 17.325 18.257 71.0645 71↑

13 浙江大學 17.981 18.45 17.5 16.943 70.874 17↑

14 重慶大學 18.012 17.407 17.3 17.7145 70.4335 23↑

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8.1615 18.057 17.825 16.3285 70.372 1 ↓

16 東北師范大學 17.2425 18.2785 18.2 16.643 70.364 8 ↓

17 大連理工大學 17.6995 17.7215 17.825 17.057 70.303 86↑

18 廈門大學 19.24 17.907 16.775 16.343 70.265 5 ↓

19 河北大學 19.351 18.1355 16.7 16.0145 70.201 30↑

20 華中科技大學 17.8105 18.15 17.2 16.257 69.4175 3 ↓

2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7.8105 18.15 17.2 16.257 69.4175 44↑

22 西南財經大學 17.9415 17.3785 17.55 16.4 69.27 39↑

2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6.0785 17.4645 18.2 17.343 69.086 7 ↓

24 復旦大學 17.1545 18.007 16.7 16.757 68.6185 74↑

25 長春工業大學 17.138 17.857 16.725 16.5715 68.2915 /

26 中國科技大學 17.1283 18.9429 15.675 16.3143 68.0605 2 ↓

27 吉林大學 17.214 17.7 16.725 16.2145 67.8535 40↑

28 西南政法大學 17.5755 17.0715 16.825 15.9715 67.4435 47↑

29 哈爾濱工業大學 15.786 17.2145 16.4 17.657 67.0575 12 ↓

30 南京大學 16.9015 17.393 15.725 16.7855 66.805 14↓

31 南開大學 16.428 17.757 16.15 16.3855 66.7205 15↓

32 南京理工大學 17.4885 16.143 16.875 16.1855 66.692 25↓

33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 17.222 16.8365 16.0205 16.589 66.668 27↓

3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7.194 16.8645 15.75 16.443 66.2515 29↓

35 中國政法大學 17.0615 17.15 15.5 16.357 66.0685 75↑

36 湖南大學 16.4285 17.0855 16.825 15.5285 65.8675 61↑

37 武漢理工大學 16.2965 16.3995 17.3 15.8715 65.8675 55↑

38 河南師范大學 16.8945 16.707 15.125 16.943 65.6695 67↑

39 上海外國語大學 16.822 16.801 16.649 15.3345 65.6065 31↓

40 華東理工大學 16.881 16.3445 17.108 15.266 65.5995 63↑

41 山東大學 16.97 16.507 14.45 17.5855 65.5125 4 ↓

42 北京郵電大學 16.207 16.4715 17.6 15.143 65.4215 21↓

43 中國傳媒大學 17.0895 16.7145 16.125 15.343 65.272 70↑

44 中國地質大學 16.8705 16.1785 15.975 16.2 65.224 60↑

45 西南交大 16.75 16.407 16.75 15.157 65.064 50↑

46 東北財經大學 17.8745 15.9695 15.612 15.4955 64.9515 82↑

47 華東師范大學 16.675 16.75 15.875 15.5855 64.8855 64↑

48 北京電影學院 16.96 16.87 14.97 15.96 64.77 72↑

49 蘇州大學 17.591 16.5715 15.075 15.5 64.7375 91↑

50 中國人民大學 16.3445 16.6145 16.175 15.543 64.677 32↓

51 中山大學 17.176 17.1285 15.925 14.357 64.5865 28↓

52 福州大學 17.0685 16.4285 15.675 15.3285 64.5005 81↑

53 四川大學 16.6125 16.8285 17 14.057 64.498 42↓

54 天津大學 16.2985 16.057 16.85 15.2285 64.434 16↓

55 安徽大學 15.527 15.6915 17.0213 16.1702 64.41 84↑

56 中國農業大學 17.1665 15.9355 14.575 16.557 64.234 19↓

57 暨南大學 16.7035 15.9355 15.4 16.1285 64.1675 33↓

58 新疆大學 16.937 15.9855 15.6 15.643 64.1655 95↑

59 深圳大學 17.6005 16.4355 15.025 15.0715 64.1325 /

60 北京工業大學 16.7 15.84 16.18 15.4 64.12 /

61 廣西大學 16.933 16.603 14.593 15.6145 63.7435 20↓

62 內蒙古大學 16.609 16.493 14.925 15.7 63.727 65↑

63 北京理工大學 15.831 16.5 15.325 16.057 63.713 89↑

64 同濟大學 16.44 16.307 14.875 16.0715 63.6935 6 ↓

65 南昌大學 17.07 16.143 14.925 15.4 63.538 69↑

66 上海財經大學 17.07 16.143 14.925 15.4 63.538 54↓

67 江南大學 16.32975 16.0675 15.1625 15.693 63.246 41↓

68 中國海洋大學 15.917 16.0715 15.45 15.557 62.9955 66↓

69 華中師范大學 16.2235 15.678 14.898 15.8745 62.674 22↓

70 鄭州大學 16.1345 15.85 13.575 16.8855 62.445 58↓

71 遼寧大學 16.1345 15.85 13.575 16.8855 62.445 76↑

72 華南師范大學 16.3905 16.107 15.475 14.343 62.3155 68↓

73 首都經貿大學 16.19 14.86 15.38 15.81 62.24 /

74 山西大學 16.21 16.1285 14.325 15.457 62.1205 73↓

75 中央財經大學 15.362 15.4715 15.65 15.6285 62.112 /

76 河海大學 15.3349 15.7 16.275 14.6571 61.967 83↑

77 蘭州大學 15.524 16.407 13.625 16.257 61.813 35↓

78 武漢大學 16.3195 15.85 14.9 14.5715 61.641 24↓

79 北京師范大學 15.432 15.7785 14.75 15.457 61.4175 52↓

80 天津師范大學 16.389 15.643 14.375 14.7855 61.1925 77↓

81 河南大學 15.4405 16.1855 14.05 15.343 61.019 94↑

82 北京體育大學 16.504 15.6715 14.775 13.9715 60.922 /

83 南京師范大學 16.583 15.4145 13.875 14.9715 60.844 62↓

84 中南大學 15.2465 15.4785 15.525 14.4 60.65 51↓

85 山東師范大學 15.6965 16.283 13.393 14.592 59.9645 48↓

86 華東政法大學 16.361 14.857 13.475 14.8855 59.5785 37↓

87 河北工業大學 14.5965 15.3785 15 14.443 59.418 92↑

88 東南大學 14.7405 15.3355 14.85 14.143 59.069 49↓

89 北京外國語大學 14.9295 15.05 14.775 14.257 59.0115 59↓

90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16.24 14.17 12.53 15.93 58.87 /

91 華南理工大學 15.4595 14.6 14.725 14.057 58.8415 79↓

92 雲南大學 15.2815 14.8355 14.45 14.2715 58.8385 98↑

93 西北大學 15.1405 15.1785 14.025 14.457 58.801 53↓

94 太原理工大學 13.9725 14.293 14.85 14.8715 57.987 93↓

95 廣西師范大學 15.755 14.7355 14.1 13.357 57.9475 56↓

96 西北政法大學 15.4845 15.3355 12.75 13.443 57.013 46↓

97 對外經貿大學 14.987 15.1645 15.275 11.4715 56.898 38↓

98 中央民族大學 15.11 14.1355 12.675 14.4285 56.349 43↓

99 西南大學 14.521 14.1645 13.75 12.7145 55.15 /

100 海南大學 15.319 13.8 12.6 13.1145 54.8335 87↓

註:↑=上升 ↓=下降 /=新上榜 數據統計:本刊記者 歐陽海燕

理工科與師范類悄然復興,壟斷行業類大學依然雄視四方,綜合類大學生有點兒失落,地域財政強弱直接牽動大學盛衰

《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又一次與讀者見面了。

2006年,《新世紀周刊》第一次推出這個排行榜,希望在諸多以硬指標,比如師資、校舍、資金、論文等為依據所作的大學排名外,為國民提供一個以大學畢業生意見為主體的排名。

排行榜選取的百所大學,參照了「211工程」學校名單、「985工程」學校名單等,並適當加入了部分專業性質學校,如中央戲劇學院等。我們力圖讓榜單內的百所大學,最大限度地表現中國大學的整體風貌與特色。

調查中有許多出人意料的因素:那些在金字塔頂尖的大學進不了前三名,甚至前十名;公眾認知中相對冷僻的大學排名持續靠前;綜合類大學在榜中不具備優勢。這一切挑戰著公眾的習慣性認知。

是的,這個榜是特殊的。它是諸多主觀評價的總匯——完全由各大學該年度畢業的學生調查為依據組成,他們在大學里度過了4年時光,接受了完整的大學本科教育,具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並即將走向社會。在這一瞬間回顧四年,或許不免情感因素帶來的偏見,卻無疑飽含著發自內心的真實。所以,我們說,這個榜體現的是每一個體的主觀形成的某種共識與客觀——它體現的是大學四年生活給學生的切身感受,也從某種程度上考量著大學面對市場時的地位。

理工類大學悄然復興

從榜上不難看出:理工類大學,尤其是工科大學,有股復興的趨勢。

中國古代向來重文,但洋務運動後,「實學救國」蔚為風氣,理工大興,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與之呼應的是「清華機電系」現象。

然而,近二十年來,隨著服務業、貿易業的高速增長,理工科一度失寵。在填報高考志願時,許多家長偏重於醫學、財會、貿易等專業,而對諸如采礦、機械專業避之唯恐不及。但在本榜上,交通大學、理工大學、地質、海洋、航空大學的表現,都在榜單上半部分。也就是說,畢業生感覺良好程度在全國大學里是偏上的。

一位中國地質大學歸來的調查員說:「許多人提起這所大學,就聯想起戈壁灘、餐風露宿、上世紀物探系統的衰弱等,其實這所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工作挺好找,待遇也高,尤其一些大家不了解的專業,競爭性很小。」

在經歷了大洗牌後,中國新興工業對人才的需求層次和結構有了較大變化,和十年前理工萎縮的狀況相比,有了巨大變化。

清華第三 北大第十

清華和北大的排名都比去年挪了幾位,清華占據了第三,北大也進了前十名。對於收錄了中國大部分高考狀元的中國大學來說,這真是個好現象。然而,前十名大學里,綜合類大學只有三所,大量綜合類大學還是擠在榜單後面。

研究者指出:對一個學校的預期和四年真實感受之間的差異,調低了綜合類大學得分。專業性較強的大學往往既沒有太多驚喜,也沒有太多失望,學生按預期軌道完成了四年教育。在這樣的心態下,他對母校的滿意程度,就會遠遠高於上了北大,卻不曾體會到想像中的「北大精神」的學生。

一些學校上升迅速,比如地處長江三角洲的大學,排名超越了那些中西部地區的悠久名校,其中地域財政的支持和地域文化的影響力是顯著的。

醫學之低落與師范的上升

醫學類大學在榜單排名比上年度有所下降。調查中,許多學生把就業當作重大隱憂。一些被訪者表示,由於國營壟斷性質的存在,沒有社會關系的學生很難進入好醫院,現有醫院早已人滿為患,而私立醫院對醫生的待遇苛刻。此外,醫生職業的社會評價持續走低。一些醫學院在擴招環境下,開辟了許多諸如生物工程、市場營銷這樣的非臨床醫學專業,這些專業的學生所面臨的就業環境相當動盪。

政法類學校也面臨同樣問題。在原有就業渠道、法院及律師行業趨於飽和後,他們面臨著預期薪酬下降和同業競爭的巨大壓力。

相反,師范類大學得分走高。一名被調查者說,師范類大學生對學校預期比較平穩,教師職業收入雖不高,卻相對穩定,公務員加薪更增添了這個職業的吸引力。此外,溫總理今年對師范教育的一系列講話,也增進了師范大學生的信心。

那些好得出奇的學校

2006年的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冠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掉到了第十三名,但仍然不影響它作為一所好大學的結論。

冠軍是中央美院——明顯不是每個人都能上的大學,各項得分超過20分,得這么高的分數的學校很少。去年總排名並不靠前的大連外國語學院今天有了長足進步,一些分析認為它應該排到一個好位置,因為它在一個項目上相當令人吃驚:薪酬指數排名全國第一,其他幾所外語大學在這個項目上同樣具備吸引力,單這一項就足以讓它們稱為「穩健股」。

為諸如郵電、航空、海洋這樣的壟斷行業培養人才的學校,仍然擁有令人羨慕的排名。在大學競爭中,他們同樣具備壟斷的特性,計劃經濟時代的福利對於他們來說仍未過時。

擁有單項優勢的學校,勝於擁有多項優勢的學校。這真是個意味深長的現象。

學校品牌滿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學校名稱 得分 比較去年

1中央民族大學90↑

2華東師范大學89.2↑

3香港大學88.33/

4華東政法大學86↑

5山西大學84.2↑

6華南理工大學83.6↑

6中國音樂學院83.6/

8中國科技大學80.8↓

8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80.8↑

10中國地質大學80↑

11河北大學79.6↑

12武漢理工大學79.2↑

12中國海洋大學79.2↑

12南京理工大學79.2↑

15北京電影學院79.18↑

16東北財經大學78.4↑

17上海財經大學78↑

17華中科技大學78↑

19廣西大學77.6↑

20北京師范大學76.8↑

同去年相比,學校品牌滿意度榜浮動很大,前兩名中央民族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去年均沒有進入前20名,而第3名香港大學是今年才參與調查排名。與其他榜單相比,本榜更能顯示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後的心態變化。

一些學生在考入心儀已久的大學後,會發現大學生活並不如想像中精彩,對母校的評價也黯淡很多,綜合類大學就往往如此。這個榜單上,你很難發現著名綜合類大學的身影。

民族大學的學生們顯然不但自豪於學校,更自豪於自己的民族。

教師責任感滿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學校名稱 得分 比較去年

1香港大學90 /

2華南師范大學87.2↑

3中國農業大學83.6↑

4中國海洋大學81.2↑

5廣西大學80.8↑

6中國音樂學院80.4 /

7蘇州大學77.6↑

7哈爾濱工程大學77.6↑

9南京師范大學77.2↑

10福州大學76.8↑

11中國科技大學76.4↓

12武漢理工大學76↑

12西南財大76↑

14山東大學75.6↑

15華東政法大學75.2↓

16北京航空航天大學75↑

17中山大學74.8↑

18雲南大學74.4↑

19上海財經大學74.2持平

20河南大學73.6↑

給母校打分

一所高校的品格,是從他的學生身上體現出來的;對高校品質最有份量的評價,也必定出自其學子口中。

中央美院榮膺「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之冠,無疑是因其自由開明、別具創意、與市場需求結合緊密的教學方式,深得學子歡心

-本刊記者/楊東曉 李梓 湯涌

由《新世紀周刊》推出的《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兩年來一直遵循「從學生中來」的原則,這也正是為了讓它「到學生中去」。

一所高校品格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校生、畢業生對母校的評價。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時刻中表現出來,但它卻是在無關緊要的時候形成。」詩人雪萊這句話也適合用於大學。一所高校的品格,正是從每位學生的言行與成就上,得以悄然彰顯。

每一個給母校打分的學子,他們也是母校形象的雕刻者。

中央美院:自由與創造之美

中央美術學院在2007年《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中名列榜首,一所藝術院校領先各綜合類及理工類大學排名第一,的確出乎意料。

美院之所以奪魁,無疑與學生感到快樂、自由、以及創造力受尊重有關。課業不繁重、教學雖有定期檢查,但松緊可以自己掌握;老師不限制學生的獨立創作思想,只是順勢調整發展方向。這一切都構成了中央美院的特色與魅力。

美院各種「工作室」繁多,成員是從本科、研究生到博士生「混搭」在一起的,大家經常交流與互動。每年有10次以上國際交流方面大型策劃,因此,受訪學生們認為美院奪魁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在中央美院,設計專業被學生認為是「最好」的專業,這一概念是就畢業後收入而言。美術史、油畫、國畫、壁畫也是「最好的」,這是從專業學術角度上來說。

把孩子送到藝術院校不是容易的事,按國家公布的學費標准,四年要6萬元人民幣。在中央美院,四年下來,繳給學校10萬元是個保守數字,因為每個專業還有不同的材料費。所以,美院學生在勤工儉學方面的積極性和能力遠超於其他院校,開辦高考美術輔導班、出售作品,每年都能出現「百萬富生」。

面對社會上巨大的就業壓力,中央美院學生更傾向於成為「自由藝術家」。「我們很多同學沒畢業,作品就已經在大賣了。」

在藝術天地里盡情揮灑,在市場上也游刃有餘,精神與物質都有保障——難怪中央美院的學生對母校最為滿意。

學生不僅是高校培養對象,也是高校的消費者,學校的教學、育人等各項服務也一定會在學生滿意程度中有所反映。

建議報考滿意度,是看學校人緣最直接的榜單,如果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在這一選項上最終選擇不報考該校,那麼,無疑他對這四年在該校學習生活的評價是較為負面的。在排行榜中,北大和清華終於在這幾年諸如「賣豬肉」、「摔死貓」、「硫酸潑熊」、「跳樓」等爭議和負面新聞後,用民意的方式證實了母校的實力:北京大學在建議報考排行榜中位列第四、清華大學位列第五。

去年冠軍復旦大學今年下降到第十四名,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第二名下降到第八名,但這種上升或者下降的排名往往隨偶然因素而變動,持續在榜才是學校人緣的真實體現。

排在這兩所中國高校老名片前的,是「大連理工大學」——由此看來,這所城市不但適合人居,同時也適宜求學。

華中科技大學:苦讀成風

去年排名第五名的華中科技大學今年成為學習氛圍滿意度榜冠軍,中國科技大學今年保持亞軍,去年第六名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變成第三名。

學校學習氛圍滿意度排行榜前三名都是理工類大學,這三所大學去年就名列這個單項榜並非偶然,這體現出理工類大學濃郁的學習氛圍。

香港大學:教師很負責

教師責任感滿意度榜單與去年相比變動頗大,去年第七名的中國農業大學今年排名第三;中國音樂學院去年第十四位,今年第六位;中國科技大學從去年的第三位跌落到第十一位;山東大學從第十七位上升到第十四位;華東政法大學從第九位跌落到第十五位,等等。

近年來,媒體關於高校教師的負面新聞不斷,嚴重損傷了高校的品牌形象。首次參與排行的香港大學躍上榜首,無愧於其盛傳於世的治學盛名。

千葉大學成立與昭和24年5月31日,是由千葉醫科大學、同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及葯學專門部、千葉師范學校、千葉青年師范學校、東京工業專門學院、千葉農業專門學校合並而成,是一所包含有文學院、法經學院、工學院等9個學院的綜合性大學。

千葉大學還設有化學分析中心、多媒體科技中心、國際學生中心、外國語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生物試驗中心、醫學研究中心、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健康科學中心、科技研究中心等。具備尖端設備,供教授和學生研究和學習,為學科發展創造了優秀的條件。

千葉大學共有教職工2485名,在校生15000名。宿舍設施齊全,本校學生宿舍和留學生宿舍中,還分為一般學生宿舍、單人間、雙人間、家庭式宿舍等,條件優秀。並且和包括中國湖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澳大利亞蒙那什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米歇根大學護士學校等24個國家近百所大學和機構結成姊妹聯誼,建立合作交流關系。並且有來自54個國家746名留學生在千葉大學學習,其中中國學生有390名。

經濟不入神戶,但生活可以,風景很好,排名在前十。

詳見網站 千葉大學 http://www.iuj.ac.jp/

我今年也是後半年大四,也在考慮申請大學院的問題,在韓國不管哪個大學讀研究生都要有中級以上的水準,4-5級,好大學類似仁荷這樣的估計要5級,因為仁荷大學是韓國排名怎麼排都TOP4-10的大學。
1難。托福在韓國認知度比較高。不過我想跟你說,如果你申請的專業不是英語授課在你語言沒有達到4-5級是不會讓你進專業的啊。(一半是讀半年語言再進專業)
2.仁荷大學在仁川,仁川離首爾1小時,消費比首爾低,不過一年6-7萬,我實話跟你說,如果你不能申請住宿舍或者拿不了獎學金,7萬塊錢過一年是要非常節省的。
3韓國打工的機會很多,不過都很累。。。而且給中國人的錢很少,不過相對國內已經是不錯了,如果你不怕累,利用假期的時間好好打工也是可以的。
4是的,要麼是已經有證書了,要麼過來再讀語言。

你好好考慮,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也不會來韓國讀書。希望可以幫到你。

排行榜說明
大專院校排行榜和職業教育機構排行榜是由炎培網通過多年的行業經驗,運用了大量的事實數據總結出來的一套關於中國教育機構排名方法分析計算生成。本著實事求是原則,希望能對廣大學者提供求學參考,並促使各國內教育加強自身建設和管理,從而提高我國整體教育實力。
炎培網按照以下三個大類進行排名:國辦大專院校、民辦大專院校、職業教育機構。炎培網對各參與者進行綜合、美譽度、影響力、關注度排名,同時在不同的大類下提供按地區排名的排行榜。同樣,炎培網向公眾免費提供參與者的每天、每月、每季度排名分析。數據方面,炎培網大量基礎數據來自與網路,但進行了大量技術驗證核實工作, 包括初步完成排行後進行了數月的持續檢查更正。特別地,嚴格保證了所有院校的學生情況、教師資源及物資資源三大一級指標表現不落空,盡力避免名次被低估,這在體育與藝術類院校體現特別明顯。雖然有些院校或機構的排名可能和原先大眾心目中的排名不一致,但是,我們分析的結果就是這樣,而且某個大專院校或職業教育機構的排名是隨著自身的建設和管理是隨時在變化的,這點請參考炎培網提供的每天、每月、每季度排名分析。
排行榜數據演算科學,合理:項指標等計算過程中,對得分進行必要的線性變換:如果第二名得分如少於10000, 則第二名及以後的得分均線性上調至涵蓋 (0,10000) 區間。 這樣可以避免個別院校在某分項上的特殊表現打壓其他所有院校的得分、甚至影響到整個評價指標體系的准確含義。此項修改,避免了排行中院校物資資源等指標得分略有偏低的弊端。
在連續從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6年多的時間里,我們越來越感覺到「社會評價」角色並非揭示我們工作存在理由的光環,而更多地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伴隨著對院校的了解越來越細、處理的數據量越來越大,我們的心態也越來越慎重。特別感謝關注、支持這項工作的眾多專家、校長、學生和家長們,我們堅持一以貫之的「消費者的角度」不變,現在將最新的工作成果提交出來供社會檢驗。
遵循"炎培網大專大專院校排行榜"一貫的研發脈絡,其特點概括為:
1、一個原則:力求客觀、公正和科學。使用客觀數據,逐步改進評估體系和計算方法,使之趨於更加合理和科學;
2、一個角度:從消費者角度評估中國的院校及職業教育機構
3、一個方向:力求反映院校的辦學效益和質量,兼顧總量
我們看到,到目前為止,關於中國院校評估的信息和公開成果還是很少,那麼,已有的包括炎培網大專大專院校排行榜在內的成果,就處於一種相對"壟斷"的信息地位。我們由衷歡迎不同的部門和機構,從各種各樣的角度和立場,研發出不同的"中國大專大專院校排行榜",以便公眾、院校本身和政府更加全面

⑶ 國內哪個大學工業設計專業最好

工業設計是熱門留學專業之一,那藝術生留學申請工業設計專業,究竟是選擇那個國家好呢?其實,不同國家不同的院校對工業設計專業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下面美行思遠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工業設計留學哪個國家好?

⑷ 中國大學前100的排名

2014/15QS世界大學排名100強:
47 清華大學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國
57 北京大學 University 中國
71 復旦大學 Fudan University 中國

排名詳情:

排名 學校名稱 學校英文名 地區 評分
1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 100
2 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國 99.4
2 帝國理工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國 99.4
4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美國 99.3
5 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國 99.2
5 倫敦大學學院 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國 99.2
7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國 98.3
8 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美國 97.1
9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國 96.6
10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美國 96.5
11 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國 95.5
12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士 95.3
13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國 94.5
14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國 94.1
15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國 94.1
16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KCL) 英國 92.9
17 愛丁堡大學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國 92.8
18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瑞士 92.8
19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美國 92.6
20 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92.4
21 麥吉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91.5
22 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新加坡 91.1
23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國 90.3
24 巴黎高等師范學院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法國 90.2
25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亞 89.7
26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美國 89.7
27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美國 89.5
28 香港大學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88.8
29 布里斯託大學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國 88.5
30 曼徹斯特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國 86.9
31 東京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86.7
32 首爾國立大學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韓國 86.7
33 墨爾本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亞 86.5
34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國 86
35 巴黎高等理工學院 Ecole Polytechnique 法國 85
36 京都大學 Kyoto University 日本 84.7
37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美國 84.3
38 悉尼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亞 84.3
39 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新加坡 84
40 香港科技大學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 83.3
41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美國 82.5
42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國 82.5
43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 82.4
44 昆士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亞 82.4
45 哥本哈根大學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丹麥 82
46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81.9
47 清華大學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國 81.3
48 新南威爾士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澳大利亞 81.2
49 海德堡大學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德國 81.1
50 阿姆斯特丹大學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蘭 80.5
51 韓國科學技術院 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韓國 79.9
52 慕尼黑大學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德國 79.8
53 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美國 79.8
54 慕尼黑工業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德國 79.7
55 大阪大學 Osaka University 日本 79.6
56 格拉斯哥大學 University of Glasgow 英國 79.6
57 北京大學 Peking University 中國 78.8
57 蘇黎世大學 U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 78.8
59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美國 78.6
60 隆德大學 Lund University 瑞典 78.3
61 華威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國 78.1
62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美國 77.5
63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美國 76.9
64 伯明翰大學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國 76.7
65 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國 76.5
66 卡耐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國 76.5
67 赫爾辛基大學 University of Helsinki 芬蘭 76.4
68 東京工業大學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日本 76.3
69 謝菲爾德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國 75.7
70 莫納什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亞 75.5
71 復旦大學 Fudan University 中國 75.3
72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英國 75.3
73 東北大學(日本) Tohoku University 日本 75.3
74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Dublin 愛爾蘭 75.3
75 萊頓大學 Leiden University 荷蘭 75.2
76 國立台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台灣 75.1
77 諾丁漢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國 74.9
78 波士頓大學 Boston University 美國 74.8
79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美國 74.6
80 烏得勒支大學 Utrecht University 荷蘭 74.5
81 烏普薩拉大學 Uppsala University 瑞典 74.2
82 魯汶大學(荷蘭語) KU Leuven 比利時 74.1
83 蒙特利爾大學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加拿大 73.6
84 阿爾伯塔大學 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 73.3
85 日內瓦大學 U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 73.1
86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蘭 72.9
87 浦項科技大學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 韓國 72.9
88 聖安德魯斯大學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英國 72.7
89 西澳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澳大利亞 72.6
90 格羅寧根大學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荷蘭 72.1
91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荷蘭 72.1
92 奧克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紐西蘭 72
93 杜倫大學 Durham University 英國 72
94 南安普敦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國 71.9
95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美國 71.7
96 奧胡斯大學 Aarhus University 丹麥 71.6
97 利茲大學 University of Leeds 英國 71.3
98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QMUL) 英國 71.2
99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美國 70.8
100 阿德雷德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澳大利亞 70.5

⑸ 重慶大學和江南大學的美術專業哪個比較好考一點 我是重慶的 但是重大的設計據說不是很好 所以考慮江南大學

江大的設計專業的確還是不錯的,你可以參考:
學院歷史
學院著力培養精英設計人才,致力研究性設計教育。目前學院涵蓋五個本科專業和七個專業方向,即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含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等專業方向),建築學,廣告學和美術學專業。學院人才培養體系完整,設產品系統設計與理論博士學位培養點,擁有設計藝術學和美術學兩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及「工業設計」工程碩士點。設計藝術學學科是國家「211工程」一、二、三期的重點建設學科。工業設計專業為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並與藝術設計專業分別為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
今日學院
自1960年創辦以來,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聚集了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工業設計與藝術設計專業學術帶頭人,擁有包括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蘇省教學名師和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等在內的多名工業設計與藝術設計教育專家以及大量具有豐富藝術設計初中和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近十多年來,先後承擔和完成了包括國家藝術學研究課題、國家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國家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資助項目、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課題、「863」計劃子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研究項目等在內的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重要科研項目,獲國際國內各類重要獎項400餘項。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對外交流頻繁。與德、法、英、日、瑞士、荷蘭等國際著名設計院校和設計企業在教學和研究方面保持長期聯系和合作,具備當今國際先進學科的基本特徵。學院畢業生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知識全面且富有創新精神,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海爾、美的、TCL、華為、康佳、上海現代設計集團等著名企業中都有多人任職,清華、東大、浙大、上交大、同濟、湖南大學等國家重點大學以及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廣州美院、南京藝術學院等著名藝術高校更有多人任教。
經過長期實踐積累,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追蹤設計學科的國際前沿動態,注重跨學科的跨文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建構起「交叉、融合」為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教育體系,形成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多個相關設計專業領域為支撐、鮮明特色的「大設計」教學和研究格局。培養了大批優秀設計人才和技術與學術骨幹,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編輯本段辦學規模及所獲榮譽辦學規模
1981年,學校派出二名教師赴日本研修工業設計,學習發達國家工業設計的新觀念、新理論、新課程、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1983年,在全國率先開設了《工業設計史》、《設計概論》、《人體工學》、《三大構成》等新課程,並設置了「包裝設計專業」。
1985年,在「造型設計專業」和「包裝設計專業」的基礎上,又創建了「室內設計專業」和「服裝設計專業」(「服裝設計專業」於1996年因歸口管理緣故,劃轉紡織工程系即現紡織服裝學院)。與此同時,造型美術系更名為工業設計系,成為當時國內創建最早、專業設置較全和招生人數最多的工業設計學科。
1986年工業設計系首次招收「理工類」生源學生,從而結束了我國 「藝術類」學科單一招收文科類學生的歷史,並在全國率先形成「藝工結合」的教學體系。
所獲榮譽
1993年《開創工業設計教學新體系》教改研究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同年獲國家教委教學成果二等獎。「工業設計」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為全國首批碩士研究生培養點之一。
1995年工業設計系擴建為設計學院。
1996年原無錫輕工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行列,作為學校二級學院的設計學院,「設計藝術學」學科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1998年,設計藝術學科成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1999年,學院由惠河路無錫輕工大學本部(青山灣校區)遷入錢榮路西山校區。
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原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三校合並組建新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成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2001年,學院的「211工程」一期重點建設子項目「設計藝術學學科」通過國家教育部專家組的驗收。
2002年,「工業設計創新系統」學科群被列入國家「211工程」二期重點建設的子項目。設計藝術學科獲正教授評審權。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置「產品系統設計與理論」二級學科博士生培養點。
2005年,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由錢榮路梅園校區遷入蠡湖大學城校區現址。
設計學院書寫的「中國第一」
設計學院的發展歷史,書寫了許多「中國第一」:
1960年,輕工業部在我校(原無錫輕工業學院)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工業設計類專業「輕工日用品造型美術設計專業」;
1972年擴建為「造型美術系」,
1983年更名為工業設計系,在「造型設計專業」和「包裝設計專業」的基礎上,又創建了「室內設計專業」和「服裝設計專業」,成為當時國內創建最早、招生人數最多的工業設計學科;
1986年,工業設計系首次招收「理工類」生源學生,在全國率先形成「藝工結合」的教學體系;
1993年,「工業設計」(現為「設計藝術學」碩士點)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為全國首批碩士研究生培養點之一;
1995年,工業設計系擴建為中國第一個以「設計」命名的學院;
1996年,設計學院的「設計藝術學」學科被 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創辦「建築學」專業,開國內藝術院校先河;
2002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依託輕工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自主設置「產品系統設計與理論」二級學科博士點;
2003年,「工業設計專業」成為江蘇省同類專業唯一的品牌專業建設點,「藝術設計專業」成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學科;
改革開放之初,當中國的國門剛對世界打開,設計學院的教師們就把開放的眼光瞄向了世界。從80年代初開始,學院先後派出了十幾名教師赴日本、英國、德國、美國等國學習,這些教師所學專業包含了產品、視覺傳達、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等設計學院學生所學的所有專業。這些學成歸國的教師們掌握了世界先進現代設計教育理念和方法,他們以高漲的熱情,將從國外學到的知識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帶回學校,與我校的實際相結合,不斷創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學生。他們堅持「學術理論沉澱」和「跨學科合作研究」,一手抓國際學術交流,一手抓中國傳統產業和生活文化的整理和再開發研究,指導學生走一條獨具文化魅力的設計開發之「道」。
改革開放以來,設計學院師生完成了一批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獲國際和國內各類重要獎項350餘項。在設計教育科學研究和藝術設計的「地域化」、「人性化」、「生態化」以及「數字化」等主要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系統的研究體系,積淀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50多部,並先後完成國家和地方重大藝術設計項目300餘項,擁有近600項專利。
學院先後與日本東京造形大學、千葉大學、德國卡塞爾大學、柏林藝術大學、芬蘭赫爾辛基藝術學院、香港理工大學、英國肯特藝術大學、義大利藝術大學、瑞士蘇黎士技術與藝術大學等建立了密切校際友好合作關系,與國際著名藝術設計大學互派師生進修學習已經成為常態,近年來每年成功舉辦的中瑞師生跨文化合作完成藝術設計課題的教學與研究模式已成為設計學院新的國際合作品牌。學院先後邀請國外著名學者、專家、教授100多人次來學院講學或進行學術交流,授予20餘名著名專家、學者為名譽教授。
從這里畢業的一批又一批學生將設計學院的創新教育理念帶到全國各地,很快,他們都成為當地學科的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所以,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才有中國設計界的「黃埔軍校」之譽。
編輯本段師資隊伍教 授
過偉敏 王安霞、李世國、 徐誠一、毛白滔、陳新華、陳嘉全、唐鼎華、張宇紅、潘祖平、黃培傑、李方明、張 燾、周 亮
副教授
冉海泉、朱 華、過宏雷、鮑懿喜、蔣 曉、於 帆、張凌浩、周阿成、楊茂川、史 明、朱 蓉 吳 堯、邵劍波、孫政軍、熊 微、杜軍虎、李道國、吳祐昕、趙昆倫、杜守帥、顧 琴、王建源、王大濛、田 超 吳宇華、陳偉萍、朱志剛、張麗英、姬佐秋、林煜峰、魏 潔、陳旻瑾、江 明、鄧 嶸、張 憲、沈傑、 劉 鋼、鞏淼森、余雅林、張希晨、范曉莉
編輯本段講 師
朱方誠、章歲青、鄒 林、胡心怡、孫立新、唐宏軒、方 如、陳原川、吳建軍、 王 俊、代福平、崔華春、趙 明、張 靂、徐建海、沈 傑、許洪濱、殷潤元、曹 鳴、黃 昊、吳科玲、謝恆強、張 贇、周 震、吳 惲、何 雋、杜 鵬、高亞峰呂永新、范劍才、宣 煒、林 瑛、張翠玲、姬 琳、張寒凝、陳 嬿、魏 娜、門坤玲、史一飛、姜 靚、張立昊
編輯本段專業介紹工業設計專業
工業設計專業創建於1960年,是國內創建最早的工業設計學科之一。國家首批工業設計碩士點,並招收博士研究生。本專業立足於設計、藝術、工程相結合,形成了特色鮮明,較系統的教學、科研、設計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培養能在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研發單位從事輕工和其他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開發、教學、研究和管理,具有較新的設計理念和較全面的相關學科知識,以及具有較高的設計創意能力、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1]。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江南大學創建較早的專業之一。二十多年來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教學方法和鮮明的教學特色,並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本專業注重藝術及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培養從事市場研究,傳媒研究,視覺表現研究,媒體策略,廣告設計,品牌推廣,包裝,書籍裝幀,企業形象設計及展示設計等視覺設計及策劃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2]。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國內設置較早的同類專業。二十餘年來本專業重視學科多專業、多領域的交叉和滲透,注重扎實的造型能力、專業基礎理論和較強的設計協調及組織能力的培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景觀─建築─室內」的系統教學觀,並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能在企事業、高等院校和研發單位從事城市環境總體策劃、建築形象設計、室內設計、環境景觀設計和教學、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3]。
公共藝術設計專業
公共藝術設計專業集實用性和藝術性、現代與傳統為一體,弘揚和繼承中國傳統,吸收世界各國藝術精華。注重培養學生掌握系統的專業理論、藝術創作設計能力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並招收碩士研究生。培養具有扎實的藝術功底、較強綜合協調能力的從事公共空間領域的藝術創作和設計、教學和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4]。
美術學(師范類)專業
本專業建於1984年,是培養中等學校美術師資的師范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注重傳統與現代、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動手能力和創意思維的結合,培養具有現代專業知識和技能創新,適應藝術教學和藝術創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5]。
「產品系統設計與理論」 博士專業
(江蘇省「十一五」重點學科)
產品系統設計與理論是一個新興的、綜合性的應用研究學科方向,主要研究產品系統的設計藝術創新的規律、行為和文化價值。2002年設置「產品系統設計與理論」二級學科博士生專業培養點。主要研究工業設計創新的理論與方法、藝術設計的地域化理論與方法、現代設計的生態化理論與方法、藝術設計的數字化應用及關鍵技術研究等。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在本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基礎技能和基礎方法,系統深入的設計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設計研究工作的能力,在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論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
研究方向
建築藝術遺產保護與利用
城市景觀藝術設計理論與方法
傢具與室內設計研究
歐洲現當代設計研究
「設計藝術學」碩士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設計藝術學科1993年在全國首批獲得工業造型藝術(現為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掌握較扎實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必須的設計創新技能,熟悉本學科國內外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分析、表達和解決問題的學術研究能力,勝任設計藝術學科及相關領域設計、研究和教學工作,成為適應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所需要的設計及研究型高級復合型人才。
研究方向 工業設計及理論 視覺傳達設計及理論 環境藝術設計及理論 公共藝術設計及理論
學制 學制為2至2.5年的彈性學制,在校學習時間最少為2年,最長不超過3年(在職委培碩士研究生最長不超過3.5年)。
「美術學」碩士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掌握較扎實的美術學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熟悉本學科國內外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學術研究和創作能力,勝任美術學學科及相關領域創作、科研和教學等工作,成為適應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所需要的高層次美術創作和教育的專門人才。
研究方向 傳統美術與史論研究 現代繪畫藝術研究 環境雕塑藝術研究
學制 學制為2至2.5年的彈性學制,在校學習時間最少為2年,最長不超過3年(在職委培碩士研究生最長不超過3.5年)。
「工業設計」工程碩士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掌握較扎實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必須的設計創新技能,熟悉本學科國內外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設計及管理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勝任設計藝術行業或職業的實際設計和應用研究工作,成為適應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設計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研究方向 工業設計及理論 視覺傳達設計及理論 環境藝術設計及理論 公共藝術設計及理論
學制 學制為2至2.5年的彈性學制,在校學習時間最少為2年,最長不超過3年(在職委培碩士研究生最長不超過3.5年)。
MFA藝術碩士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掌握較高的設計創作技能和藝術理論,適應我國社會、經濟、文化和藝術事業發展需要的,具有系統專業知識和高水平創作技能的高層次、應用型藝術專門人才。
研究方向
環境藝術設計
服裝藝術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⑹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研究生導師哪位好

李世國抄,教授,碩士生導師,副院長

研究方向:產品交互設計;設計藝術的數字化研究;產品虛擬展示設計(招收適量跨專業機械、信息類工科專業學生)

李彬彬,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設計心理研究;設計效果心理評價;產品品牌心理研究(招收適量跨專業學生)

潘祖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基礎造型教學研究;環境空間中的動造型研究;民族藝術設計研究(工設、視覺)

⑺ 就藝術設計專業來說,國內哪所學校最好

Fine Art 純藝術,也被稱為「自由藝術」,是一門非常綜合的學科。對於這一專業,你的首要問題在於明確自己想要表達什麼,其次才是挑選一種恰當的形式來寄託自己的思想。其實,純藝術作品就是對真實世界的主觀解讀與再創造。藝術院校那麼多,那麼該選擇怎樣的院校?下面這幾個院校或許會是你的心頭之愛!

成立於1837年,世界最著名藝術設計學院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校生全部為研究生的藝術設計學院,學院坐落於倫敦,課程講授者均為國際知名藝術家,從業者和理論家。皇家藝術學院擁有國家最先進的設施和優秀的研究資源,並且有促進優秀創意和智慧的環境。在純藝教學上RCA鼓勵學生利用社會資源與信息的結合,從而能讓創造的作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簡稱RISD)是一所集藝術與設計學科為一體的世界頂尖設計學院,是所有藝術生都嚮往的學府。建校於1877年,至今已有近140年的悠久歷史。該學院在Business Insider的世界上最棒的25所設計學院中,RISD榮膺榜首,力壓耶魯、麻省理工、Pratt、SAIC等強校。而對於純藝專業,學校注重對學生藝術綜合修養的提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形象思維以及具有創造力性的表現,並且強調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為學生創作更多的藝術可能性。

SAIC建校於1866年,位於芝加哥城市最繁華的Cook 郡,Loop區。周圍遍布著各色的美術館,毗鄰密歇根湖畔,以及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 和Grant Park,美國聲望最高及評價崇高的藝術學院之一,在國際上享有榮譽及尊重。

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 英文名: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是英國一所著名的藝術與設計學院,屬於倫敦藝術大學的一部分。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生在課堂上所做的作品(從預科到研究生水平),是藝術和設計方面最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的課堂作品。聖馬丁的風格以「天馬行空」著稱,而這一氛圍與純藝的發展環境高度一致。

切爾西的純藝專業在英國具有極高的口碑,濃重的校園藝術氛圍讓學生能獲取更多的藝術靈感,鼓勵學生打破常規的思維框架,在創作形式等方面大膽突破。

熱點內容
大學生五分鍾演講稿 發布:2025-08-05 08:29:30 瀏覽:748
四川大學經濟類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8-05 08:27:51 瀏覽:614
寧波大學有哪些專業 發布:2025-08-05 08:24:57 瀏覽:981
大學生在公車被農民工 發布:2025-08-05 08:24:16 瀏覽:541
西南交通車輛設計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05 08:22:51 瀏覽:820
大學生職業規劃書ppt模板 發布:2025-08-05 08:19:44 瀏覽:585
湖南大學經貿院老師 發布:2025-08-05 07:55:26 瀏覽:349
北京建築大學好的專業 發布:2025-08-05 07:12:11 瀏覽:332
合肥工業大學授予博士學位工作辦法 發布:2025-08-05 07:07:02 瀏覽:903
河南師范大學2019年各專業錄取線 發布:2025-08-05 07:04:13 瀏覽:410